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祥,俞 葵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产业集聚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大量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基于地缘关系组成相似的技术、相似的采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地理集中现象。
汽车产业集聚是指大量的汽车或零部件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汽车或零部件企业之间在技术、知识、资本、人才、信息等方面进行充分地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使整个汽车产业获得强劲、持续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的理论源头是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里阐述的产业区理论,马歇尔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得出结论,大量的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在一起。迈克尔波特将产业集聚和国家竞争优势结合在一起。20世纪后半叶,“第三意大利”(包括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的7个省)的经济迅速增长,人们考察其原因,发现与中小企业在特定地方的集聚密度相关,因此一个有趣的现象——产业集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1
芜湖以奇瑞、瑞江、亚夏等汽车为龙头,同时集聚了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集聚区,2011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675.9亿元,占芜湖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8.36%。芜湖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对芜湖市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芜湖市汽车产业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芜湖市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园、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芜湖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地。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著名民族品牌奇瑞汽车就坐落于此。汽车产业为芜湖的支柱产业,对芜湖市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奇瑞汽车为龙头,全市集聚了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11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675.9亿元,同比增长15.4%,占芜湖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8.36%。在2011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长大幅放缓的背景下,奇瑞公司全球销量仍高达68.3万辆,其中出口16.02万辆,同比增长74.2%。总销量和出口量都继续保持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企第一,并且已经连续7年排在微型轿车市场上的第一位。此外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德国大陆集团、美国江森自控、美国德尔福传动轴、库博、瑞典SKF、意大利菲亚特、信义集团、澳大利亚空调国际、罗比汽车照明系统、瑞鹄模具、恒隆集团以及万向集团,涉及汽车空调、汽车照明、汽车电子和汽车模具等产业链。
目前芜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安徽省唯一被科技部列入全国首批41个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汽车产业在芜湖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见汽车产业对芜湖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
区位商指数
区位商衡量的是各行业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方法为设定一个区域(芜湖市)某产业(汽车)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全国)中该产业(汽车)占有的份额相比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表1 2005年—2010年芜湖市汽车产业LQ系数
2005年到2010年每年计算得出的LQ系数都远远超过了1,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芜湖市汽车产业集中度很高,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度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汽车工业在芜湖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汽车产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巨大,在发达国家尤为如此,汽车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的很多行业实现较快的发展,例如钢铁、塑料、橡胶、化工、电子、石油等,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汽车工业的壮大。
汽车产业是芜湖市极其重要的支柱产业,芜湖每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汽车工业,汽车产业对芜湖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分析的方便,主要就芜湖汽车产业与芜湖工业总产值的相关关系做一些分析,并与安徽省、全国的数据做一些简要的对比。
表2 芜湖奇瑞工业总产值、芜湖汽车工业总产值、芜湖工业总产值及其比例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芜湖的汽车工业产值在芜湖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10年甚至达到了28.36%的历史高位,远远高于全国(4.3%)和安徽省(8.65%)的比重。芜湖的汽车产业与芜湖的城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展的一个缩影,从上图可以看到,安徽省工业总产值也是伴随着汽车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大而增大的,汽车产业在安徽省的工业总产值一直维持在8%左右,如图4所示。
图1 奇瑞工业总产值、芜湖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芜湖工业总产值图
图2 芜湖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与芜湖工业总产值比值、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与全国工业总值比值图
图1为2005年到2010年芜湖市奇瑞汽车工业总产值、芜湖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和芜湖工业总产值的柱状图,从图2可以得知,芜湖市的工业总产值是伴随着汽车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大而增大的,而且汽车产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芜湖市汽车产业占芜湖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全国的水平,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该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在2010年该比例又迅速增大,达到了一个历史高位。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产业集群重镇之一,汽车产业对安徽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芜湖是安徽汽车产业的桥头堡,通过对安徽汽车工业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并与芜湖汽车产业做一些对比,可以对芜湖汽车产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图4 安徽省汽车工业总产值与安徽工业总产值比值图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以知道,芜湖市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并且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3 安徽省汽车工业总产值、安徽工业总产值及其比例
汽车带动就业的效应非常明显,汽车产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直接就业,而且带动了很高比例的间接就业。[2]汽车产业不仅在生产环节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汽车服务环节需要的劳动力还要大得多,汽车相关服务业主要有汽车修理业、运输业、汽车金融保险、汽车销售、汽车管理等。
芜湖市汽车产业在生产环节上已然为芜湖市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只要从奇瑞公司的数据资料上就可见一斑。
表4 奇瑞汽车从业人员、芜湖年末从业人员及其比率
图3 安徽省汽车工业总产值与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图
芜湖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安徽省汽车产业发
不仅在芜湖市,从整个国家的层面上来说,汽车产业对整个经济就业的带动效应也非常强,全国汽车从业人员与全国就业人口的数据及其比例见下表:
表5 全国汽车行业就业人员、全国就业人员及其比例
在宏观经济学中计算GDP有一种方法叫做支出法,即整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四大部门的支出合计,用公式表示即:
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由上式可知,一个经济出口额越大,经济总量也就越大。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的数据得知,2006年到2010年芜湖市每年的出口额有一半以上是汽车产业贡献的,而在汽车产业中出口额又主要是奇瑞汽车贡献的。2010年虽然奇瑞汽车的出口额在芜湖市整个出口额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占据了将近30%的比例,汽车产业对芜湖市的出口贡献不容小视。具体的数据列表如下:
表6 奇瑞汽车出口额、芜湖出口额及其比率
针对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应从政策、人才、资金、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全力营造软、硬创新环境,围绕芜湖汽车产业特色,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划,做大做强汽车工业
芜湖市产业集聚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实现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建设汽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项目引导、多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级汽车基础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汽车研发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积极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为依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同时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土地、信贷方面的优惠支持。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须实现向创新型转变。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逐步建成市场有需求、结构较合理、配套有保证的汽车工业体系。要使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向创新型转变需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具有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芜湖汽车企业要有“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勇于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敢于做汽车发展的革新者,此外在知识快速流动的今天,单纯依靠企业、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自身已难以获得突破,只有在各创新主体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加快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对接,形成创新网络。[3]190
汽车产业集聚存在一种学习效应。学习效应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提高。[4]195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离不开集聚区内成员间的合作,汽车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应加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竞争企业之间(横向)的合作。在横向上整个集聚区内的企业应该建立一种联盟关系,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方面加强合作。从纵向来看,汽车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应该开展技术合作,双方要加强技术交流,明确各自的需求。奇瑞汽车应该发挥产业的龙头作用,促进芜湖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在一些关键资源上也应实现共享。
汽车产业是一个规模效应很强的产业,芜湖市汽车产业要实现集聚式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芜湖市汽车产业的整合也势在必行,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芜湖市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发挥生产的规模效应,这样才能将芜湖打造为国内最先进汽车产业聚集的工业强市。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郭克莎.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1(9).
[3]王成勇.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