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合肥 230009)
模因论下网络暴力语言的生成机制和进化研究
王 静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合肥 230009)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暴力语言变体,例如坑爹、蒜你狠等,这些暴力语言的变体以谐音、缩写、变形、新型词等形式成功地替代了原先的暴力语素,基于模因论视角对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进行分析,探索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的生成机制和进化。
模因论;网络;暴力语言;研究
近两年来,互联网语言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网络语言的高效飞速发展引申出了大量的另类语言,这类语言均为暴力语言在网络上的变体形式。
众所周知,暴力是一种能够致使他人身体被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后来,暴力一词的使用范围发展到心理和思想领域。这种暴力显现在语言中,就是用语言攻击的形式剥夺他人的平等交流的权利,企图用这种语言来强制别人接受自己偏激的思想或是情感,从而对他们的思想或者心理上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网络语言暴力,具体说来就是在属于新兴媒体的网络上,采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剥夺了他人的一些话语权力,导致的结果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甚至是身体伤害。
早先出现的网络暴力语言,其对网民精神和心理损害程度非常大,并且相当不利于互联网交流环境的进化与发展,它们往往形式很简单,常用英语、简写拼音、各种数字来表示,比如“TMD”他妈的,表示愤怒,“BT”表示“变态”,“0748”表示“你去死吧”,“WBD”表示“王八蛋”等。
网络暴力语言出现了许多新颖的变体形式,例如尼玛、坑爹、我勒个去、喵了个咪、魂淡、蒜你狠等,这些暴力语言的变体以谐音、缩写、变形、新型词等形式成功地替代了原先的暴力语素,进而以大多网民交际心理接受的幽默、高效、创意、时效性的新形式迅速传播开来。
1 模因的概念
模因(meme)一词最早见于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道金斯创造这个词主要是用以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他认为模因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遗传单位。模因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模因通过模仿实现人际传递,依靠认知和记忆传播。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如音乐曲调、思想观念、谚语、服装样式、房屋建筑样式、链式信件和电子邮件、病毒、宗教等。网络语言亦是如此,语言模因通过“模仿”而被网民们复制,经由谐音、缩略语、借用句子结构等同化成新的形式,再经由庞大数量的网民之间相互记忆,进而在普及的社交网络中进行广泛的传播。
2 网络暴力语言变体的模因因子成因
汉语拼音谐音的模因因子。使用汉语拼音谐音为模因因子,因其读音相似甚至相同,从而生成新的语言变体,见表1。
以简写为模因因子。以原本很长的短语为引申的含义,生成新的简洁的短语或词组,见表2。
以句子结构为模因因子。除了以词组、短语为单位的模因之外,以句子结构的模因因子也出现了很多,见表3。
表1 模因因子—汉语拼音谐音
表2 以简写为模因因子
表3 以句子结构为模因因子
3 网络暴力语言变体的进化模因理论分析
模因遵循经济原则、选择原则、时尚原则、时效原则四原则。网络暴力语言最开始是偏向贬义的,其变体经由模因因子的同化、记忆、传播和表达四个阶段之后,新生的变体大多是不包含恶意和攻击性的,并且逐渐转化成诙谐、幽默的用语,亦被称作侮辱相性置换词,即不含有侮辱成分的置换词。网民使用新的暴力语言变体变体替换了原先的暴力语素,是因为新的网络语言变体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表达委婉化。近几年来,网络语言的更新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社会热点或是爆炸性新闻,几乎在近乎寻常的日常沟通中便会生成新的网络语言。以网络暴力语言变体为例,网民之所以能够将“尼玛”、“我了个去”等网络暴力语言的的变体频繁、广泛地使用,正是因为新生的语言变体本身的攻击性和侮辱性成分已经接近零,同时,变体语言又能够将原本暴力语言所要表达的发泄、释放、加强语气等作用采用委婉语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可以表达情绪有削减了侮辱性的含义成分,因而可以在一夜之间便红及网络。
言语生动化。信息时代,社交网络的高度互动性为人们的远距离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大的便捷与自由,在这种新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网民通过社交网络这类媒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传达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绪,形成独特的语言形式。同时,网络语言的传播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话语、行为、价值观念和和人际交往。
在当红的社交网络中,通常一个新的网络暴力语言变体诞生的同时,年轻一代的网民会为其配上相对应的图片、动漫、视频等,这些图片、动漫、视频在想象力和思维活跃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新兴网络暴力语言变体的生动性,由于其词义生动形象,在网民中的普及程度进而得以提高,流传速度也得以加快。例如,由一则名为“日和漫画”的动漫而被广泛流传的网络语言“我了个去”、“老湿”等就是在四个在校大学生配音改编的动漫配音中被使用,进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开来的。
使用频繁化。网络中的专用暴力语言变体词汇大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其简洁、个性突出的特点而获得年轻一代网民的青睐。这些网络暴力语言变体是对传统暴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其非但不具有侮辱和攻击性质,反倒轻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更加易于时尚的年轻网民掌握和流传。这些网络暴力语言的模因现象其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力之大是其他媒体或传播工具所不能比拟的。相对于传统的带有侮辱性质和攻击含义的网络暴力语言,新的语言变体在网络媒体中的使用更加频繁。例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坑爹”一词,出现的直接相关网页便多达2 600万页,而使用“尼玛”一词进行检索,相关网页达到6 500多万页。
语言寓于模因之中,模因又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时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语言中的任何字、词、短语、句、段落乃至整个话语,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新型的语言之所以能在网络甚至的主流媒体(例如:权威报纸、杂志)上广泛被使用,是符合语言模因进化的内在规律的,而不符合大众审美需要的语言变体,便会在语言模因复制、变异的初期便被自然淘汰,而不会被传播开来了。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引发的网络语言的进化与发展本身就是语言进化的过程,人们对待新兴的网络语言甚至是网络暴力语言的变体,应首先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而不应是一味地打压,或是强制性地禁止其传播。
[1] Angner,R.The Electric Meme[M].London:The Free Press,2002.
[2] Baron,N.S.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s a foreein language change[J].Vsible Language,1984,(18),59-127.
[3] Crystal D.Language and Interne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 Dawkins,R.The Extended Phenotype[M].Oxford: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5] Dennett,D.C.Meme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Imagination[J].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90,(48):127-135.
[6] Distin,K.The Selfish Mem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 韩江洪.切斯特受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2):44-47,56.
[8]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宫科学,2005,(6):58-59.
[9] 何自悠,何亏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1-204,206.
[10]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模因[M].卢云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1] 李国防.网络语言适者生存—以模因的名义[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12] 李慧芬.聊天室网络语言的模因顺应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3] 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14] 刘静.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初探[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2004.
[16] 苏姗.布莱克厚尔若.健未机器[M].高申未,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7] 谭燕.模因论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18] 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38-44.
[19] 王莹莹.模因视角下的汉语网络广告语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H109.4
A
1671-4733(2012)03-0086-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2.03.024
2012-04-28
王静(198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电话:151555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