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义学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连续4年推出《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报告。今年,全国31个省级政府无一及格。报告新增的“中央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部分,结果显示,按百分制计算,也没有一个中央部门在预算透明度上得分超过50分,得分最高的环境保护部只有43.8分。前文所述清华大学发布的 《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显示,全国81个市级政府中,达到全国财政透明平均水平的仅43%。如果按照“60分及格”的标准,仅有7个城市过线,及格率仅为8.6%。
2007年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阳光政府”的信息公开要求:“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从这两份研究结果看,情况不容乐观,财政透明度尚且如此模糊,阳光政府之路还很遥远。除少数市以外,大多数市政府的公共财政信息处于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合格率”极低。事实上,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这些账目,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屑公开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财政透明度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法治政府的要义是政府要自觉依法施政。比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施行后,各级政府应该依法主动公开财政预决算。“及格率为8.6%”说明多数市级政府法治观念淡薄。
报告还指出,财政透明度呈现“预算透明,决算隐秘,预算外不公布”这一特点。不难看出,大部分政府走向“阳光政府”的不情愿。如此遮遮掩掩的财政公开,让公众产生更多的猜想。——决算隐秘,主因是不想让实际花费见光,恐怕是担心纳税人批评政府花钱“大手大脚”;而预算外花销不公布,显然是担心某些腐败行为泄露。
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政府需要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公开信息。只有信息公开透明化,才能保障民主化的进一步实现。公开公共财政的目的是向全民负责。政府要给社会定期讲讲,全民的资金是存银行还是去投资;多少用在民生,哪些用于政府部门运转;哪些是正常运转费用,哪些是属于过度开支,这对打造“阳光政府”是非常重要的。
阳光政府就是增加政府执政的透明度,可以为公共监督创造条件。群众纳税给政府,如何使用就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资金用得好百姓就能得到实惠。透明是防止公共资金被滥用的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提高财政透明度,对打造阳光政府、防止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行政经费超高,“三公”支出数额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央电视台曾披露,全国2010年“三公经费”高达9000亿元,相当于年财政支出的30%。如果这9000亿能在群众的监督下花出去,相信能节约出许多!
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监督政府节约开支,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透明度的提高,能有效监督政府部门审慎对待公共财政资金,树立节约意识,把纳税人的钱真正用在改善和促进民生的关键领域,减少“三公”消费和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