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松
(作者系《汶川特大地震黑龙江援建剑阁县志》执行编辑,本文写于2010年9月,作为在剑阁县接受黑龙江对口援建工作的广元市及剑阁县总结会议上群众代表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可爱的龙江大哥、朋友们:
东北风来满眼春,金秋桂花遍地香。在又一个收获硕果的美好时节,在剑阁县灾后重建战场上竭尽全力、务实亲民的龙江铁人们就要离开了!惜别之际,剑阁人民有千言万语,最想说的一句就是:可爱的龙江大哥们,你们能否留下来……
众所周知,一个是中国最北边并不富裕的省份——黑龙江,一个是地处西南深处的贫困县、重灾县——剑阁,“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龙江人民带着资金、物资、项目,千里驰援,把颗颗爱心播洒在剑阁3 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界抗震救灾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在劫后余生的大地上演绎;黑龙江省把支援灾区、共赴天灾的职责毅然扛在了肩头,始终和我们心手相牵,呼吸与共;始终与我们风雨同舟、并肩战斗。黑龙江省医疗、特警、教育等多支援助工作队赶赴剑阁,他们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抗震救灾精神,为灾区人民生活保障、应急救急、恢复重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黑龙江省援建前线指挥部带着3 800万黑龙江人的无疆大爱,让剑阁重建家园的希望,插上翅膀,在贫瘠而伤痛的土地上飞翔。“办快、办实、办好”和“求实、务实、做实”十二字方针的要求和让灾区人民满意的最高目标,像万千只温暖的手臂,伸向剑门雄关内外。
剑阁人民忘不了:十字路口龙江特警,气宇轩昂,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指挥着过往的车辆,对过往的群众总是会笑脸相迎,大家感觉得特别亲切温暖;受伤的人们说,龙江医疗队员服务特别周到;在沙溪中学,指挥部成员都认下了一个“干儿”“干女”,从此他们再也没有为学费生活费而犯愁……
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从悲壮走向豪迈》摄制组拍摄指挥部外景
指挥部的12位“铁人”,奔忙在农村、学校、医院、敬老院、供水站、龙江大道,工业园区和剑门关景区重建的工地上……剑阁人民深切感受到,仿佛在一夜之间,所有废墟上,都拔节生长着一种“众志成城”和“铁人精神”的宝贵财富。重建美好家园,龙江人民是剑阁灾区的坚强后盾,是回荡在雄关内外的最强音。剑阁在“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引领下飞速发展,龙江人在剑阁的山山水水书写着一幅幅壮丽的诗篇:10多公里的剑昭公路仅用100天的有效工期建成投入使用,被称为广元交通重建的“剑昭速度”;剑门关景区重建14个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创造了著名的“剑门关速度”;总投资1.1亿元的剑门大厦在两个月内完成了前期工作并实现开工;单日开工80个项目、竣工45个项目,一个个灾后重建纪录被不断刷新。
援建前线指挥部的刘国会指挥长,我们知道您的眼里为什么饱含着泪花,我们懂得了“忠孝难以两全”真正内涵——就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这个特殊节点,刘大哥硬是将母亲去世的噩耗瞒得严严实实;我们知道您是要以正立身、以身正人,用自己无声的行动为援建队员树起人生标杆;我们知道你在人生重大考验面前特别讲大局、特别讲奉献!
剑阁人民不会忘记:同样强忍着亲人离去的悲痛而坚持在援建一线的副总指挥肖兴民。剑阁人民不会忘记:还有全心投入援建事业的高起生、夏忠玉、杨渊沛、张焕昭、侯继周、王林生、杨伟杰、张宝武、苑维春、陈方斌等等……
这些前来援建我们的大哥们,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剑阁人民的无限热爱。
就在2010年的金秋,“一个省帮助一个重灾县”的中国式的援建故事,正在剑阁等地接连画上优美句号:龙江一百四十六颗强县富民的种子,在大爱涌动剑州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结出了“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的中国援建果实——一个经济发展提速加快、人民群众和谐共进的美好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龙江人民用汗水、智慧、生命和热血铸就的援建丰碑,巍然矗立在剑阁儿女的心中。
惜别之际,问一问可爱的龙江大哥们,你们能否留下来……
当然,你们的帮助已经让剑阁人民知足,你们的奉献已经足够,你们放弃节假日,住板房、吃食堂,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工作要求严、作风实、办法新、效果好!临别时还住在刚来时就住进的那间简易的板房里,可爱的大哥们啊,你们给我们树立了今天中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最佳典范!你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借此机会真诚的向你们道声:“谢谢了,龙江大哥们!谢谢你们甘愿为我们的付出,谢谢你们那一颗颗炽热的心!”难留龙江人,但剑阁人会永远留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这种精神定将推动龙剑长期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这种精神定将促进剑阁人民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剑阁人将以一颗感恩的心,永远铭记那些为这块土地洒下过汗水、泪水甚至鲜血的援助者们!奋发自强,不断进取,来回报各界援助者们的无疆大爱。这里的父老乡亲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常回来看看!剑阁是你们第二故乡,剑阁人永远是你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