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网络大会,云集了80个国家的高级代表,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网络安全会议。美中俄等大国争夺全球网络空间主导权的争论,从政策争议的层面,提升并纳入国家战略的层面,全球网络空间的主导权,成为大国政治的新竞技场。
美国副总统拜登发表主旨演讲,称美国的立场是将现存的国际法使之适用于网络空间。他认为全球网络空间是一张在地理范围上覆盖几乎所有国家的逻辑网络,其间流动的信息,根据内容,跨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由此带来的挑战是,需要在借鉴并综合此前各领域不同的与安全相关的操作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界定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及其“实施标准”。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认为,来自网络的威胁正变得愈加危险和尖锐,如果听任虚拟空间的自由发展,重大冲突将不可避免。治理全球网络空间,是一个关系巨大经济收益的政治问题。他呼吁制订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的网络行为准则。
俄代表团强调通过联合国框架内的互联网行为准则,强化网络安全。并力推俄安全会议与外交部联合拟定的《信息安全构想》。他们认为,各国存在现实活动、观念与政策之间的落差,这个落差,导致全球网络空间事实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唯有构建全球性的网络安全体系才能保障网络安全。
中国代表呼吁各国应建立一套“网络安全行为准则”,防止“网络冷战”。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战略出发点不尽相同,要实施或签署类似核裁军条约一样的网络安全公约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