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2012-12-07 02:50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
中国蚕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桑枝菌袋原种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 栽桑养蚕具有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蚕桑业已形成完善的栽桑、养蚕、缫丝和织绸四大蚕桑支柱产业。 目前,全国桑园面积已经超过80万hm2,桑树除采叶养蚕外,其枝、根、果实和桑叶均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特别是桑枝,平均每公倾成林桑园年产桑枝18.0~22.5 t,全国年产桑枝可达1 440万~1 800万t, 为蚕桑生产过程中最为丰富的副产物资源,同时也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 开发利用桑枝栽培生产食用菌,一是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二是解决了蚕区废弃物转化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在冬季和夏季农闲时节的劳动力、蚕房以及养蚕废弃物进行再生产。 另外,桑枝中还含有一些药理物质,并且在桑树生产过程中很少施用化学农药; 因此,利用桑枝栽培的食用菌是优质绿色有机食品。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桑枝栽培平菇、秀珍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获得了成功,并且所栽培的食用菌,其菌丝长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为拓宽我国食用菌培养物料的来源和养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现将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的栽培技术向广大蚕农介绍如下。

1 食用菌栽培的技术体系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多种技术体系,例如按照生长物料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 段木栽培是将适宜的菇树砍伐,截断,集中搬运到一起,接入纯培养的菌种,在同一栽培场地进行统一管理、培菌、出菇的栽培技术模式。 代料栽培是指代替传统段木,即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工业下脚料与废弃物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方式;由于代料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简单经济,在食用菌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代料栽培根据培养基灭菌情况可分为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

2 适合桑枝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桑枝段木由于直径小,单枝栽培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 如果利用桑枝束栽培则缝隙太大,不能有效地生长和提供营养,而使用树桩栽培由于菌丝发育时间长,占用土地和人工,所以桑枝不适宜用段木栽培。 由于木屑生料和发酵料栽培接种量大、需要低温环境,并且菌丝生长缓慢和容易污染,所以桑枝食用菌也不适合生料和发酵料栽培。 所以,桑枝适于熟料栽培。

3 桑枝栽培食用菌的配方

桑枝条能够作为栽培食用菌的主原料, 含有碳、氮和其它矿物质,以及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营养和药用成分, 可提供食用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本营养元素,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良生产原料,可以用来栽培香菇、木耳、灵芝、平菇、秀珍菇等木生食用菌,能够单独作为主料栽培,还可以与稻草、棉籽壳、木屑、豆秸、玉米芯等其它多种食用菌主原料混合使用,而且效果良好。这样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改善培养基的培养性能和增加产量、提高生物转化效率。

组成食用菌栽培基质的成分分为主原料和辅助原料。 主料就是栽培的碳源,是栽培基质中占数量比重最大的有机物质。 辅助原料是矿质元素,是在栽培基质中配量较少,含氮量和其他矿质元素较高,用来调节培养料碳氮比的物质。 在食用菌代料栽培中,主料有桑枝、棉籽壳、木屑、农作物秸秆等,辅料有麦麸、米糠、玉米粉、大豆粉等。 目前生产上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几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见表1。 蚕农可根据生产食(药)用菌的种类和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桑枝培养基配方。

表1 桑枝培养基配方

4 栽培原料与菌种的准备

按照选定的培养基配方和生产规模准备原料。所有原料均要求新鲜、干燥、洁净,无腐烂、变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 在栽培食用菌之前,一定要做好种植计划,何时种植,何时接种,使用购买的菌种,还是自繁菌种,一般必须提前几个月准备物料,将所有的原料在干燥清洁的房间内储存备用。

4.1 桑枝的粉碎与处理

用桑枝生产食用菌的第1步就是粉碎处理,常见的粉碎设备有切片机、枝桠粉碎机、锯粉机。 切片机通过切片将树木、 枝桠等切成一定厚度的木片,其切成的碎片较大,要用粉碎机进一步粉碎。 枝桠粉碎机能够先切片再粉碎,从而获得一定细度的木屑。 锯粉机通过高速旋转的锯齿将木材锯成木屑。桑枝食用菌专业户可根据当地的农机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通过粉碎机把桑枝粉碎成0.1~0.8 cm的颗粒。根据我们的经验,使用半干的桑枝条粉碎效果较好。 如用新鲜桑枝条容易粉碎,但因皮层韧性较强,皮层不易打碎或容易缠绕刀片;如用干燥的桑枝条粉碎,由于枝条硬度很大,枝条碎片断裂弹跳易击伤人和磨损机器, 并出现很大的粉尘。 碎粉后的桑枝粉干燥后装袋备用,防止受潮、发霉。 特别是夏伐的桑枝要及时粉碎并晾干,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因发霉变质降低桑枝的营养价值。

4.2 菌种的选择与繁育

4.2.1 菌种的分类与分级 食用菌生产需要用大量的菌种进行接种,菌种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食用菌生产的关键。 食用菌的菌种有固体菌种与液态菌种,不管是哪类菌种,一般都是通过逐级扩大发酵生长而成。 目前把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 一级菌种是母种,母种一般采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培养基, 使用18 mm×180 mm的试管培养。 二级菌种是原种,原种培养一般采用原种培养基,按照配方称料,使用750 mL的玻璃菌种瓶或类似的塑料菌种瓶(袋)装料,用棉塞和防水纸包扎,121 ℃灭菌2 h后接种母种, 培养大约1个月即可使用。 三级菌种是栽培种,是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而成,与二级菌种的培养方法基本相同,是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 小规模生产可直接使用二级菌种接种,接种后的菌袋可直接出菇。 如果大规模的种植,需要制作三级菌种,使用接种三级菌种后的菌棒出菇。但是在生产上由于二级以上菌种制作周期长,而且级数越多,越容易污染和老化,所以大多数菌场使用三级菌种直接出菇,这样周转期短、经济效益好。

4.2.2 菌种的选择与繁殖 食用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和反应是不同的,食用菌可分为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2个阶段。 根据子实体形成对温度的需求,将食用菌划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3类。 低温型是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在24 ℃,最适温度在13~18 ℃,如香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蘑菇、羊肚菌等;中温型是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在28 ℃左右,最适温度在20~24 ℃,如银耳、木耳、大肥蘑菇、牛肝菌等;高温型是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在30 ℃以上,最适温度在24~30 ℃,如灵芝、长根菇等。 所以用桑枝生产食用菌应该以出菇时间确定所需要菌种的品种,华南地区根据出菇时间确定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种类见表2,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出菇时间来选择栽培食用菌的种类。

表2 华南地区根据出菇时间确定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种类

确定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后, 目前有2种方式获得桑枝食用菌菌种,一种是从有经营资质的菌种单位购买原种和栽培种接种后出菇,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小企业;从经济效益上讲,中小菇场购买原种栽培更为快捷。 另一种就是自繁原种或栽培种,原种和栽培种的繁殖要严格按照NY/T 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5 桑枝生产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5.1 配料装袋

按照所选定的培养基质及配方,一般以总质量100 kg为单位, 按所需比例配方后使用混合机加水拌料或者人工搅拌,含水率大约为60%,含水量测定方法可用手握培养料,手指缝有水但不往下滴为准。拌料后闷大约0.5 h后装袋。 一般选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菌袋装袋,根据需要确定尺寸,如使用17 cm×38 cm×5 um的聚丙烯袋, 用相应口径的装袋机装袋。 装袋以紧实较好,但过紧不利于通气,过松则菌丝生长不良,以尽量压实为准,也可用直径为1 cm左右的尖头棒在菌袋培养料中央打一接种孔,装袋后扎口。

5.2 灭菌

灭菌方法有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 高压灭菌的方法是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 温度控制在121~126 ℃,时间为2~3 h。 常压灭菌的方法是将装好的料袋及时进灶,装灶时料袋与料袋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蒸汽流通,灭菌锅要密封严实不漏气;灭菌的原则是先期尽快升温,中期稳定保温,当温度升至100 ℃后保温16 h左右停火。 如果装袋过密、数量较多或生产菌丝生长能力弱的品种, 则需要将在100 ℃时的保温时间延长至24 h左右。

5.3 接种

灭菌结束后,待料温降至30 ℃以下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 接种时选择生长良好的优质原种,用镊子和药勺将原种适量接种在栽培培养基料的表面后,立即将袋口封好。 接种方法有3种:①一端接种,使用一端开口的折角袋,一端接种;一端接种时最好有部分菌种沿接种穴送入到培养料的深部,大部分菌种块放在接种孔上。 ②二端接种,使用二端开口的筒膜,二端接种。 在生产中为使发菌快而整齐, 可以采用两端或两点接种法同时接种发菌,生长速度可以快1倍。 ③侧面接种,在栽培香菇、木耳等使用长度约50 cm的筒膜时,需要侧面接种,接种时菌袋表面要用酒精消毒,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接种器或尖木棒在菌袋的同侧或两侧,等距离扎出3个2~3 cm的孔穴, 而后接入菌种并使用透明胶封口,也可以套袋封口。

5.4 扎口

常见的扎口(封口)有4种方式:①接种后使用同一塑料绳扎口。②接种后使用无棉盖体封口。③接种后使用塑料环和棉塞扎口。 ④接种后使用塑料环套口,外封方形报纸并使用皮筋扎口。 栽培经验表明,使用塑料绳扎口虽然节约了成本但比较费工,使用无棉盖体封口提高了接种速度,使用报纸封口成本低速度慢,使用棉塞成本高、速度慢。 所以建议桑枝栽培食用菌使用无棉盖体封口。

5.5 培菌

培养室要遮光、干燥、通风。 将接种后的菌袋转入培养室内堆垛或上架堆叠,堆叠的层数不宜过高,菌袋排放方式根据气温而定, 在冬季宜采用横积堆码, 夏季应采用井字形堆放,或单层排放,以免产生高温烧菌现象。 防止高温烧菌的措施是定时翻堆,加强通风散热,并且根据品种要求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要定期检查杂菌感染情况,如有感染要及时处理。 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0~30 ℃、相对湿度70%以上,30 d左右菌丝可长满菌袋。

5.6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在20~30 ℃、相对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左右,使菌丝充分成熟,再移入出菇室或室外遮阳棚内,出菇条件根据季节和所栽培的食用菌的类型确定。

香菇:立式出菇是在出现褐色隆泡后脱筒除去塑料膜,再将菌筒站立,菌筒出现转色时要适时补水;架式出菇是在菌筒出现转色后,单层排放在层架上,在原基附近用刀开口,并适时补喷水。

平菇、秀珍菇和姬菇: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侧耳类食用菌在生理成熟后,排放到出菇架上,或者堆叠横放,或者墙式堆叠,打开一端或两端的棉花塞或扎口绳,并适时补喷水(图1-2)。 但杏鲍菇和白灵菇等珍稀品种可根据商品要求进行疏蕾,每包保留1~2个健壮的菇蕾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图1 桑枝栽培平菇秋季生长状况

图2 桑枝栽培秀珍菇秋季生长状况

金针菇:套袋栽培的,当菌包生理成熟后,降温至15 ℃以下,并打开菌包棉塞或套环,或者切去包口,用另一只较大较长的折角袋把菌包套入,或者用两端开口的筒膜套入包口,站立出菇;搔菌法为菌瓶或菌包生理成熟后,搔菌并适时补喷水。

黑木耳:主要采用短棒地摆出耳的方式,采用17 cm×38 cm的菌袋,生理成熟后刀切划线,菌袋划“V”线、“×”线和“一字”型横线均可,需尽量多划线,划线后直接放在地上,或站立放置在层架上;另一种方式是全日光长棒支架出耳,在棚内划线,形成耳基后移入大田,搭架子,长耳棒倾斜直立,菌棒间隔出耳。

灵芝:在菌袋现蕾后站立开袋,温度控制在25~30 ℃,适时补喷水和通气。

长根菇、茶薪菇:长根菇、茶薪菇栽培站立出菇或墙式出菇(图3)。 滑菇单层排放,现蕾后刀割菇蕾生长部位,或切膜,并适时补喷水。

图3 桑枝栽培长根菇夏季生长状况

毛木耳:吊带式栽培适用于短棒,使用塑料绳串起栽培袋,用小刀在栽培袋上划“+”、“V”或“一”字型开口,尽量多划线(图4);斜立式栽培适用于长棒,是在畦床上搭木架,长棒倾斜直立,菌棒间隔出耳。 单层出耳,是单层摆放在床架上,四周划线出耳;墙式排放两端出耳,是在墙面两侧划线的出耳方式,但产量低、时间长。

图4 桑枝栽培毛木耳夏季生长状况

5.7 病虫害防治

桑枝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原则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在原料的选择上,要选择新鲜无病虫的原料,使用前在烈日下曝晒。 在品种选择上,选取抗病性强的品种。 在操作管理上,严格灭菌和接种操作,加强培养室和菇房的灭菌与消毒工作。 桑枝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的病害有腐烂病、曲霉病、青霉病、木霉病、链孢霉病、以及毛霉和根霉污染;虫害主要有蚂蚁、菇蝇、蚊子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主要采取预防措施,发现病虫危害,及时剔除。

猜你喜欢
桑枝菌袋原种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