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比较

2012-12-22 07:38张文君
关键词:集中度制造业程度

张文君

(1.江西行政学院 经济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比较

张文君1,2

(1.江西行政学院 经济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产业集聚;E-G指数;制造业

自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国外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经济地理奠基人克鲁格曼(Krugman P.1991)就曾说:“回顾过去,如果问我们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地理特征是什么?最简洁的回答就是‘集聚’”[1]。集聚的理论一直贯穿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轨迹中,并且许多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都强调产业集聚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对此,Fujita和Thisse(1996)也认为:“集聚可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机”[2]。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才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现象。到本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成果才逐渐丰富起来。王缉慈(2001)系统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认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3]徐康宁、冯春虎(2008)认为,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自由配置的结果。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供应、技术外溢是产业集聚产生的市场因素。[4]金琎(2008)从江苏沿江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和发展着手研究,以地理集中度为衡量指标,根据各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5]

总之,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为解释产业集聚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多数研究是对产业集聚的生成机制在假定条件下进行模型演绎。就近几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大类,产业集聚程度的具体判断的研究尚不多见。对此本文力图在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

一、产业集聚测算方法

(1)行业集中度

行为集中度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市场竞争程度的较为简单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C就是指行业集中度。Ai指的是产业A中排名第i位企业的生产额或者从业人员、销售额等。N指产业A中所有企业数目。该式说明行业集中度等于产业A中规模排名前n位(n一般取4或者8)的企业规模之和占产业A总规模的比例。由于IC主要反映行业中几家企业的集中程度,没有考虑到行业的企业数目与行业总规模之间的差异。因此,实践中会运用行业集中系数为弥补这个缺陷。以P表示计算的企业所占的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定义式为

那么行业集中系数CC可表示为

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能直观的反映产业市场集中水平以及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影响,计算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测算方法简便易行。但是,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对市场占有率大的企业份额变化敏感,另一方面,存在随选取规模大的企业的数目不同导致集中度不同的问题。

2.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最初是用来衡量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指数(Herfindahl,1959[6];Hirschman,1964[7])。它通过对企业赋予市场权重的方法来的测量产业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j代表j企业的规模,sj=Xj/X代表第j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该式来看,H指数实质上是给产业中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赋予一个权重,此权重又以市场份额来代替,这符合现实,因为大企业需要给予大的权重。因此,H指数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和企业总数两个影响因素,因此能准确反映市场或者企业市场集中度,并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赫芬达尔指数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其不足之处是它没有考虑其他产业的空间分布,因此难以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比较。此外,它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面积差异,因此难以反映产业分布的实际情况。

3.E-G指数

E-G指数又称为空间集聚指数。Ellison和Glaeser(1997)[8]认识到市场集中度无法用于准确衡量地理集中度。为了避免这种偏差,他们通过建立了一个企业区位选择模型来测算产业集聚度,即E-G指数。E-G指数方法剔除了市场集中度以消除企业规模差异对产业集聚度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衡量产业地理分布的集聚程度。为了节省篇幅,我们未将E-G指数的推导过程[9]列出,直接引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HE指的是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公式如前文所示。si代表某企业i地区就业占该产业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xi代表i地区全部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比例。

二、我国制造业E-G指数测算

1.指数测算

如上所述,E-G指数在测算产业集聚上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采用该方法,我们选取2003-2009年连续七年的全国30个省市C门类制造业中20个大类产业作为样本,共有4200个样本数据。采用的计量软件为stata11.0,全部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中的工业统计数据库(样本地区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台湾以及港澳地区)。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制造业E-G指数

2.结果分析

从表1的数据直观来看,大部分行业的EG指数不高,除了化学纤维制造业(C28)的平均E-G指数在0.1以上,其它行业的E-G指数大部分在0.05以下。为了对表1的数据在统计意义上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对各行业七年的EG指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制造业E-G指数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Ellison和Glaeser,Maurel和Sedillot,Ellison,Glaeser和Kerr等学者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空间积聚度高低的判断标准,当EG值小于0.02时,该行业为低度集聚行业,位于0.02至0.05之间为中度集聚产业,大于0.05为高度集聚产业。因此,可以将我国的二十个制造业大类按照不同的集聚特征划分成高、中、低三种聚集程度的行业。从上述EG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总的来看,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最高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也是EG指数唯一超过0.1的行业;最低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造纸及纸制品业的EG指数一道都低于0.01,属于产业集聚程度极弱的行业。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偏低除了有市场竞争机制的原因,还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赶超战略”、“崛起战略”,不加区分地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集中表现为各地区脱离当地条件和比较优势,形成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封闭式产业结构。在微观经济层面上直接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企业规模不经济,从而加剧了能源、原材料短缺与某些加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从而直接影响了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

2.我国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行业,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的特征:(1)大多是资源依赖型的制造业,如造纸、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2)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主要原因在于这类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企业间的生产经营方式易于模仿,同时也加剧了这类行业的竞争程度。然而,产业分散意味着同行企业少,企业很难在当地找到协作伙伴,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互补型合作关系难以实现模块化分解和业务外包。此外,由于当地产业链的缺失,企业只能采取从头做到尾的小而全生产方式。产业分散还意味着企业之间无法通过集聚形成集体力量进行合作开发新产品或者产品的改良,不利于企业间信息、技术及经验的交流和相互模仿学习,企业竞争力难以提升。

3.我国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大多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制造业,如烟草制造、纺织等行业的聚集度较高。这说明随着相关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产业竞争的加剧会导致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大量中小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被边缘化。这是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体现出来的积极意义。(2)大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化学纤维、石油加工等。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反,这类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受地方政府的管制较为突出,垄断特征明显。因此,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反而严重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导致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区域内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无法使企业借助群体的力量达成单一企业无法完成的目标,最终影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结论及启示

基于EG指数的产业集聚计算方法,基本上可以较为科学地反映我国制造业产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水平。上述实证结论也为我们如何提高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提供了思路。受到要素禀赋和资源富集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产业集聚正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参照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与支撑条件,建议在全国一些重点地区加快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具有现代产业组织活力与管理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群,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合理发展,实现核心产业、经济规模、产业延伸和配套体系的整体推进,促进我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1]Krugma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3):665-782.

[2]Fujita, Thisse.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J].Journalofthe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es;1996(10):339-778.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8(3):6-19.

[5]金琎.江苏沿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6):7-11.

[6]Herfindahl,O.C.Copper costs and Prices 1870-1957[M].BaltimoreTheJohnHopkinsPress,1959:87-92

[7]Hirschman,A.O.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4(54):761-762.

[8]Ellison,G.and E.Glaeser.Geographic Concer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7(5):887-927.

[9]Paulo, G., Octavio, F. and W. Douglas.Agglome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Portugal[J].JournalofUrbanEconomics,2004(1):115-135.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in China Based on E-G Index

ZHANG Wen-jun1,2
(1.Jiangxi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Nanchang 330003,China;
2.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comment o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easuring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chooses the more scientific measuring method of EG index to evaluate the twenty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oncentration in China.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s medium low in China,and represents apparen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we should give industry policy support to increasing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ndustry concentration;E-G Index;manufacturing industry

F403.3

A

1008-2603(2012)02-0032-04

2011-12-31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YJ0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C2011-B02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张文君,男,江西行政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中心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公司金融。

王 荻)

猜你喜欢
集中度制造业程度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