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晔GU Ye
加班,对于我们上班族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并已成为习惯。我们上班族普遍认为,只有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才会为单位付出更多。其实恰恰相反,这刚好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花费大量时间来做的事情,对于工作业绩竟然是无关紧要的。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当准备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计划和想法都是好的。但还没等我们坐稳,可能就会完全被其他繁杂的事情包围了,时间不知不觉地全被侵占了[1]。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如何克服时间浪费,更好地把握时间,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2]。
1.制定完成期限,提升工作效率。完成期限不等同于“截止日”。截止日是指随时都可以延长的意思。若部门领导在交付一件事务时,对你说“随时交都可以”,那我们就应该警觉,明白这件事务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
我院人力资源部门向来人员少,事务繁杂,每天刚到单位,就会接到领导交待的工作项目,但新工作项目与其他工作项目的完成时间发生冲突时,部门员工就会出现混淆“紧急”与“不紧急”、“重要”与“不重要”的情况。这时,部门领导是不会手把手地教员工“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不紧急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那员工与其烦恼区分这些概念,还不如想办法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原来得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何提升到三十分钟内便能解决。
我院人力资源部每天接收的文件很多,其中有需要立即实施文件,也有无关紧要的文件,但为了以防万一,所有接收的文件都要保管好。以往,我们员工只是习惯性地接收,按性质分类,领导需要时,再一份一份找出来,花费时间、人力较多,有时一上午就为了找几份文件,而无法做其他的事情,效率非常低。近年,我们改变了文件分类方式。首先将空的文件夹按完成期限标号分类,按照完成期限,依次将文件分类,这样每天一到单位先打开文件夹,确认当天要做些什么事,努力完成就行了,如此一来,便能确保交派的事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否则工作任务只会越积越多,压得你每天都喘不过气来,最终导致加班的频率上升。
2.每周一次科室会议,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经之路。员工一般听到“开会”两个字,就会联想到“睡觉”一词。由于会议的内容死板枯燥,只是一味地传达院部精神,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员工对会议的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那如何才能让员工参与进来,有效进行沟通,并通过会议提升工作效率呢?
我们开始规定每周五开一次科室会议,并将原先一个小时的会议时间缩短为二十分钟。前十分钟传达院部的会议精神,后十分钟就本部门在一周内遇到的工作问题进行沟通,让每位员工参与交流,并快速从他们的交流中采纳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室会议后,我们发现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原先只奉命办事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他们有了自己制定的同一目标,处于主动状态,工作的效率必然会提升不少。
3.规划一日生活,按时按点下班。若我们总抱着“完成工作才是下班时间”的观念,那加班的频率永远无法降低。规划好一日生活,我们便可以找出经常加班的症结所在。按照我们单位的作息,一般机关员工的一天生活安排如下:7:45 准时到单位上班;7:45-11:30 上午工作时间;11:30-13:30 午休时间;13:30-17:00 下午工作时间;17:00 下班。
以往我们一到11:30,还在做着各类工作事务,看着墙上的时钟,虽然已到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但还是放不下手中的活,认为再拖延几分钟兴许能做完。这样,从5分钟拖到10分钟、10分钟拖到30分钟,甚至更多……,长此以往,单位食堂中午的关门时间才是我们刚开始吃午饭的时间。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干活,根本就没有午休时间。下午上班时常提不起精神。到了17:00,该是下班的时间了,员工们会将中午的点心拿出来熬饥,继续加班。如此的恶性循环,身体再强壮的员工也会倒下来,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不只是工作,要不然人就成了工作的机器,没有一点生机。
转变恶性循环也不是件易事,我们就从每周五开始改变,到了周五就准点下班。员工开始有了陪伴家人和培养业余兴趣的时间,慢慢感觉到家人和生活的重要性,便会自主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知识,将传统的手工作业改变成电脑作业,快速提交领导所需的各种报表;或者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及时了解当前部门的发展趋势,将未来的事务提前做准备等,尽量不留下来加班。
除了努力引导员工转变观念外,领导者还要带领全体员工将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贯彻到底。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机会,最终实现不加班的目的。
1 Ken Blanchard.检讨你的时间管理[J]. 经理人,2011(5):72
2 湛文倩,袁传攀.浅析企业员工的时间管理[J].经验管理,20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