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琼 亚商集团总裁
布拉格的城市并不大,走马观花三天就够了,但如果想要好好享受她的精髓和内在,待上一两个星期也不会无聊。
布拉格最棒的、最值得去细细品味的当然要数她的教堂、博物馆、画廊以及宫殿和花园了。不过,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奢侈地使用自己的时间。本来我们计划待四天,但两天之后觉得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去,就延长了一天。
布拉格有十个必去的地方。
Old Town Square,旧城广场。这是布拉格游客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看布拉格各具风格,保存良好的老教堂、老建筑的地方。沿广场发散出去许多石子小巷,开满了特色商店。旧城广场上不少露天咖啡馆,走累了,Cafe Grand Praha可以小坐一下,这里曾经是卡夫卡经常光顾的地方。
Old Town Hall Tower,旧城市政厅钟位于旧城广场的一角,我们去的时候市政厅大楼正在修缮,钟楼还是对外开放的。上到楼顶,绕楼一圈的观景回廊可以俯视整个河东岸的旧城区,又可远眺河西岸的城堡。钟楼最出名的当然要数它始建于15世纪的天文钟了。当时造钟人的目的并非在于向人们报时,而是要以地球为中心显示出一天内太阳对地球光照的移动。天文钟有上下两个,上面一个显示太阳光照,下面一个显示日历。每逢整点,天文钟就会报时。钟楼上有两个小窗口会打开,这时会出现两个小木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披着红色披肩在钟楼顶上吹响喇叭,这成了旧城广场一个吸引游客的节目。
Charles Bridge,查理桥。毋庸置疑,这应该是布拉格出镜最多也是最出名的地方了。这座古老的石桥始建于1357年,后来又不断地被改建完善。三十座雕塑,东西两头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两座桥塔,青黑色的历经了几百年风雨的大石块砌成的桥身和护栏,青绿色的Valtva河水湍流而过,两岸的红瓦绿树,一切的一切成就了查理桥。这是一座被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历史感和艺术气息的最浪漫的大桥。在布拉格待了五天,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六趟,白天、晚上、雨中,各自有着不同的景致和情调。
Old Jewish Cemetery,旧犹太公墓。从旧城广场沿着其中一条分散出去的小径走大约十分钟,经过一条开满了世界顶尖名牌的高档商业街,就是Jewish Quarter,犹太区。这里由几条石子小径围合而成,旧犹太公墓就在角落上。这个犹太公墓始建于1778年,一直以来只允许犹太人在此安葬,也许是受到地方的制约或者犹太人天生就喜欢维持一种小范围的紧密,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没有被得到很大扩张,以至于人们只能采取叠加的方式,把后人安葬在前人之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层层叠叠,最多的竟有12层,面积不大的一块地方安葬了12000人。犹太人的古怪和独特由此可见一斑。
Prague Castle,布拉格城堡。每个历史古城都会有属于他的城堡或皇宫,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尽管布拉格城堡与欧洲有些城堡或皇宫比起来并不算是最雄伟和壮丽的,但由于它保存良好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堂和宫殿,占据着整个丘陵顶端,俯视整个布拉格城,充满了王者风范。
St.Vitus’s Cathedral,St.Vitus 天主教堂。中世纪是布拉格的鼎盛时期。从1344年开始建造,这座堪称为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历经六百多年,才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手上最终完工。站在两边大门口,仰望高耸入云的尖塔以及大门上方的玫瑰窗,仿佛述说着圣经中的有关创造的故事。你不得不感叹建筑师和工匠的独具匠心,对美的创造和把握。而教堂内部祈祷大厅两边一字排开的对称的廊柱和呈优美弧度的穹顶,充满了雄伟庄严的气势和张力,能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叹为观止”。
Church of St. Nicholas,St.Nicholas教堂位于布拉格河西岸的Little Quarter Square。如果说St.Vitus是哥特式的代表作,那么St.Nicholas堪称是巴洛克的典范。金碧辉煌的壁画,美轮美奂的大理石和玉石雕塑,尽显巴洛克华丽而典雅的风格。
Wallenstein Palace and Garden,瓦伦斯坦宫殿和花园。如果想感受皇家生活,皇宫和花园是值得一去的地方。瓦伦斯坦在布拉格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1581年到1634年,他是布拉格的常胜将军,击溃了无数次对布拉格的攻击。但他开始觊觎波西米亚皇冠,为自己建造了这个宫殿想与城堡媲美,最终被皇帝杀害。用现代人的话说,这叫做“拎不清”,自我太过膨胀,定位不准,必惹“杀身之祸”。
St.Agnes’s Convent,St.Agnes 修道院。修道院外表非常朴实,静静地站在河边一个不显眼处,问了好几个人,拐了好几个弯才找到。要想了解波西米亚文化和艺术,以及他们对捷克的影响,就一定得来这里看看。这里常年被国家美术馆用来展览13-16世纪的波西米亚油画和雕塑。那些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油画大部分是画在木板上,自成特色。故此,不难想象捷克那些色彩丰富的水晶和玻璃制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波西米亚文化的影响。
National Theatre,国家大剧院。在这里可以发现,捷克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是可想而知的。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大厅天花板上古典主义的巨幅壁画,镏金的廊柱,红色丝绒帷幔,巨型水晶吊灯,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用富丽堂皇来形容。有意思的是,1881年8月12日,在正式开张的前几天,剧院被大火烧毁,后来又历经了两年时间才重新整修一新,以斯美塔那的歌剧《Libuse》作为重新开幕的首演。在布拉格,一定要找机会到大剧院看一场歌剧,这真的是视觉听觉的多重享受。
人在旅途,除了走走看看,还要做些喜欢的事让自己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这或许是更有意思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Shopping,这似乎是女人永恒的主题之一,无论身在何方。不过,具有当地特色的shopping,带来旅途的点点回忆,更可以让人回味无穷。布拉格可以shopping的东西真不少,水晶制品、玻璃器皿,绝对不能错过。Moser是当地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黑水晶吊灯的价格与国内相比只有1/3左右,而捷克特有的镀铂金雕刻玻璃杯更让我爱不释手,还有出自名家之手设计的具有建筑感造型的黑白咖啡杯具,真有点“老鼠跌进米缸”的感觉。布拉格的shopping远不止这些,布偶也是一大特色,因为先去了玩具博物馆,被里面收藏的那些整套的木偶玩具引得童心大发,原本在布拉格城堡后面有一条黄金小巷,有不少专卖木偶的店,不想小巷关闭整修,于是乎满城找寻,终于在旧城广场后面的一个小店买到了几个木偶,狼外婆、公主、长鼻子匹诺曹,水兵等等,才算是稍微解了一点渴。
其次就是逛古董店。大凡欧洲有些历史的城市都会有一些有特色的古董店,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布拉格当然更不例外。那天本来是和朋友去买个照相机,先路过了一家二手照相机店,不觉已被吸引,一阵搜索之后,我相中了一台大约100年前奥地利产的老式相机。折叠的皮质箱身保存的完好无损,竟然还有三幅用木板和玻璃夹好的老胶片,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暗房,有耐心手工冲印,还可以用它拍照。朋友相中了一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莱卡胶卷相机,临走我又顺带捎上了一架酒红色,系着金色精致吊绳的看歌剧的小型望远镜。之后几天,探寻古董店也成了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的目标。
泡咖啡馆也是布拉格之行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用四季酒店礼宾部服务生的话说,布拉格每个角落都散落着咖啡馆。这倒一点也不夸张,在布拉格,逛累了、口渴了、肚子饿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咖啡馆。旧城广场上的露天咖啡馆是欣赏街景、看各种肤色游客的好地方,而坐在Valtva河边的咖啡馆,闻着河水湿漉漉的清香,看夕阳在查理桥上的光影恍动,感受在天上人间的不同界面里游走。或者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巷,看到一间虚掩的木门,一头撞进去,一个家庭式的庭院咖啡馆会呈现在你眼前,享受午后宁静的蓝天白云,发一会儿呆。在布拉格泡咖啡馆可以泡出不同的情调和心情。
在布拉格,看一出歌剧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捷克虽然不是歌剧的故乡,不过捷克人对艺术的热爱使得音乐和歌剧在这里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除了国家歌剧院,布拉格大大小小的剧院遍布城市,而不少教堂晚上也被用来演出小型音乐会。夏天当然不是演出季,但由于游客众多,各种剧院也会相应安排一些小型的歌剧演出。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问礼宾部要当月的演出表,最终选择了一个莫扎特的歌剧选段的演出,也算是略饱一下耳福和眼福吧。
一座城市有水有山就有了灵气和动感。Valtva河自布拉格城中川行而过,上面有大大小小十几座桥。如果看多了教堂、博物馆等古迹,不如租辆自行车,选择空气清新的早晨或阳光西斜的傍晚,在沿Valtva河西岸的小径骑上自行车,可一路上行到Petrin Hill的山顶。当然,说是山也不是那么高,从山顶远眺,整个布拉格城尽收眼底,绿树成荫、红瓦掩映、河流川息、桥梁横卧,构成了一幅精美图景。山上也有几个咖啡馆,幽静而安逸,可以停下歇脚,呼吸大自然的味道,恍然回到青春年少在踏青远足。生活就是如此,还有什么可烦恼和抱怨的呢。
夏天的欧洲音乐之旅还有一个句号一直没有画上,那就是萨尔兹堡。90年前,萨尔兹堡首创了夏季音乐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发扬至今,并带动了世界其他地方各种音乐节的发展。
萨尔兹堡,一个在奥地利靠近德国边境的小山城。对它的印象似乎都来自于音乐:莫扎特的诞生地、夏季音乐节……不过最有直观感受的当然来自于电影《音乐之声》。在我们小时候文化生活还比较平乏的时候,《音乐之声》里的歌曲一直被吟唱着。
想看看奥地利的田园风光,所以就从布拉格坐火车。这辆火车是由捷克列车公司运营,只有二三等车厢,二等车厢是一个个的小包厢,不很满。我们这节车厢只坐了四个人,很干净,但没什么服务。从萨尔兹堡到苏黎世也选择了坐火车,当然奥地利火车比起捷克的要更加现代化。
一路上,茂密的树林、绿油油的田野,满眼被绿色浸润,偶尔有乡间小屋的红瓦屋顶闪过。人烟稀少,风景恬静而优美。
到达萨尔兹堡已近午夜,怕人生地不熟,特意让酒店安排车来接。火车一进站,空旷的站台上已站了一位体格强壮的憨厚中年人在等我们。欧洲很多老火车站都没有自动扶梯或电梯,拖着重重的行李在站台之间爬楼梯,上上下下简直是一场噩梦。好在司机对车站很熟悉,转了几圈就找到了电梯,免去了扛行李之苦。Hotel Sacher Salzburg是当地最古老的酒店,房间如《音乐之声》中的童话世界,他家的Sacher巧克力蛋糕在欧洲大陆非常有名,代表着一种传统的文化。
萨尔兹堡的老城并不大,一条又窄又长的呈圆弧型向两边延伸的老街,路边是一幢连一幢两三层的老房子,现在都成了商铺,出售各种有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莫扎特的故居就是其中一幢并不特别起眼的三层房子,沿窄而陡的楼梯上去,里面虽然保留着老房子的格局,但也不见昔日的物景,只放了一些照片和纪念品。一百多年前的音乐神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每个游客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了。而在莫扎特旧居的邻旁,赫然开着H&M店,虽然店面远远不能与巴黎、上海的旗舰店相比,但倒也人流熙攘。
老街靠里的房子下有许多小小的弄堂,沿着这些弄堂往后走,可以路过不少开在弄堂里的小餐厅、咖啡馆。穿过窄窄的弄堂,后面是一个硕大的广场,现在已成了生活恬静的集市。一年一度的音乐节想必是当地的节日,周边的农民们都来赶集市,希望卖个好价格。鲜红欲滴的草莓、光滑嫩黄的马铃薯,真的很有诱惑力。先在广场边上露天咖啡馆嘬一口浓郁的Espresso,看广场上人来人往,有的西装革履、裙裾飘逸,应该刚欣赏完一场音乐会;有T恤短打的游客,三五成群,自娱自乐。萨尔兹堡,优雅地将皇家风范的古典文化和抓人眼球的大众时尚进行着完美的结合。
夜幕降临,整个小镇沉静下来,从各个比邻的酒店里不时走出盛装的绅士、淑女或开出一辆辆黑色轿车,不动声色却气势十足。当然,大家都是朝向同一个目标——古城后面山脚下的音乐厅,每年7月26日是萨尔兹堡音乐节,维也纳爱乐乐团做开幕演出。
虽然音乐节已有90年历史,但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卡拉扬等世界著名指挥家的号召和带领下,世界顶尖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的加入才使萨尔兹堡的音乐节逐步形成了规模,并建立起世界一流夏季音乐节的影响和地位。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任何伟大的表演、精美的作品、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和活动总是要假以时日,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才能到达顶峰。
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厅,萨尔兹堡的音乐厅就建在山脚下,并不华丽,也不雄伟。前面是一个长形的广场,中场休息时大家都习惯走出来,远处是暮色中的山坡和山顶上的古老皇宫。郊野中的华丽聚会,让人恍然回到十八、十九世纪。
硕大的观众席已座无虚席,我们是在网上订的票,不想就位于舞台边搭出的一片席位,一架足有5米多长的三角钢琴离我只有半个手臂的距离,可以这么近距离地欣赏交响乐队还是第一次。好多乐队已就位,就等指挥出场,放松一下,沉浸到宏伟的音乐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