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D-二聚体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2012-12-03 03:35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浙江上虞312300
中国药房 2012年44期
关键词:奥扎纤溶二聚体

俞 玮(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浙江上虞 3123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脑卒中的60%~80%[1],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ACI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抗血小板聚集是治疗方法之一,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ACI,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2,3]。近年研究[4]表明,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与脑梗死的发生有明确关系。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是ACI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程度的客观指标[5]。本文笔者观察了奥扎格雷治疗ACI的疗效并检测其对D-D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ibrand factor,vWF)水平的干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经头颅CT和MRI明确诊断。符合:(1)ACI诊断标准;(2)年龄50~75岁;(3)病程<72 h;(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出血性脑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深昏迷者;(2)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如严重心律不齐、心肌梗死者;(3)有血液疾病或出血倾向;(4)血压>180/110mmHg(1 mmHg=133.32 Pa);(5)精神障碍者;(6)近2周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50~75岁,平均(55.2±11.4)岁;多发性脑梗死12例,基底节区梗死22例,丘脑梗死3例,脑叶梗死5例;高血压病史22例,糖尿病史19例,冠心病11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7]分型:轻型(0~15分)9例,中型(16~30分)28例,重型(31~45分)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1名,女性9名,年龄42~65岁,平均(51.6±10.7)岁;经血液生化、心电图及X线检查均正常。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42例ACI患者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8]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脱水,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溶栓,抗凝,使用脑保护剂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80 mg·100 mL-1,静脉滴注,bi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组监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6]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NDS)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各1次)。(2)对照组于体检时,观察组于治疗前、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mL,置于含0.2 mL枸橼酸钠109 mmol·L-1的抗凝管中,轻轻摇匀后,以3000 rpm·min-1离心10 min,分离血浆,-30℃储存,待测。使用美国BECKMANCOULTER ACL7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原装配套试剂和质控品,按照仪器使用说明操作,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vWF含量;(3)记录并及时处理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4)参照文献[6]标准评价疗效。基本痊愈:NDS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NDS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NDS减少18%~45%;无变化:NDS减少17%左右;恶化:NDS减少或增多18%以上;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42例ACI患者均完成治疗周期,无脱落病例。其中,基本痊愈10例(23.8%),显著进步16例(38.1%),进步12例(28.6%),无变化4例(9.5%),总有效率为90.5%。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DL、NDS比较

治疗后7、14 d,ACI患者ADL显著提高,NDS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DL、NDS比较(分,±s)Tab 1 Comparison of ADL and NDS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

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DL、NDS比较(分,±s)Tab 1 Comparison of ADL and NDS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vs.before treatment:*P<0.05,#P<0.01

项目A D L ND S治疗前27.24±14.1325.96±11.72治疗后7 d 34.97±13.79*20.61±10.86*14 d 61.76±12.84#13.68±10.39#

2.3 2组患者血浆D-D、vWF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血浆D-D、vWF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D-D、vWF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浆D-D、vWF水平比较(±s)Tab 2 Comparison of plasma levels of D-D and vWF between 2group(s±s)

表2 2组患者血浆D-D、vWF水平比较(±s)Tab 2 Comparison of plasma levels of D-D and vWF between 2group(s±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ΔP<0.01vs.before treatment:*P<0.01;vs.control group:#P<0.05,Δ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 4230 D-D/mg·L-1治疗前1.85±0.22Δ0.36±0.18治疗14 d 0.47±0.24*#v W F/U·mL-1治疗前6.47±1.19Δ1.76±0.97治疗14 d 2.31±1.22*#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42例中仅有2例出现轻度的头晕、恶心,未影响治疗,其余病例未见荨麻疹、皮疹、皮下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血凝功能、肝肾功能均正常。

3 讨论

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和栓塞有关[1]。绝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此,脑梗死属脑动脉硬化基础上血栓性疾病[9]。

ACI的发病是诸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受损是重要病理基础[10]。研究[11,12]表明,凝血和纤溶活性异常以及血小板在脑动脉病变部位的聚集和活性物质释放增强是脑血栓形成的关键,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F X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13]。血液中D-D水平增高表明体内处于高凝及纤溶状态。检测D-D水平不仅有助于ACI的早期诊断,而且是判断病情程度的客观指标[14]。vWF是由内皮细胞及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大分子糖蛋白,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调节血小板黏附、促进血栓的形成、携带血浆因子、稳定其活性等,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紊乱的特异分子标志物[15],参与ACI的发生、发展,是ACI发生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10]。本研究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浆D-D、v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奥扎格雷治疗后,血浆D-D、vWF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奥扎格雷能降低ACI患者血浆D-D、vWF水平,降低血小板的活化,改善体内凝血/纤溶失衡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ACI的治疗关键是改善脑循环和防止脑损害,促进受损神经功能尽快恢复[1]。目前,治疗ACI可选择的方法较多,但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继发病变有肯定的治疗作用。文献[1]报道,奥扎格雷钠属高效强力的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合成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能抑制TXA2生成,促进前列环素I2(PG-I2)生成,具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对脑梗死有溶通和预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扎格雷钠能显著改善ACI患者ADL和NDS(P<0.01),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1]杨明秀,陈 红,邱小鹰,等.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103.

[2]陈 刚.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4):225.

[3]王晓蕙,金伟华,陈 华,等.奥扎格雷钠国内临床联合应用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3):348.

[4]Lin JX,Tomimoto H,Akiguchi I,etal.Vascular cell components of the medullary arteries in Binswanger's disease brains:a morphometric and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J].Stroke,2000,31(8):l 838.

[5]栾耀芳.血浆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18(4):61.

[6]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7]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8]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9]张连彦,刘志远,付国芬,等.己酮可可碱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9):840.

[10]李明芬,黄晓琪,林英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19.

[11]谭红愉,李少明.血浆D-二聚体改变与急性脑梗预后的关系[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31(2):77.

[12]司 力,卢 敏,杨白侠,等.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05,11(6):260.

[13]Bayes-Genis A,Mateo J,Santaló M,et al.D-Dimer is an early diagnostic markerofcoronary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J].Am Heart J,2000,140(3):379.

[14]周玉明,宿振国,彭新国,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34(1):48.

[15]曾志羽,刘 倩,郑慧蕾,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346.

猜你喜欢
奥扎纤溶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