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林 张英润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侧封闭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李书林 张英润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侧封闭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方法106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侧封闭治疗,两组共治疗28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治疗组总有效率93.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侧封闭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复发樟柳碱;疗效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因为视神经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一种营养不良性疾患,在临床发病率较高,
但由于没有特效药的治疗,导致许多患者视力不能恢复,甚至失明。我们自2006年开始使用复方樟柳碱颞侧封闭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06例(106眼)。其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32~72岁,平均(52.6±9.7)岁。经检查患者视盘边界部分或全部模糊水肿、线状出血、色淡,视盘周围视网膜点状、片状出血,动脉不同程度变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33~71岁,平均(51.9±8.3)岁;治疗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3.4±9.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12.5 mg,患眼球后注射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交替1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 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14 d为1个疗程,且这些病例均未使用其他神经营养及扩血管药物,但酌情使用了降眼压药物及间断低流量吸氧。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
1.3 疗效判断 共分4级,包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①治愈:视力等于或大于1.0,视野恢复正常,视神经乳头水肿、渗出消失,恢复正常颜色,视网膜、脉络膜无水肿、渗出、缺血灶,视野缺损范围减少30% 以上。②显效:视力提高等于或大于超过0.3,视网膜无水肿缺血灶,视野缺损范围减少15% ~30%。③有效:视力提高在0.1~0.3之间,视网膜轻度水肿,缺血灶局限,视野缺损范围减少低于15%。④ 无效:视力、视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处理,疗效4级的比较采用riddi分析,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两组riddi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4%,治疗组总有效率93.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障碍、供应眶内段的颅内段的颈内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疾病。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如青光眼,其发生机制中存在着缺血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学者们认为其也是慢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为前部和后部缺血,由于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的视神经乳头供血不足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这种病变使视神经乳头急性缺血缺氧而水肿。筛板后至视交叉的视神经血管部分缺血导致的视功能损害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管扩张药、激素类药及神经营养药是以往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主要方法,但疗效不理想,大部分该病患者的视力障碍得不到恢复,有效率仅为40%左右,有些患者甚至失明[2]。
[1]李祯,柳林.缺血性眼部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26-1229.
[2]周贤刚,钟渠,许明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临床眼科杂志,2006,14(3):229-234.
[3]郑帆,刘新,陈勤.两种方法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医学综述,2008,14(21):3349-3351.
[4]尹宛峡,丁新如.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国医药导报,2009,6(6):40.
[5]江萍,莫纯坚.中老年人复视38例病因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5,12(4):49-52.
[6]薛玲,王金硕.复方樟柳碱在视网膜震荡治疗中的应用.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73-74.
[7]李丹,邱远东,丁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视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23(4):4814.
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眼科(李书林);河南省镇平县贾宋镇卫生院(张英润)
复方樟柳碱是我国发明的抗胆碱新药[3,4],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有抑制唾液分泌、缓解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有机磷中毒等作用,系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主要成分是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其中樟柳碱是茄科植物唐左特山莨菪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其氢溴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氯仿、乙醚、苯,易溶于水,无嗅味苦。采用颞侧封闭治疗的原因为:交感神经网伴随颞浅动脉,副交感神经(VIP能神经)伴随面神经颧支,颈内动脉是眼球血供的主要来源,颞浅动脉是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交通支。这样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稍调整植物神经,缓解眼血管痉挛,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研究证实可以增加眼血流量,从而改善眼组织供血[5]。血管内皮分泌的内皮素相对稳定,有助于维持血管正常血流量及紧张度,促进脉络膜、视网膜的水肿吸收,恢复患眼视功能[6]。已有研究复方樟柳碱可以稳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伤后内皮素的异常表达和释放。并且颞侧封闭治疗采用的小剂量可以阻断病灶传向中枢神经的恶性刺激,有利于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改善,调整高级神经的系统活动,研究显示,应用激素治疗无效的或恶化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改用樟柳碱治疗后,视功能可获得明显的改善,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7]。
我们研究显示,采用复方樟柳碱颞侧封闭治疗视神经缺血病变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是可行的,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