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管窥(1990-2011)

2012-11-29 03:27叶会昌郎瑞萍
关键词:哈佛诗歌文学

叶会昌,郎瑞萍

(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文章以网络数据库“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PQDT)为依据,查询1990-2011年哈佛大学以中国古典诗歌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学位论文,共得19篇。从概况、研究状况等方面对这些博士论文进行简要评述,以窥哈佛大学20年来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之一斑。

一、哈佛博论概况分析

笔者从作者构成与选题方向关注了哈佛博论,并得出了初步结论。

(一)作者分析

有关哈佛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的作者分析可见表1。

田晓菲曾这样评述北美中古文学研究界的学者:“这一群体的两个特点:一是族裔身份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二是治学方式的多元性。”[1](P601)这两点其实在上表所列的作者分析中同样表现突出。以族裔身份和教育背景而论,这批作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中华文化圈与北美文化圈。

1.中华文化圈

中华文化圈博士论文作者共13人,约占总人数的68%。下面对其中几位代表性人物进行简介。

杨晓山:1982年在安徽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蒙大拿大学和圣母大学,出版学术专著有《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Metamorphosis of the Private Sphere:Gardens and Objects in Tang-Song Poetry;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等。

田晓菲:1989年毕业于北大西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柯盖德大学、康奈尔大学与哈佛大学,出版学术专著有《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Tao Yuanming & Manuscript Culture;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5;北京中华书局2007)、《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the Liang;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7;北京中华书局2010),译著有《他山的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陈威:出版学术专著有《中古中国的帝治诗学:唐太宗、皇家意识形态与宫廷文学》(The Poetics of Sovereignty:On Emperor Taizong of the Tang Dy - nasty;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1年版)

表1 哈佛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的作者分析表

王宇根:1992年在安徽师大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1995-1998)和俄勒冈大学(2005-至今),出版学术专著有《万卷书——黄庭坚与北宋晚期的阅读和写作》(Ten Thousand Scrolls: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Poetics of Huang Tingjian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等。

2.北美文化圈

北美文化圈博士论文共6人,约占总人数的32%。下面是代表人物的概况。

Sanders Graham Martin:出版学术专著有《沈复〈浮生六记〉译本》(Shen Fu.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raham Sanders.Cambridge,Mas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Sep 2011);《绝妙好辞:中国传统中作诗的能力》(Words Well Put:Visions of Poetic Competence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6年版);

Ashmore Robert Rutledge:出版学术专著有《阅读之乐:陶潜时代的文本与理解》(The Transport of Reading:Text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World of Tao Qian(365-427),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0年版)

Christopher M.B.Nugent:出版学术专著有《唐代中国的诗歌生产与传播》(Manifest in Words,Written on Paper:Producing and Circulating Poetry in Tang Dynasty China,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1年版)

(二)选题分析

表2 哈佛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的选题分析表

从选题方向上看,选择魏晋六朝诗及唐诗、宋诗者居多。究其原因,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成熟期,基础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海外学人在进行研究时便于借鉴。连宇文所安(Owen Stephen)也不讳言自己的著述“深深受惠于过去二十五年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2](P11)。另一方面,博士论文的选题除了个人兴趣之外,还与导师的学术领域有一定关系。宇文所安在海外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学界大名鼎鼎,尤以唐诗研究闻名。他的夫人田晓菲则在南北朝诗歌研究界声名鹊起。二人曾分别承担《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唐代部分和南北朝部分的编撰工作。导师的学术专长必然会对学生的选题产生某种影响。

二、哈佛博论研究状况分析

哈佛博论在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学研究、比较研究、传播学研究、性别研究、文化研究、心理学研究等6大类。

(一)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Cheang Alice Wen-Chuen的《苏轼诗中的理想与自我》就是典型的社会学研究论文。作者从文本出发来探寻诗人的内心,并以苏轼作为个案来审视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作者认为,苏轼视诗歌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尤其在仕途遇挫之时,诗歌创作成为诗人安顿心灵的一方净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苏轼价值观的选择,而孔夫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则是东坡毕生的追求,这种人生理想在苏轼后期诗歌(黄州、惠州、海南时期)中更趋明显。

张慧聪的《复古与创新:杨维桢及其乐府诗批判性研究》不仅仅关注杨维桢,而且还包括其领导下的文人集团。作为元代后期(1279-1368年)诗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杨维桢以个人之力创作乐府诗,开拓乐府题材,以杨维桢为核心的文人集团令乐府诗在14世纪中叶重获新生。

(二)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在学界应用也非常广泛。童元方的《两组北行的诗:文天祥和吴梅村比较研究》和杨晓山的论文《领悟与描绘:中英诗歌自然意象的比较研究》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所不同的是,童元方比较的对象是中国诗史上的两位杰出诗人,而杨晓山比较的则是中英有关自然意象的古典诗歌。

童元方认为,文天祥与吴梅村虽间隔300余年,却有极强的可比性。他们都经历过亡国之痛,都面临过生死抉择。他们都有一段路线相同的北行之旅,且在途中著诗言志。只不过文天祥赴大都是慷慨赴死,而吴梅村奔北京则是忍辱偷生。“文天祥的诗,是慷慨就道,激昂中却又无限从容;吴梅村的诗,是踌躇不前,惶愧中却又是万分委屈。”[3](P17)这种惊人的历史相似性伴随着两个人不同的人生抉择与命运走向,令人唏嘘。

杨晓山的论文比较的是中国古典诗学与英国自18世纪至浪漫主义时代的诗学理论,选择的对象则是其中有关自然意象的内容。之所以进行这种跨文化研究,是因为作者认为,在中国与英国古典诗歌中都拥有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与诗意表达,并且特别注重将自然意象与人类情感整合起来。

Raft David Zebulon所著《中国中世纪的四言诗》在思考四言诗(Four-syllable verse)对了解中世纪诗歌的功能和意义时,则将其与在中世纪占据主流地位的五言诗进行参照,作者认为这种比较会让四言诗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更加明晰。

(三)传播学研究

Christopher M.B.Nugent的《中国唐代的诗歌传播》研究唐代诗歌的创作、传播及接受。作者以大量的第一手文献为基础,描述了唐诗的传播轨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重视唐诗传播过程中手抄本的重要价值,而且口头传播形式也为其所看重。

Sanders Graham Martin的《诗外的故事:孟启及其〈本事诗〉研究》同样关注唐代诗歌的传播。作者认为通过对诗歌的细读,可以看到这些“本事”经常透露出诗歌之外的很多信息,包括诗歌的创作背景、传播途径、接受状况,甚至诗歌之外的细枝末节。

(四)性别研究

伊维德(Wilt Idema)在《北美的明清文学研究》中谈到北美明清文学研究时曾说:“在过去的20年里,对明清两代女作家诗歌的兴趣日益增长。这既有中国研究界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也因为研究中国文学的女学者数量增加了。”[4](P636)哈佛博论同样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不同的是,这些女学者在研究中不仅关注女性诗歌,还重视男作家视野中女性的形象与声音。

田晓菲的《透视女性:南朝诗歌中的性别和文学的易装癖》在很多方面对文学传统的偏见提出质疑。她为乐府诗、宫体诗(尤以女性题材为甚)长期在文学史中被轻视鸣不平。在全新的解读方式下,这两类诗歌都发出了具有颠覆性的女性声音。而南朝这些充斥着女性形象与声音的作品在田晓菲看来,也绝非消极意义的肉欲与萎靡。相反,它们象征着南朝诗人对正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orthodox Confucian morality)的颠覆。这种颠覆其实是南朝的文化精神和革命性的审美观的呈现。

王凌靓华的《歌唱的红唇:九世纪的中国歌女诗》则把目光放在了中晚唐诗歌中的歌女题材。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歌女诗(poetry on female entertainers)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透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崭新视角。论文通过女性学、社会学、历史学来探寻歌女诗风靡一时的原因。作者特别提到歌女诗令诗人与歌女各取所需,歌女诗既是她们宣传自己的工具(甚至包含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诗人们扬名立万的便捷手段。

胡秋蕾的《中古早期中国诗歌中的性别与声音》探讨诗歌中的女性声音。胡秋蕾认为,3-6世纪正是中国诗歌中性别表达与性别声音观念创建定型的阶段。作者身份的凸显,诗歌表达中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以及新形式的诗意角色扮演的需要都会影响到诗歌中的性别与声音。性别与声音成为审视这一阶段复杂的、动态的文学与文化世界的突破口。

(五)文化研究

林宝玲的《独立的空间,崭新的自我——六朝文学和艺术中的乡村生活描写》在研究六朝乡村生活时则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而是放在整个六朝文化的大背景下。作者认为能将乡村田园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的,似乎只有那些与乡村生活有距离感,沉醉于田园牧歌生活的的富人。六朝的作家(诗人)发现了山水之美,却忽略了田园之趣。即便是被作者重点关注的陶渊明,其对田园的兴趣似乎离真正的审美还有一段距离。因为他躬耕南亩,采菊东篱,将田园视为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其中毕竟有功利的因素存在。只有当乡村田园被文人视为休闲的“非生产”(非功利)领域的时候,这种描写才会带给人更多的审美遐想。

Ashmore Robert Rutledge的《倾听:九世纪初中国文学中的表演和抒情想象》则将诗歌与表演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作者在论文中极为推崇任半塘先生的《唐声诗》一书。《唐声诗》提出,唐代的“声诗”在很大程度上与广泛的表演相结合。这一观点虽提出多年,却尚未得到深入探究。作者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唐代诗人如何考虑文学创作与表演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在重视狭义的文学文本同时,还应重视与其相结合的表演文化。

王宇根的《印刷文化下的诗歌:黄庭坚与北宋晚期的创作诗学及文本、阅读策略》则与印刷文化密切相关。作者对于江西诗派的崛起与印刷业发展带来的文本生产的环境变化给予特别关注。通过持续不断的文本细读,作者认为,审视文本生产的变化是进入批评意识领域的好机会,黄庭坚的诗学理论正是在印刷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

孙承娟《重写南唐:乡愁与审美想象》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南唐。孙承娟通过宋代有关南唐的文献来还原南唐文学与文化的真实面貌。在对文学作品重新诠释的过程中,作者还认为,南唐文化影响了宋代学者对艺术的喜爱之情和参与审美活动的热情。

洪月的《中国唐代九世纪的浪漫爱情话语》认为,在9世纪(中晚唐),随着年轻、充满活力的市民群体的出现(他们往往对浪漫邂逅特别着迷),浪漫文化飞速发展起来。这些人通过创作、分享、批评而参与到浪漫文学的新话语体系中来。此外,与浪漫文化相关的价值观改变了文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思考方式。

Smilack Jascha Isaac的《中国诗歌中的“桃花源”及其用典》站在大文化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10世纪前中国诗歌中引用或化用陶潜“桃花源”(“Peach Blossom Spring”)典故的发展与演变。作者在翻阅了大量类书和文学总集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和历史阐释学对“桃”意象和“桃”典故扒梳、分类,并进行分析与研究。该研究着重探讨从六朝到晚唐“桃”典故对于文学发展的意义及其发展历程。

(六)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在哈佛博论中也较为普遍。如张淑香在《唐代行旅诗文法研究》中关注旅途中的诗人心理。作者通过对诗歌文本的细读来还原诗人的旅程,勾勒出诗人们在旅途的不同阶段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梁悦的《论谢灵运对山水诗的重新定义》同样是从心理体验来审视谢灵运的山水诗。作者认为,谢灵运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写了最好的山水诗,而是因为他的诗探索了中国文学传统的难题:即一方面认为诗歌是主体经验的直接表达,而另一方面又精确地告诉读者这些山水诗中的体验是不可知的。

陈威在《帝王身份的否定:唐太宗与帝治诗学》中关注的是唐太宗的心理。帝王与诗人的双重身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君主的自我表达。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它是破坏性的驱动力和欲望潜伏之所。唐太宗通过诗歌中禁欲苦行、自我否定的语言来消除这种身份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哈佛博论的一些特点。这批作者多半来自中华文化圈,血脉与教育背景的优势让他们在作相关研究的时候更为从容。从选题方向与研究视角来看,传统与现代兼备,古朴与清新并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丽景象。

三、哈佛博论与中国博论对比研究

为了对哈佛博论有更加清晰的了解,笔者将其与中国近年来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一些引人注意之处。

对社会关系的重视是中国博论的特点。他们特别喜欢从集会、结社、交游、家庭来展开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文学活动的探究。如《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熊海英,复旦大学,2005年)、《南社诗人群体研究》(邱睿,苏州大学,2010)、《南宋江湖文人研究》(张春媚,武汉大学,2005)及《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李朝军,四川大学,2005)就是其中代表。而哈佛博士论文更注重用文化之眼来解读文学作品,发前人所未发。如王宇根的博士论文《印刷文化下的诗歌:黄庭坚与北宋晚期的创作诗学及文本、阅读策略》关注印刷文化、洪月的论文《中国唐代九世纪的浪漫爱情话语》则以浪漫文化为中心。

对于文本的解读,中国博论擅长于从外部向内部挖掘,而哈佛博论则偏爱从内部向外部拓展。中国博论喜欢从诗人们的生平经历来联系其诗歌创作成就及思想,哈佛博论擅长以文本细读为诗人写心。如王永波的《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四川大学,2006)认为,这些诗人与社会的广泛接触是他们的创作敢于揭露社会现实、批判时政、接近下层民众、反映民生疾苦的原因。而Cheang Alice Wen-Chuen的论文《苏轼诗中的理想与自我》则从文本出发来探寻诗人的内心,并以苏轼作为个案来审视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

即使在接近的研究方向上,哈佛博论与大陆博论也往往不太相同。大陆博论以深厚的文献功力见长,哈佛博论则以独到的剖析视角著称。如同是诗体研究,白朝晖的《初盛唐诗体研究》(南京大学,2002)以作品系年为基础来梳理初盛唐诗歌和诗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为了研究的精确,对一些诗歌作品进行了缜密详实的考证和编年工作。Raft David Zebulon《中国中世纪的四言诗》则思考四言诗对总体上了解中世纪诗歌的意义,将其视为透视中国中古早期诗歌的功能和意义的窗口。

中国博论与哈佛博论同样关注作品的传播接受。但大陆博论更关注印刷体材料,如罗春兰的《鲍照诗接受研究》(复旦大学,2004)就立足于总集、别集、文学选本、注本、史籍、子书及历代诗评来探究鲍照诗歌的传播途径以及后辈诗人对其的接受。而哈佛博论则更重视手抄本的重要意义,Christopher M.B.Nugent的《中国唐代的诗歌传播》就非常重视敦煌的抄本与写本。而书面传播之外的口头传播,也可能对诗人名气的提升、作品覆盖面的扩大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性别研究是双方同时关注的热点。大陆博论有黄芸珠的《唐代女性与文学的相关性研究》(陕西师大,2003)、肖瑞峰的《唐代女性诗歌研究》(浙江大学,2005)、周峨的《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研究》(复旦大学,2007)和王晓燕的《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复旦大学,2011);哈佛博论有田晓菲的《透视女性:南朝诗歌中的性别和文学的易装癖》、王凌靓华的《歌唱的红唇:九世纪的中国歌女诗》、胡秋蕾的《中古早期中国诗歌中的性别与声音》。这些论文研究的对象非常接近,研究策略也趋向于女性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相结合。且作者多为女性,更能以女性视角来还原被男性中心的文学史遮蔽的历史真实。稍显不同的是,大陆博论更侧重线索的梳理与资料的扒梳,而哈佛博论更关注女性话语与男性话语碰撞擦出的火花,从大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全方面的立体化研究。

两相对比,中国博论重在对历史现象自身的细致描述与历史演变过程的深入探究,而哈佛博论则对现象与过程背后的“意义”及“功能”很感兴趣。大陆博论在文献整理上用功甚巨,甚至对某些被人忽略的作家作品进行考据、编年、补遗,多有体大思精之作。哈佛博论则在理论视角上别出心裁,多采纳新颖的理论与方法,更多理论深度。当然,今后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双方在研究过程中应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这必将对未来的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

附录:哈佛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990-2011)目录

Cheang Alice Wen-Chuen:《苏轼诗中的理想与自我》(The Way and the self in the poetry of Su Shih(1037-1101)),1991。

张淑香(Cheung Suk-Hong):《唐代行旅诗文法研究》(A grammar of the T'ang poetic journey),1991。

童元方(Tung Yuan-fang):《两组北行的诗:文天祥和吴梅村比较研究》(Poems of 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1994。

杨晓山(Yang Xiaoshan):《领悟与描绘:中英诗歌自然意象的比较研究》(To perceive and to represent: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ics of nature imagery),1994。

Sanders Graham Martin:《诗外的故事:孟启及其〈本事诗〉研究》(Poetry in narrative:Meng Ch'i(fl.841-886)and"True Stories of Poems(Penshih shih)"),1996。

Ashmore Robert Rutledge:《倾听:九世纪初中国文学中的表演和抒情想象》(Hearing things:Performance and lyric imagi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early ninth century),1997。

田晓菲(Tian Sophie Xiaofei):《透视女性:南朝诗歌中的性别和文学的易装癖》(Configuring the feminine:Gender and literary transvestitism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oetry),1998。

林宝玲(Lin Pauline):《独立的空间,崭新的自我——六朝文学和艺术中的乡村生活描写》(A separate space,a new self:Representations of rural spaces in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and art),1999。

梁悦(Liang Yue-June):《谢灵运对山水诗的重新定义》(Xie Lingyun:The redefinition of landscape poetry),1999。

陈威(Chen Jack Wei):《帝王身份的否定:唐太宗与帝治诗学》(Denying imperial bodies:Tang Taizong and the poetics of sovereignty),2002。

Christopher M.B.Nugent:《中国唐代的诗歌传播》(The circulation of poetry in Tang dynasty China),2004。

王宇根(Wang Yugen):《印刷文化下的诗歌:黄庭坚与北宋晚期的创作诗学及文本、阅读策略》(Poetry in print culture:Texts,reading strategy,and compositional poetics in Huang Tingjian(1045-1105)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2005。

Raft David Zebulon:《中国中世纪的四言诗》(Four-syllable verse in medieval China),2007。

孙承娟(Sun Chengjuan):《重写南唐:乡愁与审美想象》(Rewriting the Southern Tang (937-975):Nostalgia and aesthetic imagination),2008。

王凌靓华(Wangling Jinghua)《歌唱的红唇:九世纪的中国歌女诗》(Singing lips in observation:Ninth-century Chinese poetry on female entertainers),2009。

张慧聪(Zhang Huicong):《复古与创新:杨维桢及其乐府诗批判性研究》(Imitation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study of Yang Weizhen (1296-1370)and his yuefu poetry),2009。

洪月(Hong Yue):《中国唐代九世纪的浪漫爱情话语》(The discourse of romantic love in ninth century Tang China),2010。

Smilack Jascha Isaac:《中国诗歌中的“桃花源”及其用典》("Peach Blossom Spring"and allusion in Chinese poetry),2010。

胡秋蕾(Hu Qiulei):《中古早期中国诗歌中的性别与声音》(Gender and Voice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Poetry),2011。

[1]田晓菲.关于北美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之现状的总结与反思[A].张海惠.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C].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宇文所安.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827-860)[M].贾晋华,钱彦,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

[3]童元方.两组北行的诗——文天祥与吴梅村[A].童元方.一样花开[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4]伊维德(Wilt Idema).北美的明清文学研究[A].张海惠.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C].李国庆,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

猜你喜欢
哈佛诗歌文学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诗歌不除外
我们需要文学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以开放的心灵走进《哈佛中国哲学课》
诗歌岛·八面来风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我与文学三十年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