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春艳
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前应用舒芬太尼维持手术麻醉,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逐渐受到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而在中老年胸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次临床实验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应用了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现对临床实验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5±1.3)岁,患者体质量指数均在30 kg/m2以下。患者的麻醉分级在Ⅰ~Ⅲ级不等,所有患者肺部功能均基本正常或存在轻度障碍,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术前脉搏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手术类型包括纵隔肿瘤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和肺叶切除书。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不用药,进入手术室后在上肢静脉实施桡动脉穿刺,检测患者的SpO2、心率和血压。实施静吸全身麻醉,即以0.8 mg/kg阿曲库胺、0.50 μg/kg舒芬太尼、1.5 mg/kg丙泊酚、5.0 mg地塞米松和0.3 mg阿托品诱导,双腔插入气管导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接入麻醉剂对呼吸进行控制,呼吸时间比设置为1:2,呼吸频率为11次/min,潮气量为8 ml/kg。手术过程中使用5~10 μg/(kg·min)阿曲库胺、0.05~0.10 μg/(kg·h)瑞芬太尼和3~5 ml/(kg·h)保持麻醉深度,按照手术过程的需要,吸入七氟烷。B、C、D三组患者分别注射0.10、0.15、0.20 μg/kg 的舒芬太尼[1]。
1.3 观察指标 (1)拔管时间:麻醉药停止用药到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导管拔除条件为:自主呼吸5 min后SpO2大于95%、吞咽和咳嗽反射恢复、呼吸稳定、循环功能恢复、清醒。(2)苏醒时间:麻醉药停止用药到患者睁眼时间。观察和记录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以及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A、B、C三组患者相比,D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更长,四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为65%,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患者,实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2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C组1例,A、B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呼吸抑制现象,四组患者实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舒芬太尼属于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也是一种特异性的L-阿片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行为,同时,能够削弱气管反应。舒芬太尼作为一种术中强效镇痛性麻醉药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且对于肌体的亲和力更强,起效更为迅速,无组胺释放,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更小。除此之外,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镇痛麻醉效果持续时间更长,作用更为显著。本次临床实验对三组患者应用了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其中,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呼吸抑制现象和术后苏醒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A、B、D三组,且血压和心理更为平稳[3]。本次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使用0.15 μg/kg舒芬太尼,临床治疗效果最为显著,是最为理想的用药剂量。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抑制患者肌体的应激反应,并显著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本次临床实验所选择的80例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手术麻醉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从而保证患者主要脏器的灌注效果,以达到心肌氧耗与氧供的平衡[4]。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使用一定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保持呼吸稳定,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同时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卢云.应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全麻开胸手术的苏醒期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8):123.
[2]易永华.胸科手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临床特点分析 [J].吉林医学,2012,33(16):798.
[3]贾新安.胸科手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体会 [J].药物与临床,2012,3(12):134.
[4]李毓.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观察 [J].山东医药,2012,5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