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达艾思奇对“两论”的研究

2012-12-21 08:24
党史文苑 2012年3期
关键词:唯物论艾思奇实践论

唐 城

(广西河池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河池 547000)

作为哲学界的领军人物——李达和艾思奇对“两论”都做出了准切、通俗的阐述,搭建了哲学从神秘深奥的殿堂走向民众日常生活的桥梁。

一、对《实践论》的阐发

首先,关于文章开头的第一段话“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1]P41李达是以机械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为切入点来分析。他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唯物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例如法国机械唯物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没有辩证观点的唯物论,即是形而上学的,或抽象的唯物论。前者是由自然领域扩张到社会领域的唯物论,后者只是适用于自然领域的唯物论。前者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后者是资产阶级的哲学。两种哲学的基本差异的分歧点,是在认识论的基础上。”[1]P41接下来,他分别从辩证唯物论和抽象唯物论二者的认识论出发,详细地阐释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同样是这段话,艾思奇的阐释显得更为生动、明白。他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就不了解这一个真理,那些唯物论的哲学家,总以为人类的认识主体,好像是一面不动的镜子一样,只是消极的接受外界的影像,外界有什么东西,它就反映什么东西,而它对于外界则绝不会起什么能动的作用。这一种唯物论的观点,和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形是不一致的。事实上人的认识决不是像旧唯物论所了解的那样的一种固定在什么地方的,对于外界没有什么能动作用的镜子。”[2]P484接下来,他联系“和平土改”中不正确的认识转变为正确地认识的过程来论证实践是认识和真理的标准。对比二人的阐释风格,李达用词较专业化,而艾思奇的表达更趋向通俗。

第二,关于感性认识的理解。李达对毛泽东的“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这句话的理解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接触于外界事物,外界事物反映于我们的感官,便发生感觉。许多感觉合流在一起之时,我们就得到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觉。当离开外界事物时,那感性知觉就在我们脑海中记忆下来,所留存的外界事物的各方面的、联系和属性等,以一个形象概括起来,就造出了关于外界事物的印象。至于经验,则是感觉的重复和积累。感觉、印象、经验等,都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或肖像。印象之反映外界事物,比较感觉要深刻些、明晰些,这些感觉、印象和经验等,都只是感性的认识,是思维的材料。”[1]P58同样是这句话,艾思奇的叙述似乎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就像讲故事娓娓而来。他说:“感性认识就是对于一个个事件的表面的认识,有些人的脑子里有不少这种认识。你如果要他讲故事,他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一段一段的讲个没完。可是如果你要求他把这些故事加以概括、联系,说出一套关于这些事件之所以发展变化的道路来,是感性认识的一般特点。这种认识是局部的、片面的,仅仅涉及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够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关系或发展规律。”[2]P489不难看出,李达的解说适用于知识水准高的读者群阅读,而艾思奇的阐述更适合讲给普通民众听。

第三,关于认识过程的阐释。李达的表述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我们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即是说,在生产与阶级斗争中,外界事情引起我们的感觉,因而发生知觉,构成印象。这感觉、知觉、印象等,都是感觉的材料,是思维的材料。于是认识就进到第二步,即进到论理的阶段。我们就感觉的材料,实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就造出反映外界事情的普遍性的概念。”[1]P83因此,“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统一过程,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归结,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前提。两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互相发展,互相丰富其内容。两者具有有机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决不是各自独立的认识,其间决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用一句话说,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P84接着,他批判了唯理论和唯理论衍生出的两种错误观念——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同样的问题,艾思奇的解释是,“认识的必经的过程是:在实践中,第一步获得感性的认识,第二步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有了理性的认识,对于事物的认识才比较深入,比较全面。这样的步骤,是不能乱,也不能少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步骤乱,就是指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人们的思想可以跳过感性认识的阶段,一下子就能够获得理性认识。《实践论》中所提到的那种哲学史上的‘唯理论’者就是这样的”。[2]P488紧接着,作者很自然地引导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观点并加以严厉的批判。试想倘若艾思奇没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是难以将如此枯燥难懂的哲学原理讲清楚的。

第四,关于《实践论》学习的方法。李达认为:1.端正学习态度;2.在实践中去学习;3.从实际出发,了解情况,掌握政策;4.总结经验,“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这也是学习《实践论》的方法之一”;5.坚持真理,修正错误;6.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7.学习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著作,加强对《实践论》的理解。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应当熟读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实践论》的理解。艾思奇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强调联系实际。“我们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着要使自己有能力来认识和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学习中间就不能忘记经常注意各方面斗争发展的一切具体情况,以及斗争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2]P485其次,学习方法和参考书很重要。“列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的方法,我以为很值得我们学习。按照列宁自己的说法,他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的时候,是在跟马克思、恩格斯‘商量’问题”。[2]P485例如,“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时候,正值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战争开始发生不久,当时社会上一般人对于这次战争的认识是很混乱的,……,这时我们就选了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部分章节作为学习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参考资料,大家从毛主席的著作里来领会他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当时中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的条件,如何依据这些条件指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条件,由此也就是使自己能够尝试着来分析当前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所引起的战争的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所规定的战争发展的规律。这就使大家对于这次战争认识得比较清楚了。像这样结合着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从理论书本中找到正确立场、观点、方法来加以分析研究,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2]P486此时,艾思奇已经意识到斯大林思想的片面性。所以,他倡导青年要不畏学术权威,要有和“马克思、恩格斯‘商量’问题”的勇气,到革命实践中去求证答案的正确与否。

二、对《矛盾论》的阐述各有侧重点

李达解说的重点集中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性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四个方面。艾思奇则主要是联系中国革命实际从辩证法的核心——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正确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关键性问题,帮助人们认清和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来阐明哲学原理。下面举例说明:

1.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李达对这个问题首先从其基本含义入手,然后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矛盾进行了解剖,最后指出二者由于斗争力量的消长而相互转化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然而,艾思奇则通过分析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现实矛盾,强调“密切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之交错和推移”,[3]P27将重心落在“交错和推移”的条件上来阐明观点。

2.关于《矛盾论》中:“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而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1]P226关于这段话李达的解说是:“人类认识运动的程序,总是首先应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然后应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即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的方法。人们认识运动,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特殊的本质,然后把那些事物的特殊本质,实行抽象、进行概括,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1]P227同样是这段话,艾思奇却从另一个视角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要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质,必须从矛盾的特殊性的研究开始,然后从许多具有特殊性的矛盾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决不能离开矛盾的特殊性的研究,直接就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自然,也许有人要说,我们读理论书籍,就可以从书本上直接认识到某些矛盾(例如阶级矛盾)的普遍原理。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其实并不对。”[3]P42由此可知,两人因视角的不同而构成了学术上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缤彩纷呈的中国思想史。

综上所述,从阐述“两论”的时间上说,李达的解说略早于艾思奇的阐释。从阐述的形式上看,李达是将文章分成一段一段的进行解说。他认为:“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它充满了矛盾而又善于找出解决矛盾的地方。因而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P38所以,他更注重从马列原著的角度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说毛泽东思想。读者可以多方面地了解到:洛克、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费尔巴哈、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先哲的立场、观点;在语言表述方面,用词专业、准确、具体、深刻,适合有一定知识水准的人阅读。因此,有人说“两论”不仅包含了毛泽东本人的哲学思想,也闪耀着许多哲人的智慧之光。此话不无道理。

然而,作为哲学界的同仁,艾思奇则更多关注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他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出发,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分别进行阐发。比方说,他对《实践论》的阐述就是从四个方面入手的:(一)实践的基本含义;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三)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四)用实践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从其小标题就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重心。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也始终坚持走“通俗化、大众化”的路线,“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5]P604这一原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另外,他还指出“毛主席的哲学是从革命斗争中概括出来的,有实际、有理论,深入浅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6]P82比如,《论新民主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新阶段》《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哲学著作都应当结合当时中国革命中具体运用的范例加以阐述。“不怕幼稚,只求具体明白”,这样表达深奥难嚼的哲学原理才能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鉴于此,毛泽东曾十分中肯地评价道:“李达同志最先为他的实践论、矛盾论写了解说,作为哲学的通俗宣传,而艾思奇同志则能够按实践论、矛盾论的本义解释许多哲学上的问题和政治理论上的问题。”[6]P52

总而言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理论界的‘黑旋风’”——李达,还是“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他们对“两论”原著的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阐释风格上,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理论深度,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群鉴赏和探讨。值得肯定的是,不管人们从何种方式、何种角度来阅读、理解“两论”,李达和艾思奇所做的通俗、贴切的阐释,既扩大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又为革命的全面胜利做了理论上的宣传。同时,也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们本人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李达文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艾思奇全书(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艾思奇全书(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马木.“你是理论界的‘黑旋风’”——毛泽东和李达[J].档案时空,2005(9).

[5]艾思奇全书(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艾思奇文稿整理小组.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回忆艾思奇同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唯物论艾思奇实践论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
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实践论(节选)
盯住一个点
《实践论》的时代价值刍议——学习毛泽东实践观的感悟
拉图尔论“物”——走向新唯物论的科学哲学
生成中的科学——“唯物论转向”的哲学意义
当代科学哲学的唯物论转向(专题讨论)
科学哲学为何要回到“唯物论”?——从“数学与善”的关系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