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现状调查研究

2012-12-09 08:21:48娄旭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安徽省俱乐部问卷

娄旭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081)

1.前言

我国“十一五”发展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形势,青少年体育活动得到了大力的开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健全。截止2010年全国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166个,其中国家级3429个。安徽省沿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本文通过安徽省沿长江的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四个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转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对安徽省沿江地区青少年俱乐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掌握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与规律,为提高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开展指导,进一步推动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分别以安徽省境内沿长江的城市,马鞍山市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芜湖市6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铜陵市6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安庆市8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研究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体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术研究,收集了中国期刊网、中国教育网、中国大众体育网、中国统计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等相关论文、报告3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保证。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针对研究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等四个城市2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调查。设计了《学生问卷》、《体育教师问卷》、《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问卷》以及《学校或俱乐部负责人问卷》4类问卷。共发放问卷350份,其中学生问卷发放290份,回收273份,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90.0%。学校或俱乐部负责人问卷发放25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为96.0%。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问卷发放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9份,有效率为90.0%.。体育教师问卷发放25份,回收23份,有效问卷23份,有效率为92.0%。

2.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制定访谈提纲,通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电话访谈,征求意见、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等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设置的现状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标准化设置,包括组织管理、制度健全、具体落实、工作开展与协作等,关系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质量和有效创建等多个方面。根据体育主管部门关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申报有关规定要求,申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依托单位必须是重视体育工作,具备开展形式多样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条件,能够形成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青少年参加俱乐部活动。俱乐部应实行会员制,按照要求收取会费,至少有一名以上(含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至少有3名以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育教育或训练的教练员、教师以及具有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固定办公场所,具有规范的俱乐部章程,内设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办理独立银行账号,财务单独建帐,聘请一名具有执业资格且熟悉民办非企业会计制度的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

表1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设置状况

对于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设置的现状,主要是根据体育部门有关要求,着重从专职管理人员数量、俱乐部指导人员数量、固定办公场所、建立独立账号、办理民办非企业注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展开的研究。

目前,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结构基本符合国家和安徽省体育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较为不足方面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独立账号、活动开展指导员数量和办理民办非企业注册等方面。

3.2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依托单位的现状

安徽省在青少年体育俱部的选点上,一般会建立在体育硬件条件较好和拥有一定数量体育骨干的体育局系统中的行业学校,如体校、业余体校还有体育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创办单位,坚持公益性、社会性、民主性,面向全体青少年群体。

依托单位对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态度,以及创建依托单位本身的实力与硬软件保障等方面是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表2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依托单位分析(%)

图1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依托单位统计

调查显示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要是依托体育系统和学校为创建依托单位。其中中学和体校占了绝大多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体校开展工作,能够有效的充分利用体育硬件和软件资源,为正常有序的开展活动提供支撑。在依托中小学开展工作,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互惠互利,学校可以借助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机会,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建设。俱乐部在学校中创建,可以让更多更广大的青少年参与活动。

3.3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资金运转现状

3.3.1 资助扶持资金保障的现状

资金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效运转,开展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符合要求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将给予扶持资金。此外,在用好扶持资金的同时,鼓励青少年俱乐部多渠道的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自身造血功能,争取更多的活动经费,高效开展各类活动。

目前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资金保障方面的调查显示:主要的经费保障是活动赞助,其次是专项扶持资金和学生缴纳会费,面向社会开放所获得的经费比例较小。结果表明,俱乐部目前的经费保障除了赞助之外,主要是主管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和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所缴纳的会费。在此基础上,俱乐部应该加大运营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青年群体参与,通过面向社会,多渠道的建立资金保障体系。

3.3.2 俱乐部经费开支的现状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使用情况是评价俱乐部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4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开支现状

对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开支项目的调查显示:俱乐部的日常经费开支主要是用于器材场地维护、购买运动消耗品、教师课时补助方面。其次是水电杂费、宣传等费用。此外,还有8.60%用于其它方面。作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宣传方面的费用所占比例却很低,在被调查的选项中位居第五位,可见宣传工作是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开展的一项薄弱环节,应加以重视。

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硬件资源的同时,决定俱乐部工作质量的因素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建设。

表5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师资队伍组成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大多数依托学校或体校,因此,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师资主要是由教师和教练员构成。对于比较独特的一些项目,如体育舞蹈、跆拳道、网球等主要是聘请来自社会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教学工作。此外,也有部分学校充分调动学校教师队伍中体育爱好者或者体育骨干来担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师。调查还显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74.76%和25.24%。

3.5 开展项目设置的现状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运动项目设置与青少年人群的运动爱好以及区域特征、场地设施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结合青少年的实际需要,确定俱乐部所开展的服务项目。目前所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有:运动指导、组织体育比赛、体育主题冬(夏)令营、考试辅导,个别俱乐部还开设了健康心里咨询和体质测试。俱乐部所开展的技术指导类的体育项目主要是青少年所喜爱的、易于开展的项目。除了单项体育协会外,大多俱乐部所开展的培训项目都是综合性的。

表6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项目

在对沿江城市24个俱乐部所开展项目的调查表明:俱乐部主要是以田径、乒乓球、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为主要内容。其中田径、篮球是主要活动项目中开展最普及的主要活动项目。有部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还开设有游泳、轮滑、网球等其它项目。结果显示目前俱乐部开展项目,以普及性较高的传统性项目为主。

3.6 参与俱乐部活动学生来源状况

青少年学生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活动,是俱乐部实现工作目标的核心。目前参与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来源状况分析如下。

表7 安徽省沿江城市俱乐部参与学生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一年级学生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了体育教育之后,在刚进入初中时,没有升学压力,亦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接受参与体育活动,因此这部分青少年人群参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该学生群体,在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时,表现出非常明确的目标性,在经过初中的体育教育和自身的体育感受后,同样是在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的高一阶段,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青少年群体的比例是较高的。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是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人群最少的两个阶段,影响该阶段青少年群体参与俱乐部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升学压力。

校园周边青少年群体也是俱乐部主要服务对象,但是调查发现,校外青少年群体参与俱乐部活动人数不够充分。目前,在安徽省沿江城市中,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的青年学生72.83%是来自俱乐部创建依托单位的本身,校外青少年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只占27.17%。

4.结论

4.1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基本符合国家创建要求。但在办理民办非企业注册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4.2 安徽省沿江城市在对青少年体育俱部创建依托单位的选择上,主要选择在体育硬件和软件条件都较好,并有较多的体育骨干的体校与业余体校或者是中小学等。

4.3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金保障主要是活动赞助、体育主管部门扶持资金和学生缴纳会费。要进一步明确“拓宽渠道、多方争取”的指导思想,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4.4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师资队伍以专职教师为主。参与俱乐部活动的人员组成主要是在校学生,以非毕业班学生居多。

4.5 安徽省沿江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的开展主要是以青少年人群喜爱,较为普及、便于开展的项目为主,活动项目的开展呈现了特色突出、简单易行、多样化、灵活化的特点。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的通知[Z].国家体育总局,2011.

[2]刘向东.江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管理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2).

[3]蔡端伟,等.影响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场运营发展的因素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7,(1):7.

猜你喜欢
安徽省俱乐部问卷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7期)2021-03-23 08:49:18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5期)2021-03-11 12:08:54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2期)2021-03-03 09:27:00
问卷网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