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大地上的行吟诗人*——张炜论

2012-11-24 04:41郭名华
文艺论坛 2012年10期
关键词:张炜高原作家

■ 郭名华 王 辉

张炜是一个敢于同文学风气相抗衡的反潮流作家,在三十年来的文学创作中,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努力实现心中宏伟的文学目标。张炜的写作犹如一棵树,富有生长性,包括前期很多中短篇作品在内,甚至是长篇小说,最终都百川归海,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思想内容进入到长篇巨著《你在高原》中去。《你在高原》是张炜目前为止集大成的总结性作品,它气势恢宏的艺术结构,浩浩荡荡的行文风格,无比丰富而广阔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内容,以及借鉴运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创作技法,构筑了一个浩瀚而深邃的繁复而奇伟的艺术世界。安于“外省”的张炜,践行大地诗学,为了诗与真,数十年来一直游荡在大地上。张炜对于小说艺术的诗性追求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他已然成为中国大地上的行吟诗人。他成功的艺术之路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富有重要启示。

张炜创作小说三十多年来,他的艺术创造似乎总能时时给读者带来震撼,是一个走在评论家前面的重要作家,是一个难以被评论框定的作家。张炜审视描绘整个现实社会和中国现当代历史,也都没有受到艺术理论条条框框限制,挑战了整个文学理论界,可以说是一个反潮流写作的作家。特别是从《古船》开始,他往往处在富有争议的作家之列,对于张炜创作的讨论,每每都可能引起对当时文学创作观念新的嬗变。当人们还处在反思文学思潮时,张炜已从个人灵魂的觉醒角度,对现当代历史进行了个人性重述,小说对于土改、文革等的全新叙述,成了文坛的异数,引发争鸣,激起轩然大波。当人们还纠缠于主流意识形态对张炜的异端思想进行围剿时,执拗而顽强的张炜不是屈服,而是坚定自己的道路。不久,他贡献了一部风格崭新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对于还没有完全从《古船》的慷慨悲凉的“史诗”氛围中挣脱出来的读者来说,《九月寓言》对乡土中国的叙述,再次颠覆了他们的贫瘠苦难的乡村记忆。张炜不写现实生活真实发生的事,而写“想象中的生活”,这些用自己心灵浸润过的故事,罩上了一层抒情色彩,是一曲饱含深情的大地之歌。

等到“现代农事诗”《九月寓言》终于为读者所接受之时,张炜又出人意料地推出一部愤怒而峻急的《柏慧》。这部倾诉之书在获得年轻人喜爱的同时,被部分批评家界定为情绪外露、艺术失控的作品。在某些批评家以为张炜遭遇创作瓶颈时,张炜出版了网状结构的精致小长篇《外省书》。这部小说字数不多,但是思想意蕴却相当深刻。在张炜的创作变化轨迹尚且不为一些批评家理解时,他的长篇小说《我的田园》、《怀念与追忆》、《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等频频问世。在有的评论家看来,《能不忆蜀葵》等作品使张炜遭遇了创作滑铁卢!张炜已经是变得不会写小说了。自从短篇小说《声音》引起文坛注意之后,一个笔调清新,对新时代改革开放衷情讴歌的年轻作家张炜步入了文坛。经过《一潭清水》的过渡,张炜接着发表了确立自己风格的作品《秋天的愤怒》、《秋天的思索》、《护秋之夜》等中篇,表达了对于社会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张炜前期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如《古船》、《九月寓言》)等,在文坛有着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批评家时时跟踪批评这样一个作家,时时给他划圈子,贴标签。但张炜却没有被评论圈住,他以坚韧的毅力,顽强地抗拒二十多年来沧桑巨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执着于自己的文学事业。在《能不忆蜀葵》等长篇小说似乎让某些读者失望的时间里,张炜没有受到文坛风气的影响,坚持走自己拟定的创作之路。批评界同张炜的蜜月期似乎搁浅了。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不像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作家在那些年里一次次地成为文坛热闹事件,对张炜的研究相对冷寂。不过,张炜却能够沉得住气。在三十年来的写作生涯之中,张炜没有放弃自己对于最高文学理想的追求。2010年,他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出版,由此揭开了他多年来不畏惧批评的谜底。张炜以一种极其固执的方式,回答了多年来对他的创作之路存在迷惑的批评家。

有人说《你在高原》可能是中外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纯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写得长就有文学价值,但是如果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长度又不得了,却没有理由不引起重视。《你在高原》浩浩长卷,洋洋450万字,包含10本书——《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全书艺术结构宏伟,洋溢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气贯长虹,非常坚实,是一座矗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巍峨高峰。非能写出万千变化的如椽巨笔,不足以成就它的大美。这气势恢宏的艺术作品,可以用“奇伟”风格归纳。

《你在高原》是张炜目前集创作之大成的阶段性总结作品。一个作家的艺术追求、实验、尝试,最终要归于何处?对于张炜来说,就是《你在高原》。张炜截至目前为止的创作历程非常清晰地呈现文学的生长性这个创作规律。张炜的早期作品当中,无论是《远行之瞩》、《黄沙》、《蘑菇七种》,还是《秋天的愤怒》、《秋天的思索》等等,以及《柏慧》、《怀念与追忆》、《我的田园》等长篇小说,当然包括已先行出单行本的长篇小说《家族》,都已经出现了《你在高原》的一些故事、人物、主题、人与人的关系、历史和现实的纠葛等内容。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个作家在重复自己。然而,换个角度看却未必,前期的那些长、中、短篇小说,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蘑菇七种》、《远行之嘱》、《护秋之夜》、《秋天的愤怒》、《黄沙》等语言的质感,结构艺术的探索,叙事的讲究,对社会的反映深度,均是可圈可点的。张炜不但赋予了每一个中短篇、长篇小说以独立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更为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张炜苦心经营22年的长短作品,其中绝大部分,这些分散的小说,百川归海,汇聚于一处,形成了气脉贯通的一个长篇小说庞然大物,共同构筑起《你在高原》这座气势恢宏的艺术宫殿。这个煌煌巨著文学生命体凝结成更具有思想冲击力,有着高山一般磅礴雄伟,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有着大海一般的浩瀚幽邃。从创作学的角度,我们检索张炜创作历程的全部作品,发现它们很少是浪费的,很少是可有可无的。《你在高原》最后的完成,赋予了此前的作品以另一层新的意义。从整体反观部分,或者说把这部分置身于整体,此前创作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凸显,它们的一些情节、人物成了这部超长的长篇小说的一部分。可以说,《你在高原》和此前的几乎全部作品共同完成了一个作家的小说艺术探索之路。此前张炜全部的小说创造,在别人看来成功或不成功的作品,它们的艺术追求因为《你在高原》最后的完形,都得到了烛照。它们原来是构筑宏伟巨著的必经之路,也是《你在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张炜漫长的二十二年从事这一个空前的艺术巨制尚未完成时暂不能为读者、评论家所理解而已。它给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一个富有意义的启示。当我们在一窥其个别形态时,比如说《柏慧》,我们大概只有部分评论家看到了它的意义。当它的内容置于《你在高原》这个宏大的长篇小说之中,它的意义又确切地得以显现。纵观文学史,恐怕没有第二个作家,能够最后把自己的数十年的创作汇聚成一部融为一体贯通一气的元气充沛淋漓的长卷,形成一个完整自足的艺术世界!这是张炜的创造。如果说作家一生只能写一部书的话,《你在高原》就是张炜的这一部书。从此之后,只要探索张炜的文学世界,《你在高原》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尽管对于它的深刻意义,人们也许未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把握。

以二十二年漫长的时间创造这部无与伦比的作品,张炜的写作顽强地坚持了反文学风气反潮流的姿态,拒绝迎合市场,捍卫了文学理想。当现实世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张炜慢下来,在自己的写作间里面,沉入到自己向后看的艺术世界之中去,以慢来应对快。在文坛正盛行轻逸简约的风格,并且的确有好些简约凝练的作品取得了成就的时代,张炜反其道而行之,构建无比丰富、复杂的文学世界,表现繁复的写作风格。《你在高原》描绘了100多个人物形象,整个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大事件,几乎悉数囊括进去。这样一部无比丰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无比广阔的一部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有人面对10大本小说会心怀阅读的畏惧,但是,也有许多普通的读者自然地没有思想包袱地进入到这文学世界,还有一些批评家和作家正在阅读、研究,进入到作品的内核,从中揭示它的价值、获取它的营养。这部长篇小说营造着一个无限广阔辽远的精神家园,读者徜徉其中,灵魂苏醒,精神涤荡,心灵慰藉。

张炜的小说语言节制,质朴,和莫言语言狂欢外露恰成对比。在语言表达和小说叙事中,藏巧露拙,浑朴天然。有如古长城等历史遗迹,的确只有古朴的,深深的刻痕,才能真切地记录历史的真相。《你在高原》追求宏大的艺术架构,初看这部长篇小说,似乎有很多都是大框架,粗线条式的,但是这种表面粗笔勾勒,内里实在还有不少细腻优美的描写,总体风貌却呈现一种粗犷的美。这种美学风格不提倡已好久了。这种表面粗朴,实质却是很有风骨很有力量的粗犷有力的艺术形态,实为大美!张炜反文学风气反潮流的写作,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具匠心的贡献。

大而无当,当然不好,不过,如果这作品不但庞大,而且还很美,这样的艺术品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了。张炜小说的构架,体制宏大,通过主人公宁伽中年的半生回忆联结,历史与现实纠缠穿插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当我们沉醉于这部长篇小说,我们不得不为这小说的无比广阔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而惊叹,因为小说内容有如张炜所喜爱的宋代作家苏轼的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家族》历史和现实内容的铺排、交织在一起,数十年的历史风云隐现其中。《橡树路》探入革命战争历史,表达了对现实的当权派和革命父亲的当年关系的疑惑。《海客谈瀛洲》引入了焚书坑儒的历史经典故事,既对照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写出了知识界群丑的样态。《忆阿雅》,阿雅是作者对一种富有灵性的可爱小动物的命名,阿雅在民间传说之中为了主人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主人还是把它残害了。阿雅的形象象征性地贯穿整本小说。知识分子的当代命运和阿雅如此相似。这是张炜对于中国历史的独特观察!《我的田园》在描绘归田园的恬静之外,还笔涉威胁到葡萄园的种种因素。《人的杂志》的中年之感慨叹息让人心有同感。《曙光与暮色》活画出了养生协会黄科长如何欺骗钻营、虚伪、同保姆关系暧昧的丑态。《荒原纪事》写土地受到侵蚀的人们同相关集团的剧烈矛盾冲突。《无边的游荡》揭露了社会的腐败透顶、荒淫无耻,整个社会都被大财团控制了,农村少女都给城市夜生活吞噬了。而“我”却只是一个流浪者,看客,只能在现实生活的大地上作无边的游荡。

《你在高原》这部小说的每一本,都给我们带来艺术审美感受:《橡树路》的青春恋爱之美;《海客谈瀛洲》青春的激情、无奈甚至是悲剧;《鹿眼》和《忆阿雅》中有美和丑的强烈对比;《我的田园》中有乡居生活的清新、人们的纯朴可爱;《人的杂志》写到了中年人为爱情所困,比如武早;《曙光与暮色》在揭露丑恶的同事,也写了生活的无聊和颓唐;《荒原纪事》描绘了社会矛盾的剑拔弩张;《无边的游荡》是一种失败者对于人世的观察。最终都可能要归于寂灭。这是一种荒凉的人生体验。

张炜把自己所喜爱的作家风格都熔铸到这部小说长卷中,变化多端的叙事过程中我们隐隐可见:诗仙李白的飘逸豪放,汪洋恣肆的想象,面对不堪的社会现实,杜甫的沉郁风格也流贯文本之中,而从城市喧嚣,纷杂庸俗中逃离,又受到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影响。整部小说的艺术价值水平都非常均衡,不会坠入到小说读到后来越来越乏力的境地。张炜恐怕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少数遏制了三部曲、多卷本小说的虎头蛇尾的创作现象的作家。张炜几乎动用了迄今为止的全部的中外小说艺术手法进行富有变化的小说叙事: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荒诞派、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各种文学思潮的艺术手段都运用到这部长篇巨制中,得以绚烂多彩的呈现。当然,这些手法都是为了张炜现实主义情怀而服务的,从总体上来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张炜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生姿态来源于鲁迅。这小说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和批判,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切质疑和敢于批判的勇气。张炜深刻地揭示中国现当代史,揭示了人性,表达了拒绝遗忘沉痛历史的强烈诉求。

在物欲横行的年代,这部小说对人性腐败、堕落有着锋利的现实主义批判力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专事写作以来,张炜一直都在坚持写作理想。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盛行,而此后的二三十年,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巨变,不但是物质由贫瘠变得无比丰富,城市面貌由萧条变得无比繁荣喧闹,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波动和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社会转型与嬗变,经历了新世纪的全面市场化下的文化思潮,在社会现实也发生许多变化的情况下,张炜为实现二十多年来坚持的文学理想,他和某些应时代而变化的作家截然不同。二十多年前,张炜关切现代文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早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作家之一。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现代化进程迅猛加速的时候,他的作品却表达了一种对于现代文明的拒绝和警惕。这让当时渴望现代化的读者感到难以理解。然而,新世纪才过去十来年,我们都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无序的现代化进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基本生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一个清醒的作家,从来都不是以媒体、以书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针,而是亲自行走在大地上,感受大地的脉动,从第一手资料出发,给出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基本判断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前瞻。不随流俗,不为某个阶段的文学风气而动,是多么不易得的一种品格,张炜“反现代”的“落伍”思想,其实包蕴了长远而深刻的见解。“反现代”的张炜,其实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只是他时刻警惕着现代文明弊病的一端。

深入地论述分析张炜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不是本文的目标,我们最想探讨的是他沉潜二十二年创作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究竟给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有何启示。一个作家如何真实地和大地接触,决定了一个作家现实生活厚度、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张炜的作品表现了诗意大地,我们也看到张炜践行着他行走在大地上写作的理念,这些,形成了独属张炜的大地诗学。

张炜和中国的绝大多数作家不同的是,他最信赖来自五官所感受到的一切真实,他更相信流浪在大地上,和中国的社会底层深切地接触后获得的对于现实的真切把握。很多论者注意到《融入野地》这篇有着创作宣言内容的散文,它的确标举着张炜的写作姿态,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张炜把行走在大地上,去感受,去发现,去记录,当作实实在在的写作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民间姿态。他以一个流浪者的身份深入民间,耳闻目睹了社会现实生活现场的人和事,掌握了不同于公文或者媒体披露的数据和记录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从民间大地行走游荡中收集的素材,影响着他产生与别的作家不一样的文学理想,思想观念。行走在民间的大地上,是他拥有独特文学景观、具有独立发现的最根本原因。

大地诗学的指向,就是行走在大地上,生活在最广大的民众中间,不被媒体的数据所误导,看到真实的社会现实。张炜每年都要到大地上去行走,我想,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的确从出发点就已经和学院派作家、都市作家区别开来。张炜喜欢居住在家乡龙口,而不是长时间生活在大城市,这保持了作家同土地的联系。这刚好和中国大多数的作家走的路向不一样,很多地方作家,通过自己的写作,一步步走向通往中国最繁华的都市。而张炜却是不断地从中心撤退,居于“外省”的位置,维持着一种最为质朴的生活状态。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文学追求。

张炜努力实践大地诗学,也可以从他的笔下秋天的意象来说明。张炜这一代作家的人生经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记忆,总是和“饥饿”联系在一起。“饥饿”又紧密地联系着“粮食”,而秋天正是粮食收获的季节,一般来说,到了秋天,“饥饿”问题较容易得到解决,因而秋天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心怀感念的季节。而“秋天”,也就凝聚了张炜的诸多思考,于是有了《护秋之夜》、《秋天的愤怒》、《秋天的思考》等作品。在《九月寓言》等作品当中,我们看到因为“饥饿”而时时有粮食的故事发生在秋天的内容。“秋天”意象的写作,关系着一个作家对于大地、农民的牵挂。

文学在哪里?读张炜的小说,就能够让我们想起这个久已遗忘的根本问题。文学阅读,文学研究,最为本质的问题是同“文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其它。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在寒冷的冬天,手捧一本中外文学名著,阅读时我们会感觉到整个屋子都很温暖,我们的心身内外都充满着爱和温情。伟大的文学作品最能够慰藉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以追求真善美的观念来看待这个世界。只要人类存在,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文学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文学,才能够让人更像人一样的生活,它形象地告知了我们人性的内涵,让我们远离假恶丑,拥抱真善美和爱。

张炜把托尔斯泰排在外国作家第一名的位置,最为敬仰。而托尔斯泰也是以土地为依托来思考世界的。托尔斯泰《复活》中那种道德自律和强烈的原罪感和忏悔意识在张炜小说《古船》的小说人物身上出现。张炜毫不犹豫地站在穷困者、弱小者的一边来写作,追求善。张炜的小说对历次历史事件罹难的人物,都有巨大的同情和悲悯。《你在高原》之中,那种对于社会丑恶的无情批判,对于弱小者的同情和悲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来自于托尔斯泰。中国当前的杰出作家和世界伟大作家的一种远隔时空的对话,充分地展现了张炜小说作品具有人类文学高度的艺术品格。

有人说,《家族》这个小说是从寻找主人公自身的血缘开始的,其实张炜不也同时在寻找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血缘吗?从这个角度,张炜的拒绝历史遗忘的那种执拗而坚韧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从某个角度看来,《你在高原》写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史。主人公宁伽的童年生活、上大学、恋爱、分配到03所工作、他的结婚、转而到杂志社工作,后来远离城市投身于葡萄园,最后重新陷入到流浪状态,继续无边的游荡。宁伽的流浪汉的精神,让他这个人物和世俗人物拉开了距离,他是一个为着理想而奔波不息、上下求索的人物形象,隐约有着屈原的身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未悔!自屈原始的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传统,也是深蕴其中。这部小说,其实也是宁伽的精神自传,写出了一个不安分的灵魂。

当然,宁伽的性格具有复杂性,他孤芳自赏,苛刻来讲,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太任性了,以至于忘却了丈夫父亲的责任。不过,张炜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体现了鲁迅的那种对别人不留情地剖析,同时也无情地剖析自己的精神。张炜说:“精神上的成长,让诚实和朴素,让那份好德行,永远不要离我,让勇敢和正义变得更加具体和清晰。”

《护秋之夜》之中,有一个印象模糊的诗人“老得”出现在临近结尾部分,而在其他的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当中,诗人形象也是频频出现的。似乎小说中的诗人和张炜是拉开距离的,而实际上,小说中的诗人形象却是和张炜是相联系的一类人,甚至重叠。诗性的追求,的确是张炜心像的一个投影。

从某种角度来讲,《你在高原》写的就是张炜的精神世界,宁伽就是张炜的精神镜像。张炜和宁伽之间,说不清是谁和谁相伴,从八十年代,穿越历史长河,为着一个文学理想,二十二年一贯地坚持,成就了一部作品,也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作家。我们幸运地看到,在灿若星辰的当代文坛,还有着一个独异的张炜。

张炜以千万字计算的文学文学作品,通过恢宏的艺术建构,为我们撑起了诗性的艺术天空。这位寻找和追求文学理想的作家,一直孜孜不倦地游荡在中国大地上,定格在黎明的地平线上。张炜真的是一位游荡在大地上的行吟诗人!

猜你喜欢
张炜高原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张炜社会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