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杰
(河南警察学院 指挥战术系,河南 郑州 450000)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非智力因素虽然不像智力因素那样直接接受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但是非智力因素在促进智力发育以及培养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体育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选材的精准化以及训练方法的成熟化,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的差异已变得十分微小,心理素质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意志力等往往能改写比赛的结果,创造转败为胜的奇迹。目前系统研究非智力因素与散打运动关系的文献十分少。
国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早,迄今为止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美国的亚历山大,在他的论文“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中最早使用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1]。受亚历山大的启发,美籍心理测验大师韦克斯勒进一步深入研究,把相关知识用于军队测试中,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他对智力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如内驱力情绪平衡、坚持性等。之后,韦克斯勒更加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1950年他在美国一家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对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讨。他认为,一般的智力不能仅仅等同于各项智力之和,而还应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非智力因素,他认为人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气质,先天的一些认知情感等。这篇文章被心理学界认为是非智力因素诞生并作为科学进行研究的标志[2]。这时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属于起步阶段,抽象层面的研究居多。20世纪中后期以后,人们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者,如皮亚杰和奈瑟尔等,他们都认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功能有特定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逐步深入,人们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具体化,开始在非智力因素测量方面做出新的研究和尝试,制作出了一些测量表和问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Epstein和Meier的 “非智力因素测量表”简称“CTI”,Tracey 和 Sedlacek 的 非 认 知 问 卷 (Non-Cognitive Questionnaire,简称NCQ)。这些测量手段主要被用于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具有相当高的信度。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虽没有明确提出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但是他对非智力因素研究方面的论述对以后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认为,科技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感情,发展他的才能,因此,必须改革与科技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教学理论,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对非智力因素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西方国家人们都比较认可非智力因素的存在,但是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存在许多冲突的主要表现在不同问卷提出的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
我国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是吴福元教授,1981年吴教授在广州心理学会议上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燕国材在《智力与学习》、《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两篇文章中都具体提到了非智力因素的相关问题,尤其是燕国材于1983年2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后,在我国教育界和心理界掀起了一股关于“非智力因素”讨论的大浪潮,许多专家和学者纷纷展开讨论和研究,《华东师大学报》也曾为“非智力因素”开辟专栏。目前体育心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都比较认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开始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研究。
燕国材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燕国材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叫做非智力因素。”他又进一步将其外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层次,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第二个层次是中观层次,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是微观层次,即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各项心理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4]。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接收、加工和处理外界的信息,但它可以配合智力活动,影响主体智力活动的取向,并为其提供动力。如,散打运动员如果对其从事的职业或体育运动有极其浓厚的兴趣,那么便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废寝忘食的去钻研散打运动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巧。这样,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便能积极地配合其智力活动,把散打运动的技战术能力推进到更高的层面。又如,运动员正确的动机和强大意志力是其追求胜利、现身比赛的内驱力[5]。非智力因素往往能促进运动员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刷新纪录。
某种技能的掌握一般包括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阶段。非智力因素能够使复杂的认知过程等智力活动越来越定向化,以至最后定型化,这对运动员良好的运动品质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毅力和良好的情感能促进运动员克服各种不好的内外环境因素,不懈追求技能的提高,最终形成坚决完成训练任务的优秀品格。总之,非智力因素能够在主体复杂的认知活动和智力活动中起到巨大的定型功能。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有限的,而且个体智力之间的差别也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智力因素不是取得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相反,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追求事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智力方面的不足,最终推进个体取得事业的成功,甚至是创造奇迹,如爱因斯坦、童第周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
实践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同的动机往往带来不同的行动力度和努力程度,当然结果也是不同的。体育学习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而又各不相同。体育学习的动机主要有:健康的需要;生活娱乐的需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要;丰富体育文化知识的需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在散打运动训练中,如果能够引发或进一步提升运动员正确的运动动机,那么他们将愈来愈认真刻苦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如,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我价值表现的迫切感与欲望,往往能在训练或比赛当中给运动员提供无穷的力量,最后克服重重困难夺得胜利。我们在利用动机这一非智力因素提高散打运动员训练质量或比赛成绩时,一定要结合运动员的层次,尤其是要结合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做到区别对待。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远大志向和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有明确的追求取向,也不可能在其基础上形成良好认知活动习惯。积极的情感往往能左右散打运动员追求的取向,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决心能使运动员形成稳定的心理活动类型,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有助于智力的进一步发挥。在散打运动中,教练员及相关人员若能积极利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使运动员克服各种不良的内外环境因素,使其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认知活动类型,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良好的习惯性作用。
非智力因素能补偿智力方面的不足,如,“笨鸟先飞早入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每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都有其鲜明的技术特点。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6]。这种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以及心理取向有直接关系的,运动员只有完美展示了共性和个性之后,才真正展现了自己。散打教练员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这一作用,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员的发展。
全面优化各项非智力因素的功能,要根据运动员的情况着重培养和发挥某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功能,但基础是全面优化各项非智力因素的功能。虽然在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关键时期,促进其取得胜利的只是某种非智力因素,但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散打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全方面和可持续发展。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李洪玉.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黎明.赞可夫的非智力因素观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93,(3):35-38.
[4]燕国材,崔丽莹.超越情商——非智力因素与成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5]冯云.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青海师专学报,2004,(5):112-113.
[6]李春叶.体育训练课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院报,2006,(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