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2-12-09 12:11军,陈
关键词:延边州延边朝鲜族

杨 军,陈 铁

(1.延边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吉林 延吉133002;2.中共延边州委宣传部,吉林 延吉133002)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目前,正是延边州积极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延边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握好中央政策,推进全州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较大的发展,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延边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般来讲,探讨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个地区的主流文化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特征,探讨延边文化产业发展同样无法回避这一规律。

(一)延边文化发展形成的历史轨迹

人类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就延边而言同样遵循着这样的发展历程。延边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原始人居住。1963年,考古学家在安图县明月镇石灰岩洞穴中,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阶段的“安图人”的牙齿化石。后被考古界称为“安图人”。在延边最早的居民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叫沃沮,一部分叫肃慎。尽管历史上延边属于北沃沮的活动范围,但是沃沮存在时间较短,影响远不如肃慎。肃慎族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也是满族的前身。“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即长白山北坡,“肃慎,有的史书文献亦写作息慎、稷慎,秦以前,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据史书记载,肃慎在周初即接受周朝的册命”。“肃慎,臣属于周”,因向周贡“楛矢石砮”而名扬中原。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那时候的肃慎人已经能制造弓箭,手工业比较发达。秦以前,燕国于东北设立郡县,此时延边地区为燕国所辖(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其都邑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公元713年,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设都于敖东城(今敦化市)。魏时肃慎的后人称为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延边几易归属,东夏、元、明、清历代均在此设府建都。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叛金拥兵自立,自称天王,国号大真。金兴定元年(1217年),蒲鲜万奴改国号东夏,都南京,即今延吉城子山山城,其统治疆域南至今朝鲜咸兴一带,北抵黑龙江巴彦,西起吉林省东北至黑龙江南部一带,东濒日本海。肃慎辽、金时称女真,努尔哈赤便是为清王朝开创基业的后金领袖。也正是因为如此,辽金皇帝以及满清王朝把长白山视为圣山,称“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以至后来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的一道壕沟,沿壕植柳,称柳条边,顺治、康熙年间,先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禁止汉人越过边墙打猎、放牧和采人参。在交通要道处初设边门21个,后减为20个。每边门驻官兵数十人,稽察行人。封禁时间长达200年。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明末的时候,辽东地区仍然生活着数百万汉人,然而,后来辽东汉人或被后金军队屠杀,或被强行迁出关外,禁止汉人进出东北。这一野蛮政策使东北一带汉人人口极其稀少,后来俄罗斯轻而易举地殖民东北北部,割走了14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因此,柳条边是极其反动的措施。18世纪上半叶,河北、山东的流民开始向这里迁移,拉开了闯关东的序幕。19世纪中叶以后,因朝鲜方面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居住在图们江、鸭绿江南岸的朝鲜农民,从朝鲜半岛迁入,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近40万的朝鲜饥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采取“朝耕暮归”、“春种秋归”、“令紧暂退,令弛又回”的形式,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18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实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开始了延边稻作文化的开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日本人在这里制造了许多分裂延边的事件,例如“间岛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延边才出现了吴大澄、吴禄贞、杨林等许多爱国主义英雄人物。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促使延边形成了中国朝鲜族文化、关东文化、满族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文化。

1.中国朝鲜族文化。文化特点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100多年前,朝鲜族为了生存跨江而来,开发延边这块热土,长期的与原居民的交融,使朝鲜族形成了不同于半岛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一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朝鲜族继承了本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保留了自然特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构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朝鲜族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是求实的科学性,中国朝鲜族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重视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倡导先进的文化,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方式,成为民族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依据;四是广泛的群众性,中国朝鲜族文化以人为本,在一百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白手起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广大朝鲜族群众是创造历史活动的真正主体和动力;五是突出的双重性,对于半岛文化而言,中国朝鲜族文化处于文化边缘体系,既有半岛文化的根,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因此具有强大的文化中介转换功能;六是不断的创新性,中国朝鲜族立足实践、立足当代,开拓创新,走出国门,能够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能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

2.关东文化。18世纪中叶,随着中原以至大江南北的大批移民进入延边,受关东大地白山黑水的濡染,形成了豪放、旷达、质朴厚重、宽厚包容而缺少排他性的关东人群体性格特征,他们开山、放山、狩猎、淘金,形成了既处于儒家文化核心价值中心,又与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朝鲜族文化相交融的地缘文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习俗。

3.满族文化。历史上延边遗存了大量的满族文化,今天可以看到的有萨满脸谱、满族剪纸以及满族传说、神话、艺术、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祭祖文化、封禅文化。2007年安图县在距离长白山35公里处的松江镇四合村建立了长白山神祠,该项目是最具有满族文化特征的一个项目,目前主殿已经完工。

4.红色革命文化。延边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曾经是抗日战争的东满根据地,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在革命战争中共有16 300多名各族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创建了不朽的功勋。著名诗人贺敬之同志来延边视察时写下的“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这一著名诗句,就是延边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在延边比较著名的战役有“庚申年讨伐”、“青山里战役”以及日俄在延边境内发动的“张鼓峰战役”等。

以上四种文化元素中朝鲜族文化是主流文化。延边作为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核心地区,图们江经济区域合作的前沿,更应发挥中国朝鲜族文化在长吉图的先导作用。这是因为,中国朝鲜族文化已经形成体系,在区域文化整合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转换和文化中介作用,通过一百多年来的文化创新,在与半岛文化体系的交流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引起了世界的重视。长吉图规划纲要,在政策上已经赋予了延边先行先试权,尤其是鼓励跨国合作方面的先行先试,延边要争取文化先试权,即把现有的文化事业进行功能剥离,除保留公益性文化事业外,把其他文化事业改造成文化产业,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二)延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延边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基础,近些年来,文化产品生产、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了较大的改善,形成了以国有成分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1.文化产业总量不断增大。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影视制作有了重大突破,延边州独立投资拍摄了延边第一部电影《海兰江畔稻花香》,将作为2012年建州60周年及迎接十八大的献礼片,并力争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延边电视台与延边广电传媒公司独立完成了延边州第一部延边原创电视电影《父母》,开创了影视制作的先河。据统计2010年延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3.19%,比“十一五”时期增速加快,在15亿元左右,总量在逐步扩大。[3]

2.文化产业项目更加丰富。2010年全州规划中的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共9大类、113个(其中在建的20余项),有6个项目在深圳“文博会”上推介,2项参加了吉林省组织的“东博会”项目推介会。“十二五”期间,延边州规划重点抓好汪清县中国林业博物馆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示林业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历程;龙井市中国朝鲜族农耕文化城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

3.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资本投入上,投资主体复杂,民间资本大举进入文化产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形成了以国有为主,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延边州经营生产性文化企业达到2 000余家,初步形成了由韩文翻译、娱乐业、影视制作、演绎业、音像出版业、网络传媒、广告、印刷复制、文物等构成的文化企业。截至2010年底,全州文化企业机构数达2 000多个,共吸纳社会劳动力约1.2万人,已成为扩大就业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

4.文化消费明显增长。2010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 512元,比2006年增长了58.0%,年均递增12.1%,从消费结构观察,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文化教育类消费增幅较大,达到1 126元,比2006年增长56.5%,年均递增11.8%,消费结构升级也表现为消费者注重文化产品名优品牌的选择,文化品牌消费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限商机。[3]

(三)延边发展文化产业中所面临的问题

显而易见,延边文化底蕴丰富,但是丰富的文化底蕴并没有转变成经济优势,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延边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供与求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在全州生产总值上占比较低,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1.认识高度不够,市场意识淡薄。从政府角度看,文化产业发展还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和形成统一的规划,处于被忽略状态。全社会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可以做成产业的,特别是一些领导眼睛直盯着工业,盯着资源,在规划地方未来发展思想或发展目标时,未关注文化产业,因此难以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根本不同步。从体制上看,我们还过分重视文化的事业属性,对文化的市场属性认识得不够,所以出现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经营没有市场风险,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都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内在的发展动力不足。

2.结构不优化、发展规模偏小。就全州而言,文化产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基本上还是分散经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就业型经营,发展方向不明确,经营理念不清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形成产业集聚,影响了产业整体发展。文化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文化市场尚不完善,市场主体缺位严重。过分重视对娱乐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出版、报业、印刷等产业门类,虽有一定的优势,其规模和档次都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规模较大,文化演绎等能体现延边文化特点的产业处于亏损状态,以民间投资为主的文化娱乐业总量过剩,规模偏小,缺少规划,在经济总量中呈逐年下降趋势。

3.改革滞后,企业没有完全走进市场。由于改革还不彻底,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没有彻底分离,文化生产型企业,缺少投入,没有核心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没有能力进入市场,离开财政补贴将面临倒闭的风险,不死不活的文化事业单位太多,龙头文化企业严重缺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产品,活力不强,宏观管理上存在着多级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产业扶持政策较少,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延边地区还没有形成公平、规范、竞争性的统一文化市场。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4.文化资金投入偏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相比而言,各级党委、政府偏重于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像长白山历史文化园个人投资了1亿多元,由于后续资金不足,现在几乎成为了半截子工程,这足以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社会上的闲置资金也不太愿意投入民族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比如珲春市,作为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博物馆,出土的几千件珍贵文物难以展示,许多文物用编织袋简易包装或陈列在无任何防护条件的房间内,延边州仅有的一件古猛马象化石和珲春清代船锚都因无专门展室而被裸放。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文化产业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很难筹措,因此文化产业项目成为了水中月、镜中花。21世纪的头二十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产业发展规划,从2008年到现在,国家相继出台了数十个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目前延边州还缺少一个对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优势的专项规划。

5.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制约文化产业发展。从全州看,懂经营会管理明白文化的人才十分匮乏,并且不少人员也只是停留在“非技术性”层面上,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有影响力的“大师级”的人物极度缺失,远不适应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优秀人才不断外流,据调查,延边大学已经成为为外阜培养人才的主要院校,学生毕业后留在延边的极少,现有的专业文化人才也出现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总之,延边州文化产业虽然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网络文化等产业发展形态,但是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较弱,总体上处于改革发展阶段,人员众多,但是人才太少,尤其缺少领军人物;文化产品数量较多,但是种类精品不多;文化企业不少,但是规模不大。抓好文化龙头企业和人才培育、做好文化项目包装、打造文化精品,是延边做大文化产业的努力方向。

二、延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部署。可以说为今后延边州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最佳的宏观环境,同时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产业政策逐步完善。这些年,国务院、文化部以及相关部门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2004年8月出台的《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是改革开放25年来出台的第一部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同年出台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这个文件真正使文化企业得到了实惠;2011年文化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2011年延边州人大颁布出台了《关于促进延边旅游业发展条例》,明确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途径。

(二)打造资金支持平台。2011年,吉林省为了做大文化产业,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且从最初的每年1 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 000万元。同时,吉林省还设立了2 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探索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帮助文化企业融资贷款,投资项目。此外,省委宣传部还与中信银行长春分行签署了30亿元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投融资平台,解决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2011年,延边州委宣传部与延边农村合作银行签署协议为省、州“创业先锋”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扶持,双方确定于“十二五”期间,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化沟通协作,为省、州“创业先锋”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扶持,共同推进延边州全民创业工作健康、科学发展。这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

(三)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一切事业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不久前,吉林省委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规划,打破了行业限制、地域限制、体制限制,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奠定了基础。延边州也积极响应省里的号召,一方面向省里推荐文化人才,另一方面选拨优秀文化人才进入到文化部门,在政策上制定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库。项目谋划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2011年4月全省进行了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集、筛选、整理工作,储备了歌舞、影视、动漫等多个领域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编印了《吉林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手册》,延边州也申报了一批项目,这里面包括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100余个项目,为延边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延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延边而言,今后一个时期将越来越受到国家功能区设置的限制,延边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地区,因此做大工业项目是不可能的,延边只有依托“一山一江”的区域优势,以民族、边境、民俗、冰雪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将依托旅游业,形成文化旅游,未来的十年延边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打造延边特色产业。

(一)文化消费将大幅度增加。收入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趋向,收入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中科院文化蓝皮书预测,“2011年全国人均产值年均增长14.01%,城镇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83%,人均总消费年均增长10.49%,人均积蓄(收入与消费之差,经济学惯称之为“消费剩余”)年均增长16.09%,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13.52%,城镇人均文化消费达到826元”。[4]据调查,到“十一五”期末,延边州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总量约为10亿元,以2008年为基数,延边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达245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培训费增长60.7%,加上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总花费166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团体旅游费支出110元,增长12.5倍。两项合计411元,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64元水平。未来延边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处于逐年递增态势,2012年预计文化娱乐消费将超过1 000元,新兴文化业态层出不穷,市场需求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剂。[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过去数年来延边州一直在抓工业项目,但是成效不明显,人们都知道延边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制约着延边搞大工业的可能,况且当前我们能生产的产品屈指可数,基本的消费品全部从外引进。就企业规模看,超过2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很少,而延边的区位及各方面特点,决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现阶段延边州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延边资源特点决定了延边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选择一条新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朝阳产业,正好契合延边特色。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一直以来,延边州文化产业改革还是不彻底,未来延边文化市场主体必须重塑,就像国企改革一样实现身份转变,明确投资主体,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步伐,以此激活文化领域微观主体的活力,一大批现有文化事业单位必须改制成为以国有为主,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从而成为延边州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带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延边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型业态迅猛发展。这些年延边州文化产业呈现了一些亮点,出现了韩文翻译、新闻出版、影视制作、印刷、广告等文化产业形态,如延边人民出版社已经在北京创立了韩文儿童出版物翻译基地,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民族地区动漫制作初现端倪,图们江文化旅游规模不大,但是发展的路子正确。上述这些产业形态将是延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按照《长吉图规划纲要》的空间布局,延边处在窗口和前沿的位置,在战略上十分重要。从国际上来看,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立足东北亚,面向国际市场的合作平台,对东北亚几个大国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从吉林省来看,长吉图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他方面发展不会太快,但是文化合作是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领域,将为延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历史机遇,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从延边州来看,延龙图一体化推进已有五年的历史,但是三市的产业发展始终不协调,根本原因是产业没有整合到一起,通过文化因素可以整合三市的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如延吉东部的城子山是图们的辖地,但是却位居延吉、龙井、图们三市交接地带,而城子山曾是东夏国的国都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且独一无二,属于文化稀缺资源,通过延龙图一体化发展战略,可以打造一个东到图们江边,南到龙井海兰湖,西到延吉的覆盖三市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通过该项目可以加快推动三市合一的进程。

四、延边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文化产业的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延边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的所有方向作为发展重点。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好自己的主攻方向。

(一)大力发展特色传媒业。延边是朝鲜族集聚区,民族特点是整合特色传媒的关键要素,以延边广电、新闻出版、平面媒体为依托,整合州内资源,打造面向200万中国朝鲜族服务的朝鲜族文化传播基地。建立韩文翻译基地、影视创作基地、新闻出版基地、电子书刊基地、音像制作基地,以中国朝鲜文出版基地为重点,带动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社网站,整合和共享国内朝鲜文出版资源,以规模和品牌优势来提高朝鲜文出版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最终形成规模效应,对于牢牢掌控中国朝鲜族文化的主导权、主动权具有战略意义。打造产业互补、真正形成文化产业链条的多元立体式的特色传媒业。

(二)大力发展印刷包装业。以延边新华集团为依托,整合延边州现有的印刷制版资源,壮大印刷企业规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优先发展包装印刷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中型企业。延边的印刷包装市场巨大,延吉卷烟厂的烟标,每年有数亿的产值;延边制药业发达,对包装装潢也有较大的需求,发展印刷包装业大有可为。

(三)大力发展旅游演绎业。“十二五”期间,延边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未来几年,来延边的旅游者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为此,要以延边歌舞团为依托,把品牌剧目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坚持以延边民族歌舞演艺、图们大型非遗主题歌舞“图们江之歌”品牌剧目为代表,扶持发展敦化东北大舞台、汪清农乐舞和象帽舞、珲春洞箫演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艺内容;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经常深入基层,积极挖掘整理朝鲜族民俗文化,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示延边发展的时尚元素,创作出不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而且也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演艺地点可设在:一是在珲春防川景区。防川为吉林八景之一,可在沙丘公园建立大型露天演出基地,可容纳人数为2 000人左右。二是在图们日光山景区。图们江对岸是朝鲜的南洋,可依托这一地理优势建露天演出基地,可容纳人数为1 000人左右。三是在敦化六顶山景区。项目地点可在正觉寺广场,依山建立露天演出设施,可容纳人数为2 000人左右。四是在延吉海兰湖景区。项目地点在九龙山庄附近,依山建立露天简易的、具有金朝文化符号的演出场地,可容纳人数为1 000人左右。[6]

(四)积极发展动漫业。几年来,延边的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服务业比较发达,当前要结合“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建设延吉文化产业带、图们文化产业带和珲春文化产业带,“延吉东北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延吉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最终将形成动漫游戏及衍生产品、加工制作、产品销售产值超5亿元的东北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五)建立大型文化娱乐园区。引进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纪人和品牌经纪机构,形成延边州文艺演出产业化运行框架。逐步形成以游客为中心的文化娱乐市场,在延吉市建立一个大型文化娱乐园区,整合一批歌厅、舞厅、酒吧、茶吧、保健大众休闲娱乐服务项目进入园区,采用歌舞、音乐、游戏、影视、演艺、休闲、餐饮等为一体的形式,形成像丽江古城那样的集聚经营模式。

(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冰雪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是延边旅游业的四大发展主线。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旅游与文化的链接处在断档状态,未来五年要将古渤海遗迹和萨满文化等历史资源、龙井历史展馆、敦化陈翰章烈士主题公园和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等红色资源以及冷面和狗肉等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提升延边旅游的档次,推进民俗风情游、边境观光游、森林生态游、冰雪娱乐游向纵深方向发展,把延边州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边境生态旅游胜地。与此同时办好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图们江文化旅游庆典、中国朝鲜族民俗旅游节、冰雪旅游节、梨花节等大型文化活动。2010年,图们市历时三年时间建成的目前中国唯一的、也是中国55个单一少数民族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下一步的续建工程结束后,其余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陆续进入馆中,预计年收入达80万元以上,将成为延边州一个新兴的文化企业。

(七)大力发展工艺品制作业。一是发展刀画艺术。本项艺术于20世纪80年代始创于敦化,2008年,敦化市被文化部批准为“刀油画之乡”,2010年,敦化市刀画艺术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刀画作为一门艺术,其表现手法、效果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敦化刀画艺术学校建设项目建设期限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二是发展传统乐器制作业。中国朝鲜族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等10余种,对于乐器的研究、保存、改良、发展都面临严重危机。延边州文联拟成立“延边朝鲜族民族乐器研制中心”,研究、研发、研制朝鲜族民族传统乐器、改良乐器及濒危乐器。重点扶持项目还有延边晨报国际传媒学院、汪清县艺术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三是以长白山资源为依托发展松花石、根雕等艺术。四是朝鲜族服饰艺术。以传统民族服装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产品。

五、延边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按照“文化强州”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到“十二五”时期末,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增强,综合实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对全州财政收入、税收增长和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递增,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延边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这个目标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为了实现延边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应该建设“三大体系”,使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体系。

(一)设立文化产业专家支持、政策鼓励、指标统计系统

1.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管理机构。要实现政企分开,建立专职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文化企业资产重组,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引进“外脑”组成智囊机构,定期对延边州文化产业的进展情况进行指导,对延边州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进行论证评估,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包装,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制定全州文化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对于一个地区级的文化产业没有必要做过多的限制,降低进入门槛,政府要抓住国家“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机遇,利用好延边州享有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西部开发政策以及国家和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出台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制定配套实施办法,完善发展文化产业各项优惠政策,在财政、税收、各项审批上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爱商、富商的社会氛围。根据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意见》(吉发[2009]23号)规定,延边州委、州政府设立1 000万元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和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3.建立全州文化产业统计体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延边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极不完善,基础数据极不完整,文化产业数据成了谁都说不清楚的数据,特别是近几年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民营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比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统计体系还是以过去的指标体系录入数据,无法反映民营文化企业运转情况。同时,文化产业界限模糊,在统计年鉴上体现的也不全面,文化消费统计也不是很准确,事实上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准确数字反映,正是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发展无法引起政府的应有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者都无法对未来发展给予科学的预测,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统计体系,为政府编制文化产业规划提供支撑,使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全州发展的总体布局中。

(二)完善服务机制,创建发展平台

1.提高效率机制。文化市场开发与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侧重的是确立“公信文化”市场服务体系,要采取一站式的服务,把相关部门统统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拖沓作风,尤其对吃、拿、卡、要现象给予重罚,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切实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文化产业化运作的标准化建设。行业标准制定在我国有些领域已经完善,文化产业行业标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涵盖范围极广,我们认为当前采用的就是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达到产权明晰、责权分明、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目标,从而激活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大量的存量文化资源潜力。

3.制定人才使用政策体系。目标确定了,人才就是关键,政府要切实制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各项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挖掘存量人才,把那些懂政策、会管理的文化人才充实到重要的岗位;要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创业的灵魂,全社会要形成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氛围;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组办培训班到文化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培养一批文化创意人才;要用活用好引才引智的机制,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把政府办企业的职能剥离出去,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姻、企业家与艺术大师联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创办特色文化园区,扶持文化龙头企业

根据延边州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一鸟两翼”的特点,在延吉市规划建设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在珲春建设东北亚文化产业园和图们江文化产业园,在敦化和安图建立渤海、满清和六顶山文化产业园及长白山历史文化园。园区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管理规范的产业园区,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做强文化产业,要重点培育和扶持文化龙头企业,即以延吉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进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景区项目的建设进程,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带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以延边广电传媒有限公司为龙头,扶持建设中国朝鲜族原生态民俗村暨影视拍摄基地,开发旅游新资源,提高延边州对外宣传力度;以珲春舟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中国珲春东北亚文化产业创意园,使延边州旅游业不断与国际接轨;以延吉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为龙头,扶持组办2012年中日韩动漫游戏电玩节,促进延边州网络游戏健康快速发展;以延边国际贸易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扩展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以延边旅游商品研发基地销售市场为龙头,带动文化旅游产品、民间工艺品销售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延边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强数字印刷、数码喷墨印刷设备技术改造,促进朝鲜文书刊印刷和朝鲜文包装印刷事业的发展;以龙井海兰江滑雪场有限公司为龙头,提高延边冰雪文化品位;以图们市图们江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州休闲娱乐场所聚集园区的建设;以延边鑫和装潢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组织松花石老坑资源勘查,将松花石这一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促进延边州经济发展。

(四)创办艺术培训基地

延边大学进入211工程以来,学科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延边发展文化产业,要依托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延边歌舞团、艺术剧团等文化单位,建立健全适应大众需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体系,推动艺术教育培训业发展,使延边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国朝鲜族艺术教育培训基地。

(五)发展民族特色的餐饮文化

实践证明,餐饮是旅游业的一个核心要素。延边朝鲜族餐饮具有浓郁的绿色餐饮色彩,要突出打造“延边料理”这一品牌,十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但是到如今,我们还没有形成较大的企业,当前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具有特色的餐饮企业,形成连锁经营模式,与旅游业相结合,对提升延边民族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2]李兴国.中国朝鲜族文化及其特色研究[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0.6-18,46.

[3]李龙熙.2011年延边州政府工作报告[R].

[4]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17,31.

[5]延边州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现六大特点[EB/OL].www.yanbian.gov.cn/yanbian.

[6]杨军.关于旅游演出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A].俞昌根.2012年延边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预测[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1.285-296.

猜你喜欢
延边州延边朝鲜族
传统的重建:现行朝鲜族婚礼的人类学解读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共青团延边州委开展“2018+2019”圆梦“微心愿”活动
KORE A TOWN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延边啊,延边!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