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创刊30年来的文本研究

2012-12-06 23:30郑丽丽李宗浩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学报竞技运动员

王 健 ,郑丽丽 ,李宗浩 ,康 鸾

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创刊30年来的文本研究

王 健1,郑丽丽2,李宗浩3,康 鸾4

采用文献法与文本研究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自创刊30年来所刊发与运动训练学专业领域相关的692篇论文进行梳理,评述运动训练学专业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与未来走向,论述典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讨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旨在为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提升运动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影响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运动训练学;学科专业;论文;中国

从1981年创刊的《体育教学与科研》到1986年更名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走过而立之年的它,越来越凸显国内体育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风范,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作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的投稿人和审稿人,心潮澎湃,喜悦之余,深切地体会到它30年来的不易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滋味,为之萌动抒情文字的冲动,谨以此文共勉之。

本研究以《学报》创刊30年以来刊登的108期中的692篇运动训练学及其直接相关研究的学术文章为横线,以竞技体育发展与管理、运动员选材与后备力量、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运动员竞技能力、运动项目制胜因素5个研究维度为纵线[1],以影响我国运动训练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模式的典型选题为文本研究的切入点,围绕问题、事件、观点、取向展开讨论,旨在研讨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据此说明运动训练学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升其学术价值和学科影响力。

1 基于竞技体育发展与管理文本的分析

通过《学报》中144篇关于“竞技体育发展与管理”文本的资料分析,其研究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1 关于“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发展动态、回顾与展望”方面的研究

代表性作者有田麦久、马铁、凌平、程云峰、张志东[2-6]等。如田麦久[2]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目标设置》一文中,对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目标定向提出了科学预见。文章首先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奥运赛场上的“三级跳”,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从多个方面论证奥运后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目标定向:提出应继续实现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并论述了应怎样实现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并从准确把握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发展环境、大力增强竞技选手的参赛实力3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最后,从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应如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国际责任等进行进一步论证。

1.2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研究

如邵民和等[7]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高校办学相结合着手,提出了二者“互赢互利”的发展关系;又如郑盟[8]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足球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思路与办法,其学术观点和见解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而鲁飞[9]则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一文中,从个案研究入手,指出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问题解决的办法。范彦华[10]在相关文章中,分别从竞技体育的体制改革、方法体系等方面进行剖析,找出目前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计划及动态走向,为我国此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1.3 关于“某一运动项目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方面的研究

这类文章的研究路径主要依据某一项目展开讨论,进而归纳该项目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其研究的结论往往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应用价值凸显。代表性文章的作者是和平[11]、张志杰[12]、夏西薇[13]、翟庆元[14]等。其中王健在《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15]一文中,通过对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前6名、全能前36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同时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整体实力上看,肯定了中国队在短期内仍将领导世界男子体操运动的潮流,提出并剖析了我国男子全能奖牌的争夺复杂化趋势,提出了比赛规则应顺应竞技体操发展的需求进行补充与修改,进而促进体操运动项目“特长化”的发展的观点。

从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发展与管理领域的研究已经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孤立到系统的飞跃,并能够更好的、全面的为实践训练竞赛需要服务。但在竞技体育动态发展过程中,仍会存在并涌现新的问题及需要开垦的领域。因此,能够保持走在此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并取得开拓性的进展,除了要求引进并借鉴各个方向领域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外,重要的是要在科学研究中时刻体现出人文精神,不仅是尊重了运动员、教练员的个人需要,同时也考虑了“运动集体”(含运动员、教练员及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科研后勤人员等)的现实需要,并且还要考虑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后的就业和继续发展的社会需要。

2 基于运动员选材与后备力量文本的分析

“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运动训练高效开展的前提是能获得大批可充分开发的竞技天才少年”、“运动员选材的生物性与运动员培养的社会性有机结合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效手段之一”[16]。《学报》中围绕这些训练理念进行研究选题的文章相对甚少,仅有27篇文献,尤其是有关“运动员选材与后备力量”文本的学术文章更是凤毛麟角。20世纪80年代,学者韩勇、王维群、罗先俊、舒有馍[17-20]对选材指标体系的界定、方法选取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但后来随着研究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又有靳厚忠、黄耕培、谭思洁、张瑛秋等学者[21-24]采用某专项运动员为对象进行选材研究,构建测量人体生物学指标体系,包括骨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要素,此类研究在方法上,呈现出多因素、综合性、时效性等特征。

20世纪初,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被学界和运动队管理层广为关注,其研究成果在各个运动项目领域中已普遍应用。从相关文献梳理中发现,运动员选材从项目选材模式及标准进行初级的分析,并对具体指标进行实验测试,使这一体系由最初的雏型阶段渐入成熟。笔者认为:如今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竞争的不断激烈,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随之不断提高,加上在训练竞赛过程中各种弊端的不断涌现,对选材及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各方面加强运动训练后备人才的建设,提高基层训练的人才储备量,逐步发展国内各个奥运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初级选材的定量化分析,确实为我国后备力量的快速全面成长提供科技支持。

目前,由于科技水平与手段的提高,测试数据仪器设备的改进,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呈现出“精、深、细”的趋势;而后备人才力量的课题越加注重从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审视其队伍建设,更加关注从文化素养和人文教养的角度探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愈加强调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遴选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 基于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文本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关“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文本的文章共131篇且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而从21世纪初的10年中仅刊登22篇,不足全部的16%。这说明,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兴趣有所转移,标志性研究成果有待加强,如张德新[25]、安瑛[26]、田鑫[27]、张红松[28]等。在韩春利撰写的《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29]一文中,通过对我国80名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36项指标值的研究分析,构建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制定了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基本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训练学分析。作者文中认为: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需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运动成绩贡献率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作者许博、刘家其、张庆春、王晓波、张锡侯[30-34]等人对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值得一提的是,于红妍在关于《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35]的研究为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陈丽霞在《以屈膝15°左右站立为健身健美操动态基本姿势的定位研究》[36]一文中指出:采用屈膝15°左右站立为健身健美操动态基本姿势进行锻炼,可以减少膝关节活动范围,降低膝负荷,增强初学者股四头肌的肌力,建议将此其确定为膝关节动态保护性姿势;吕青关于《跳远运动员髋关节振动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37]的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观点。又如,尹军等在《田径组合项群世界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38]中认为:随着训练阶段的深化和竞技能力的提高,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递减趋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平缓递增趋势,技术训练比重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另外,高怀信[39]、刁在箴[40]、程武[41]、孟昭鑫[42]、吕万刚[43]、王健[44]等人,分别对不同运动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除了对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动作编排、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外,还对运动员的心理、生理进行初步探讨,对选手的定向心理问题及生理机能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引起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到早期专项化经历、动作惊险性的磨砺、艺术美的陶冶、大量失败的体验、自我竞争激励和大龄队员的影响造成的。其次,还包括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全面作好赛前准备,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为等。

综上所述,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文本对问题研究的共性是:针对某一技术动作或某一运动专项或某一运动队(员)的训练计划与训练方法展开研究,研究方法多采用定量分析,研究者关注问题的细节,强调问题讨论的深度,对问题的描述呈现单一性、数字化、微观化特征。一般这类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相对较低,可推广价值较低。

4 基于运动员竞技能力文本的分析

目前,学界广泛借鉴相关学科专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运用综合性研究手段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探究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并取得许多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学报》所统计的219篇文献中,主题与内容涉及运动员参赛能力的论文21篇;论及技战术能力的102篇;讨论体能训练问题的49篇;关注心智训练的35篇;其余12篇论述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关系。

论及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文本中,在研究方法上多选用高速摄影、肌电图、等动仪、测力仪、录像统计等运动生物学科的研究手段;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遵循自然科学研究的路径,强调变量的控制、数据获取的严谨、结果的可重复。代表性文献有《跳水板动态性能分析及运动员》,《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之研究》,《高低杠脱手再握类动作撒手技术研究》,《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击球动作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的相关》,《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动力学分析》,《青少年蹦床运动员静态平衡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研究》,《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脊柱腰椎节段受力特点分析》等[45-52]。这类选题的研究思路基本相同,即根据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通过深入分析运动员(队)技战术特点,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与实施对策,提升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水平。

在讨论体能训练问题的49篇文章中,研究对象多选择优秀运动员为样本,且多为小样本;研究内容的讨论也常围绕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及其与技战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同时着眼影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负荷量度、计划安排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例如,张剑利、梁进的《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测与调控研究综述》,齐家玉(1998)的《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徐本力的《从潜能学角度对刘翔打破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若干非常态因素的训练学思考》,马丽亚的《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及评级标准研究》,李少丹的《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刘俊一的《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等[53-58]。这类文章研究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选题密切围绕训练一线中的实际问题、共性问题、亟待解决重难点问题展开,故研究结果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凸显。

此外,还有部分知名学者就“竞技体育科技服务与保障”专题开展研究,提出有学术影响的观点和见解,凸显学术研究价值引导性。如李宗浩提出了后奥运时代,以科技为先导构建我国优秀运动队的知识体系的可行性及其实施路径[59];又如翟庆元认为,科技手段的运用是日本竞技体操长盛不衰的法宝[60];再如田麦久[2]总结了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目标设置,他认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应该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行,实现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健全举国体制、保障公平竞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他进一步指出,在建设全面发展体育强国的途程中应发挥积极的领引作用;在国际竞技体坛上应肩负起时代赋予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责任。

5 基于运动项目制胜规律文本的分析

竞技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不是“个”,而是“群”。在项目制胜因素群里,诸因素(竞赛规则、场地器材、对手、裁判员、教练员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及组合方式,进而构成制胜因素的本质属性。通过梳理《学报》刊载162篇此类文章不难发现,多数学者选题侧重运动项目自身特点开展研究,而对制胜因素相接近项目(群)之间共性的探讨和把握还略显单薄。我们将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归纳为如下3种情况:

第一种学术观点认为:“裁判员对竞赛成绩起主导作用,其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比赛结果”。这类研究文献数量居多,代表学者有郭惠平、许世岩、李伟烽、王灿、白焕文、张绍英等[61-66]。文章中关于裁判员自由裁量权的提法,得到学界和运动项目管理层的支持和认同,目前该学术观点被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所借鉴和修订完善,已成为时下学界追逐的热点问题。

第二种学术观点的看法是:“竞赛规则的演变和场地器材的改进直接影响到奖牌的归属”。这类研究文献数量居中,主要研究者有王健、孙剑辉、姚丽琴、李全[67-70]等。文章中他们强调指出:竞赛规则的变化使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比赛规则的变更往往体现了运动项目不断发展的需求。规则与项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即满足规则不断演变的内在联系,又促进运动项目及其运动技战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种学术观点概括为:“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运动员(队)整体竞技实力的提升”。此类文章数量相对较少,如姚志祥、陆璐等[71-75],他们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展开,认为对裁判员的研究应从心理分析、行为研究及督察机制3个方面切入。另有部分文献对裁判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国际语言及督察机制进行一定的剖析,找出落后之处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设性建议,为我国建立完善、规范、有效的裁判体系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6 结 语

由于研究切入点的局限性,以及文章结构设计的主观性,因此,本选题讨论所涉及内容的观点和见解还有进一步商榷的空间。笔者认为,综述《学报》创刊30年来所刊发的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学术论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科技的进步和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运动训练学学科研成果的代表性,可以传播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动态,凸显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中的学术引领作用;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学报》办刊的宗旨和舆论导向,即树立精品意识,坚持特色栏目,严肃学术纪律,执行学术规范。

简言之,基于《学报》创刊30年来运动训练学领域文本的探究,我们梳理了它的研究新成果,提升了学术价值,同时指明了其专业发展的方向,扩大了影响力。

[1]曹景伟,席翼.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43-45.

[2]田麦久.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目标设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6):7-10.

[3]马铁.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2):10-14.

[4]凌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理论基础的回溯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4):46-49.

[5]程云峰.论竞技与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3):46-49.

[6]张志东.浅议竞技体育中的韬略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4):63-66.

[7]邵民和.竞技训练体制改革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目标调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2):107-110.

[8]郑盟.中国足球发展改革与举国体制创新思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56-61.

[9]鲁飞.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51-53,61.

[10]范彦华.中国体育改革成本问题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29-33.

[11]和平.三级跳远在奥林匹克百年历程中的发展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2):74-77.

[12]张志杰.概论中国乒乓球运动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3):46-50.

[13]夏西薇.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发展趋势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3):87-91.

[14]翟庆元.日本竞技体操及其科研发展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2):93-95.

[15]王健.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66-68.

[16]金玉.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选材管理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91-95.

[17]韩勇.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37.

[18]王维群.运用生理指标进行短跑选材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2):9-11.

[19]罗先俊.体操运动员的选材方法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2):88-92.

[20]舒有馍.垒球运动员选材模式的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1(3):32-36.

[21]靳厚忠.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6):48-49.

[22]黄耕培.选材中骨龄评定方法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7(0):36-44.

[23]谭思洁.天津市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初级选材评价标准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3):91-96.

[24]张瑛秋.国家女子乒乓球后备力量培养的文化教育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31-233.

[25]张德新.技巧动作“双重倒立”技术初探和新上法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2):64-69.

[26]安瑛.关于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早期专业化训练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4):63-65.

[27]田鑫.女子标枪重心前移后我国运动员在训练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92-93.

[28]张红松.排球技术对墙练习法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90-92.

[29]韩春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4):62-65.

[30]许博.篮球专项弹跳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3):85-89.

[31]刘家其.排球拦网的综合训练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95-97.

[32]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战略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39-242.

[33]王晓波.录像示范和现场示范对运动技能观察学习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1):45-48.

[34]张锡侯.足球射门基础训练方法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2):66-71.

[35]于红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8-130.

[36]陈丽霞.以屈膝15°左右站立为健身健美操动态基本姿势的定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50-53.

[37]吕青.跳远运动员髋关节振动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4):293-296.

[38]尹军.田径组合项群世界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25-27.

[39]高怀信.提高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4):47-50.

[40]刁在箴.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艺术价值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8-171.

[41]程武.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六人项目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69-71.

[42]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61-64.

[43]吕万刚.竞技体操高难动作创新选择与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73-75.

[44]王健.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4):21-24.

[45]霍明.跳水板动态性能分析及运动员——跳板振动配合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7,(1):24-30.

[46]张一兵.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之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2):17-18+16.

[47]王健.高低杠脱手再握类动作撒手技术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2):47-50.

[48]王腾.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击球动作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02-105.

[49]李厚林.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动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4):94-97.

[50]宋雅伟.青少年蹦床运动员静态平衡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102-104.

[51]曹志飞.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91-95.

[52]鲍春雨.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脊柱腰椎节段受力特点分析-基于有限元理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42-44.

[53]张剑利,梁进.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测与调控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3):22-26.

[54]齐家玉.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1):12-15.

[55]徐本力.从潜能学角度对刘翔打破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若干非常态因素的训练学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3):191-195.

[56]马丽亚.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及评级标准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101-103.

[57]李少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73-75.

[58]刘俊一.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J].天津体育学报,2009(2):91-94.

[59]李宗浩.构建“科技先导型运动队”有关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3):43-47.

[60]翟庆元.日本竞技体操及其科研发展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2):93-95.

[61]郭惠平.完善裁判员执裁督察工作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75.

[62]许世岩.竞走裁判员肤视力选材标准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82.

[63]李伟烽.足球裁判行使判罚“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78-92.

[64]王灿.女子竞技体操裁判的评分自由裁量权浅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1):69-72.

[65]白焕文.谈垒球裁判工作水平的重要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4):69-70,57.

[66]张绍英.谈谈现代金属标枪落点裁判问题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4(3):49-53.

[67]王健.从规则演变看男子竞技体操技术态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4):78-82.

[68]孙剑辉.新规则条件下影响排球比赛胜负若干因素浅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60-62.

[69]姚丽琴.从竞赛规则变化谈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65-67.

[70]李全.新规则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81-184.

[71]姚志祥.浅析业余体校教练员的职业心理与管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6(4):28-36.

[72]张新.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91-92.

[73]陆璐.中国国家级教练员知识形成途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407-409.

[74]于少勇.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的影响因素:团队水平的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68.

[75]郭惠平,卢志成.完善裁判员执裁督察工作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76.

Perspective and Review on the Domain of Sport Training Theory:Thirty Years Text Research of the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WANG Jian1,ZHENG Lili2,LI Zonghao3,KANG Luan4
(1.Dept.of Graduate,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Dept.of PE,Tianjin College of Modern Technology of Occupation,Tianjin 300350,China;3.President Office,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4.Dept.of PE,Tianji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Tianjin 300204,China)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d text,this thesis analyzed 682 papers of sport training domain which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since first issue.We look into the future and review on the domain of sport training,and probe into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ity significance to these research papers,and inquire into the disciplin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China sport training theory.The aim is to promote academic influence to the subject of sport training theory and provided reference with specialist of sport training domain only.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sport training theory;discipline;thesis;China

G 80-05

A

1005-0000(2012)02-0138-05

2012-02-06;

2012-02-16;录用日期:2012-02-2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64SS12075);天津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2603)

王 健(1964-),男,天津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过程调控与管理、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

1.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381;2.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天津300350;3.天津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天津300381;4.天津外国语大学体育部,天津300204。

猜你喜欢
学报竞技运动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