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响

2012-11-24 04:41郝永勃
文艺论坛 2012年10期
关键词:淄博鲁迅影响

■ 郝永勃

影响过自己的人,影响过自己的事……尤其在年轻的时候。

前些天,南开大学的王万顺博士打电话来,受《创作与评论》杂志之托约我为张炜先生写一篇印象记,又一次想到了“影响”这个词。

最初知道张炜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北京的一家报纸上,看到他的照片,浓眉,睿智的眼光。长相好。精气神十足。还有一篇评论,是不是柳原写的,也记不清了。

那时候的自己,眼高手低。除了喜欢读外国文学,读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读朦胧诗,几乎很少读当代作家的小说、散文,以致在1988年秋天到1991年的夏天,与张炜同在济南,竟无缘见上一面,只是常常听同学们说起他的名字,他的小说《古船》……在一个文学青年的心目中,他是榜样。——即使没有读过他的书,一样敬重他。

直到1992年某一天的下午,偶然在《作家》上看到他的《文学小辑》,顿觉眼前一亮,用那时的话说,“心弦被拨动了。“”有触电的感觉。”夕阳的光,打在办公室的窗子上,如此灿烂,又如此美好。文字散发出植物的馨香,新鲜的,细腻的,灵验的。其中有一篇叫《羞涩与温柔》,后来读他的《融入野地》,也有近似的体验。

情不自禁,写了杂感《唤起共鸣》,刊登在了《山东青年报》上,那意味着真正关注他的开始。

1993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语感好,土中含雅。”……爱不释手。

阅读的快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由此写了评论《单向对话——阅读张炜》。一气呵成,即兴而为,有五千多字,发表在《山东文学》第9期上,责任编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陈文东。不久,意外地收到他的一封来信,鼓励的话,对一个还不那么自信的人,是起作用的。

也就从那一年,更多地从诗歌的写作转入散文、随笔、评论上。一发而不可收,为报刊写稿,既有精神的需要,也能靠稿费补贴家用。一举两得,这种爱好,一直持续着……

《九月寓言》对《柏慧》是一种呼唤,或者说是催生。前者像舒缓的田园牧歌,起伏跌宕,节奏感很强;后者有一种紧迫感,大胆地倾诉,义愤的,率性的,诗意的。前后如同姊妹篇。

在《收获》上读《柏慧》。小说气势如虹,有一种压抑过后的反弹,一吐为快。知识分子的命运,反常时代的纠结,生死之交,患难之情,人性的方方面面,他想揭示什么?在当时,拿起来,就不想放下了。就像一封写给什么人的长信,从中读出写作者的才情。

跟着写过一篇评论,寄了出去,没有发出来,也没有退稿。——《柏慧》是一部很有争议的作品。

1994年12月17日,张炜从龙口回济南的途中,因张宏森的挽留,在淄博住了一天。文联搞了一次小型的讲座,文友们在一起聚了聚,有诗人杨克和、宋长春、吕鸿钧、张刚荣、肖晓、王文清、刘冲、王士庆、孙晓军,小说家焦耐芳、宋本善、岳可平,还有几十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他好像说起过,作家的心肠要软,要善良,心硬了写不出什么东西。看到拾垃圾的,你也会想到很多。

转过年来,在春天的一个夜晚,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不能再那么零打碎敲地写了,要写一部完整一点的书。也就有了《鲁迅写照》的创作。从搜集资料,到整理完成,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件小事。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的那种登山者或野外旅行者特有的皮靴。还能听到有人传话,他对外地的朋友提起我,心里很温暖,也是一种动力。

1999年的冬天,即《鲁迅写照》出版的那一年,和济南的作家王延辉,一起去过他的家。——书很多,客厅的沙发,是会议室里常见的那一种。聊一聊读书,说一说写作,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2003年前后,缘自作家郑峰、周蓬桦,也曾与他见过面。

每交谈一次,都多多少少有所启发。人的进步,或者说保持一种状态,不至于退步,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有来自前边的引领,以及后边的督促……

2009年的春天,《淄博晚报》社牵头举办第二届读书节,“大讲堂”的主讲人是张炜先生。他讲有关“齐文化”的内容。淄博临淄是齐国故都,上下几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又正值他的新书《芳心似火——兼论齐国的恣与累》出版,是一种巧合。这是他耗时三年写就的一部心血力作,也是为淄博这座城市写的一部书。

4月11日上午9时,在淄博剧院,来听他讲座的有一千多人,讲的愿意讲,听的愿意听。两个多小时,他生动风趣的话语,不时引起掌声,也是一场文学的盛宴了。

与他有更多近距离的接触,从他身上看到诗人的气质,又有哲人的理性。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个性是独立的人格,共性是随和的品质。

这一年的秋天,我和文东一起去过龙口的万松浦书院。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一张雨果的像,那是他爱戴的作家。院内有鲁迅先生的塑像,是根据一个员工从上海鲁迅纪念馆背回的小铜像放大而成的。——耸立在主楼西侧醒目的位置,是一种纪念。

万松浦书院离海很近。周围的房地产也兴起来了。外边的喧嚣与院内的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野生的,流浪的,小狗小猫小刺猬,也不时地走出来,逛一逛……有爱心在,小动物们很安逸。树上时而传来喜鹊的叫声,和树并列的还有一座名为《凝望》的雕塑,是燕冲的作品,挺有冲击力的,也很温情。

临清架鼓,原名为“羯鼓”。“羯”字的本意是“斗羊”,这与它表演时曲调威武雄壮、气势慷慨激昂的景象也约略贴切。因旧时多作为庙会迎神接驾所用,故念白为“架鼓”(也作“驾鼓”),“架鼓”因此逐渐成为了一种通称。基于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等仪式活动的需要,各个宗教场所在举行斋醮活动时都习惯聘请“架鼓会”为其擂鼓助威。直到20世纪40年代,临清县仍设有南坛奶奶庙鼓会、跸霞宫鼓会等四五个架鼓社团。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成立的更道街架鼓会和南门架鼓会仍然是民间十分活跃的鼓乐团体。但相较明清时期临清县的演出盛况,临清架鼓的传承发展现状显然不能与彼时同日而语了。

返回淄博的路上,有更多的灵感,应运而生。

一部散文集《芳心似火》,是十卷本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的前奏,或者说是序曲。

2010年,450万字的《你在高原》诞生,是一件盛事。在不同的场合,听到过不同的人在谈论这一套书。

我开始读,开始默默地做笔记,想写一本书:《一个人的高原》,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人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方向,不怕慢,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从长远看,一切都是快的。这一本读书笔记,断断续续写了有近两年,如果连附录加上,那么时间的跨度就有二十年了……这不足十万字的书。

静能生慧,能耐得住寂寞,也才有可能写出点有价值的文字。

究竟有多少人读过这一套书,我不知道。但我是认真地通读了。而且,还曾多次读过单册,也是想认证什么。

在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人在买这一套书,本身也能说明什么。同时,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人失去耐心,注定一事无成。而没有巨大的耐心,也无法实现如此巨大的写作工程。

兼容、提炼、归纳、升华……

2011年,《你在高原》高票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是情理中的事。

读有的书,想写作;读有的书,不想写作。接触人也是一个道理。

和他的相识,更多鼓起了我写作的信心。从2009年至今,是写作的一个高峰期。——这无疑受到了他的影响。

这三年,出版了一部评论集《鲁迅肖像》,一部诗集《平民诗篇》;写作整理出了文论集《鲁迅是如何写作的》、《星汉灿烂民国时》,散文集《抒情时代》,随笔集《一个人的高原》、《红丝砚记》、《美瓷生韵》等6部;同时,应出版社之约,选编了两部鲁迅读本:《故乡》(已出版发行),《鲁迅人生感悟》(待出)。这十部书,也是多年读书写作的结晶。

感谢给过我影响的人,感谢影响过我的书,感谢在我们这座城市,每年的春天,有这么一个读书节!

回到张炜先生的话题上,我曾想到以这样几句话去评价他:

着力点在小说,见心性在诗歌,看功力在评论,常练笔在散文。

想了解他的厚度,去读他的《你在高原》;想知道他的趣味,去读《心仪》,《远逝的风景》,有关摄影和绘画;想认识他的天赋,去读《古船》和《九月寓言》;想明白他下的苦功,去读《楚辞笔记》,以及写作年表……想更多地研究他,到他的出生地龙口去看看,沿着他走过的路再走一走……

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还要了解曾经影响过他的人和事,还有书籍。

影响与被影响的,目的是成为自己。

猜你喜欢
淄博鲁迅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阿迅一族
诗意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