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武术》特色版块建言武术杂志之发展

2012-11-27 10:19李守培郭玉成
武术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办刊竞技武术

李守培郭玉成

(1.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体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从《中华武术》特色版块建言武术杂志之发展

李守培1郭玉成2

(1.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体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文章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的“本期话题”和“学术版”两大特色版块从内容和意义上作出详细解读,并以此比照武术杂志发展现状,多角度、多层面地为武术杂志之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有助于武术杂志顺应时代潮流,从更深层面上传播武术,同时形成品牌,促进自身发展。

《中华武术》 武术杂志 本期话题 学术版 特色版块 武术传播

1 引言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是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武术血脉的绵延与弘扬是武术杂志的终极使命;武术杂志也是武术传承与传播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然而武术杂志当下之发展却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前景堪忧。武术杂志应何去何从?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关于武术杂志的研究却极其匮乏。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武术刊物,在武术杂志界地位举足轻重。它注重创新,许多版块堪称特色,如“本期话题”、“学术版”、“名家讲堂”、“赛事活动”等。这些特色版块所反映出的办刊思路值得推广,但若对所有特色版块逐一解读,则难度较大,且并非必要。基于“影响力”与“特色”的考虑,本文拟以“本期话题”和“学术版”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设置意义,进而抽绎出可供推广的办刊思路,以为武术杂志之发展建言献策。

2 “本期话题”的内容与意义

2.1 “本期话题”的内容分析

作为《中华武术》的特色版块,“本期话题”始见于2008年第1期(总第282期)。表1统计了从“本期话题”开设以来截至2011年第9期的所有话题名称。由表1可见,2008年和2009年除少数几期外,几乎每期均设有此版块,2010年和2011年则相对较少,但从话题风格来讲,基本上一脉相承,即每期只设一个话题(2008年第5期设三个话题),大胆直面敏感事件,以权威的采访,独特的视角,精辟的剖析,全面分析事件表象、深度挖掘话题内核。所探讨话题不但是敏感事件,具有焦点性,且具有“永恒性”,即话题本身的热度相对持久,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很快消失。

2.2 “本期话题”的意义

(1)“本期话题”采用“‘编者按’+‘群言堂’”的载文形式,体现出《中华武术》办刊理念的提升。“热点访谈”、“热点话题”、“焦点访谈”等栏目是《中华武术》在“本期话题”之前于不同年份所设的类似栏目,但其中所载文章均为作者们的“个人独白”,从构思到论证,起、承、转、合皆为作者论点服务;“本期话题”所载文章则采用了“‘编者按’+‘群言堂’”的形式,每篇文章先由编者交代话题背景,接下来则是各界人士的“百家争鸣”。不论编者对话题背景的交代,还是各界人士对自己观点的阐释,皆以“简洁凝练”为准绳,为的是能有更多的声音从这一平台发出。从“个人独白”到“‘编者按’+‘群言堂’”,这不仅仅是话题表述形式的变化,更是办刊理念的跃升。《中华武术》杂志借助唯一国家级武术期刊的身份背景,充分运用“本期话题”这一“焦点性”与“永恒性”武术话题的探讨平台,让更多人置身于平台之上,令更多声音自平台传出,他们各抒己见,却又本着“包容与和谐”的精神,引领读者思索、挖掘话题内核,使读者思索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都体现着《中华武术》办刊理念的改变与提升。

(2)“本期话题”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中华武术》的权威性。《中华武术》于武术杂志界内素以权威性著称,然而,究竟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权威性呢?最直接的回答应该就是其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背景。可是,对一份杂志而言,主办方的背景绝不应该是评判杂志是否权威的唯一或最主要标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该杂志的议程设置能力。

审视2008年以前的《中华武术》,和其他武术杂志相比,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其对赛事的介绍及国家政策的响应,这使得《中华武术》的内容整体呈现出浓厚的官方色彩,也就给人以权威性的感觉。直至2008年伊始,“本期话题”专栏的开辟才真正从内容上展示了《中华武术》杂志的权威性,其于每期推出的话题宽泛、深入、理性,是武术人真正关心的焦点问题,在武术界乃至更大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同时,《中华武术》以专栏“本期话题”为平台,针对武术界的焦点话题,延请“各方人士发表见解,仁智互见,彰显包容与和谐”[1],尽显杂志之大气,权威性不言而喻。

表1 《中华武术》杂志“本期话题”之话题名称一览(截至2011年第9期)

2.3 “本期话题”的话题本身极具价值,具有重要探究意义

“本期话题”采用的是“‘编者按’+‘群言堂’”的载文形式,而每一篇“编者按”则表明了该期话题的探讨价值。以2008年第11期为例,关于“高校武术状况调查”这一话题的编者按是:“中国武术在国内和国际的推广传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中,如何使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府得以继承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最有活力、有知识的群体,是中国的未来。然而伴随学习内容选择上的多样化,大学生似乎也逐渐淡漠了对本国文化的学习热情。高校武术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遭遇着尴尬: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缺少好教师、没有好教材,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武术自身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状况?敬请关注本期话题‘高校武术状况调查’,让我们跟随多年来致力于武术高校发展的大学老师,回顾高校武术发展,了解高校武术现状;听他们抽丝剥茧、分析原因,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望未来”[2]由此,可知每期话题的探究价值之大,这也正是“本期话题”的最高价值之所在,是“本期话题”对武术发展的最大贡献之处。

3 “学术版”的内容与意义

3.1 “学术版”的内容分析

《中华武术》“学术版”自2005年第5期(总第250期)开设以来,每期论文数量1至5篇不等(其间也偶有几期未设该版块),截至2011年第9期共载文137篇。其中,关于实验研究共78篇占56.9%,关于人文研究共59篇占43.1%。《中华武术》“学术版”体现出了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的武术学术传播特征,主要表现是研究选题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等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为背景,侧重于对武术运动员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忽视了对武术文化本体的研究。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版”的撰稿作者大都为全国各高校体育学院的老师和在读研究生,他们“均来自体育本科,所学基础理论为体育基础知识,专业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对传统武术与武术文化基础理论知之甚少,因此,不敢涉足武术的人文研究。深层原因在于,武术尽管融文化、艺术、体育于一体,但是在现代社会,武术仅仅作为一项体育项目而传播,由此,高等院校武术专业的学生其理论基础仍然为西方自然学科,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致使武术研究仅停留在‘术’的层面”[3]。

另外,在137篇学术论文中,关于竞技武术研究共50篇占36.5%,关于社会武术研究共78篇占56.9%,关于国外武技研究共9篇占6.6%。由于竞技武术和国外武技之外的所有论文均划入社会武术范畴,所以社会武术范畴甚大,包含内容极广,而竞技武术却只包含竞技武术散打和竞技武术套路,故占比例36.5%的竞技武术研究论文相对占比例56.9%的社会武术研究论文仍是比重很大,从某种角度来说,事实上,《中华武术》杂志是重竞技武术研究而轻社会武术研究的。产生此一现象的原因仍在于“学术版”的撰稿作者大都为全国各高校体育学院的老师或在读研究生。因为“竞技武术作为官方传播的主要内容,确立了其在高校武术学术中的中心地位。竞技武术在高等院校处于垄断地位。招生考试、教学内容为竞技武术,各类锦标赛、院校比赛为竞技武术,教师为竞技武术裁判员,教材为教师所撰写,由此,武术的研究不得不围绕竞技武术展开。而传统武术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处于边缘地位,传统拳种的学术研究难以进入武术学术的视野。武术学术研究的‘竞技化’还在于竞技武术派与民间武术派的论争。竞技武术派提出了武术‘科学化’的口号,以次来贬低传统武术,而传统武术派却认为竞技武术非真正的武术。为了迎合奥运会的要求,竞技武术按照体操运动的模式发展,武术科研也如影随形。”[4]另外,在9篇关于外国武技的研究论文中有8篇是围绕跆拳道展开的,1篇是关于拳击的,可见《中华武术》对国外武技的学术研究形成了“跆拳道热”,不利于武术与其他武技的广泛交流。

综上所述,《中华武术》“学术版”在武术学术传播中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二是重竞技武术研究,轻社会武术研究。

3.2 “学术版”的意义

3.2.1 “学术版”的设立体现出《中华武术》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视,促进了武术学术的传播,也有利于杂志自身的发展

纵观武术几千年的演进,文化的元素不断注入其中,绵延不绝传承至今,我们所承接的更多的是武术的文化基因,技术作为载体是第二位的,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所要弘扬的武术之内核。但当下的武术杂志却大多将武术技术作为传播内容的重点,严重忽视了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这与武术国际传播大势不相吻合,也无益于和国外武技形成差异化竞争。因为,伴随武术文化传播的日益国际化,武术文化研究在当下炙手可热,武术杂志加强对武术文化研究的推介不但有益于杂志自身的发展,更有助于武术深入而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空手道、剑道、柔道、跆拳道、拳击等在技术上的传播优势明显,以技术传播为重点并非武术优势所在,且易形成“同质化”竞争。所以,武术文化才是武术杂志发展的源动力,是我们传播武术的最佳立足点,舍此,武术杂志的发展之路将不断窄化,最终只能被时下流行文化的浪潮所吞没。

《中华武术》“学术版”的设立,有助于学界更深入、系统地研究武术文化,也体现了其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视。在武术学术期刊匮乏的今天,《中华武术》每期1至5篇学术论文的刊载,无疑是对武术学术传播的强力推进,也因此顺应潮流加速着杂志自身的发展。

3.2.2 “学术版”的设立为武术人提供了一方交流学术的平台,改变了《中华武术》纯粹科普杂志的性质

目前关于期刊的定义较多,《辞海》将其定义为“又叫‘杂志’。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装订成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大体相同,有固定的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5]《期刊工作手册》则将其表述为“期刊,是指某个具体编辑实体,围绕既定的办刊宗旨,依照一定的编辑方针组稿,并用印刷或非印刷手段定期或不定期连续编辑出版的有固定名称的出版物;它有基本稳定的出版格式,印刷版应装订成册;每一期在内容上汇集多位作者写的内容不同、文体多样的文章,在标识上以卷、期或年、月、日做次第顺序。”[6]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按照办刊宗旨分类将科技期刊分为综合性期刊、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和科普性期刊五类。并分别定义如下:“综合性期刊:是以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为办刊宗旨,以公布和传播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信息为主要内容。学术性期刊:是以公布新的科技成就,传播科技信息为办刊宗旨,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技术性期刊:是以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办刊宗旨,以刊登新的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检索性期刊:是以加快科技信息传播,浓缩科技信息,扩大科技信息的传播量,便于科技读者查找为办刊宗旨。以刊登对原始科技文献经过加工、浓缩,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编辑而成的目录、文摘、索引为主要内容。科普性期刊:是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宣传科技常识为办刊宗旨,以刊登科技普及知识为主要内容。”[7]

《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对科普刊物的定义为“‘科学普及刊物’的简称,是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的杂志。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以引起读者对科学的热爱,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文章一般短小精悍,生动形象,趣味性强。”[8]张叶平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我国武术科普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认为,其论文研究对象“是以普及武术科学知识,传播武术信息与武术文化,面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的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是体育科技期刊中的科普性期刊”[9],并将其定义为“武术科普性期刊”,而《中华武术》杂志正是其研究对象之一。

经过对上述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学术版”诞生之前的《中华武术》具有纯粹的科普性质。而《中华武术》杂志于2005年第5期(总第250期)对“学术版”的引入,为武术人提供了一方交流学术的平台,实为难能可贵,同时也成为杂志涵摄“学术”的标志。因此,“学术版”的设立可视为《中华武术》立足“科普”兼容“学术”的定位表征。

3.2.3 “学术版”的设立体现出《中华武术》“大武术”的办刊理念

武术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氤氲滋生而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智慧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武术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拔升了武术的高度——高于体育,属

于文化。“在当今这个文化热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从文化角度解读武术,对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武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使我们更加珍视这块民族文化瑰宝。从传统文化的高度继承发展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貌、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武术文化的精神所在。”[10]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武术是对传统的武术解读方式的拓展。

李成银教授在研究徐才的武术发展战略观点时也曾指出,“徐才认为,从一招一式的技术动作,或者是从健身防身的功能作用来观察论断武术,这是一个‘小武术’。其实,武术不仅只是多种门派的技术源流,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涉及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医学、经济、宗教、兵法等诸多门类和社会领域的‘独特的文化品种’。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要树立‘从小武术走向大武术’观,‘小武术需要规范化、科学化,大武术也需要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大力去探讨,去开拓’。”[11]

“学术”,《辞海》释义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12]。“武术学术”当指与武术有关的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这是对武术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研究。“学术版”的设立是杂志研究范畴从“小武术”向“大武术”过渡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武术》杂志之“大武术”办刊理念的表征。

4 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

从以上对《中华武术》“本期话题”和“学术版”的详细解读,从中可以抽绎出以下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

4.1 不断创新办刊理念

办刊理念不断创新是杂志的生命力之源,否则只能亦步亦趋,沦为同类杂志的追随者。正如《中华武术》经过不断创新办刊理念,形成了“本期话题”、“学术版”等特色版块,不仅有助于杂志之发展,更有利于武术的传承与传播。因此,各武术杂志要树立创新意识,尽量从他者未曾着意处入手,做名副其实的开拓者。创新决不可仅止于此,还应努力打破自身数十年来形成的办刊框框,突破几十年形成的惯性思维,从此根本处入手,践行创新,谋求发展,才是最为关键、重要之处。

4.2 注重传播武术文化

武术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氤氲滋生、不断成熟而至今朝,涵摄了中国哲学、医学、兵学、美学等传统文化各方面的精髓,形成为有别于国外武技的武术文化形态。武术文化所承载的不仅是武术技法的宏富内涵,而且是数千年绵延的武术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民族精神。因此,武术文化才是武术的真正内核,是武术在当代的真正底蕴所在。武术杂志传播武术绝不应仅仅滞留在武术技术的浅层,而应借此推介其深藏的文化内涵,尽力展现国粹武术的文化内涵及武术杂志本身的人文气息。在此方面,《中华武术》已先行一步,其他武术杂志还需积极践行。但《中华武术》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重竞技武术研究、轻社会武术研究的现状需要调整,因为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人文研究才更能挖掘武术的深刻内涵,社会武术尤其传统武术研究才更能触摸到武术数千年的传统。

4.3 树立大武术传播观

《中华武术》学术版的设立是其大武术观的体现。其实,武术自诞生起就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具有“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13]的层次结构,包含武术观念、武术文化和各拳种流派等繁多内容的庞大体系。武术杂志传播武术只有树立大武术传播观,立足于对武术庞大体系的整体传承与传播,武术在现时代的发展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若只是紧紧扣住几个大的拳种与流派不放,而对一些小拳种、对武术文化与武术观念等更为大宗的内容采取漠然的态度,则只会无端肢解千百年来由历史推动形成的武术体系,进而加速武术的灭亡。因此,本文强调武术杂志树立大武术传播观,在思想层面与操作层面上均形成大格局。

4.4 加强传播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是国人世世代代用心血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是武术的真正主流,是竞技武术的不竭源泉。同时,具有传承危机的是传统武术,面临传播危局的也是传统武术,竞技武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是不存在上述问题的。而《中华武术》学术版却表现出了重竞技武术研究的倾向。故此,武术杂志要尤其关注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武术杂志只有大力关注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加强传播传统武术,才是真正抓住了武术发展的根源和命脉,才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武术的发展。

4.5 话题探讨宽泛、深入、理性

杂志有别于其他媒介的关键点,即杂志的核心竞争力便是其深刻性。“本期话题”所探讨话题宽泛、深入、理性,尽显《中华武术》之包容与深邃,对武术及武术杂志之发展均极有价值。各武术杂志正应以此为借鉴,就武术相关问题在“宽泛、深入、理性”的标准下展开讨论,拒绝时尚的漂浮,代之以理性的深沉,不断推出更宽泛、更深入、更理性的话题内容,广纳各界观点,为武术发展建言献策。

4.6 树立权威、彰显大气

《中华武术》的“本期话题”以“‘编者按’+‘群言堂’”的独特载文形式广纳各界观点,深入探讨有关问题,而没有将所邀请专家仅仅限制在武术界乃至体育界,彰显了杂志的大气与权威。任何一本武术杂志要走得更远,都应为别人所不能为,做别人所不敢做,通过内容与形式树立权威、彰显大气,在议程设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唯如此,武术杂志才能在受众面前树立起值得信赖的形象,获得受众的广泛认可。

4.7 兼及传播武术学术

在武术界,科普杂志较多,专门用于展示武术学术成果的科技期刊却极少,更缺乏高品位、综合性反映武术研究进展的学术平台。因此,《中华武术》“学术版”的开创可谓审时度势,抓住了武术学术的脉搏,值得推介。各武术杂志在做好科普的同时,若能力所及,大可兼及传播武术学术,甚至完全转型为学术期刊,为推动武术学术的发展尽心竭力。事实上,从2011年起《中华武术》即已改为半月刊,在原《中华武术》科普版有序出版的基础上,出版《中华武术》研究学术刊,这无疑为武术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 结语

21世纪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为武术之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学界十分关注武术在新世纪的发展问题,却很少将目光聚焦在武术杂志这一武术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上,这几乎形成了一个关注与忽视的悖论。本文从《中华武术》特色版块建言武术杂志之发展,先深入到“特色版块”中作透彻解读,再跳出“特色版块”,将武术杂志这一更宽泛的领域纳入视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一入一出之间细细思索,提出的建议也许会更为深入而切合实际,对武术杂志之发展会真正有所裨益。

[1]王霞光.建言《中华武术》杂志[J].中华武术,2008(12):3.

[2]王涛.高校武术状况调查[J].中华武术,2008(11):2.

[3]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1.

[4]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2-143.

[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311.

[6]张伯海主编.期刊工作手册(期刊业务知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3.

[7]姜富明,冉强辉,何剑秋,等.科技期刊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11.

[8]杨岗,栾建民主编.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70.

[9]张叶平.我国武术科普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2006:26.

[10]龚建新,王涛.从文化的视角看武术[J].中华武术,2009(4):34.

[11]李成银.徐才武术发展战略观点研究[J].武当,2003(2):3.

[1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934.

[1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7.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Magazin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pecial Sections in Chinese Wushu

Li Shoupei1 Guo Yucheng2
((1.Department of Sport,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0;2.Wushu School,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With the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literature,comparison,expert 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quot;Topic of This Issuequot;andquot;Academyquot;at length from the views of their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Then referr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Wushu magazin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posals to form a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level.Hopefully this paper can help Wushu magazines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spread Wushu in depth,develop great renown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Chinese Wushu Wushu magazine topic of this issue academy special sections Wushu spread

G85

A

1004—5643(2012)02—0038—04

河北联合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QK009;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30803。

1.李守培(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传播。

作者简介:2.郭玉成(1974~),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传播。

猜你喜欢
办刊竞技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竞技精神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武术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