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大家谈
田建堂:从监督理念、内容、行动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如何在监督工作中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呢?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建堂撰文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关键。关键一,监督理念上要充分认识民生之重要。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发展,事关大局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常说“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方可保民安”,讲的就是关注民生、遵从民意的重要性。回顾历史,不难看出,盛世都是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的时段,乱世都是国运不济、民不聊生的时期。从这些意义上讲,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而且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涉及民生的领域更加广阔,赋予民生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为一项项民生政策,指出要着力推进以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目标明确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民生问题进入了更加可见可感的层面,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极大决心。所以,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解决好监督理念的问题。因为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监督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抓住重点,取得实效。关键二,监督内容上要广泛聚焦民生之热点。民生问题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就业、涉法涉诉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体地说,就是事关群众衣、食、住、行、学、医等方面的一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它涉及政府及其多个部门单位,也涉及法、检两院,实施主体多,工作面广量大。所以,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客观实际上,人大监督都不可能事无巨细,件件过问,面面俱到,否则,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会给“一府两院”的工作带来干扰和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消除关注民生就是对涉及民生的所有问题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认识,而是在监督的内容上,要广泛聚焦民生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抓大事、议大事。正如彭真所讲,在人大的监督问题上,“重大原则问题,该管就管,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日常工作问题,不必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么,如何聚焦民生热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监督法规定的关于确定监督议题的“六条途径”,广辟渠道,广纳建议,充分汇总梳理在工作中发现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信访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各种热点问题,提出重点,及时确定监督议题,认真开展监督工作。关键三,监督行动上要务求关注民生之实效。做任何一件事情,干任意一项工作,抓落实、干到位、求实效是最终目的。同样,人大监督工作要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只有思想上的认识和明确的议题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督促支持“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有关方面工作。做到这一点,具体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调查情况重在深入。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基本功、硬方法。要搞好调查研究,就必须有深入扎实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每一项监督工作过程中,杜绝浮在上面、走马观花、了解情况、一纸汇报的漂浮作风和形式主义,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老百姓当中,掌握基层资料,听取基层声音,汇聚基层智慧。因为基层的情况最具普遍性和真实性,老百姓的呼声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评议工作重在找不足。人大开展的每一项监督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和改进“一府两院”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以此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所以,我们在调查、检查或视察每一项工作过程中,务必摒弃雾里看花、隔靴搔痒、轻描淡写的老好人思想,纠正喜欢当瓦匠“和稀泥”,喜欢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圆通处事心态,而是要做到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善当铁匠“硬碰硬”。特别在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肯定成绩简练概括,客观真实;指出问题不遮不掩,详尽具体;提出建议全面透彻,切实可行。整改落实重在求实效。要始终把加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及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作为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手段,对开展的各项监督工作,不仅要注重会前调研、抓好会中审议,更要注重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严格坚持“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放过、整改结果不满意不放过”的“两不放过”原则,努力做到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
王雪锋:襄阳率先成立代表联络机构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王雪锋撰文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五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提出要“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到“设立代表联络机构”。而早在2012年3月15日,湖北省襄阳市编制委员会就以襄机编(2012)14号文件批复,同意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的情况下,设立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委员联络办公室,这在湖北省尚属首例。文章说,早在一年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锐平同志就敏锐地洞察到,加强代表联络服务工作,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监督,能够进一步畅通党和国家权力机关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就当时的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来讲,市人大常委会已成立有正县级的代表选举和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并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承担全市8600多名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联络和任免工作中的具体工作。是否需要成立一个新的代表联络机构?刚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和机关中引起争议。反对者认为在时下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不需要成立新的机构,由原来的代表选举和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兼顾这方面的职责完全可以;也有人站在有利于人大干部提拔使用方面考量,认为设置一个正县级的工作机构可以为人大机关解决两个县级干部待遇等等。中共襄阳市委力排众议,着眼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需要,要求代表委员联络办公室履行为代表联络服务的职责,包括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议案的准备和落实,以及代表的培训、履职服务、权益保障,检查、视察、调研的组织准备工作等等。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委员联络办公室运作半年多来,为组织代表、服务代表、保障代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首先出台了机构职责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络代表办法》,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3至5名代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大的联络活动。2012年上半年的联络活动中,人大代表搜集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展骨干龙头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九大类43条。联系活动一结束,市人大常委会就以专报的形式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市委汇报,市委要求市政府认真落实代表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襄阳市率先成立代表联络机构的做法引起了全国人大相关方面的关注。人大制度研究专家、《中国人大》杂志主编汪铁民认为:襄阳作为一个地级市,在七个月前就组建了代表联络机构,在全国也多不见,充分说明了襄阳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对加强代表工作的远见卓识,值得大力推广!
陈光亮: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激励机制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陈光亮撰文说,目前各地方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建立了各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激励机制,大致有两类:一是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二是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工作机制,如建立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情况登记制度,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情况报告制度,组成人员出席常委会会议及审议发言情况通报制度,常委会委员参加人大视察和专题调研制度,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等等。这些机制的建立对于加强和规范组成人员履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组成人员的履职积极性。然而,也应看到地方人大在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激励机制的探索上是比较艰难的,而且其发挥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仅仅是从工作层面来规范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而难以在更大动力上调动其履职的积极性。他们完全可以遵守这类工作规范性的制度,但是花在人大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倾注的热情和智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则难以计量和考核。因此,如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引导和激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便是关键所在。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激励机制,可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即从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上来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与从同级党委、党委组织部门,上级人大等外部来建立外部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机制是基础,外部激励机制是必要条件,二者不可偏废。目前各地方人大已经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情况的制度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内部激励机制建立不平衡,制度不健全,内部激励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要从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新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科学运作、规范考核、民主评优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的内部激励机制。要加强组成人员工作规范性、制度性建设,强化组成人员履职保障,完善履职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科学实施组成人员公开民主评优,进一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内部激励机制,不断发挥内部激励机制的作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外部激励机制本质上是处理好党委与人大的关系。人大要坚持党的领导,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智慧依法履职。人大要加强与同级党委、党委组织部门及上一级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建立与之相关的外部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依法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要切实改变“人大是二线”的不当观念,积极探索“先当议员后当官员”的干部培养机制。注重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优秀干部充实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之中,增强他们的人大意识和法制意识。党委组织部门应每年了解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情况,加强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度考核评优,并将其在人大履职工作的情况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对于政治坚定、人大工作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大干部和常委会委员,要加大培养力度和交流力度,使人大干部工作有信心、努力有奔头。同时也能增强人大干部队伍的活力,促进人大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检察院:突出“四本”理念,促进公正执法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检察院撰文说,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检察院以贯彻实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为契机,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措施,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全面落实基层院规范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务实创新,各项工作保持了持续上升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3月,该院监察科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该院被评为全省先进检察院,并荣立集体二等功;2012年1月被陇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检察业务及队伍建设连续多年被市院评为先进,有22名干警分别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市检察院的表彰。一是突出以“质”为本,严格依法办案,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加大办案力度,充分履行职能。刑检部门充分发挥创建“平安武都”的主力军作用,“稳、准、狠”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2011年以来共受理提请批捕案件286件465人,经审查批捕284件462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311件487人,经审查起诉260件395人。自侦部门努力提高突破案件的能力,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挪用犯罪案件15件21人,其中大要案5件6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立案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件3人。诉讼监督直面难点,创新举措,积极构筑监督工作新格局。共监督立案9件45人,不批捕2件3人,纠正漏捕 3人,追诉漏犯8人,追诉漏罪9件,提出刑事抗诉4件6人,提出民事行政抗诉7件,再
审建议4件,向监管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3件。进一步完善换押制度,推行羁押期限告知预警制度,积极开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留所服刑等执法活动的专项检查,维护了监管秩序。规范办案流程,确保办案质量。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细化业务规范、办案流程和执法标准。明确规定:自侦案件以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为标准,杜绝为完成目标勉强立案或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刑事案件在“每案必提”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无罪辩解,认真履行权利告知义务,坚决排除非法证据,批捕、起诉准确率要达到100%。同时又以完善执法责任为核心,加强纪检监察和检务督察部门对执法办案的监督制约,以院监察科为主体,定期对全院办结的案件进行复查,从而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得当、手续完备的“铁案”。两年来,刑事案件批捕准确率、起诉后有罪判决率、职务犯罪案件有罪判决率均达100%。拓展工作领域,增强办案效果。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强调克服单一办案思想,注重打击与预防、教育与挽救相结合,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综合治理。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结合办案积极开展个案预防、专项预防、行业预防和社会预防,针对发案单位暴露出来的管理漏洞,认真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其落实防范措施。通过以案释法、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警示教育,真正起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线、教育一片、服务一方”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公诉部门分析新时期刑事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执法办案广泛了解、收集、发布各种信息资源的有利优势,积极参与重点治理,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提出检察建议、轻微刑事案件和解、结对帮教等形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刑事犯罪发生。控申部门积极开展文明接待活动,完善首办责任制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开展集中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问题,连续六年实现了赴省进京“零上访”目标。二是突出以“绩”为本,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在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武都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执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以创新促发展,促进业务工作提升层次。立足长远,高点定位,开展“创建先进检察院”活动。以省市院绩效考评办法为抓手,院党组以干警履职情况为重点进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立足工作实际,不搞“一刀切”,对工作基础较好的部门要求争创全市第一;对创建任务比较重的要求强力攻坚、跨越发展,提位进位。围绕业务管理,重新梳理了各项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及执法行为规范。并从有利于工作发展的角度,优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整体功能,积极探索实行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办案体系,通过提前介入侦查、侦查部门观摩庭审、电子文档共享、处理结果通报等制度,延伸工作链条,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工作措施的强化,带来了明显成效,在2010年度省院对全省83个基层院进行的9项重点工作绩效考评中,该院有6项工作成绩名列前茅,有5项工作居陇南市9个基层院之首;在2011年度绩效考评中,我院有8项工作在全省基层院中名列前茅,有6项工作进入陇南市前三,各项工作保持了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突出以“能”为本,扎实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干警执法能力。两年来,该院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结合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和“学习型检察院”创建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目标,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干警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德才兼备”和干部“四化”标准,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和人大选足配强领导班子。注重制定一套“好班规”,着力改进领导班子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逐年增强,在武都区委组织的年终考核中,连续四年被评为“好班子”。2011年以来,在全院干警中深入开展了“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创先争优”等项主题实践活动,大兴敬业爱院之风、苦干实干之风、廉洁高效之风、争先创优之风。全院干警已连续13年没有因违纪违法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该院因此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先进单位”。实施“人才兴检”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努力实现检察队伍由经验型向素质型、由学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2011年以来共向社会公开招录9名检察干部,其中3名为法学硕士研究生。鼓励和资助青年干警参加司法考试,两年来有10名干警通过了司法考试。实施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干警学新法、学办案、学电脑、学驾驶,积极开展“一帮一”互助学习和“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评选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观摩庭4次,选派180余人次参加高检、省市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干警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有新的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本领有新的进步。坚持在使用中磨砺人才、培养人才,结合机构调整,大胆任用1名青年干警担任公诉部门负责人。四是突出以“效”为本,强化检务保障,着力夯实基层建设基础。近年来,借乘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加强检察机关“两房”建设这一政策优势,共争取各项建设资金300万元,建筑面积2033.32平方米的新办公楼于2008年11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按照法警队规范化要求,配齐了警用装备。按照上级院科技强检战略部署,武都区人民检察院加大投入,相继建成了局域网、检察三级专网、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录音录像、多媒体示证、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楼宇监控系统等。对审讯室、证人询问室和电子阅览室进行了标准化改造,监所监控系统设备已到位,待新看守所落成即行安装使用。目前日常公文的拟稿、审核,办案中的阅卷笔录、审查报告的形成、案件信息录入都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系统内部公文、信息由机要通道处理传送,基本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和信息交流、教育培训、行政管理的网络化,给检察工作的长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人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