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琴,范 荣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1]10。这说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经验,以及观察事物和概念形成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Langacker认为语义就是概念化。人们的概念化过程又称为识解过程(ConstrualOperation),识解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中。Talmy把识解以意象系统的名义分为结构图式、视角、注意力分布和动态力量学。Langacker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解读识解: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但是他们的分类也不尽全面,许多认知语言学家提到的识解方式都没有被包括在内,例如Fillmore提出的框架结构和Lakoff&Johnson提出的隐喻识解模式。因此,本文试图综合当前主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重新对识解进行整理和分类,同时探讨这些识解方式对语言的影响。
人类的认知能力中包括了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能力,例如,运动的图形比静止的背景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通常被认知语言学家称为突显。
根据Langacker的观点,我们理解事物时常将一个侧面加于一个基体之上,这与认知主体的视角和主观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我们要理解“斜边”就必须要知道“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就是基体,“斜边”就是侧面。再如,我们要理解“弧”就必须要知道“圆”, “圆”是理解“弧”的基体,“弧”就是侧面。这种识解方式在认知语言学中是语义理解的主要依据之一。试看下面的例子:
Britain today lies under one meter of snow。[LAND]
Britain is today mourning the death of the Royal corgi。[PEOPLE]
Britain declareswaron NaziGermany。[STATE]
与Britain相关的一切百科知识是Britain意义的基体,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下,被突显的侧面是不同的:上例中的Britain分别被突显出其作为“土地”“人民”“政府”的侧面。
Langacker还抛弃传统语法中的十大词类划分方法,运用突显原则来划分词类,他认为词类是由突显侧面的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由概念内容决定的。例如,名词明显地指向事体本身,可被定义为勾画事体,突显其事体性;动词被定义为勾画动作、过程、特性、关系等,突显其动作性。
丹麦心理学家Rubin设计了著名的人面/花瓶图,并以此来解释“图形-背景”理论。1978年,语言学家Talmy首先将这个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之中。他认为,图形是指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而背景相对于图形来说在认知中不占优势,突显程度较低,可作为认知上的参照点。这种识解方式在认知语言学中也是分析句法的主要依据之一。语法的构造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讲话者对周围环境概念化过程的反映,而这个概念化过程是受注意力原则制约的。突显的参与者,特别是施事者,则成为分句的主语;不很突显的参与者就成为宾语或其他成分;地点、时间及其他相关因素需要描写时可用状语来表达[2]30。这对术语和侧面与基体这两个术语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侧面与基体更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属于相对静态的关系,图形与背景则强调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含有动态关系成分。再者,两组术语在应用上也存在差别,侧面与基体主要是针对词语意义而言的,而图形与背景更多地用来解释句法现象,尤其是对主语和宾语的选择。例如:
台上坐着评委团。
评委团坐在台上。
在第一个句子中,认知主体将“台上”作为图形,它是主要的优势目标,并以它为出发点进行论述,而“评委团”尽管是施事性的,但在认知上不占优势,故作为背景处理。而第二个句子则相反,以“评委团”为图形,将“台上”作为背景。
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转喻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方式,而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种识解方式也是突显的一种,其实质就是用突显的概念来指代整个认知域(Domain)或认知域集(Domain Matrix)。转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属性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1]116。例如:
那个红头发在打篮球。
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他的红头发最显眼、最突出,于是用“红头发”来代替他。
又如船上的船员,英语用“hand”来表达,中文叫“水手”,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趋同。船员在船上最忙碌的是两只手,当人们需要表达“船员”概念时,自然就选择了“hand”和“水手”。
目前在认知语言学界,在分析语言学现象时,转喻往往和隐喻相结合来分析多义词语义的形成、词义的演变和词性的转化现象。
先来看一个英文例句:
The road winds through the valley and then climbs over thehighmountains。
在这个句子中,公路实际上是没有移动的,运动的只是我们的注意力。Langacker将动态转移区分为总体扫描和顺序扫描。这种动态的识解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人们选择句法的表达方式。Talmy就曾经尝试用“注意窗”来论述路径的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所谓“注意窗”,即指对事件框架中某些部分进行突显处理的认知过程。在运动事件框架中,“路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始点窗”“途中窗”和“终点窗”[3]。这些“窗”在语言中不一定能完全表达出来,但表达出来的部分就是被“注意窗”开启的部分,如下例:
John came out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corridor into the garden。(始点+途中+终点)
John came outof the classroom。(始点)
John came through the corridor。(途中)
John came into thegarden。(终点)
John came out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corridor。(始点+途中)
John came out of the classroom into the garden。(始点+终点)
John came through the corridor into the garden。(途中+终点)
Langacker认为,“比较”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之一,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识解方式。
“喻”体现了“比较”这一基础的识解方式,体现了始源域和目标域的相邻、相似关系,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如同一概念“intimacy”(目标域),人们有时根据“heat”(始源域)对其进行识解,因此有“He is such a cold person”的表述方式;有时根据“distance”(始源域)对其进行识解,因此有“I felt really close to her”的表述方式。目前,在分析语言现象时,隐喻往往和转喻相结合来解释多义词意义的形成过程。
“射体与界标”与“图形与背景”有极大的相似性,由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提出。如果某个客体处在相对于另一个客体的位置,或向后者移动,那么前者称为“射体”,后者称为“界标”。例如,“书在桌子上”, “书”是“射体”,“桌子”是“界标”。可以看出,射体与界标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物体间相对“比较”的关系,当然也时常含有“突显”的识解成分。许多认知语言学家用“射体-界标”理论详细描写了“in、over、up、down”以及“out”等介词的语义,揭示了介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视角指人们对事体描述的角度,涉及到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人们的观察角度可能会直接影响对事体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参照点,然后人们以此为出发点来认知其他事体,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选用不同的目标作参照点,这样就有不同的认知途径,在语言中就自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式。这与“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蕴涵的道理是一致的,同是一座客观存在的“山”,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可以是“岭”,也可以是“峰”,不同的结果完全是由不同的视角造成的[2]28。
识解方式对语言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视角的选择与“背景”“突显”密切相关,它们可用来解释词类的划分、基本句型、言语事件以及所有格、隐喻、主语-宾语/主题-述体、前指、时态等现象。例如:
a.Twomen slowly opened the doorandwalked in。
b.The doorslowly opened and twomenwalked in。
a句指两个人从外面开了门,然后走进去。说话者是以在屋外的视角进行观察的。b句指门是从屋内打开的,然后两个人走了进来。说话者是以在屋内的视角进行描述。不难看出,正是识解过程中的视角变换造成了二者的差异[4]。
按照完形知觉理论,知觉分局部知觉和整体知觉,而局部知觉最终要落实到整体。有关实验进一步证明整体(完形)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而且感知整体较感知部分容易,心理学将对整体的感知称为完形感知[1]97。
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式又称为意象图式,意象图式也是一种认知模式,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抽象程度上对事物、事件认知的完形。实验已经证明,图式是认知的表现形式,具有心理现实性,在记忆和推理中具有组织作用[1]97。Lakoff总结了人类常用的几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形图式、力图式等。除此之外,容器图式也常常被注意到,它是在我们的生理和物质基础上形成的意象图式,比如我们的“吃、喝、行、坐”,其实就是把我们的身体看成了容器。语言中的“in、out”等词语都来自于容器图式,它们不仅仅用于表达物理概念,还时常用来表达一些抽象概念。这说明人们从空间结构获得了这种图式,又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即将其他非容器的事物、状态等也看作是容器,并根据它来进行认知和描述。几乎所有的图式都可以在语言上体现为具体和抽象的行为,按照原型理论,我们可以将图式理解为原型结构,因为它概括地说明了同一原型所包含的各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Fillmore提出框架的概念。他认为,框架就是语言的选择系统,即是与典型的场景相关的词汇、语法规则选择的集合。后来Fillmore又拓展了框架的概念,认为框架还包括与场景相关的所有知识系统: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要理解一个概念,首先要在大脑里形成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要素,这些要素就构成框架。在现实生活的语言运用中,我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表征的要素,从而形成语言。因此,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Fillmore的框架理论多结合视角来分析动词的意义。下面的图形就是Fillmore利用框架理论结合视角来演示动词 [BUY]、[PAY]、[SELL]、[CHARGE][3]208。
Langacker将认知域定义为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涉及的概念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任何概念或知识系统都可以是一个认知域,如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等。任何一个认知单位一旦成为认识另一个更具体的认知单位的参照背景,也被认为是认知域。许多概念的形成不仅仅需要一个认知域的参与,往往是一系列认知域综合作用的结果。以“Banana”为例,这个单词涉及到形状、颜色、大小、口感、生产地等诸多认知域,而关于概念“Banana”的百科知识都帮助了“香蕉”这一意义的形成。哪些认知域被突显出来成为人们认知的焦点取决于具体语境,如果这些认知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突显出来,那么就会形成该概念的约定俗成意义——也就是我们在字典中获取的意义。
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是人们组织知识结构的方式,而范畴结构和原型效应则是这个组织结构的副产品。每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要用到以下的结构原则:命题结构、意象图式结构、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5]。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一种完形结构。英语单词“Tuesday”是相对“星期”的认知模式来定义的:“星期”是由线性图式理解的七个部分组成的整体,每一个部分为一天,第三部分就是“Tuesday”。然而,七天为一个星期的概念认知模式是理想化的,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所以,不同文化中的“星期”概念也不同:汉语文化和印度尼西亚东南部巴厘人语言文化中的“星期”概念就和欧美国家的概念不同。因此,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是要受文化背景影响和限制的。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识解是指一种人们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认知能力,是形成概念、语义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识解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特别是其中的突显原则,包括侧面与基体、射体与界标等,对语言理解和语法分析有很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功用:解释词义,划分词类,分析所有格构造,描写基本句型,解释语法构造,分析分句主语和宾语的择用情况。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4]葛文峰,季淑凤.论识解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5]Lac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