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RF、CRP、ESR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2-11-23 09:13蔡淑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特异性

蔡淑静,王 海,金 玲,谢 风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13003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病因未明。发病时常对称地累及多个周围关节,导致关节发生慢性炎症性改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病变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诊断主要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提出的7项诊断标准,符合其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进行诊断。但是符合此诊断标准时患者常常已出现骨关节破坏,加上RF缺乏特异性的局限,这些都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近年来合成了对RA较有特异性的抗核周因子抗体(AFP)、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聚角蛋白微粒蛋白抗体(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环瓜氨酸肽(CCP)作为RA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2,3]。本文旨在通过联合分析我院半年来收集到RA患者抗CCP抗体、RF、CRP及血沉四项检测结果,探讨其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我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RA组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非RA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包括骨性关节炎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皮肌炎1例,滑膜炎10例,干燥综合症2例,均符合国内外相应疾病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40例,为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2岁,平均43岁。

1.2 研究方法及阳性结果判断

1.2.1 抗CCP抗体检测 采用欧蒙公司生产的抗CCP抗体ELISA试剂盒,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检测结果>5U/ml为抗CCP抗体阳性。

1.2.2 RF和CRP的检测 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和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在IMMAGE特种蛋白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检测结果RF>20IU/ml为阳性,CRP>8mg/L为阳性。

1.2.3 血沉的检测 将枸橼酸钠抗凝血置于特制刻度血沉计内,垂直立于室温1h后,读取上层血浆的高度,即为红细胞沉降率。男性>15mm/h,女性>20mm/h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血清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及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阳性率见表1。

表1 抗CCP抗体、RF、CRP、ES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

RA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均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RA对照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早期可出现多个周围性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性障碍等严重程度不等的炎性病变,晚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6%,80%的患者发病于35-50岁,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及经济损失。是造成我国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目前病因不明,尚无法根治,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地给与药物控制病情,保存受累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的主要目的。RF是针对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上抗原表位的抗体,阳性可见于70%的RA患者,但RF也可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慢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度的RF,诊断RA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ESR与CRP临床意义相似,二者在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及组织损伤患者均可出现阳性,不能作为RA的诊断指标,但阳性可提示病情活动[1]。本研究中发现抗CCP抗体诊断RA特异性(90.91%)高于 RF(77.78%),对于RA的早期诊断优于RF,但RF诊断RA的敏感性(83.33%)高于抗 CCP 抗体(71.43%),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提示病情活动。有研究表明,抗CCP抗体、ESR和CRP与RA患者关节肿胀个数、关节疼痛个数显著相关[4]。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疑似RA以及RA的患者联合检测抗CCP、RF、CRP、ESR,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9.

[2]Nell V,Machold K,Stamm T,et al.Autoantibody profiling as early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tool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heum Dis,2005,64:1731.

[3]富炳罡.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11.

[4]徐 巍,沈 波,陈世勇等.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及关节损害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44.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