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彩,管远红,魏冬霞,魏 宁,李巨银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长期以来,对《动物寄生虫病》的教学改革总体上未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动物寄生虫病教学改革有3个方面原因:一是当前用人单位需要实用性、高技能、勇于创新的人才;二是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饲养动物的品种、饲料与饲养方式及管理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危害动物寄生虫病种类、流行特征和危害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三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有更好发展的根本。所以必须加强动物寄生虫病课程建设,加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弄清楚该课程“教什么”、“怎么教”,只有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调查,才能找到较科学的答案。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江苏牧医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部分顶岗实习生、毕业生以及对此专业方向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
1.1 调查对象
1.1.1 教学内容调查对象 江苏牧医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091、20092、20093三个班部分顶岗实习生所在单位;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20081、20082两个班部分毕业生所在单位;课程组通过走访、座谈及电话采访等方式调查的用人单位。共计181家。
1.1.2 教学实训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查对象 江苏牧医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091、20092、20093三个班部分顶岗实习生及此专业的20081、20082班部分毕业生,共计105人。
1.2 调查方法 对顶岗实习生,于2011年12月份顶岗实习前1周,集中发给调查问卷,通过实习生亲自接触实践及对实习单位的技术员、饲养员、管理人员、诊治医师等调查,填好调查问卷,于顶岗实习3个月后寄回;对毕业生通过邮寄调查问卷,要求在1个月内填好问卷并寄回;课程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填写调查问卷以及采用电话调查等方法。
2.1 教学内容的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动物卫生监督所、屠宰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牧兽医站、动物医院、宠物医院及饲料兽药生产与经营等,共计181家用人单位,得知:猪蛔虫病、猪弓形虫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发病率较高,最高发病率超过50%,调查80家用人单位,发生过此病的单位数分别为60家、56家、53家、28家;鸡球虫病、鸡蛔虫病、鸡羽虱病、鸡组织滴虫病发病率较高,调查80家,发生过此病的单位数分别为39家、20家、14家、10家,鸡球虫病最高发病率达100%;牛消化道线虫病,6家有2家发生过此病,最高发病率达95%;羊绦虫病,8家有6家发生过此病,最高发病率96%。羊消化道线虫病,8家有2家发生过此病,最高发病率为90%;夏季兔球虫病最高发病率达98%,10家有7家曾发生过此病;犬蛔虫病、犬疥螨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调查39只犬,分别有32只、12只曾发生过此病;猫蛔虫病发病率稍高,调查25只猫,有18只曾发生过此病;鸭、鹅仅调查到羽虱病。在授课中,对常见多发且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作重点讲解。实训课时分配方面,也适当偏重这些病。同时,增加“新”寄生虫病讲解,如犬新孢子虫病。
2.2 教学实训方法的调查情况
通过教学实训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对“验证性实训”、“面向生产实践设计性实训”、“结合教师研究课题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及“上述4种实训合理分配学时,协调开展”等五种实训方法选择人数分别为8、69、52、48、95人。其中,“上述4种实训合理分配学时,协调开展”的教学实训方法,学生比较喜爱,江苏牧医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08级部分毕业生及2009级部分顶岗实习生对《动物寄生虫病》教学实训方法选择的调查情况见表1。
2.3 教学方法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理实一体化”、“项目式”、“参与式”及“工学交替”等4种教学方法选择人数分别为91、70、83、80人。相比而言,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较喜欢,江苏牧医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08级部分毕业生及2009级部分顶岗实习生对《动物寄生虫病》教学方法选择的调查情况见表2。
表1 学生对教学实训方法选择的调查情况
表2 学生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调查情况
2.4 教学手段调查情况 通过《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教学手段的问卷调查,选择“多媒体”、“多媒体辅以板书、绘图”及“板书、绘图辅以挂图”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3、93、37人。其中,“多媒体辅以板书、绘图”的教学手段学生比较喜爱。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动物寄生虫病》的教学应与目前动物寄生虫疾病谱的变化紧密结合,《动物寄生虫病》的教学内容应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按照面向全国、兼顾地区需要的指导思想确定动物寄生虫病的教学内容[1]。许多兽医学院在修订课程,趋向减少寄生虫学讲授课时,在本质上需要寻找用较少的时间讲授寄生虫学所有内容[2]。《动物寄生虫病》教学内容改革有下面几个原因:(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动物饲养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种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2)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寄生虫病的流行谱发生明显变化。(3)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人们的行为观点、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发生了变化,寄生虫又以新的形式威胁着人类[3]。(4)“新”的寄生虫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原本不存在的这些疾病的地区,也时有发病报道[4]。例如,牛的流产现在普遍认为是由犬新孢子虫引起的。鉴于我国寄生虫病的上述流行特点和趋势,应对现有的教学内容作相应的修改、调整和补充。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发病率较高的猪寄生虫病有:猪蛔虫病、猪弓形虫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最高发病率均超过50%;发病率较高的鸡寄生虫病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鸡羽虱病、组织滴虫病,最高发病率均超过80%,其中,鸡球虫病最高发病率达100%;牛消化道线虫病发病率较高,达95%;羊绦虫病与羊消化道线虫病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6%、90%;夏季兔球虫病发病率最高达98%;犬蛔虫病、犬疥螨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调查39只,分别有32只、12只发生过该病;调查25只猫,有18只猫曾发生过蛔虫病。因此,在教学中,对常见多发且危害较大寄生虫病,作重点授课,同时,在实训课时分配方面,这些病所占的比例适当大一些。
对于《动物寄生虫病》教学实训方法,畜牧兽医类职业院校,甚至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低,内容以形态学部分的验证性实训为主、缺乏设计性实训,尤其是不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着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急需加以革新[5]。本次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对“4种实训合理分配学时,协调开展”的实训方法选择人数最多,达95人;面向生产实践、结合教师从事的研究课题的“设计性实训”选择人数分别为69人、52人;“综合性实训”选择人数为48人;而“验证性实训”选择人数为8人。学生对“四种实训合理分配学时,协调开展”的实训方法比较喜爱。
传统教育思想,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性学习机会少,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性和高技能人才。这与目前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已实施或即将逐步推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实一体化”、“项目式”、“参与式”及 “工学交替”等。通过问卷调查,学生选择“理实一体化”、“项目式”、“参与式”及“工学交替”等四种教学方法的人数分别为:91、70、83、80人。相比而言,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较喜欢。
实际上,“理实一体化”、“项目式”和“工学交替”三种教学方法互为体现、互为补充,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不能脱节。“参与式”教学法则能最大限度地实践合作学习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6]。总之,此四种方法不能分割开来,单独进行,必须融合在一起,设计科学的方案加以实施,具体实施思路为:将要授课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项目,某些项目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如球虫病的诊断、动物驱虫技术、动物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项目实施方案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项目开展,则根据需要,可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也可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场所不固定,操作技能强的项目则更多设在生产实践场所,如学校教学动物医院、校办企业、学校周边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所、屠宰场等。项目实施完毕返校,由教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讲解相关的拓展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理实一体化”、“项目式”、“工学交替”及“参与式”教学方法。
在“动物寄生虫病”传统教学中,主要应用板书、绘图辅以挂图来讲解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学生接触的只是静止不动的图像,这不利于学生形象地掌握所讲解的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色彩丰富,信息容量大,声、文、图、影并茂,如采用动画制作模拟寄生虫的生活史,来形象、生动的教学,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肉眼、显微镜来观察静态的挂图、标本。将抽象、难懂、微观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生动的画面展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果[7]。但是,多媒体课件知识容量大,教师使用课件上课时宜缓不宜快,重点应突出,若操作时速度太快,容易使学生疲劳,效果反而不佳。因此,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调查,学生选择多媒体辅以板书、绘图教学手段的人数最多,达93人,选择“多媒体”与“板书、绘图辅以挂图”的人数分别为23人、37人。
[1]徐鹏,于金玲,刘孝刚,等.《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44-46.
[2]张龙现,宁长申,石团员,等.国外高校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概况[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2):63-65.
[3]周作勇,聂奎,周荣琼.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1,6:181-182.
[4]张步彩,刘俊栋,匡存林,等.高职院校动物寄生虫病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9:160-161.
[5]许金俊,陶建平,王小波,等.《动物寄生虫病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0):795-796.
[6]李芬.“参与式”教学法在《家畜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尝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3):13-14.
[7]宫鹏涛,李建华,赵娜,等.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7):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