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华,吴红芝,许 彬,杨正安,龙雯虹,吴兴恩
(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在创新型高层次园艺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1]。通过课程组的共同努力,2009年,园艺植物育种学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一类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旨在加强该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效果。
云南农业大学于1990年将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相应的园艺植物育种学内容也是由原来的果树育种学、蔬菜育种学和观赏植物育种学内容合并而成,就内容而言,合并后更能适应“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在两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是在授课中如何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基础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总论部分讲授育种的基础理论,如种质资源、引种、选种、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生物技术以及良种繁育等,育种原理是一致的,整合较容易。而在各论部分,植物种类繁多,繁殖方法不同,育种途径各异。果树多数为木本植物,普遍采用芽变选种和无性繁殖。蔬菜多为草本,广泛利用杂种优势,一般为种子繁殖。观赏植物种类更为复杂多样,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育种途径也因种类而异。这给新课程体系构建和内容重组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是原来每门课为120学时,合并后内容增加了很多,但学时数减少到96学时。学生由原来只学一类作物的育种, 拓宽到掌握一定深度的果树、蔬菜、花卉三个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内容增加,学时减少,课程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是立足地方实际,紧扣园艺产业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园艺专业培养的应该是立足地方,服务基层,面向全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毗邻东南亚、南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其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在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攻关方面跟部属“985”、“211”大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则具有较强的优势。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云南的鲜切花生产已经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是一大优势产业。在教学上,增加鲜切花百合、月季、马蹄莲、菊花新品种选育。果树育种力求体现“地方性、应用性”,选择香蕉、柑桔、芒果、桃、苹果新品种选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蔬菜种类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体现育种技术的代表性进展,二是结合国内外育种现状,讲授容易取得突破的育种思路。大白菜、甘蓝、番茄等蔬菜,主要讲授杂种优势育种中如何利用雄性不育、小孢子培养等技术培育新品种。瓜类主要介绍雌性系选育和利用。菜豆、萝卜、水生蔬菜等地方资源丰富,重点放在如何发掘和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新品种选育。
设置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课程组定期进行研究讨论,根据生产实际、信息反馈、教学效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整合、调整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来源不同、个性喜好差异和特殊需求,对于课堂上不讲授的种类,学生以小组自学的方式补充,在班上进行试讲,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师生教学互动,容易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不同作物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的资源可直接利用,只需进行人工引种驯化,更多的则是用于基因资源挖掘和育种原始材料。围绕种质资源评价、优异基因研究利用和地方资源的逆境生理生态,以野生茄属植物、瓜类、辣椒、兰花、杜鹃等资源最为丰富的种类为对象,重点讲授:资源的鉴定评价方法;如何通过远缘杂交及胚培养,将野生材料的有益性状转育到栽培品种中;如何利用优异基因对栽培品种进行遗传改良。
实践教学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在保留原有的种质资源调查、花粉生活力测定、有性杂交技术、田间株选、果实品质鉴定等技能训练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的同时,重点放在综合性实验设计上。增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实验:一个是通过有性杂交后代性状观察,分析性状遗传规律。学生要从杂交开始到后代性状观察。实验内容不仅是验证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包括杂交技术、果实采收、后熟、种子清洗等环节。如黄瓜有性杂交及后代性状观察,选择强雌性株、全雌性株、本地黄瓜(强雄株,雌花少而晚)进行杂交,观察F1及F2代的植物学性状、开花结果习性、熟性等。二是设计品种比较试验,提供一块土地,要求学生完成土地整理、小区规划设计、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统计分析(包括统计软件的使用)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内容,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学校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习惯于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单一接受式授课形式,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补充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即课程论文写作和试讲:将学生分成4~5人一个小组,根据兴趣爱好自拟题目,小组讨论确定目标任务后分工协作,最终将内容制成PPT到班上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就论文的规范性、内容完整性、资料查阅、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
课程论文不仅是考量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也是激发其科研兴趣,逐步培养训练提升其应用性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与途径[5]。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科技写作能力,激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源,教师也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构建了较为合理、核心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三个基本教学内容:总论部分以育种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主线,并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内容,增加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各论部分突出实用性、地方性,讲授有代表性的园艺作物种类的具体选育种理论与技术。学生兴趣爱好部分,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以自主学习,班上交流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之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6]。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打造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将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架构,更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和择业。
通过完成综合性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将原先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合并前教师都局限于一类作物,内容相对单一,合并后虽然教学任务由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共同承担,但是每位教师都得熟悉整个教学内容,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与地方园艺产业对接,要求教师必须要熟悉地方园艺产业的生产实际,掌握社会、生产企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课程组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加强理论学习和生产调研,不断充实提高自我。期间有一位教师到荷兰进行为期一年的园艺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的进修学习,增强了把握国际园艺植物育种动向的能力。总之,经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与产业对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园艺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春香,何金明,肖艳辉,等.园艺植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12):150-153.
[2]周静波,张鑫,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4-46.
[3]陈华.《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98-5799.
[4]李彦峰,周先进,曾建国.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9(4):57-58.
[5]李永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程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3):94-96.
[6]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