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人物形象原型考论

2012-12-17 14:06··
明清小说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侍郎贾雨村婢女

· ·

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小说中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常有相应的生活原型。而贾雨村作为《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线索人物,其形象却又是作者曹雪芹依据友人董邦达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刻画出来的。至于董邦达的仕途经历,《清史稿》列传九十二有记载:

董邦达,字孚存,浙江富阳人。雍正元年,选拔贡生。以尚书励廷仪荐,命在户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三年,充陕西乡试考官,疏言官卷数少,以民卷补中,报闻。授右中允,再迁侍读学士。十二年,命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以母忧归。逾年,召诣京师,命视梁诗正例,入直食俸。十五年,补原官,迁侍郎,历户、工、吏诸部。二十七年,迁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二十九年,调礼部。三十一年,调还工部。三十二年,仍调还礼部。三十四年,以老病乞解任,上谕曰:“邦达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达移家京师,不能即还里。礼部事不繁,给假安心调治,不必解任。”寻卒。赐祭葬,谥文恪。

邦达工山水,苍逸古厚。论者谓三董相承,为画家正轨,目源、其昌与邦达也。子诰,自有传。①

据上述材料可知,在仕途上,董邦达与《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贾雨村一样均为进士出身,且都曾在朝中担任过高官。除此之外,董邦达和贾雨村在婚姻、相貌及其科考经历上的一致性也可以印证。而考察其二人的婚姻生活经历则会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贾雨村、董邦达妻室考析

《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贾雨村之妻原系甄士隐家中的婢女,但其人秀外慧中且颇具眼力,对穷困落魄的读书人贾雨村另眼相待:“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②

而此际落魄的贾雨村却被这位婢女的美貌所吸引,更为可笑的是竟认定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此后便对她难以忘怀。最终这位婢女被发迹后的贾雨村纳为妾,又因替贾雨村生育一子,待其嫡妻忽染疾下世,便被扶侧作正室夫人了。按照封建社会的家规,府内的丫鬟不该抛头露面私自见客,故此作者曹雪芹作了“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评语。这则故事无疑出于虚构,后人常以为作者编织的依据显系宿命论中的“命运两济”说,故此关注不多。实则不然,曹雪芹的友人董邦达的夫人便是婢女出身。事见《三异笔谈》卷一“董大宗伯”条,原文如下:

邴夫人,董文恪公侧室也。先是文恪以拔贡生留滞京师,寓武林会馆。资尽,馆人迫之,徙于逆旅,质衣装以给。无何装尽,逆旅主人又逐之。窘无所之。有刘媪者,奇其貌,谓必不长贫贱,馆之家,属勤业以待再试。董日夜淬厉,期得第自振,且酬媪德。榜发,仍落第,恚甚,谋自尽,蹀躞街市,未有所也。倚一高门痴立,俄有人启门,呵问谁某,董告以下第生,其人大喜,邀入款语,出红笺倩书谢柬,署名则侍郎某也。既而留食,互述生平,知为侍郎司阍仆,以荐初至,适书谢柬,大为主人称赏,因请留董代笔,薄奉旅资。董方失路,欣然诺之。自是一切书牍,皆董拟草,往往当意,侍郎益信任仆。居顷之,侍郎有密事,召仆至内室拟稿,仆惶窘良久,不能成一字,侍郎穷诘,乃以实告。侍郎大骇,急延董至厅,具衣冠见之,且谢曰:“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因请为记室,相得甚欢。

邴本山东人,幼鬻於侍郎家,服侍太夫人。及年长,侍郎欲嫁之,邴执不可。叩其意,曰:“必如董先生而后适人。否则宁不嫁,愿终身事太夫人也。”夫人以告侍郎,侍郎哂曰:“痴婢,董先生神志不凡,行且腾上,肯妻婢耶?”会中秋,侍郎与董饮月下,酒酣,从容述婢言,且愿纳为妾。董慨然曰:“某落魄京师,尽京师不加一睐,公独厚爱之,彼女子亦有心,何敢言妾?正位可也。”适文恪断弦已久,遂纳之。盖以侧室摄夫人位者。入门后犹逮事华太夫人。逾年,诞文恭公诰。又逾年诞诚。邴持家俭,御下无疾言厉色。逢万寿覃恩累封一品太夫人,并沐文绮丰貂之赐。迨文恭大拜,邴犹躬纺绩课仆婢等。文恭恐其过劳。邴曰:“吾出身本微贱。尔家又起单寒也。宦之家当馀福以贻子孙,是区区者,犹惮劳耶?文恭不敢劝。年七十七卒……”③

此事亦见于《清稗类钞·婚姻类》“董文恪娶婢”条,情节类同,恕不赘述。上述材料所载董邦达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中贾雨村颇为相近:同为读书人,都有富贵相,均因科考的缘故致使孤身在外流落他乡,且生活异常贫困,后均遇风尘知己,最终还能“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得官生子”。而这些相似点,又决非纯属巧合所能解释。且董邦达与贾雨村二者的妻室身世近乎一致,均为官宦家中婢女。与小说中贾雨村看中甄家婢女这一情节相反的是,侍郎府中的婢女因慧眼识英杰,相中了两试不第沦为府中记室的董邦达,思慕欲嫁董邦达为妻。而这位婢女之所以选中董邦达,究其原因自然也是“奇其貌,谓必不长贫贱”。这与甄家的丫鬟因见贾雨村相貌不凡而对其另眼相待的情形完全一致。然而这位婢女却又一味认定自己高攀不起,情愿独守不嫁,幸得家主夫妇撮合,终成连理。而此时的董邦达,虽命运多舛两试不第,然此际生活上已有着落,一旦科考发迹前途便不可限量,如何会同意这门亲事,以致侍郎大人也对此“终以为疑”。据董邦达所言,他认定这个婢女慧眼超凡,是位风尘中的知己。侍郎之所以生疑是因为,他认定董邦达发迹后势必会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故其提请董邦达将其婢女纳为妾的建议才最为明智。至于董邦达能自愿娶其家中的婢女为妻,这在侍郎看来大为出乎意料。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董邦达私下有迎合侍郎夫妇,希冀换取日后资助的可能性。毕竟他若断然拒绝侍郎夫妇的好意,势必在府中难以立足。然董邦达慷慨豁达娶婢为妻的义举却十分值得敬重。而事实则是此女又的确“命运两济”,婚后第二年丈夫便中举中进士,后又生子董诰作了相国,且其本人还福寿延年,这样非寻常的人生经历着实令人惊叹。试想时任高官的董邦达此番娶妻的离奇经历,曹雪芹自然会予以关注。缘是可知,曹雪芹塑造贾雨村形象极有可能汲取了董邦达娶妻的经历。

二、贾雨村、董邦达仕途评议

众所周知,贾雨村因由甄士隐资助才得以顺利进京考取功名。而董邦达也是受了多方面的资助才得以进京赴考。以下材料可供参考:

董大宗伯邦达,少綦贫。父某,亦诸生,性迂介,工篆隶,作室扁及楹联,剥灰堆钿皆精。时张茹英员外,方修西溪山庄,招往奏技,仆辈憎之,背呼董漆匠。与余外祖暨黄君松石独相得。雍正癸卯,得天司寇以侍讲副八闽试,董君与二人商曰:“余子幸充拔萃,将应朝考,无以行,侍讲肯挈之乎?”得天至,即言之,一见大赏识曰:“三山一榜中,无此材也。”未几将北上,得天谓外祖曰:“董君寒士,昨以二十金襄车价,亟持还之。北土苦寒,视其衣甚凉薄,即以备御冬可也。”翌日来谢,则凉薄依然,诘之,曰:“家本无资,此二十金亦贷之戚友者。寒士宜寒骨,颇耐霜雪,不愿以子故,增父累也。”司寇闻,即以己衣两袭赠之,同寓皆赆以表里,得衣盈箧。至都朝考入选,以户部小京官用。又三年,联捷选庶常。其父就养入都,附粮艘行至天津,暴疾遽殁。东山仓卒徒跣三百里,扶榇归,至台庄阻浅,颇为旗丁白眼,议迁柩古庙中,孑身先归,另筹雇舟来迓。方相度间,忽遇枫溪人程香篁,亦以守插散步,大呼曰:“董孚臣,何事至此?闻君骤贵,乃憔悴如许?”董即稽颡月河傍,备告近状,程曰:“吾方入都坐监,挟二百金,计此间去八十金可达。今君有急,即以百二十为赙,且助之料理。”乃别。服阕起,复遍告同人,为香篁说项,虽麦舟之谊不啻也。又数年,香篁竟以东山本房中式,司寇谑之,谓以孝作廉,以秦关贱售矣。后司寇身后,以亲家蒋中丞籍没,其狱中寄妇诗卷存女处,卷中“不日不月”句,纯庙疑其怨望,入宫方沉吟……忽传董宗伯来,农部曰:“吾生矣。”仓皇间出接见,传述上恩旨,令往西苑硼头,复荷不必革职之谕。农部呈请先臣手泽颇夥,且饶藏书古绘,求赏贡十年,谕之,于是帐颜袖幅,一梅数竹,皆以充贡,而得天司寇之真迹尽矣。苦后人不振,孙鉴接驾苏州,高宗召入行在,命题特试,誊写甚劣,谕令习字三年再试,归后字仍不习,试亦不再也。而宗伯子蔗林相国,犹承父志。眷眷恩门,数十年通好勿替。余幼年犹见宗伯赠外祖一小立幅,烟云缭绕有逸气,真能披一品衣、抱九仙骨者,张宗苍瞠乎后矣。④

这则材料不仅介绍了董邦达出身于贫困的读书人家,而且讲述了董邦达因受其父亲挚友黄松石、得天司寇及同寓诸人资助的钱物得以进京赴考的事迹,此外还涉及到董邦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义举。至于董邦达以贡生的资历进京参加科考,这与贾雨村进京前的身份是一致的。他二人还同样出身于浙江一带的读书人家,且他们进京赴考所需的棉衣及钱财均由他人捐赠。待他二人发迹后,又都能知恩图报。如董邦达在司寇死后为其亲友分忧解难,并保全其作品,又提携其后人,其懿行善举着实令人敬佩。而曹雪芹笔下的贾雨村发迹后,也很感激资助过他的甄士隐一家,“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后又“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至于贾雨村后来因依附贾王二公致使其人物形象塑造发生逆转,最终因作恶多端落得“致使锁枷杠”的悲剧命运,这一方面是基于《红楼梦》小说创作“假语存焉”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和贾雨村作为线索人物淡出小说重心的写作技法有关,但与其人物塑造的原型无涉。至于曹雪芹为何不把贾雨村塑造成董邦达一样的正直官吏,生活常理使然。须知“成功很难模仿,失败却可以避免”!贾雨村的仕途经历无疑是失败的。他第一次出任知府,不上一年即被革职;后来投身权贵门下得以再次出任,却又徇私枉法,为虎作伥。再细数贾雨村的两大罪状,即包庇薛蟠的罪行和勒索石呆子的扇子。而贾雨村的最终获罪与之也必有牵连。第七十二回贾琏之所以认定贾雨村的官儿也未必保的长,自然是业已洞悉贾雨村所犯罪行,并把他视为代权贵受过的替罪羊。换句话说,贾雨村仕途是贾王两家扶植的,日后自然也要代表贾王两家的意愿并维护其相关利益,一旦贾王两家出事,贾雨村自然倒台。而贾雨村若坏了事,贾王两家只要做到“不和他谋事”,划清利害便不相干。缘是可知,曹雪芹深谙官场的黑暗,借机揭示出朝中官吏依附权贵的害处,即“可以同享乐,不可共患难”,并希冀藉此劝诫后人切勿重蹈覆辙。为何曹雪芹不愿让世人效仿董邦达呢?这是因为董邦达福泽深厚,决非凡人可比!

三、贾雨村、董邦达福泽深厚

众所周知,贾雨村的体貌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而此种相貌乃是传统相术极为推重的。麻衣相法认为:“腰圆背厚,方保玉带朝衣。腰腹圆肥,背肩丰厚,皆食禄之人……额方面阔无险而吉祥迭至。”⑤至于贾雨村的“口方、剑眉”的相貌,麻衣相法相应又有“口方主贵,食禄千钟”,“铁面剑眉,兵权万里”等观念。由此看来,贾雨村日后升任大司马掌军机并非没有来由。至于“直鼻”,麻衣相法认为:“鼻梁拱直,富贵无极……鼻直而厚,主子诸侯。”而“星眼”,相术者把星辰得位之眼称为星眼。柳庄相法认定:“眼若含星,自有成名之日。”⑥所谓“权腮”,即“颧腮”,指涉眼睛下面两腮上面的颜面骨突起状。《神相全编》有云:“面上有骨卓起,名为颧骨,主权势。凡相面见颧骨肉薄而开方者,主有权衡。”⑦由此可见,曹雪芹将贾雨村刻画为高颧骨的形象,目的性很明显。总而言之,曹雪芹所描绘的贾雨村其相貌极好,自然是福泽深厚之人。然而贾雨村空有一副好皮囊,待他依附权贵作了高官以后多行不义,最终沦落到“枷锁扛”的境况,着实令人惋惜。

而董邦达天生异相,至于其福泽更是绝非常人可比。董邦达不仅在体态上“神志不凡”,“烟云缭绕有逸气,真能披一品衣、抱九仙骨者”,而且其脚上还天生异相。相关记载如下:

董相国诰封翁,濯足于室,令婢除袜,因右足底一赤痣,有毫长数寸,以手盘绕之,婢笑于旁曰:“天下未尝无对。”诘之,则婢之左足底,有毫痣亦如之,知为异相,纳之,生相国,是为太夫人。

至于其福泽“董公遇孛星”的佚事可以佐证:

大司空董公邦达,杭之富阳人,未遇时,与其友某读书山寺中。一夕,月色明甚,同散步于寺前,行至山麓,忽见一女人,长丈余,肤色如雪,披发赤身,持刀立。二人大惊倒地,比寺僧踪迹之,则皆死矣。次日,董公始苏,备言所见,而某生竟不复醒。人咸以是女为山精、木怪之流,乘月明而出游也。后公显达,宦京师。一日诸客群集,公偶举其事,以幸再生。坐客有精于天文者,归而考之,则其日其时,孛星临于斗牛之分。斗牛,杭之分野也。道家言孛系女身,居恒裸体,惟朝北斗,始着衣裳,人遭之未有不立死者。董公所遇盖孛星,以福泽正远,故得免耳。⑧

上述材料中所涉及董邦达的奇闻逸事,可能未必完全真实,然其所要传达的主旨却十分明显,即董邦达及其妻儿福泽深厚为世所公认。而曹雪芹又是董邦达的挚友,董邦达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自然会激发曹雪芹的艺术创作灵感。

此外,贾雨村多才多艺也颇有董邦达的风范。如“大观园题咏”一节,贾政提议请贾雨村,足见他非常认可贾雨村的诗才。又如贾雨村与古董行的冷子兴投缘,便足见其对艺术品鉴赏兴致颇高。至于贾雨村如何能在都中结识古董行的冷子兴,作者并未交代。要知贾雨村进京参加春闱,紧接着要参加殿试,又被选入外班,故此其在京期间极为短暂,况且他并不富裕,决不可能混迹于古董行。而只有长期淹留京师且精通书画的董邦达,才有可能与古董行的生意人投缘。这一点也可以佐证董邦达当为贾雨村的人物塑造原型。

四、董邦达、曹雪芹交往简述

至于董邦达与曹雪芹的交往又见于以下两份材料:一是曹雪芹友人敦敏所撰写的《瓶湖懋斋记盛》;二是董邦达为曹雪芹作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序》。至于敦敏佚文《瓶湖懋斋记盛》的真实性曹学家胡德平曾撰文予以证实:

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以下简称《盛》文),是一篇带有曹雪芹传记性质的重要文章,详细记载了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腊月二十四日(1759年1月22日),曹雪芹与董邦达、敦敏、过子龢、于叔度、端隽诸人一道鉴定明人商祚所绘《秋葵彩蝶图》及后人托李龙眠之名的《如意平安图》这两幅古画的全部经过及相关情节。随着时间推移及红学诸家不懈努力,二幅古画下落终于“浮出地平线”。……据严宽先生于2005年初查寻,《秋葵图》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北京故宫也保存着《元人如意平安图》。文、物互证为《盛》文真实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⑨

《瓶湖懋斋记盛》和董邦达所撰写《南鹞北鸢考工志序》原文均见于吴恩裕《曹雪芹丛考》⑩,限于篇幅,恕不赘述。据《瓶湖懋斋记盛》所载,敦敏因两次寻访曹雪芹未遇的情况下,便请了董邦达为其鉴定书画真伪。而董邦达在当世以擅绘画著称,乾隆皇帝曾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是“画中十哲”之一,且被誉为继董源、董其昌之后的又一董氏画家。而曹雪芹绘画及鉴定技法在敦敏等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也可见一斑。且曹雪芹在“工书尤善画”的董邦达面前也表现得十分谦和。由此可见,曹雪芹与董邦达彼此之间在书画技艺及鉴定技法上也应相互推重。当然这还须虑及董邦达生于1699年,而曹雪芹生于1715年,他二人毕竟存在着十六岁的年龄差。从年龄上推断他们的确切关系应介于师友之间。

而《红楼梦》中贾雨村与贾宝玉、甄宝玉也存在类似关系。贾雨村曾当过甄宝玉的业师,而贾雨村却认作是贾政的宗侄,与贾宝玉兄弟相称,这一来贾雨村与甄宝玉也成了同辈中人。而《红楼梦》中江南甄家是以江宁织造内曹家为创作原型,相应甄宝玉也是以作者曹雪芹本人为创作原型。故此甄宝玉、贾雨村的关系塑造理应以曹雪芹、董邦达的关系为蓝本。而以曹雪芹本人为原型的甄宝玉,其结局理应是隐居山村,研习书画绘制风筝,而不是如同程高本续书中那样热衷仕途汲汲功名。

注:

① 赵尔巽《清史稿》,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10518页。

② 邓遂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③ [清]汪文炳《光绪富阳县志》,上海书店1993年版,第443页。

④ [清]许元仲《三异笔谈》卷一,清光绪七年(1881)上海申报馆印行,第13页。

⑤ 岳倪《麻衣神相真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后文数处引文均源于此书,不另注。

⑥ 《柳庄相法全编》,光绪十五年归叶山房刻本,第65页。

⑦ 《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相术》,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⑧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284页

⑨ 胡德平《石炼荒山又一村》,《光明日报》2009年1月10日,第7版。

⑩ 吴恩裕《曹雪芹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29页。

猜你喜欢
侍郎贾雨村婢女
婢女与羊
《红楼梦》中小人物的爱情对人性的启示
婢女与羊
婢女与羊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侍郎湖
佛教小故事
古代的侍郎官是个啥
只和土豪做朋友
贾雨村:当坏蛋不是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