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2-11-23 02:19:12刘金雄
关键词:经济模型公允会计信息

○刘金雄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会计计量是会计问题的核心”[1],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被认为具有较强的决策相关性,已在实践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界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展,截至目前为止,美国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有40多项,国际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接近20项,我国会计准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也有20余项。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会计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被认为具有“顺周期效应”,被指责为“放大了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稳定经济法案》(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中第133节要求:SEC在法案生效90天内,在咨询美联储和财政部意见的基础上,应向国会提交一份究竟是终止,还是改正FAS157即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报告。SEC在随后提交的报告中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并非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并同意改进FAS157,但拒绝终止FAS157。

种种关于公允价值理论问题的争论,多少带有点口水战的味道。而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具有“顺周期效应”,其实是从反面论证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具有与决策相关性质量特征,这相当于说当前的研究范式从正面上还难以论证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为什么、如何以及多大程度上与决策相关的”等基本问题。

当前的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研究范式,一是基于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假设[2],二是基于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的研究范式,三是实证研究范式。虽然会计理论界致力于研究以经济模型分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但目前尚未能发展出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

本文拟重新审视、评价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提供研究展望,希望有助使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有所突破。

一 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基于信息观与计量观假设下公允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

历史成本是沉没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但会计领域中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先驱Ball, Brown的研究表明[3],企业披露的历史成本会计信息还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观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金融市场有效,企业所提供的以历史成本为主、并辅以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为市场所识别、理解,并反应到股票的市场价格中[2]。

但是,信息观难以解释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信息为什么其相关性偏低的状况。Lev发现[4],在收益信息公布日前后,股票价格变动中仅仅只有2%~5%为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所解释。对此,计量观认为这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无效性所致,因此公允价值就应当成为会计计量属性的理性选择[2]。但是,如果金融市场无效,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不能迅速反映所有已经公开的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信息,那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便失去了理论依据。

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为依据所形成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假设,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尚未形成逻辑一致的、行之有效的规范性理论,难以解释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为什么是与决策相关的。

(二)基于实证研究范式下公允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在实证会计领域,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有些实证结论支持、有些实证结论并不支持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邓传洲通过实证发现[5],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具有较弱的增量解释能力,而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Barth的研究指出[6],在银行业,对于证券以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Barth et al.以1971-1990年美国银行业为样本,研究发现[7],以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比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波动大,但股票价格没有反映出这种增量的波动性。这说明相比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并没有增加信息含量。Beatty et al.发现银行持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的股票价格几乎不受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而保险公司却受到负面的影响[8]。Khurana et al.研究发现[9],银行持股公司,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比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更具信息含量,然而对于小的银行持股公司和那些没有分析师跟踪的公司,其存款、贷款用历史成本计量比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具信息含量。

实证结论并不完全支持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实证技术的局限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影响了实证结论的正确性;其二是市场可能认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很弱,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也就会弱*通常认为,历史成本可靠性强,而相关性弱;公允价值则相反,相关性强而可靠性弱。其确切含义是,在相关性相同的情形下,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强于公允价值;在可靠性相同的情形下,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强于历史成本。。如果公允价值相关性弱的原因是因为其可靠性弱,该结论对于会计实践的启示是推迟使用公允价值或想方设法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实证结论的不一致性,光依靠实证研究还难以解决公允价值的相关性问题,这更加凸显建立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规范性会计理论的意义。

(三)基于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下公允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

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问题在规范性会计研究领域,大多采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范式,一般进行定性的论述,缺乏模型化的分析。对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问题,除了个别学者认为,公允价值相关性强,可靠性也强[10]。一般认为,历史成本可靠性强相关性弱;而公允价值则相反,相关性强可靠性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也持这一观点:“历史成本提供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期功能,但对未来的决策不够相关;公允价值对未来的决策相关性强,但可靠性差……”[11];“公允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有可能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12]。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观念,公允价值作为一个新的计量属性,无论IASB还是FASB都积极地倡导采用。例如,FASB在FAS133中认为它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IASB则分散应用于IFRSs和IASs中。

当然,公允价值可能会导致可靠性的问题,企业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安然事件就是例证[13-14]。姑且不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但就公允价值是否更具相关性而言,在西方会计界也存在诸多争议。例如,Barlev et al.认为[15],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方面,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提供比历史成本会计更相关、更有价值的信息,使股东能更好地关注他们权益的价值,更好地履行他们的监督职能,也使经理能更好地履行他们的受托责任。然而N. Hann et al.却认为[16],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没有增加信息含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公允价值的诸多争议更加凸现, Laux et al.将这些争议归纳为四大问题[17]:一是公允价值是否真的可提供透明的信息,二是对于非流动资产,用历史成本计量是否比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更强些;三是对非流动资产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加剧了金融危机;四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实际施行是否是可行的。

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相关性问题的规范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引进与应用上。一般是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研究公允价值的定义、应用环境、计量方法程序等问题,探讨我国会计实践中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可行性。例如,黄世忠认为[18],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谢诗芬认为公允价值符合经济收益概念、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等十大理论基础,能体现现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精髓[10]。夏成才,邵天营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19],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反思和重构,是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姜国华、张然认为[20],稳健会计方法和激进会计方法同样给股权投资者理解会计信息造成障碍,在会计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有益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葛家澍认为[12],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乃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公允价值得以全面应用,财务会计将有可能反映企业的价值(或其近似值)。对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我们赞同如下论断:无论是概念还是具体运用的范围都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方向,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保留中国特色[21]。

虽然针对公允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公允价值规范性会计理论。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为什么是与决策相关的”这一核心问题,人们还知之甚少。比如,对于基本问题,“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尚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二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理论与规范性会计理论模型化研究范式

(一)规范性会计理论模型化研究范式

利用经济模型建立规范性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化评价研究、利用经济模型研究会计指标的经济意义、基于会计信息建立股权资本的定价模型。在我国会计学界几乎是一个空白,相关文献较鲜见。在西方会计学界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如G. A. Feltham提出模型用以评价不同会计信息系统的差别价值——每一个会计信息系统都有一个预期支付值(Expected Payoff),不同系统的预期支付值差异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变换的价值[22]。

在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领域,规范性会计理论的模型化研究范式重要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化评价研究、利用经济模型研究会计指标的经济意义、基于会计信息建立股权资本的定价模型等。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化评价研究,其研究的主要范式是利用经济模型从总体上评价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没有涉及依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所加工出的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差异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70年代,如G. A. Feltham、Joel S. Demski、Wilfred C. Uecker等的研究[22-24]。由于模型过于抽象,适用性较差,其后这方面的研究就很少见。

利用经济模型研究会计指标的经济意义,其基本研究范式是通过经济模型证明会计指标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某些经济决策指标如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在数量上存在联系,从而间接地解释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例如,通过经济模型研究会计收益率(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ARR)与内部收益率的数量关系,探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ARR代替IRR。所谓ARR是年净收益与年初、年末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起源于 Harcourt,Solomon 和Vatter[25-27],经Kay、Peasnell、Franks et al.、Kay et al.、Edwards et al.等加以发展[28-33]。利用会计指标建立经济模型的研究范式是规范性会计理论的模型化研究范式的重要进展,有助于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其缺陷在于只是探讨会计指标间的数量联系——不是直接的、本质的联系,只是间接地解释会计指标的经济意义,研究结论争议也很多,如William Long et al.认为用ARR代替IRR可能是一种误导[34]。有些研究考虑用现金回收率(Cash Recovery Rate,CRR) 代替IRR,如GE. H. Griner et al.的研究[35]。

20世纪90年代,规范性会计理论的模型化研究范式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基于会计信息建立股权资本的定价模型上,因为这种研究范式有较为明确的逻辑基础。如R. P. Brief利用现金折现模型建立基于ARR的股权资本的定价模型[36]。

当前,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范式是Feltham/Ohlson 分析框架[37-38]。该框架有两大支柱,一是依据股利折现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建立Edwards-Bell-Ohlson的剩余收入模型(Residual Income Model,RIM)[39-40],二是动态线性信息系统(Dynamics of Linear Information, LID)。Feltham/Ohlson 分析框架已广泛运用在会计理论、金融定价等领域[40-42]。

股利折现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 认为,企业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是预期企业未来发放的现金股利的现值,即

(1)

其中PVt表示第t期末企业的市场价值(即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E[·]表示数学期望,r为折现利率,dt+τ为企业第t+τ期末发放的现金股利。记xt为企业在(t-1,t)间的经营收益,bt为企业在第t期末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的账面价值,rf为无风险利率。在limτ→∞E[bt+τ]/(1+r)τ=0的假设下,依据DDM就可以得到RIM如下

(2)

RIM的局限是没有办法直接利用会计报表预测企业的市场价值,(2)的右式包含预测的数值。为解决这个问题,Ohlson引入动态线性信息系统(Dynamics of Linear Information, LID) 即假设剩余收入满足一定的时间序列关系如下[40]:

(3)

(4)

(5)

其中α1=ω/(1+rf-ω),α2=ω/(1+rf-ω)(1+rf-γ)。

Ohlson引入LID[40]被认为是对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市场价值定价模型的巨大贡献[43]。Feltham和Ohlson将这种Feltham/Ohlson 分析框架进一步用于分析金融资产、经营资产以及折旧等因素的定价问题上[41-42]。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

运用经济模型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无疑是重要的,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将此归结为二,其一,缺乏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分析工具;其二,缺乏适当的公允价值模型化分析框架。

1. 缺乏公允价值可操作性分析工具的根源

可操作性分析工具是建立经济模型的基本要求,这正是当前的规范性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所缺乏的,其原因在于当前对公允价值本质内涵的认识尚存偏误。

一般认为,可将公允价值理解为“富有”或“财富”或“价值”,并且符合经济收益的概念,所谓经济收益,是指在保持与期初同等富有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期末所能消费的最大数额。 Rayman指出[44],由于对“消费”的理解存在“实际消费”与“假设消费”的差异,公允价值会导致相互矛盾的结论。有实际例子表明,如果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从期初的100元变为期末的200元,投资者并没有追加投入,在“假设消费”意义下,投资者在期末变得更贫穷,而在“实际消费”意义下,却变得更富有*为准确评价企业整体收益水平,会计学家希望会计所计量的收益能符合或趋同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即经济收益。1946 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下了一个普遍得到认同的定义:“在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希克斯的定义,虽然主要是针对个人收益而言的,但对企业也同样适用。由于希克斯的收益概念没有明确说明什么叫做“同等富裕程度”,因而这一收益概念构成了许多收益概念争论的基础。假定企业没有负债,没有其他的资产,只拥有证券A,该证券每年能带来10元的现金收入,年利率为10%,则在公允价值会计下,年初企业资产的价值为10/10%=100(元)。之后,如果发生了事件E,导致企业所拥有的证券每年只有8元的现金收入,年利率下降为4%,则企业资产的年末价值为8/4%=200(元)。公允价值会计下,企业的收益为200-100=100(元)。假如企业在年初将该资产售出去并将所得款项发给股东,则在年初股东的财富为100元;假如企业在年末将该资产售出并将所得款项发放给股东,则在期末股东的财富为200元,相比之下,股东在不比过去过得更差的情形下,所能消费的最大金额为100元。或者说,在不比过去过得更差的情形下,股东最高可增加100元的消费,因而股东变得比过去更富有了。可见,在流行的观点下,公允价值会计所计量的收益符合“经济收益”的概念。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投资者没有真正进行消费,只是一种假设意义下的消费,Rayman(2007)称之为“主观消费(Subjective Consumption)”,本文将其称为“假设消费”,以与“实际消费”(Actual Consumption)相对应。所谓“实际消费”是指,企业在年末将资产(即证券A)以200元销售出去并将所得款项发放给股东,股东将获得200元的现金收入,并将其立即用于消费。然而,Rayman(2007)认为,在“假设消费”下,股东事实上变得比过去更贫穷了,而不是更富有了,原因在于,股东每年只能获得8元的消费能力,而如果事件E没有发生,股东每年可有10元的消费能力。以15年为例,股东15年的。简单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期末既变得更富有,也变得更贫穷,为叙述方便,下称“公允价值—经济收益悖论”。可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收益,其经济意义相当模糊。当前的公允价值理论无法对“公允价值—经济收益悖论”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消费能力的变化为:从事件E发生前的100(1+10%)15=417.72元下降为事件E发生后的200(1+4%)15=360.19元,消费能力下降了57.53元。只有在“实际消费”意义下,股东才在实际上变得更富有。原因在于,事件E发生后,如果企业在年末将其资产(即证券A)以200元销售出去并将所得款项发放给股东,股东将获得200元的现金收入;如事件E若没有发生,则只有110元的收入(其中,转让证券A获得收入为10/10%=100元,证券持有期间获得10元的现金收入)。可见,当事件E发生后并于1年后消费,股东的真实财富增加了90元。按作者的理解,Rayman(2007)的思想是,人们总是按照他们的财富状况来规划未来消费,期初多消费,未来就得少消费,反之亦然。如果期初消费与期末消费对人们是无差异的,则表明期初财富与期末财富相等。财富的变化体现在实际可消费的财富与预期未来各期可消费的财富的差异上。如上例,如果股东决定1年后消费而不是在期初消费,则与期初无差异的消费是预期1年后可消费100(1+10%)=110元,故1年后与期初同样富有的财富应为110元,由于实际可供消费的财富为200元,财富增加90元,因而股东变富有了;如果股东决定15年后消费,与期初同样富有的财富为100(1+10%)15=417.72元(这是期初预期15后可供消费的财富),而实际可供消费的财富为200(1+4%)15=360.19元,因而变贫穷了,财富减少了57.53元。

我国会计界也对公允价值的本质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根据董必荣的归纳[45],包括 “独立计量属性观”[12],[46-51]、“复合计量属性观”[52-54]、“计量目标观”[25]和“检验尺度观”[55]等多种“基于交易会计”形成的不同的观点。董必荣则认为[45],上述对于公允价值本质的认识是“基于交易会计” 形成的,而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定位。

可见,虽然当前各种关于公允价值本质内涵的观点,都很有见地,然而基于各种观点,难以发展出可操作性的分析工具,无法演绎出一套能解释“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为什么、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决策相关”的、逻辑一致的公允价值理论。因而这些观点是存有偏误的。

2. 缺乏适当的公允价值模型化分析框架

当前规范性会计理论的模型化的各种研究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性,难于直接从中发展出公允价值模型化分析框架。但是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然而由于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既影响了依该框架所建立的有关定价模型的正确性和解释能力,也难以从该分析框架直接发展出公允价值的模型化的理论。

一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动态演化假设缺乏经济理论的支持,影响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由于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需要假设会计信息系统满足某种时间序列关系如(3)、(4),以推导出有关定价模型,但是,这种会计信息系统的动态演化假设没有经济理论的支持,假设的合理性令人怀疑,因而无法成为历史成本会计信息之所以与决策相关的理论基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尚未找到可操作性的分析工具。

另一是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基础模型DDM的缺陷性[56],因而难以发展出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缺陷性包括:(1)DDM与公允价值无关;(2)DDM不能支持资本结构、股利无关性假设,而这些假设是该分析框架所必须的;(3)DDM的模型假设存在不相容性问题,导致逻辑上的谬误,试举一例加以分析如下。

假设企业当前净资产的清算价值为LVt,预期企业第t+1年要发放的股利为dt+1,以后每年股利的增长率为ρ1,即第t+k年发放的股利为dt+1(1+ρ1)k-1。企业净资产的清算价值的增长率为ρ2,即第t+k年企业净资产的清算价值为LVt(1+ρ2)k,ρ1,ρ2

如果企业在第t+N年解散,N≥1,那么股东从企业所获得的现金流包括:各期的股利,终止经营日企业净资产的清算价值,因而其市场价值为

(6)

如果企业持续经营,依DDM,企业的市场价值为

PVt(r,∞)=dt+1/(r-ρ1)

(7)

取r=10%,ρ1=2%,ρ2=8%,dt+1=10,LVt=100,则当N=10,20,30,50,80,100,120,150时,均有PVt(r,N)>PVt(r,∞)=125.其中PVt(10%,10)=149.49,PVt(10%,20)=166.68,PVt(10%,30)=169.66,……即从当前起,企业未来只要经营10年,或20年,或30年,……,或150年,其市场价值均大于持续经营的。

假设企业当前净资产的清算价值为100元,预期企业第1年末发放现金股利10元,股利的增长率为2%,折现利率为10%。由DDM,企业的市场价值为10/(10%-2%)=125。假设企业清算价值的增长率为8%,( 2%<8%<10% ),10年后终止经营,股东从企业所获得的现金流包括各期的股利,终止经营日企业净资产的清算价值100(1+8%)10,容易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为149.49。此例表明,企业有限期经营有可能比持续经营,其市场价值还大。可见,DDM是有一定缺陷的。

总之,本文认为应重新研究公允价值的本质,据之发展出可操作性的分析工具;借鉴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发展出公允价值的模型化分析框架,据之建立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是构建公允价值模型化研究范式的根本途径。

三 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展望

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虽已取得许多进展,然而距离逻辑一致性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有点束手无策。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缺乏模型化研究范式。

如果能够直接建立基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企业市场价值的定价模型PVt=f(FVt),其中PVt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FVt表示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望解决大多数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例如,如果定价模型为

PVt=f(FVt)=α+βFVt

(6)

其中α、β为模型参数。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就能为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解释。由(6)容易得到增量方程ΔPVt=βΔFVt,当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1个单位,企业的市场价值变动β个单位。同时,当模型参数α、β取值的不同,可以很容易知道,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的两个企业,其市场价值是不同的。

因此,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公允价值的经济模型除了可用于公允价值相关性基本问题的研究外,还可用于研究与公允价值有关的其他问题。如,用于研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被解释为商誉。如果经济模型为PVt=α+βFVt,则意味着PVt-FVt=α+(β-1)FVt,通过对参数α、β的分析研究,该模型可用于研究如下问题:(1)企业的商誉是否应该确认;(2)如果确认商誉,是否应该摊销,摊销的依据是什么;(3)如果确认商誉,是否应该将“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全部确认为商誉。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也可用于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促进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意义”问题。如果公允价值的数据可以可靠获得,利用经济模型论述公允价值会计有利于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因而能够完善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地,如果“股票持有者以价值投资理念——按股票的内在价值(即按公允价值的经济模型)进行投资”,则“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会出现所谓的‘顺周期效应’”问题。

鉴于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重要意义,这里简要探讨构建理论的基本思路。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研究方法上,可对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进行改进与提升,吸收其合理成分,有望发展出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模型化分析框架;二是研究所发展出的分析框架的合理性,为该分析框架的有关假设寻找经济理论的支持,而不像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那样,其有关假设没有经济理论的支持,只是一种纯假设,因而其合理性值得怀疑;第三,利用分析框架建立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经济模型,用于研究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问题。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为什么、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与决策相关的”是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基本问题,当前的公允价值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应围绕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构建,以期形成严谨的、逻辑一致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为此当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应包括:(1)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问题,用以研究公允价值为什么是与决策相关的;(2)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础模型,用以研究公允价值如何与决策相关;(3)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用以研究公允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与决策相关。

公允价值之所以与决策相关,最为直接的答案是公允价值以市价为基础。然而该答案还不够深入,因为市场对企业股权资本的定价是整体性的,而公允价值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的具体项目的计量,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企业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与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不相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导致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本条件与假设。这个问题的研究可通过探索所发展的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来进行。由于需要将分析框架的有关假设置于理论的支持之上,因而可以将分析框架的合理性问题归结为若干基本的、且符合经济学标准化要求的假设,在这种假设下的若干基本结论就可以构成“公允价值之所以与决策相关”的理论基础。根据作者已作的初步研究,本文建议,应对公允价值的本质重新界定,以发展出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的分析工具。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有脱手价( exit price )与入手价(enter price)之分,负债有清偿价与转让价之分,通过对公允价值的本质的界定,合乎逻辑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予以界定。探讨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在数量上的关系,有助于应用经济学理论建立公允价值经济模型。由于决策是针对未来的,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提出了会计信息的动态演化假设,应从经济理论模型上证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也存在某种动态演化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望得到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问题的答案。

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不直接反应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相等,也无法推知其市场价值是否相等。因而需要对公允价值如何与决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股权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而言,需要研究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如何影响股权投资者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定价,本文建议应通过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础模型,确定形成决策的有关中间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等,论述形成决策的有关假设,以对公允价值对决策影响的过程进行描述。Feltham/Ohlson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基础模型是DDM,然而如上文所述,由于其固有的缺陷性,难以作为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础模型。本文参考文献[56]将DDM修正为MDDM,并研究其重要性质,本文建议将MDDM作为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础模型,并将其用于研究公允价值如何与决策相关的问题。

在获得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和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有关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运用此模型,来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多大程度上是与决策相关的问题。研究公允价值的变动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股权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动,其影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相同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股权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动,其影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四 结 论

公允价值会计在实践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无论是基于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假设的研究范式,还是基于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的研究范式,还是实证研究范式,都难以回答诸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等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尚未能发展出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公允价值在实践上的应用领先于理论的这种现象表明,重新构建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并不完善,但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反思,吸收其合理成分,并运用经济学、会计学的有关理论,围绕“公允价值为什么、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决策相关的”这一基本问题,有望构建严谨的模型化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为此,本文建议,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1)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理论基础问题,用以研究公允价值为什么是与决策相关的;(2)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基础模型,用以研究公允价值如何与决策相关;(3)研究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经济模型,用以研究公允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与决策相关。

参考文献:

[1] Yuji Irij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M]. Sarasota, Fla: AAA, 1975.

[2] [加]威廉 R 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夏文贤,陈 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Ball R and P 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1968:159-178.

[4] Lev B. On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Lessons and Directions from Two Decades of Empirical Research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9, Supplement:1153-192.

[5] 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 (10): 55-62.

[6] Barth M E. Fair Value Accounting: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Bank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4, 69(1): 1-25.

[7] Barth M E , Wayne R Landsman , James M Wahlen. Fair Value Accounting: Effects on Banks’ Earnings Volatility, Regulatory Capital, and Value of Contractual Cash Flows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95,(19): 577-605.

[8] Beatty A, Sandra Chamberlain, Joseph Magliolo.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 Securit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6, (22): 43 -77.

[9] Khurana Ind K , Myung-Sun Kim. 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Historical Cost vs. Fair Value: Evidence from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January-February 2003, 22(1):19-42.

[10] 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 (5): 6-13.

[12] 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 (11): 3-8.

[13] Benston G J. Fair-Value Accounting: A Cautionary Tale from Enron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6, 25 (4):465-484.

[14] Gwilliam D , Richard H G. Jackson. Fair Valu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Problems and Pitfalls in Practice: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the Use of Fair Valuation at Enron [J]. Accounting Forum, 2008, 32 (3): 240-259.

[15] Barlev B. Joshua Rene Haddad.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Firm [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3, 314(4):83-415.

[16] Hann R N, Frank Heflin K R. Subramanayam. Fair-Value Pension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3):328-358 .

[17] Laux Ch, Christian Leuz. The Crisis of Fair-Value Accounting: Making Sense of the Recent Debate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9, (34):826-834.

[18]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 1-4.

[19] 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 (2): 24-30.

[20] 姜国华,张 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 (6): 20-25.

[21] 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 31-35.

[22] Feltham G A.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68, 43(4): 684-696.

[23] Demski J S. Some Decomposition Results for Information Evaluation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0, 8(2): 178-198.

[24] Uecker W C. A Behavioral Study of Information System Choic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8, 16(1): 169-189.

[25] Harcourt G C. The Accountant in a Golden Age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65, 17 (1) : 66-80.

[26] Solomon E.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Relation of Book-Yield to True Yield[A]. R. K. Jaedicke, Y. Ijiri and N. Oswald. Research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C].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66: 232-244.

[27] Vatter W J. Income Models, Book Yield and the Rate of Return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66 , 41(4): 681-698.

[28] Kay J A. Accountants, Too, Could Be Happy in the Golden Age: The Accountants Rate of Profit and th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76, 28(3): 447-460.

[29] Kay J A. Accounting Rate of Profit an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A Reply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78, 30 (3): 469-470.

[30] Peasnell K V. Some Formal Connections Between Economic Values and Yields and Accounting Numbe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1982, 9(3): 361-381.

[31] Franks J R S D. Hodges 1984. The meaning of accounting numbers in target setting and performance measure- ment: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and regulators[M]∥R. Brief and K. V. Peasnell (Eds.). Clean Surplus: A Link Betwee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1996.

[32] Kay J A. and C P May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Rates of Return [J]. Economic Journal, 1986, Vol. 96, No. 381: 199-207.

[33] Edwards J , J Kay, C Mayer.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Accounting Profitability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34] Long William F, David J Ravenscraft. The Misuse of Accounting Rates of Return: Com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74(3): 494-500.

[35] Griner E H and A W Stark. 1988. Cash Recovery Rates, Accounting Rates of Return, and the Estimation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88, 7(4): 293-311.

[36] Brief R P. The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a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EB/OL]. (1999-10-29) [2012-05-10].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84228 .

[37] Lee Charles M C. Accounting-Based Valuation: impact on Business Practices and Research [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13(4): 413-425.

[38] Ohlson J A. On Accounting-Based Valuation Formulae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5, Volume 10, Numbers 2-3: 323-347 .

[39] Edwards E O , P W Bell.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 [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40] Ohlson J A. 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 Contemporary [J].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661-687.

[41] Feltham G A , J A Ohlson.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689-731.

[42] Feltham, G A , J A. Ohlson. Uncertainty Res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Depreciation Measurement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34(2): 209-234.

[43] Cupertino C M , P R B. Lustosa. The Ohlson Model of Evaluation of Companies: Tutorial for Use [J]. Brazilian Business Review, 2004, 1(1): 1-16.

[44] Rayman R A. Fair Value Accounting: Effects on Banks’ Earnings Volatility, Regulatory Capital, and Value of Contractual Cash Flows [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7, (39):11-225.

[45] 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0):19-25.

[46] 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60-62.

[47] 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 上海会计, 2001,(1): 3-6.

[48] 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8,(10): 18-24.

[49] 周 繁,张馨艺.公允价值与稳健性:理论探讨与经验证据——2009年会计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9,(7): 89-91.

[50] 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J].会计研究,2009,(8): 21-23.

[51] 陈旭东,逯 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9,(10): 18-23.

[52] 谢诗芬.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3] 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6): 44-50.

[54] 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5): 10-16.

[55] 石本仁,赖红宁.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暨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54-61.

[56] 刘金雄. 股利折现模型的谬误、修正与成立条件[EB/OL]. (2011-03-14)[2012-05-11]. Available at CFRN:http:∥www.cfrn.com.cn/getPaper.do?id=3003.

猜你喜欢
经济模型公允会计信息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约束非线性系统保安全和稳定的双模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高技术通讯(2021年3期)2021-06-09 06:57:26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价值对比分析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2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
产业转移的微观引导机制:一个包含市场和政策双重因素空间经济模型
产业转移的微观引导机制:一个包含市场和政策双重因素空间经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