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嫦,蔡杏琼,谢小兰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是引起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病人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我院妇科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中医妇科学》[2]中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将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年龄22岁~48岁,病程5个月至8年;对照组34例,年龄23岁~49岁,病程6个月至9年。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海南国瑞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4664)0.5g(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注射用阿奇霉素(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929)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7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外敷。基本方:桃仁15g,红花10g,川芎15g,熟地黄30g,白芍20g,甘草10g,蒲黄20g,五灵脂20g,丹参30g。以上中药混合后粉碎加粗盐30g,炒热后外敷腹部60min,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4]中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标准拟定。显效: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包括子宫及附件压痛、子宫活动度受限、附件增厚、炎性包块等体征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妇科检查炎症包块缩小,子宫、附件的粘连及压痛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由于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在我国,由于个人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术和计划生育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加之广泛应用宫内节育器时病人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使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而迁延而成。由于长期炎症刺激,造成盆腔器官周围组织增厚粘连,抗感染药物不易有效,故病情顽固,反复发作,导致病人体质日益虚弱,恢复缓慢。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摄生不慎,感受寒邪或经期产后精血亏虚,湿热侵扰胞宫胞脉,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湿热下注,淤积胞宫胞脉,淤滞日久胞脉不通,则形成粘连或包块。
本病属中医学的带下病、痛经等范畴。认为是久病正气亏虚、邪毒滞留形成正虚邪实的病证。中西综合治疗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方中丹参养血活血、化瘀消徵,善医妇女经血;桃仁活血祛瘀而疗腹痛,二药合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川芎、红花、白芍具有补血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熟地黄补血滋阴而养肝益肾;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的作用。中药外敷通过热效应使机体的表层和深层组织都能较均匀地受热,使药物的良性刺激、药物的发散走窜及穿透能力透过皮肤,刺激经络,直达病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使局部组织营养得到改善,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促进组织病理产物的吸收,促进粘连松解,消除病灶,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西药抗菌消炎基础上配合应用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6-252.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13-320.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4] 宋鸿钊.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