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及取得的成就

2012-12-08 15:14苏其兰艾仁俊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景谷污染源核查

王 彬,苏其兰,艾仁俊

(景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景谷666400)

通过全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摸清景谷县农业污染源的污染状况,对今后制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景谷县农业基本情况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全县10个乡(镇),132个村民委员会,1 933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万人,占总人口的88.5%。全县拥有26个民族,其中傣族、彝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6.44%。景谷热区资源丰富,≥10℃年积温7 360.9℃,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无霜期353 d,适应水稻、甘蔗、玉米、蔬菜、水果、桑等多种作物生长及水产、畜牧业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粮豆作物播种面积3.3万hm2,粮食总产量11.57万t;全县水库、坝塘养殖面积达1 300 hm2,实现产量2 512 t,产值2 512万元;全县生猪存栏28.30万头、出栏14.03万头,大牲畜存栏10.35万头、出栏1.43万头,山(绵)羊存栏3.91万只、出栏1.32万只,家禽存栏105万只、出栏165万只,肉类总产12 360 t,禽蛋产量950 t,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4 917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3.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254元。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2 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污染源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也是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的首次全国性大规模普查。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相当重视,积极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成立了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同时农业源组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局长任组长,农环站站长任副组长,以农环、水产、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组员,组成人员有7人,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农技中心农环站,负责全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2.2 精心组织,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农业污染源普查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根据省、市、县普查办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是切实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前提。如从2007年11月14日开始,充分利用农业系统下乡技术人员多、下乡工作频繁的特点,深入乡、村、社、户进行宣传发动,在全县10个乡(镇)共张贴宣传海报460张,发放宣传单1 600份,大力宣传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要求各乡(镇)政府把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列为重点大事来抓,成立乡污染源普查小组,并对普查对象讲清普查目的、作用、内容和普查对象的义务及权利,动员群众参与和支持普查工作,自觉接受调查,如实上报调查数据,尽可能避免普查对象因各种顾虑而造假。同时,根据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 《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景谷县农业局关于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的方案》,为顺利开展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狠抓培训,提升普查质量

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培训充不充分直接影响到普查工作是否顺利开展。在培训前,精心策划,充分做好培训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周密安排学员的食宿、培训教材及培训日程。共组织培训学习两期,第一期培训于2008年1月3日至4日进行,全县10个乡(镇)共培训农业普查员56人;第二期培训于2008年2月18日至19日举行,共培训34人。通过培训考试,颁发了普查员资格证,为下步的普查持证上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入户调查做好充分准备。

2.4 认真进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挑选聘任工作

普查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普查数据质量和整个普查工作的成败。因此,在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上,注重管理与技术相结合,认为从各乡(镇)抽调分管农业的领导及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较为理想。既可以在行政上统一思想,又可以在技术上加强指导。同时,根据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的要求,结合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工作量,确定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人数。全县共选聘普查指导员7人,普查员49人,其中种植业、水产养殖业29人,畜禽养殖业20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落实,为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5 狠抓清查、核查工作

2007年11月中旬至2008年1月25日,严格按照 《关于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的通知》(普环发 [2007]216号)文件及云南省污染源普查办 《关于开展农业污染源核查工作的通知》(云环通 [2007]5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清查、核查工作。通过核查,2007年全县实际农业种植户有63 239户,比清查前增加1 091户,按0.8%抽查,应普查典型农户506户,比清查数497户增加9户,乡镇基本情况统计普查10个不变;水产应普查水产养殖场1个,养殖专业户208户,水产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内包含13个单元户,累计222户,比清查数增12户;畜禽应普查规模化养殖小区1个,养殖专业户42户,养殖专业户比清查数减少2户。在核查中,严格把好普查数据质量关,对与相关原始资料不符的项目,认真进行核实更正,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2.6 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按期开展入户普查工作

在开展入户普查前,进行了试填演练工作,分别到威远镇芒冒村、民利村等地进行种植业户、水产养殖户、畜禽养殖户入户调查模拟演练,每种不同模式调查2户,共调查6户,每个学员都实地填写了一套普查表格。同时,对模拟演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通过实地模拟演练,让每个普查员都能熟练掌握入户普查技术、普查要领,为入户调查提供了必要的充分准备。入户普查工作开始后,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大家严格按 《普洱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及 《景谷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的步骤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各位普查员、指导员的辛勤努力,入户普查工作于2008年3月25日结束。全县共普查781个对象,其中,种植业普查516个对象、畜禽养殖业普查43个对象、水产养殖业普查222个对象。

2.7 严把质量核查关,认真搞好数据录入及上报工作

数据质量是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生命,是衡量农业污染源普查成功与否的标志。在质量核查中,按照质量核查的要求进行核查,严把质量关,使普查结果真实有效。数据录入中,每一份表册需要录入2遍,而且是不同的2个人录,即初录和复录,若录入出现差错,就重新查找问题,重新进行录入工作。这次质量核查及数据录入共审核表格781份2 035页,共初录、复录表格1 562份4 070页。在此期间,工作人员任劳任怨的工作,按期完成并及时报送县普查办上传国家农业污染源普查办。

2.8 认真搞好档案整理及技术报告编写工作

在档案整理上认真进行分类,共分6类,分别是原始表格类、工作简报类、普查员类、核查类、培训类、上传下达文件类等。其中,原始表格类包含种植业表格、水产业表格、畜禽业表格;工作简报类包含工作简报、周报、半月报、工作总结、工作方案;普查员类包含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核查类包含清查摸底、核查登记、质量审核等,同时还把所有重要材料进行U盘拷贝及光盘刻录保存,为以后查阅及传送提供保障。在技术报告编写上,严格按市农业源组要求,共写5个技术报告,分别是工作报告、种植业技术报告、水产养殖业技术报告、畜禽养殖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全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总技术报告。

3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效

3.1 认真扎实开展普查工作,得到上级好评

2008年6月17日至6月25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和景谷县被国家列为全省质量核查县,其中景谷县核查时间为6月21日至6月25日,核查中,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农业局、县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农业组的精心指导、帮助下,认真整理各种资料档案及汇报材料,仔细检查各种普查表及电子表格。核查期间,景谷县共抽取2个乡镇(威远镇、民乐镇)、47个普查对象,其中种植业抽取22个对象9种种植模式(水稻、茶叶、甘蔗、蔬菜、柑桔、桑树、早晚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水稻蔬菜轮作),水产抽取17个普查对象,畜禽抽取8个普查对象。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国家核查组给予很高评价,一致认为普查质量较好,填表比较规范,数据合理,真实有效,质量核查、检查一次顺利通过。

3.2 积极完成了农业污染源普查汇总表工作

2008年8月完成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等各类汇总表填报工作。通过汇总,全县10个乡(镇)种植业普查对象施用化肥折纯1 621.1 t,其中氮89.6 t,五氧化二磷36.4 t,氧化钾25.1 t;地膜残留量759.2 kg。畜禽养殖普查情况:猪的繁殖母畜干清43头、育成育肥干清19头、保育干清38头。水产养殖普查情况:池塘淡水养殖排入外部水体量4 099.74万m3、排入农田量6 004.5万m3、饲料总使用量4 645.7 t、药物总使用量3.6 t、肥料总使用量38.805 t。通过汇总数据分析,景谷县农业污染源主要是化肥施用量大,氮、磷、钾施用结构不合理,氮、磷施用量偏大;其次是地膜回收率低、秸秆焚烧或丢弃严重,从而进一步摸清了景谷县农业污染源的污染情况。

猜你喜欢
景谷污染源核查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浅谈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景谷无量宝地佛迹仙踪
小景谷:蓄势待发的后起之秀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污染源数据中的应用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