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体育政策制定中“利益失衡”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2012-12-06 14:32:32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利益政策

费 瑛

(江苏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我国公共体育政策制定中“利益失衡”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费 瑛

(江苏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政策的制定中存在利益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之间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比严重失衡、贫弱群体的体育利益被相对剥夺、公共体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政府部门自利性问题,建议:正确认识并尊重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地位;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制定公共体育政策的唯一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改善社会体育的财政投入情况;充分关注贫弱群体的体育利益;建立并完善各利益群体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

公共体育政策;利益失衡;解决方案

1 前言

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将注意力转向丰富文化生活、保持健康体魄,因之形成的“社会公共体育需求”越来越迫切。从世界体育的发展规律看,社会体育成为体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大势所趋。

虽然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已经开始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化,但目前社会体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规范程度与经济发展很不相称,尤其是政府在制定公共体育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利益失衡”现象,直接导致了社会体育利益的分配不公平,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事业发展。

2 “利益失衡”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现代社会中,政府制定、颁布的公共政策总目标是:为全体公民服务,其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同理,公共体育政策的制定执行是公共体育资源在社会各群体间再分配和实现公众公共体育利益的过程。

理想状态下,公共体育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团在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进行平等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但事实上某些强势利益集团却常常就一些重大问题向政府施压,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公共体育政策的利益选择出现偏向,这种现象即被称为“利益失衡”现象。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制定公共体育服务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失衡”表现主要有:

1)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之间的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科学。

第一,财政投入比例失衡:1995年我国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为27.78亿元,其中投向社会体育的事业经费中央一级为800多万元,各地方财政逐级递减,据估算总额不足1.5亿,而1985年日本政府在社会体育方面的投入(约1740亿日元)是竞技体育方面的投入(约l5亿日元)的116倍[1]。

第二,场地设施比例失衡:目前,在占全国同类资源67%的学校场馆中,对社会开放的室内场馆只有6%[2];而截至1995年末,全日本各类学校运动场地中86.9%对外开放[3]。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科学直接导致公众体育资源享有程度过小,造成社会大众对政府体育工作不满意,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政府体育服务的满意度为15.6%,接近9成的居民认为《体育法》实施效果是“说不清”和“差强人意”,接近8成的居民对现行体育政策总体评价是“说不清”和“不满意”[4]。

2)不同社会群体间体育利益水平差距大,弱势群体的体育利益被相对剥夺。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其示范带头作用不可低估,但不可否认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其中以民工、下岗人员、普通工人为主的社会群体在收入、受教育、医疗、保险、工作机会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他们应享有的公共体育资源也同样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相关学者2004年对北京弱势群体的调查显示:全年体育消费开支不足百元和因生计所迫没有体育消费预算的人口总和超过了总人口80%, 其中农民工群体中, 85%没有体育消费行为,96.17%只在免费场所中参与过体育锻炼[5]。现实生活中,公共体育资源相对贫乏使弱势群体的体育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他们在享受公共体育资源时时常遭遇到城镇居民的排斥,无疑会诱导他们产生"体育利益被相对剥夺"的想法。

3)政策制定中存在“政府部门自利性”问题。

一般认为政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只代表公众利益,不存在自身利益,但随着“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政府也是“经济人”,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作为影响政策制定的强势力量,受“经济人”动机影响也会“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公共政策的制定偏离公众利益的主方向。

相对于竞技体育投资而言,群众体育投资的社会效益在短期内很难被直接观察到,一些省市就把竞技体育成绩与官员的政绩、升迁直接挂钩,导致金牌数狂升、公众体质猛降,使公共体育政策异化为满足官员利益的工具,引发了全社会对“一个奥运冠军上亿元投入是否合理”、“全运会金牌与巨大投入是否成比例”等问题的争议,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3 “利益失衡”现象的解决方案

1)认识并尊重体育活动的重要地位。

2)以“实现公共利益”作为制定公共体育政策的唯一出发点和衡量标准。

制定和维护公共体育政策时,只有始终坚持公共利益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3)改善社会体育的财政投入情况。

政府应做到:扩大财政投入总量,逐步提高体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提高公共体育投入占体育财政总量的比例。

4)充分关注贫弱群体的体育利益。

力争通过政策和财政的适当倾斜,打破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通过增加健身场地、提供免费体育服务等措施使贫弱势群体获得“社会安全感”和“利益平衡感”,同时尽力避免每一项公共体育政策对贫弱群体可能造成的利益损害,并完善可能损害发生后的全面、合理补偿。

5)建立并完善各利益集团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

拓宽信息来源、完善决策咨询、听证等制度,增加沟通渠道并最大限度保障沟通渠道畅通。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理顺关系的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并实现政策中各方利益均衡。建立科学的“社会体育利益格局”信息指标体系,快速反映社会体育利益格局的变动及其发展方向,从而合理把握调控的时间、力度。

[1]冯国有.公共体育政策的利益分析与选择[J].体育学刊,2007,14(7):15-19.

[2]李益群,李静.政府与体育的公共政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51-153.

[3]王才兴.体育公共服务国际比较及启示[J].体育科研,2008,29(2):27-31.

[4]张金.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StudyonChina'sPublicSportsPolicy“InterestImbalance”andItsSolution

Fei Ying

(P.E. Institwt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anjing, 212003,Jiangsu,China)

Currently, our public sports policy there is "interest imbalance" phenomenon, mainly as follows: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imbalance in public health and sports,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are relatively deprived,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s "interests to create their own "problem in public sports policy-making. Suggestion:(1) Awareness and respect for sports activities ar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osition,(2) Take "the realiz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as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measure of the formulation of public sports policy, (3) Gradually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put of the community sports,(4) Full attention to the sports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5)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physical expression of interest of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public sports policy;interests' imbalance;solution

G80-05

A

1672-1365(2012)01-0042-02

2011-10-05;

2011-12-01

镇江市体育局2010年度体育科研局管课题(ZJTY2010003)

费瑛(1975―),女,甘肃天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利益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09:58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