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兰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研究
肖淑兰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信息意识差,重平台建设轻服务内容成为当今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力,大力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配合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信息化;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服务
农村信息化具有当今世界农业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知识农业转变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不可阻挡的国际潮流。因此,深入调查研究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对策,是我省实现信息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步骤。
农村信息化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包括农村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八方面内容。它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公共服务、政务管理及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过程。
2011年暑期,我们在“万名大学生进万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共派了7个团队48人,深入我省铁力、伊春、嘉荫、肇东、兰西、安达、宾县7个市、县、乡镇的35个村屯,通过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调查。虽然我们的调查没有覆盖全省,但所调查的7个市、县的乡镇分布在我省的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较具代表性,基本能够反映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大体情况。此行我们共采集乡村级调查问卷35份,村民问卷673份,并就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下面通过数据图来揭示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我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调查得知,当前我省农村广播、电视网已经实现了100%的覆盖;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为61.2%,固定电话为30.6%,移动、固定电话都有的为7%,没有电话的仅占1%;互联网已经接入到村部,并配备了电脑、视频头,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具备了远程教育培训的硬件条件,村民的宽带接入率平均在7%左右;所调查的7个市、县的乡镇皆没有建立专门的农业类网站。
2.我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我省各村均以村部为信息服务点,90%以上配有一名专职的信息服务员,其文化程度大多在专科以上;从调查走访中看到:尽管村部有电脑网络,可以当做信息服务点上传下达信息,但由于领导及村民的信息意识不强,获取信息的意愿差,致使现有的电脑网络设备多数用于娱乐,很少用于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多依赖于广播、电视(如图1),决定种、养殖计划主要依靠经验(如图2),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
图1 了解农业信息的方式示意图
图2 农民决定种养殖计划主要依靠项目示意图
1.我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虽然我省农村广播、电视实现了100%的覆盖,95%的农户有了电话,电脑、网络铺设到了村部,但是并没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来为农民生产经营服务。主要是因为各种平台的扩展应用比较缺乏。
广播、电视播出的切合农民实际的节目较少,针对性较差,不能提供个性服务,而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又千差万别,要求时效性,普通的广播、电视节目难以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
虽然我省在各地开通了农技“110”,农民可以通过固定、移动电话咨询问题,但是存在着农技“110”的专家及信息资源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对村民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得农技“110”利用得不多,好多农民不知道也不清楚怎么利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技“110”的作用。同时,我省目前还没有通过政府将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即使个别地区与移动合作提供类似“农信通”之类的服务,也只能提供天气预报、致富经验这样一些专业性不强,与农民生产、生活不够贴近的基础性服务。农民不能够有效地利用电话获取需要的信息。
我省各级、各类涉农服务的网站各自为政,拥有的各类资源过于独立,横向缺少联合,没能实现资源共享,致使网站服务的项目、类别较为单一,农民不能方便地通过某一网站获得需要的信息,更不知道浏览哪个网站能够获得自己要的信息。另外,我省的农民网民数量较少,从调查的673份问卷中得到,村民的宽带接入率为7%,上网查信息的占3%,仅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6,这也是农民利用网络较少的原因之一。
2.重平台建设轻服务内容成为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农民服务的各类平台多为公益性的,缺少独立的盈利运营模式与机制,全靠政府或相应机构支持,而政府资金支持的又多为硬件建设费用,用于运营服务的成本费用很少,致使各类平台的服务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对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方面,无论是电视培训,还是远程培训,都缺少专业培训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视频课件作为资源保障,不能够经常地进行,有些地方远程培训甚至一年也进行不了一次,主要依靠科技下乡等传统的服务模式。
没有专业的服务机构与组织。虽然各农业类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好的服务内容,有自己对外服务的网站及队伍,但他们不是专门的服务机构,缺少资金支持和专门的策划制作,力量很是单薄,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与组织将他们联合起来,配合社会力量摸索一个适合农村的商业服务模式。
3.农民信息化意识不足、水平较低也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信息化的需求和信息化的意识方面较差。从调查得知,我省农民家中主要劳动力的最高文化程度具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为大多数,占总比例的70%以上;对于新技术、新品种信息的需求不超过7%;其种、养殖计划通过农技人员、专业协会介绍及合同订单等较高技术含量引导的仅占8%;而在农产品销售时,则靠到集市上了解价格和被动地等着上门收购,两者分别占33%和15%;农民认识和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使用信息的程度较低。另外,农村产业化程度低,也影响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我省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除了几大农场外,多数农户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独立生产经营方式中,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不高,对信息的需求较弱。
1.政府重视、领导得力、注重实效。我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商品粮生产重点基地之一,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速度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以足够的关注度和精力去抓,并增加必要的投入使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当做年度的重点工作去抓,不要流于形式,而要注重实效,形成目标化、制度化。农村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单凭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一个部门的力量,其权威和影响力都很单薄,难以做好,必须靠政府牵头,动用必要的行政指令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才能快速推进。例如,政府可以主导开展并推广“三电合一”示范工程,对现有各级各类涉农网站实行资源大整合,调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立电话、短信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大力开展并推广“三电合一”示范工程,增强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充分利用我省农村广播、电视、电话基本覆盖的优势,在网络设施较好的村镇,率先开展“三电合一”的研究与示范,并逐渐推广。即将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这三种载体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覆盖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和决策得当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将科技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做成视频,通过电视和网络播出,让农民直观地、有目的地接受科学知识,看到农村信息化和科技致富的好处,增强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也可将科普知识做成词条通过广播和短信传递给农民,开发依托于上述网络的、农民适用的信息获取技术,直接面对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3.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信息需求与应用能力。各级乡镇、村政府可以依据当地情况,引导农民联合起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组织,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经营,也可以联合起来从事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联合起来从事农用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租赁、农产品的储藏和销售,提高农村产业化程度的同时,提高农民的信息需求与应用能力。
4.大力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将各类信息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包括乡村信息服务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电信运营商建立的“农信通”类的信息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服务点、乡村商业、邮政网点等整合起来,作为综合服务的场所;将各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计算机局域网整合起来,作为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并通过其建立的各类平台充当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将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资信息、农产品信息、气象水文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国外农业信息、教育文化信息、劳动市场等与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作为信息服务的内容;将各级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队伍、各级农技推广人员、各类农民信息员队伍整合起来共同建立一套完善的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对农民实施综合服务。例如,可以提供超市(小卖店)、农资、农业信息查询、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代理、信息技术培训、科技服务、远程教育、电话亭、邮件代办等多项服务,这样既提高了信息服务站的便捷性、实用性,又降低了综合运行成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村信息服务站运行经费的供给问题。
通过本次“万名大学生进万村”对我省部分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研究,揭示了我省乃至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实: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需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协作共同完成农村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工作;需要一套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需要联合企业共同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做到国家、农民、运营商三方多赢,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1]周宏仁.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5-97.
[2]李道亮,徐学东.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6-38.
[3]崔岩,侯军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109 -110.
The Investigation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Xiao Shul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The main limited factors for r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are unreasonable informative sevice system,the poor informative consciousness,and the tendency of terrace construction rather than the content of service.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ts leadership,integrate all kinds of informative resources,perfect rural service system,and adopt a business mode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needs.
rural infomatization,informative resources integration,informative service
F327
A
1672-3805(2012)02-0029-04
2011-11-12
科技部“星火计划”课题“基于信息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0GA670006)
肖淑兰(1963-),女,哈尔滨呼兰人,东北农业大学国际农业信息与产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