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55例疗效观察

2012-12-09 15:09:27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枳实芍药情志

郑 超

(滨海县蔡桥镇卫生院,江苏 盐城224531)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方。组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十分,上为末;每服方寸匕,白饮和服,一日三次;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合理运用四逆散方可辨治诸多疑难杂病。笔者于2004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患者55例,女23例,男32例;年龄30岁以下10例,31~40岁23例,40岁以上22例;8例病程≤1年,33例1~5年,≥5年14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右上腹痛55例;右肩背部放射痛23例;发热14例;黄疽4例;便秘患者17例;胆囊区压痛患者40例;莫非氏征阳性患者21例;B超或彩超检查患者55例;胆囊壁增厚、毛糙患者49例;胆囊结石患者21例;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患者15例;口服或静脉法胆囊造影患者18例;胆囊收缩功能差患者12例;胆囊浓缩功能差患者7例;胆囊显影不良患者3例;胆囊阳性结石患者8例;上腹部CT扫描患者15例;胆囊壁增厚、水肿患者10例;胆囊结石患者6例。中医辨证分型:肝胆气郁型患者11例,湿热内蕴型患者18例,湿热成石型患者21例,脾胃虚弱型患者5例。兼证:病久入络,气郁血瘀12例。

1.2 方法

1.2.1 方剂组成

甘草6g、柴胡10g、郁金10g、枳实10g、木香10g、陈皮10g、芍药18g。每天1剂,水煎至400mL,分早、中、晚3次服。

1.2.2 加减

湿热重见发热、黄疽、便秘、尿黄、舌黄腻加黄苓、大黄各10g,茵陈30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气滞重见胁下脘腹胀痛、攻痛、窜痛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青皮10g、香附10g;伴结石者加鸡内金12g、金钱草30g、海金砂30g;兼淤者见疼痛固定、如刺、舌紫有淤点或淤斑,脉涩加桃仁10g、莪术10g、丹参30g、生山楂30g;脾胃虑弱见食少、腹胀、便溏、脉弱加枳壳易枳实10g、白术12g、党参15g、茯苓18g。

1.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或者完全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

3 结果

显效30例,占54.55%;有效17例,占30.91%;无效8例,占14.55%,总有效率为85.45%。

3 讨论

胆为六腑之一,参与运化水谷,胆汁又叫“精汁”,为胆腑内藏清净之液,可以起到帮助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因此称胆腑为“中精之府”。贮藏胆汁和排泄胆汁是胆的两种生理功能。然而胆汁是来源于肝的,是由肝的精气所化生,贮藏在胆里面,然后随着消化的需要,通过胆气的疏泄作用,将胆汁排泄到肠中,有利于某些食物的消化及其吸收。因此,胆既具备了五脏的部分特点,同时还具备了六腑的部分特点,另外还具备了奇恒之腑的某些特点,所以胆是六腑之一,也是奇恒之腑之一,另外,胆实际上也可以归属于五脏的行列,因此又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的提法。胆与肝经脉络属而互为表里,在生理上、病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肝病常影响胆,胆病也常累及肝。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多数是因为患者的情志失调,心理不平衡,无食欲,饮食不佳,以及外邪侵袭等造成。因患者的情志失去平衡,无法调和胆肝,导致组织失调,脉络不稳;而饮食方面的不佳,容易生热淤积,身体协调不畅;患者因为外感湿热的侵入,导致患者肝胆气郁,络脉不和;或饮食不节,多食肥甘煎炸,积湿生热;或外感湿热之邪,病入少阳,少阳为枢,邪入少阳,则枢机不利。正是因为湿热淤积越来越久,而没有及时化解,胆汁容易凝结成砂石,病症再拖延,可能血瘀,甚至损伤其他组织,脾胃气血都陷入非正常情况。

对上述的病症给予治疗,主要是需要确保肝胆的通畅、气血的畅通、肝脾的调和、情志的晴朗。在临床中,许多慢性胆囊炎患者正是因为情志失调、胆胃不和、湿热问题淤积,导致身体压抑的表现。因此,根据《伤寒论》对四逆散为主方来化解情志和胆、肝、脾等组织的不和问题。通过化解湿热,疏通肝胆的郁气,脾胃健康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依据患者的寒热虚实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用药的分量,该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疗效较为显著;而基本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化解侵入的外邪,在疏通肝组织的淤积上具有很好的作用。再配上和营止痛的白芍、甘草,可以更好地畅通气血,因为柴胡、枳实的结合,对于减轻浊气有好处,将芍药、甘草结合,对减缓患者的疼痛有好处;结合木香、川楝来行气,能缓解疼痛,改善脾胃。

[1]彭汉光.加味四逆散对脂肪肝患者降脂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8):793.

[2]罗登旭.加味四逆散治疗脂肪肝3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7):342.

[3]蒋洁云.四逆散及其各组成中药对实验性肝捐伤的影响[J].中国天然药物,2004(1):45.

[4]彭汉光.加味四逆散治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7):32.

猜你喜欢
枳实芍药情志
枳实的炮制研究进展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陆抑非《芍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4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破气消积的鹅枳实
芍药为谁生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