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斯震 张九天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下若干关键经济指标研究
彭斯震 张九天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累计节能量达到6.3亿t标煤,CO2减排量达到14.6亿t,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和碳强度下降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上升还将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很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分析,GDP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都会对中国的碳减排产生重要影响。GDP增速高必然呈现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经济结构方面,影响能耗和碳排放的是GDP(最终需求)的组成变化,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变化。由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较大比重以及重化工产业长期存在,除了继续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贡献。能源结构对节能和碳减排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资源禀赋不平衡、供需分布不平衡、消费种类不平衡。文章提出实现碳减排目标,必须控制和达到以下关键指标:控制GDP增速在6-8%之间;调整出口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比重至30%左右;提高第三产业比例至47%以上,控制高能耗工业比重在22%以下;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至15%。此外,实现碳减排目标还必须:充分认识碳减排对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不同区域碳减排工作的分类指导;提前部署重大低碳技术和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等。研究表明,中国实现2020年CO2自主减排目标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碳减排;经济因素;关键指标;政策措施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政要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与博弈成为各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着力点,从1992年的里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再到2011年的“德班增强平台”,围绕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形成的相关国际制度正在朝着“目标量化、规则细化、约束硬化”的方向发展,并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空间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另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积极探索将培育低碳技术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能源结构与经济结构改善和刺激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排放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合理的增长,从长期来看面临巨大的压力。压力也孕育着机遇,权衡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使之互为促进,必将确立未来排放约束下的发展竞争力。
1.1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与节能减碳成效
2001-2011年间,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GDP增长率始终维持在8%以上,年均实际增长10.5%,其中“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11.2%,比“十五”快1.4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高8.2个百分点(见表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由 2001年的14.39%降至2010年的10.1%;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由2001年的45.15%升高到2006年的47.95%,之后降低到2010年的46.67%;第三产业比重由2001年的40.46%升至2010年的43.24%。其中,2003-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升高,这与我国加入WTO后新一轮重工业化和出口高速增长带动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1年的14.3亿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32.5亿t标煤,年均增速8.94%,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依然是主要的能源,始终维持在总能源消耗的70%左右。2005年我国的万元GDP能耗从1.28 t标准煤降至2010年的1.03 t标准煤,累计下降了19.1%,基本上实现了降低20%左右的目标,累计节能量达到6.3亿t标煤,累计CO2减排量达到14.6亿t,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而非化石能源比例稳中有升,由2001年的7.9%提高到了2010年的8.6%[2]。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研究[3],我国CO2的排放量从2001年的31.8 亿 t增加到2009 年的68.3 亿t,年均增长4.7 亿t,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和碳强度下降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上升是我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2]。
表1 2001-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节能减碳情况Tab.1 China economic growth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from 2001 to 2011
1.2 碳减排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国际压力来看,控制CO2排放、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任务[4]。“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将继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节能减碳技术和政策手段不够全面,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与其质量和效益不协调,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使可再生能源比例上升困难重重,这对我国完成2020年的40% -45%的碳强度减排目标构成了严峻挑战。
无论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历史状况,还是近十年我国发展历程,都清楚地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速度和结构”两方面因素。GDP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都会对碳减排产生重要影响,系统梳理这些要素与碳减排间的内在关系,可找到我国碳减排工作的关键所在。
2.1 GDP 增速
有研究表明,1995-2007年中国因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增加了29.75亿t,其中61%可由经济活动或者经济规模扩大解释[5]。我国GDP高速增长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张多是依靠现有技术的简单复制,GDP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耗能产业的拉动。从这个意义上,GDP增速高必然呈现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
GDP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这种关系可由“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能耗强度下降幅度予以进一步证明。一方面,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反映了能源消耗的增速与GDP增速的比例,系数小于1则意味着能耗强度降低。“十一五”的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分别为:0.83,0.60,0.81 和 0.83,呈先降后升走势。另一方面,从“十一五”能耗强度下降趋势来看,2006-2008三年间能耗强度分别下降2.74%、5.04%和5.2%,下降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保证了经济平稳增长,但2009年能耗强度却仅下降了3.61%。以上这些数字表明,“十一五”期间,在GDP增速较高的头一年和经济刺激政策实施的第四年,能耗弹性系数高,能耗强度下降率低。
2.2 投资、出口与消费结构
经济结构方面,影响能耗和碳排放的是GDP(最终需求)的组成变化,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变化。
长期以来,投资始终是推动我国GDP高速增长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住宅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将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碳排放。
2000年以来,总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率的贡献程度一直保持在1/3左右。但过分依靠出口带动的高速增长会导致“结构畸型”,即第二产业比重和高耗能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同时,低端产品“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以2007年为例,出口活动产生的增加值仅占我国GDP的27%,但产生的碳排放量却占全国的34%[6]。目前情况下,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耗与碳排放。
2.3 产业结构
关于我国能源强度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是我国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结构因素普遍小于效率因素的贡献[7-10]。然而在2002-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反常上升,在这几年中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由41.5%下降到39.9%),能源强度较大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由44.8%上升到47.5%),且工业中能源消耗高的重工业比重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由60.9%上升到69.0%),这使得在总能源强度变化中结构份额为负并且超过了效率份额,从而导致总能源强度上升[11]。应当看到,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较大比重以及重化工产业长期存在,除了继续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否则我国高碳排放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扭转。
2.4 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结构对节能和碳减排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平衡,即资源禀赋不平衡、供需分布不平衡、消费种类不平衡。
(1)资源禀赋不平衡。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少气的国家,煤炭一直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由于煤炭的碳排放因子远高于其他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高煤炭消耗必然导致高碳排放,而高耗能行业对煤炭的密集使用更是加大了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压力。
(2)供需分布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各不相同。总体来看,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能源的主要供应区,而能源的消费则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分布状况的不平衡客观上引发了我国节能和碳减排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3)消费种类不平衡。我国资源禀赋、能源供给不平衡必然导致能源消费种类的不平衡,且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同时,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依赖石油、天然气的大量进口亦不现实。在此情形下,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8.0%,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为23.4%左右,而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仅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6%。
根据上述分析,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必须从控制GDP增速、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优化出口结构、改善能源结构等入手,并且针对这些关键要素提出约束性的量化指标。
3.1 控制GDP增速在6% -8%之间
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GDP增速应控制在适度区间,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环境。如果保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下降16%和13%不变,将GDP增速调低至7%和6%,则4045目标和15%非化石能源目标都可实现;如果达到11%和10%的高增长,则两目标都无法实现[12]。
若“十二五”、“十三五”GDP均保持11%的高增长,能耗强度均继续下降20%,将能够实现碳强度下降51%目标,但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将突破43.6亿t标准煤和96.6亿 t CO2,2020年将分别达58.8亿 t标准煤和128.5亿t CO2,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总量上将无法承受。综合考虑,建议在2020年前将我国GDP增速控制在6%-8%之间。
3.2 调整出口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比重至30%左右
在经济结构调整层面上,落实碳强度减排目标对我国出口率和出口产品结构比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述GDP控制区间为依据,到2015年我国出口率应下降到18%,2020年应下降到14%左右,同时加工贸易比重由2011年的45%降低为2015年的38%、2020年的30%左右。大力提升服务贸易的比重,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中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力争到2015年服务贸易比重达到25%,到2020年达到30%左右。同时,加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3 提高第三产业比例至47%以上,控制高能耗工业比重在22%以下
刘卫东等研究[13-14]表明,若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到20%(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则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50.52%。若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到22%(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则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1.43%。因此,建议到2020年前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7%,且高能耗工业比重下降到22%以下。
3.4 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至15%
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在4.82亿t标准煤左右,2020年非化石能源供应量为6.88亿t标准煤左右,对扭转我国高碳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意义。CO2排放强度取决于能源消耗强度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两个因素,经验上来看,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大约等于能耗强度下降率与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率之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7亿t这一较为可能的上限,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就必须控制在45亿t,年均增速必须控制在3.6%以内。从这一角度说,15%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指标对能源总消费量也同样存在重要约束作用。
综上所述,为完成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需要切实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调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个指标是相互耦合、互为因果的,必须综合部署、协调推进,唯此方能产生积极效果。
4.1 充分认识碳减排对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认识,把节能和碳减排作为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与节能减碳的关系,推进科技进步,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真正把节能和碳减排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4.2 切实加强对不同区域碳减排工作的分类指导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造成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区域不平衡,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应充分考虑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减排模式有别于东部地区,结合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为各省市设置的碳强度减排目标,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各地节能减碳潜力的地区差异,进行分类指导,做到全国一盘棋,不搞一刀切。
4.3 提前部署重大低碳技术和重点领域技术研发
我国应立足国内资源禀赋,早谋划、早部署,以超常规手段构建低碳技术体系,有重点、有层次地统筹各项低碳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对高参数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智能电网等重大技术,投入资金,组织共同研发和示范;另一方面,对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其排放水平正在逐渐上升,也需要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电动汽车、燃料替代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据估算,通过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2020年我国工业、建筑和道路交通等三大领域可节能超过6亿t标煤。
4.4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强化节能的政策和行动不仅强调生产领域也包括消费领域。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终端消费,不仅带动GDP的增长,而且能够带来比投资更低的排放,同时也应注意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地区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与资源禀赋,倡导不同的绿色消费结构。如在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在IT服务、信息咨询、文化产业上下功夫,提高居民在这些产业上的消费比例;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特色资源区,可以在农、林、牧、旅游、生态等产业上做文章,推动更大比例的消费,切实促进节能减碳工作。
致谢:感谢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中科院地理所葛全胜研究员、刘卫东研究员等在本文成稿初期的讨论,感谢陈跃博士、张贤博士和王文涛博士在成文过程中的帮助和贡献。
References)
[1]黄晶,李高,彭斯震.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与我国科学技术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7,(7):79 -86.[Huang Jing,Li Gao,Peng Sizhen.The Impacts of Current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onsiderations o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ponses to Them[J].China Soft Science,2007,(7):79 -86.][2]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EB/OL].
[3]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R].Paris:IEA,2010.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China’s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athways by 2050:Scenario Analysis of Energy Demand and Carbon Emission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5]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4):597 - 604.[Jiang Jinhe.An Evaluation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Resources Science,2011,33(4):597 -604.]
[6]刘卫东,刘红光,唐志鹏,等.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4):407 -415.[Liu Weidong,Liu Hongguang,Tang Zhipeng,et al.The Impacts of Exports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4):407 -415.]
[7]Wang C,Chen J,Zou J.Decomposition of Energy Related CO2Emission in China:1957 -2000[J] .Energy,2005,30(1):73 -83.
[8]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9 - 58.[Shi Dan.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Potentials[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06,(10):49 -58.]
[9]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8):66 - 76.[Wei Chu,Shen Manhong.Energy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DEA[J].Management World,2007,(8):66 -76.]
[10]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8,25(10):18 - 27.[Li Shixiang,Cheng Jinhua.Study 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China and Its Determinants[J].Statistical Research,2008,25(10):18 -27.]
[11]董锋,谭清美,周德群,等.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检验和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10,28(10):84-90.[Dong Feng,Tan Qingmei,Zhou Dequn,et al.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about Chinese Energy Intensity:Based on Cointegration Test and Factor Decomposition[J].Systems Engineering,2010,28(10):84 -90.]
[12]何建坤.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1,21(10):40 - 48.[He Jiankun.Energy Development and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10):40 -48.]
[13]刘卫东,张雷,王礼茂,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5):778 - 788.[Liu Weidong,Zhang Lei,Wang Limao,et al.A Sketch Map of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0,29(5):778 -788.]
[14]刘卫东,陆大道,张雷,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 -45%的路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Liu Weidong,Lu Dadao,Zhang Lei,et al.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Science Founda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10.]
Study on Key Macro-economic Factors and Indexes in Context of China's Goal of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PENG Si-zhen ZHANG Jiu-tian
(The 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China's Agenda 21,Beijing 100038,China)
In the Outline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carbon dioxide intensity are listed as binding targets.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for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to reach the goal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y 40%-45%by 2020.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eriod,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6.6%of energy consumption supported 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th rate of 11.2%.Cumulative energy saving is 630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d the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of CO2reaches 1.46 billion tons,making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e decrease of energy intensity of unit GDP and carbon intensity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China's curren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Based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s,the growth of GDP,economic structure,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structure all have great impact on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The high growth rate of GDP inevitabl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In economic structure,the composition change of GDP(final demand)—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investment and net export—influenc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Because of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heavy chemical industry,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construc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in addition to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o promote energy efficiency.The influence of energy structure on energy-saving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reflects in the imbalance of resource endowment,supply and dem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consumption types.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CO2emission per unit of GDP by 40% -45%by 2020,the following indices should be reached:to control GDP growth rate between 6%-8%;to adjust export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to around 30%;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 to more than 47%and to control the proportion of th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to 22%below;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non-fossil energy to 15%.This paper proposes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achieving the goal of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including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on mode transfer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practically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sorting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work in different regions;deploying ahead of tim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reat low-carbon technology and major field technology;vigorously advocating the green low-carbon 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It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 to realize the 2020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economic factors;key indexes;policies and measures
F720
A
1002-2104(2012)05-0027-05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5.006
(编辑:刘照胜)
2012-04-10
曾贤刚,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政策、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