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12-12-22 15:22郑丽玲
理论导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江泽民人学马克思

郑丽玲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00)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以往优秀人学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原创性和开放性理论品格的意蕴深刻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其核心观点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响。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科学的人学理论,它从理论和实践深深地启迪和指导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不断承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一、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承续

1.毛泽东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并自觉运用其指导实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中国化。他在延续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观点的基础上,提倡革命人道主义,倡导把人当人看待。毛泽东提倡的人道主义是区分不同层次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他倡导以兄弟般的亲情来对待人民群众;强调“‘尊重别人’,着重讲‘尊重’两字,并解释了尊重别人是个原则问题,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团结多数”;[2]注重尊贤敬老,民族大义;提出“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3]主张“施仁政”。

毛泽东也十分注重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他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4]“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5]477他强调人与物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人类共同具有的社会特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一员所应有的决定性价值。他也强调人与人比较而表现出个人的社会价值。毛泽东还强调人的最高价值。他指出:人类获得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就是最终的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毛泽东特别尊崇人的智慧,并强调其缘由是因为实现人的价值,尤其是最高价值,只能靠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才能。他说:“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6]“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7]此外,毛泽东还重视造就人才,带头探索成材之路。他强调:“大批能干人材的创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5]517他还从群众之中出人才、民主生活出人才、年轻人中出人才、卑贱者受压者中出人才四方面精辟论述了造就人才的社会条件。

毛泽东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全面阐述了德智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认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8]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特点是“改造人”,让人全面发展且都具有崇高的境界。

2.邓小平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第一个层次是人的需求。邓小平认为,人的需要是综合体,“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他时刻关注中国人民的现实状况,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与极左思想坚决抗争,力图走出“十年浩劫”给中华民族造成的重重灾难。邓小平曾深切地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怀着这种理念,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胜利。

邓小平人学思想中,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是其时代特色。否定“两个凡是”,支持真理大讨论,这与他深刻而富有时代特色的人学理念有内在的联系。现代人具有主体意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改革开放中,邓小平不仅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向,而且鼓励大家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闯敢试。正是邓小平的英明指引,人们的思想从守旧落后的羁绊中彻底解放出来,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与日俱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思想解放和自由是人的解放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这不仅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更是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曾明确提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0]141面对“左”倾思想禁锢的阻力,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10]143实践表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可能至今仍难走出“左”的思想束缚,以至徘徊不前。

邓小平人学思想总的特点是:解放人、开发人、发展人。

3.江泽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理念的创造性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新境界,深化和推进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促使人全面发展。江泽民紧扣时代主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进步的事业。因此,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成空谈;同样的,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全面发展的社会。江泽民明确论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处于相对独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元素和全党重要的历史任务。他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11]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卓有远见地把生态文明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为新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是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上的协调,也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江泽民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偏颇。他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11]只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满足以及文化生活的改善,也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他同时指出,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观点,完全符合唯物辨证法和唯物史观基本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传的思想体系

1.从属共同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人学思想。回顾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而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人学思想,虽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但其本质上却不是中国传统人学的分支,而是从属于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准确来讲,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而其特点是基于中国传统人学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的合理要素。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当中,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围绕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问题付诸中国新民主革命实践之创造,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人民从政治上得到解放的道路。

邓小平人学思想产生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其在传承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而且正如邓小平所言,“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12]173邓小平坚持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思考中国的建设和改革问题,审时度势,慎察国情和民意,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围绕理解中国人的地位、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和人权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从革命性向建设性的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建立在毛泽东人学思想与邓小平人学思想基础上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高度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相并论,从而把马克思人学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新的政策、观点不断地被人民付诸实践,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至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体系日渐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已切实可行。

2.蕴涵共同的思想主题: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现实人的生存,是马克思人学的主题,也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思想共同蕴涵的思想主题。毛泽东人学思想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尤其对劳苦大众、社会底层命运显得格外关注。在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中,主体与客体贯穿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欲发展进步,必须建立符合生产规律与现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善生产活动中人的关系,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邓小平人学思想坚持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认识人的本质,对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热切关注。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他说:“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12]41回顾历史,邓小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切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这充分体现了他关心中国人民实际生活、注重人的生存发展的人学思想。

江泽民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存现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其注重从人的自身出发,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强调当前尤其要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倡导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科学主题。

3.彰显共同的思想特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既是促进人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彰显了中共领导核心人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共同思想特征。毛泽东人学思想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色尤为突出。他不仅注重理论的实践性,而且期待提升理论新高度,因此极其重视改造世界的活动并付诸实践。毛泽东根据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是农民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将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定为农民,并坚持革命利益与农民利益保持一致,而且以此视为是否革命的标准,主张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从而最终成功地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人学思想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形态,它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经受检验。邓小平人学思想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从人学的角度进行社会审视,对实现人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促进了生产力与人的思想的巨大解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定为其根本目的,其基本内容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彰显了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学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

1.时代变迁,其人学思想特色各异。毛泽东所处的特殊时代,革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因此,毛泽东对革命的特殊情感贯穿了他对人学认识过程的始终。他认为,只有革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生存的权力。革命需要人民,为此他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人民群众来创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他领导民主革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踊跃地参与到革命过程中,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人学思想符合时代需要,侧重和特色卓然可见。邓小平的人学思想根据中国正处于工作重心转移和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注重将马克思人学思想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侧重发展生产力,解决人们的物质需求,兼顾精神文明,强调思想解放。这种依据现实情况和时代特色满足人的需求的人学思想,既是客观的,又是科学的,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科学指导价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社情民意和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全新的历史年代,江泽民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道路上,确立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价值目标,显然,这顺应了人民对社会与历史的时代诉求,又突显着时代特色。

2.认识深化,其人学思想不断丰富。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中共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阶级性、人的个性和物质利益及人的才能等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其人学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特征和个性的思想上,强调在阶级社会里要从人的阶级性上了解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同时,在人的个性与物质利益关系方面,毛泽东将无产阶级、绝大多数人、人民以及全人类作为他所处的革命年代的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则在注重整体、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对人的利益的多样性予以关注和肯定,他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并合理地加以鼓励,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从而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使人们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思想上获得解放,极大地调动人们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满足人民需求、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价值取向上是相同的,在内容上涵盖则更为广泛和丰富。

3.社会发展,其人学思想日益开放。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受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的影响颇深。而邓小平、江泽民的人学思想,与之相比就显得更为开放。随着社会多元化及经济全球化,西方思想与东方思想的碰撞交汇,发达国家的优秀历史经验以及先进理念被广泛的借鉴,如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关于用制度保障人们权利不受侵犯这一思想。再如,江泽民总结别国治国经验并借鉴其中现代法治理念中的积极成分提出“依法执政”的核心理念。很显然,总结我国建设和发展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理论日益开放的鲜明特征。

总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思想承续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实现着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演进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我们应深刻领会老一辈革命家人学思想对于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具有的深远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一方面,促进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的当今中国,其对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亦具有极其重大而宝贵的指导价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解放军报[N].1978-12-28.

[3]解放日报[N].1942-04-02.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M].人民出版社,1951:136.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6.

[8]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4).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R].2001-07-0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江泽民人学马克思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