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利
甲壳虫,俗称“屎壳郎”,将卵裹在粪球里,并推着粪球向前滚动,这一行为激发了古代埃及人的无限遐想。古埃及人以为甲壳虫是单性繁殖的,与造物主上帝一样,因而它被视为造物主的化身;人们把圆圆的粪球当做太阳,把甲壳虫的这种习性比喻为上帝在天空中推着太阳行走,赋予地球以生命。甲壳虫的这一象征意义,在古国王时期已经出现,并随之产生了太阳升起之神“海普瑞(khepri)”,它被描述成一个甲壳虫头颅人(见图1)。在《死亡之书(Book of the Dead①一本跟丧礼有关的书,主要记录死者去到地狱神奥西里斯(Osiris)的世界应做的准备。)》中可见海普瑞和其他诸神同乘“太阳神拉”(The Sun God Re)的太阳船(The Solar Bark)。另外,由于甲壳虫将卵置入死去的动物体内或粪便之内,之后幼甲虫从中诞生,在古埃及人看来,甲壳虫在死物中繁殖又象征着重生,就像朝阳每日重新升起。因此,自上古埃及起,甲壳虫就被视为圣物;在古埃及语言中甲壳虫被赋予“创造”、“诞生”之意,是古埃及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主题。
图1 太阳神“海普瑞”(Khepri)②图片来源: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Tel Aviv:Sabinsky Press Ltd.,1993,p.9.
圣甲虫雕饰最早可追溯至第12王朝(约1991—1802 B.C.)③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12,507—531.。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是护身符或避邪物;另有部分用作重大事件的纪念物;还有一部分是官印,上面雕刻着官员的名字和官职。圣甲虫雕饰多数是用滑石制作的,这基于滑石质软,手感滑腻,可以切割的特性。其外表往往施一层蓝绿色的釉,但由于年代久远,釉很少能保留下来。除此以外,还有用紫水晶、红玉髓、玛瑙、玉石、青金石、玻璃、象牙等制作的圣甲虫,极少量用金银制作。圣甲虫长度一般为1—3厘米,少量超过10厘米,其底部往往刻有象形文字、人物、动物纹或螺旋纹等。
由于埃及曾遭受严重的古物劫掠,墓葬或地层中出土的圣甲虫极少;而且圣甲虫存在重复使用的现象,难以建立基于考古发掘地层序列的圣甲虫编年①Daphna Ben-Tor,Two Royal-Name Scarabs of King Amenemhat II from Dahshur,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Vol.39,2004,pp.8,17—33.。学者们大多以古代迦南②迦南:古地名,包括今天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以及约旦和叙利亚西部的地理区域。考古证据表明迦南的历史可追溯至整个公元前第4个千年,之后一直是古埃及和赫梯王国地缘政治利益范围中的重要部分。(Canaan)地区墓葬中发现的圣甲虫开展分期和编年研究。经过如塔夫尼尔(Tufnell)、本拓尔(Daphna Ben-Tor)、沃德(William A.Ward)、拜迪克(Bietak)等学者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沃德研究认为,不能仅仅根据圣甲虫上刻的王者的名字就草率地认定它的年代,那些“明显带有晚期类型的特征,或名字拼写是错误的,是后期才制作的”③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14,507—531.;本拓尔还指出,圣甲虫类的圣物可能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简单地把其出土地层的年代等同于圣甲虫的年代④⑤Daphna Ben-Tor,Scarabs,Chronology and Interconnections,Egypt and Palestine in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2007 by Academic Press Fribourg,Fribourg Switzerland Vandenhoeck & Ruprecht Göttingen.。尤勒(P.Yule)指出,虽然圣甲虫对判定绝对年代有一定风险,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有效信息⑥P.Yule,Notes on Scarabs and Aegean Chronology,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Vol.78,1983,pp.359—367.。
除了上述编年研究外,圣甲虫还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埃及人的生活和信仰等方面的信息。塔夫尼尔就曾根据圣甲虫底部的人物图案进行古代埃及服饰的研究⑦Olga Tufnell,“Hyksos”Scarabs from Canaan,Anatolian Studies,Vol.6,Special Number in Honor and in Memory of Professor John Gastang,1956,pp.67—73.;Houlihen和Goodman利用圣甲虫中描绘的“鸟”的形象和象形文字中“鸟”的意义及出现的场合,系统研究“鸟”在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及宗教中的地位⑧Patrick F.Houlihen and Steven M.Goodman,The Birds of Ancient Egypt,The Natural History of Egypt,Oxford:Aris& Phillips Ltd.1986.。另外,还可以通过圣甲虫题刻的象形文字的变化研究文字演变等。
从公元前两千年初到托勒密王朝(3—1BCE)的两千年间,“圣甲虫”一直在古埃及流行,腓尼基人将“圣甲虫”带到地中海沿岸,并流布至美索不达米亚、塞浦路斯、希腊诸岛、克里特岛,甚至传到伊特鲁里亚和撒丁岛等地⑨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8.。本文通过圣甲虫的分类研究,探索其象征意义,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埃及绚丽的历史和文化。
图2 象形文字“Khepri”(海普瑞)
在第11王朝,底比斯国王蒙图霍特普第二①本文中国王不用“一世”、“二世”等名称而采用“第一”、“第二”等译法,因为其不是直系和隔代传位,而是不同的国王采用相同的名字,特此说明。(Mentuhotep II 2061—2010B.C.在位)重新统一了埃及,从此拉开了中王国的序幕。他在位期间,将法老的头衔标准化,自此每位法老都有五个固定的称呼,分别是:何鲁斯②何鲁斯:古埃及的天神,鹰头人身,其父是造物主嫡子“奥西里斯(Osiris)”,其母是古埃及司生育和繁殖的阴间女神“伊西斯(Isis)”,即奥西里斯的妹妹兼妻子。奥西里斯被兄弟塞特(Seth)杀害并碎尸,伊西斯把他的尸体重新组合,奥西里斯遂而复活,之后他成为天国的最高统治者。何鲁斯作为造物主的嫡系子孙,替父报仇,古埃及的历代法老均被视作何鲁斯的化身。参照Nicholas Reeves and Richard H.Wilkinson,The Complete Valley of the Kings:Tombs and Treasures of the Greatest Pharaohs,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96.(Horus name)、上下埃及两女神神衔名(Nebty name)、金何鲁斯(Golden Horus name)、上下埃及之王(或称“王衔”——Prenomen)、拉神之子(或称“本名”——Nomen)③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15.。此后,法老的这五个名衔的王名环(Cartouche④古埃及人在书写法老的名字时,习惯将其用椭圆形框框起来,这个带有王名的椭圆形框被称为“Cartouche”,常见于大型纪念物上的题刻或墓葬壁画中。)成为大型纪念物上题刻的主要内容。“甲壳虫”——埃及语中称为“Kheper、Khepera、Khepra、(kh)pr”等等(见图2)。中王国的第12王朝、新王国的第18王朝时期,“Kheper”被用在很多法老的王衔(Prenomen)中。比如第12王朝法老斯努斯拉特第一(Senusret I,1971—1926 B.C.在位⑤参照 Peter A.Clayton,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Thames & Hudson,2006.)、斯努斯拉特第二(Senusret II,1897—1878 B.C.在位)、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第一(Thutmose I,1506—1493 B.C.在位)、图特摩斯第二(Thutmose II,1493—1479 B.C.在位)、图特摩斯第三 (Thutmose III,1479—1425 B.C.在位)、阿蒙霍特普第二(Amenhotep II,1427—1401 B.C.或1427—1397 B.C.在位)、图特摩斯第四(Thutmose IV,1401—1391 B.C.或 1397—1388 B.C.在位)、埃赫那吞(Akhenaten,1353—1336 BCE 或1351—1334 B.C.在位)、斯门卡海瑞(Smenkhkare,1335—1333 BCE 在位)、奈费尔奈费尔阿吞(Neferneferuaten,1335—1333 BCE 在位)、图坦哈蒙(Tutankhamun,约1333—1323 B.C.在位)、阿伊(Ay,1323—1319 BCE 或 1327—1323 BCE 在位)、霍林赫卜(Horemheb,1319/1306—1292 B.C.在位)等等,其王衔名中均有甲壳虫符号“Kheper”,而王铭前面的蜜蜂和莎草(Sedge)分别象征着上、下埃及(见图4)。
“Kheper”用在王衔中意为“诞生”、“创造”、“化身”、“显灵”等等,以斯努斯拉特第二的王衔“Khakheperre”为例,该词组的意思是“拉神的灵魂诞生了”⑥参照 Peter A.Clayton,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Thames & Hudson,2006.;图特摩斯第三的王衔“Menkheperre”的意思是“永恒是拉神的化身”;阿伊的王衔“Kheperkheperure-Irimaat”的意思是“永恒是伸张正义的拉神显灵”;埃赫那吞王衔的意思是“美丽是拉神显灵、是拉神之一”(见图4)。
图3 “何鲁斯名”中带有Kheper的法老王铭
图4 王衔带有“Kheper”的法老王铭
① 词组Kheperkare的意思是“拉神的灵魂创造了”。
② 词组Khakheperre的意思是“拉神的灵魂诞生了”。
③ 词组Aakheperkare的意思是“伟大是拉神的灵魂”。
④ 词组Aakheperenre的意思是“伟大是拉神的显灵”。
⑤ 词组Menkheperre的意思是“永恒是拉神的化身”。
⑥ 词组Neferkheperure-waenre的意思是“美丽是拉神显灵,是拉神之一”。
⑦ 词组Aakheperrure的意思是“伟大是拉伸的化身”。
⑧ 词组Ankhkheperure的意思是“生存是拉神的化身”。
⑨ 词组Menkheperrure的意思是“既定化身是拉神”。
⑩ 词组Ankhkheperure Meryt-Waenre的意思是“生活是拉神的化身,受到埃赫那吞的爱戴”。
⑪ 左为图坦哈蒙的本名Tutankhamun Hekaiunushema,意思是“活着的阿蒙神,下埃及的统治者”;右为其王衔名Nebkheperure,意思是“拉神化身之主”。
⑫ 词组Kheperkheperure-Irimaat的意思是“永恒是正义的拉神的化身”。
⑬ 词组Djeserkheperure Setepenre的意思是“圣洁是拉神的化身、拉神的选择”。
某些法老的“何鲁斯”头衔中也曾使用圣甲虫符号,如第12王朝法老斯努斯拉特第三(Senusret III,约1878—1839B.C.在位)“何鲁斯名”的意思是“神的现形”①词组Netcher Kheperu的意思是“神的现形”。,而其“金何鲁斯名衔”的含义是:“(金何鲁斯)已诞生”②词组Kheper的意思是“(金何鲁斯)已诞生”。;阿蒙涅姆哈特第四(Amennemhat IV,约1815—1806 B.C.在位)的“何鲁斯名”的意思是“一切化身的化身”③词组Kheper Kheperu的意思是“一切化身的化身”。(见图3)。12王朝短暂的统一结束后,埃及再次陷入混乱之中。自第13王朝开始,王冠在一个又一个法老的头上飞快地轮换。在公元前1650年前后,来自巴勒斯坦的希克索斯人占领了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并建立了第15王朝(约1650—1540 B.C.)。在第13—17王朝期间,法老王衔中几乎不见圣甲虫符号。
除了出现在王铭中的圣甲虫符号外,常见的是作为护身符或辟邪物的圣甲虫雕饰。学者们根据圣甲虫上的图案及内容将其分为:“官员及王室成员姓名”圣甲虫(Official-name and Royal-name Scarabs)、“希克索斯式”圣甲虫(Hyksos Scarab)、“心脏”圣甲虫(Heart Scarab)、纪念性圣甲虫(Commermorative Scarab)、众神姓名及肖像圣甲虫(Figures and Names of Gods Scarabs)等等。从考古材料看,最早的圣甲虫雕饰出现在第12王朝,多数底部刻有法老或官员的名字;在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第15王朝时期,圣甲虫被带到迦南,其形制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风格高度统一,学者们将其称为“希克索斯式圣甲虫”;在辉煌的新王国时期,即第18—20王朝,心脏圣甲虫作为丧葬护身符非常风靡,这时期的圣甲虫一般用宝石制作并镶有金质边框,被放在木乃伊包裹中用来代替死者的心脏,以便保护死者顺利转世;此后的心脏圣甲虫已没有了金边;到托勒密王朝时期,类似的圣甲虫已没有往昔神秘的意义,而只是单纯作为妆饰品而已。对圣甲虫的迷信致使它们在数十个世纪都是盗墓贼劫掠的主要对象。
埃及人非常看中名字,并把它作为一个人力量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名字,那么他的人格将破灭,所有为了保留他的记忆的努力都将白费④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15,26,26.。在底部刻有官员姓名和头衔的圣甲虫出现在中王国时期和第二中间期(即第12—17王朝、约1991—1550B.C.),这是埃及社会极其动荡的时期。迄今为止已发现了2000多个,大多是第12、13王朝的,一些用作印章,另一些用作护身符⑤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15,26,26.。有学者否认这些圣甲虫曾被用作印章,首先,那些宝石或半宝石材质的、或是底部嵌有金叶的,刻得都很浅,不可能作印章使用;其次,此类圣甲虫经常发现于墓葬中,很多是带有丧葬特征的字或词——“一些圣甲虫的官员名字后面有格式化的语言:‘生命重现’或‘真实的声音’,这些具有神奇意义的措辞以确保死者永生,很明显是丧葬护身符”⑥Daphna Ben-Tor,Review:Seals and Kings,Reviewed work: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Egypt during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c.1800—1550BC,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No.315(Aug.1999),pp.47—74.。无论如何,这些带有官衔的圣甲虫是研究埃及中王国时期官僚机构的重要资料,通过圣甲虫提供的信息,我们得知,直接为国王负责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包括:宰相(Vizier)、财务大臣(Treasurer)、国王的书记员、法官、军队指挥官和高级祭司;其下属官吏包括:书记员、贵族的或各部门的监管人、国王的近身侍卫和贴身仆人,还有负责皇宫不同部门的官员:如管家、市长、各级祭司、工匠监工、军队指挥官等等;低级官吏包括:皇宫中的手工匠、大贵族、工匠、中级官员的贴身仆人等⑦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15,26,26.。
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在迦南的相当于第15王朝希克索斯人统治时期的地层中发现的官员姓名圣甲虫,有些属于第12王朝,官衔很多是埃及编制的,如财政大臣、高级书记员、法官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圣甲虫中带有一些只有丧葬用品才有的措辞,这似乎表明这些12、13王朝时期制造、在迦南地区发现的圣甲虫,是在希克索斯征服埃及时从墓葬中盗掘出,然后带到了迦南①Daphna Ben-Tor,The 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Middle Kingdom Scarabs Found in Palestine Bearing Private Names and Titles of Officals,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No.294(May,1994),pp.7—22.。
最早的王名圣甲虫属第12王朝②第12王朝,约1991—1802B.C.,共八位法老,依次是:阿蒙涅姆赫特第一、斯努斯拉特第一、阿蒙涅姆赫特第二、斯努斯拉特第二、斯努斯拉特第三、阿蒙涅姆赫特第三、阿蒙涅姆赫特第四、苏拜奈菲鲁女王(Queen Sobekneferu)。,但对其绝对年代争议很大。沃德认为目前所见的王名圣甲虫分别属第12、13和15王朝,除第12王朝的王名圣甲虫不能根据所刻的法老王名认定其绝对年代以外,第13和第15王朝的则是与所刻的法老同时期的③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14、507—531,509、507—531.。本拓尔等认为,对王名圣甲虫的绝对年代的判定必须以明晰的考古情境为基础。当前未发现属第一任法老阿蒙涅姆赫特第一(Amenemhat I)在位期间(约1981—1952 B.C.)的王名圣甲虫,大部分是带有其儿子,也是其继任者斯努斯拉特第一(Senwosret I,约1961—1917 B.C.在位)的名字,但不能就此认定王名圣甲虫出现在第12王朝早期。比如,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的带有斯努斯拉特第二王名的胸牌是在其女儿Sithathoriunet公主的墓葬中发现的;而两件刻有第三任法老阿蒙涅姆赫特第二(Amenemhat II,约1919—1885 B.C.在位)姓名的圣甲虫是在第五任法老斯努斯拉特第三(约1878—1839 B.C.在位)的皇后韦瑞特第二(Weret II)的墓葬中发现的④Daphna Ben-Tor.Two Royal-Name Scarabs of King Amenemhat II from Dahshur,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Vol.39(2004),pp.17—33.,因此,最早的王名圣甲虫出现在12王朝晚期(约1878—1813 B.C.)⑤Daphna Ben-Tor.Two Royal-Name Scarabs of King Amenemhat II from Dahshur,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Vol.39(2004),pp.17—33.。这类圣甲虫是对已逝法老崇敬之情的表达,又象征着法老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神界的秩序;刻上了姓名的圣甲虫成为帮助人们获得来生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主人不朽⑥William A.Ward,Beetles in Stone:The Egyptian Scarab.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Vol 57,No.4,1994,pp.186—202.。带有君王姓名的圣甲虫在古迦南属地的贵族墓葬中也多有发现。有确切层位的年代最早的此类圣甲虫出土于黎巴嫩比布鲁斯⑦比布鲁斯:位于黎巴嫩滨海地区古代腓尼基的海港城市,腓尼基人称为“盖巴勒(Gebal)”,希腊语称为“比布鲁斯”。的蒙泰特坛子(Montet Jar)⑧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14、507—531,509、507—531.,另外在巴勒斯坦的耶利哥(Jericho)、以色列的美吉多(Megiddo)、法拉(Fara)等遗址的墓葬中也有发现(见图5)。研究认为迦南地区的圣甲虫极有可能是由聚居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亚洲人带去的,他们也有类似古埃及人随葬圣甲虫的习俗⑩Daphna Ben-Tor,The 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Middle Kingdom Scarabs Found in Palestine Bearing Private Names and Titles of Officals,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No.294(May,1994),pp.7—22.;也有可能是用作誓约的贡品,上面刻着的是已逝的或健在的法老的名字。在有些墓葬中发现了比墓葬年代更早的圣甲虫,它们极有可能是从埃及的古墓中盗出,之后被重复作为随葬品再次埋于墓葬中⑪Daphna Ben-Tor,Review Article.Seals and Kings,Reviewed work: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Egypt during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c 1800—1550BC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No.315(Aug.1999),pp.47—74.。
图5 耶利哥(1.3.4号)和法拉(2号)的王名圣甲虫⑨图片来源: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522.
来自巴勒斯坦的希克索斯人趁着中王国的没落占领了尼罗河三角洲,创建了第15王朝,统治埃及达十年之久。最终底比斯的第17王朝向他们宣战,重新夺回三角洲,开辟了繁荣的新王国的统治。圣甲虫作为圣物在外族统治下依然流行,但其形制、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学者们称其为“希克索斯式圣甲虫”。沃德认为,希克索斯式的风格特征表现为:“希克索斯式边框”、不同变种的“cnrc类型”①cnrc:圣甲虫底部两侧纵向排列的象形文字符号为“c、n、r”组合,如图6—2所示。、空心的有交叉网格纹的人和动物肖像②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07—532.(见图6)。
图6 出自迦南的希克索斯圣甲虫③图片来源:1、2、3 来自 William A.Ward,Typ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91,No.4,1987,pp.507—532.;4、5 来自 Olga Tufnell,“Hyksos”Scarabs from Canaan,Anatolian Studies,Vol.6,Special Number in Honor and in Memory of Professor John Gastang(1956),pp.67—73.
从考古材料可以看出,希克索斯式圣甲虫最早可能出现在迦南。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青铜时代的中期到晚期发现了大量的圣甲虫,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希克索斯式”。如在美吉多、耶利哥和舍凯姆(Shechem)⑥Siegfried H.Horn,Scarabs Founder from Shechem.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Vol.21,No.1,1962,pp.1—14.Siegfried H.Horn.Scarabs and Scarab Impressions From Shechem-II,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Vol.25,No.1,1966,pp.48—56.等遗址均有大量发现⑦Shechem:那不勒斯(Nablus)的旧称,巴勒斯坦中部城市,在约旦河西岸。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19世纪的埃及文献,曾是迦南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时间大概在12王朝后期。希克索斯式边框最初应由中王国的一种类型发展而来⑧这些象形文字符号或是图案往往都是有祝福意义的,经常部分或全部的用于装饰圣甲虫。,即圣甲虫底部的两侧是纵向排列的一对象形文字符号,中间是人名或其他的象形文字;然后在两列符号内侧加上两条垂直的线,这样底部就被分成了三部分,然后再变换成不同的内容(见图6第1、2)。直到第15王朝时此类圣甲虫才在埃及大量出现,而且只是此时期的典型特征,因此,学者们认为这一类型可能最先出现在迦南。同时表明在希克索斯人统治下,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联系非常紧密⑨Siegfried H.Horn,Scarabs Founder from Shechem,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Vol.21,No.1,1962,p.14.。
埃及人认为,思考和感情都来源于心脏,心脏是人体里最重要的器官。早在第5、6王朝时期(2465B.C.—2150B.C.),法老的金字塔陵墓中已经出现“死亡审判”仪式的壁画,或称为“称心仪式”,即死者由丧葬神阿努比斯(Anubis)⑩埃及神话中的死神、冥神,也是木乃伊的守护神。带领,来到阴间主神奥西里斯(Osiris)⑪埃及神话中的冥神之王,掌管死者在阴间的生活,并负责死者得到永生。的审判大厅,死者的心脏要经过称量:天平一侧是死者的心脏,另一侧是代表着真理、正义和秩序的女神马阿特(Maat)的羽毛,当天平恰好平衡时,说明这颗心是纯正、善良的,那么死者的灵魂就可以得到永生;相反,罪孽深重的人的心脏会被守候在天平一侧的魔鬼阿米特(Ammit①阿米特:埃及神话中丧葬神之一,是一头拥有鳄鱼头、狮子上半身、河马下半身的女魔鬼;“阿米特”名字的意思是“吞噬死者”或“吃恶人心脏者”。)吃掉,这样死者的灵魂就无法安生,也不能复活转世。《死亡之书》画卷中第6章(“章”或称“符咒”、“咒语”)、第26—30章、第126章等都与心脏有关,心脏圣甲虫上篆刻的内容都是以此为文本②John H.Taylor(Editor),Ancient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Journey through the afterlife,London:British Museum Press,2010.。
心脏圣甲虫最早在第二中间期(1640B.C.—1550 B.C.)出现,目前发现属这一时期的数量很少,其头部通常为人面造型;底部顶端刻有死者的名字(有的圣甲虫可能被重复使用,后来的死者的名字刻在前一个死者姓名的旁边)③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p.17—19.。其余部分为《死亡之书》的上述有关章节(见图7),有些还刻有象形文字“心”。这些心脏圣甲虫都是采用碧玉或其他绿石做的,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力、年轻和重生,阴间主神奥西里斯的面部装饰为绿色,同样取此意。圣甲虫作为法老在地下世界的护身符,一般放在木乃伊外面的多层裹尸布上面、里边或者直接放在胸部,用来代替死者的心脏;稍晚期也有放在腹腔中的,用意都是希望圣甲虫能够让死者重生。到18王朝时,心脏圣甲虫相当普遍,大多用金框包裹其底部和背部,有的在圣甲虫上穿凿小的金丝圈,可能佩戴过,但仍旧放在木乃伊的胸部。其底部的文字有些讹误,可能是在传抄的过程中出错,也说明这时的埃及人对第5、6王朝的文字不怎么认识。
图7 心脏圣甲虫
圣甲虫上的篆刻也是反映埃及人精神世界的很有价值的资料。除埃赫那吞法老推崇一神信仰外,埃及一直是多神信仰的国家。在18王朝开始出现一种在底座上刻有众神肖像或姓名的圣甲虫,第19、20王朝时尤其流行。像墓葬中的护身符或辟邪物一样,这类圣甲虫希望给主人带来好运并免遭危害,其中最多的是祝福新年和丰收。
在圣甲虫上出现的神祗主要有:阿蒙神(Amon-Ra)、弘苏(Khonsu)、贝斯(Bes)、塞赫美特(Sekhmet)、巴斯泰特(Bastet)、阿努比斯(Anubis)、哈托尔(Hathor)、塞特(Seth)和托特(Thoth)等。刻有诸神姓名和肖像的圣甲虫很大程度上也是主人祈求祝福的方式。有时也见两三个神一起出现,但神灵的组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图8 刻有诸神姓名和肖像的圣甲虫⑤图片来源: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52,73、75.
阿蒙神是底比斯的主神,在圣甲虫上出现得最多;“弘苏”,其名字的意思是“旅行者”,意即跨越天空的夜间旅行者,是古埃及的月亮神,其标志冠冕为月亮,有时被描绘成头顶月亮的鹰头神,有时被描绘头顶月亮、手持钩子和连枷的少年木乃伊,他和托特一起记录时间的流逝⑥E.A.Wallis Budge,The Gods of the Egyptians.2 vols.London:Methuen & Co.ltd.Reprinted,1904,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9.;贝斯是家庭的保护神,特别是保护母亲及其子女,他被描述为一头站立的狮子,被视为好事的拥护者、坏事的敌对者;塞赫美特是古埃及的女战神、上埃及的康复女神,她被描绘成一头雌狮,是法老的保护神,并带领法老卷入战事;巴斯泰特被描绘成雌家猫的形象,被视为埃及的太阳女神或月亮女神。阿努比斯、哈托尔、塞特和托特在《死亡之书》的画卷中经常出现,阿努比斯是木乃伊的保护神;哈托尔是掌管爱情、美丽、音乐、母爱、快乐的女神,她是“阴间的女主人”,欢迎死者来到阴间并开启其死后的生活,她同时还是舞蹈女神、丰产女神等等,因此她被描绘成戴着太阳角冠的母牛;塞特是沙漠之神、风暴之神、黑暗之神等,古埃及人传说塞特为了篡位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奥西里斯,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妥善保存奥西里斯的尸体,最后奥西里斯复活;其子何鲁斯替父报仇,从而引发和塞特之间的战争。奥西里斯的死亡以及何鲁斯和塞特之间的战争是古埃及神话中最流行的主题之一。塞特被描绘成有着长长的猪嘴、方耳、豺头豺身、叉状尾巴的怪兽;托特被描绘为朱鹭头或狒狒头的神,是古埃及神话中地位显赫的神之一,是站在拉神太阳船两端的二神之一(另一神为马阿特),他主要掌管书写、仲裁、审判、科学发展等等。
从上、下埃及统一起,埃及人就把法老视作鹰头神何鲁斯的化身。法老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以及操控自然的能力,是天生的埃及王。法老有的以公牛、狮子或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Sphinx)的形象出现;有的以人的体态出现。但他们巨大的身躯显示其属于神的世界,与普通人形成鲜明对比;王冠上的眼镜蛇更是对敌人充满威慑的力量。在古埃及所有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法老均以理想化的、富有青春朝气的形象出现。他们以超自然的力量制服那些破坏良好国家秩序的敌人,把他们踩在脚下,使其臣服于自己的统治。“法老的胜利”作为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成为古埃及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
圣甲虫雕饰同样表现“法老的胜利”这一主题。与其他艺术品不同的是,圣甲虫上刻画的场景与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重大军事胜利相关联,图案中通常刻有法老的名字。因此,有人把这些圣甲虫当作是纪念历史事件的纪念物,它们可能是法老的护身符,以确保法老的任命权。新王国时期(第18—20王朝,1550—1070 B.C.)圣甲虫的另一主要特征就是以“法老的胜利”为主题。
当阿赫摩斯(Ahmose)成为第18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时,希克索斯人被驱逐出埃及,埃及人又重新获得了迦南地区的统治权。为了稳固在西亚的统治,不再发生像希克索斯入侵的事件,埃及人在沿海地区修建了很多要塞和堡垒。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很多18王朝时期的圣甲虫,大多是带有法老和官员的名字的,其中又以图特摩斯第三、阿蒙霍特普第三和拉美西斯第二为最多,题材多为表现国王制服敌人、狩猎的场景(见图9、图10)。阿蒙霍特普第三(Amenhotep III,1387—1350 B.C.在位)是埃及第18王朝的第九个王,此时的埃及达到了鼎盛时期:“埃及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不可能有任何一个邻国敢对他发动战争。这位法老不像他父亲那样有着卓著的战功和荣耀,他只好找另外的途径来显示他的王朝的强大和他本人的气概。”①[美]戴尔·布朗主编,池俊常译:《埃及——法老的领地》,北京:华夏出版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7页。他修建了包括底比斯以西的阿蒙神庙和卢克索的阿蒙霍特普第三本人的巨像及阿蒙霍特普祈灵殿在内的诸多宏伟建筑。至今发现大概有200多个这一时期的纪念性圣甲虫,数量最多的是刻画捕杀野牛、猎狮场景。一段文字赞美了这位年轻的法老在狩猎中的辉煌:“尊敬的陛下从他在位的第一到第十年中共用箭射死了102头狮子。”①[美]戴尔·布朗主编,池俊常译:《埃及——法老的领地》,第100页。这些由法老定制的圣甲虫,在埃及、努比亚(Nubia)和迦南等地也有发现,它们不仅是为了纪念,也为了显示阿蒙霍特普第三的威信和荣誉。此外,还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圣甲虫上面刻有10行字,写了国王、王后的姓名和国王所管辖的大片疆土。因为没写具体的时间和事件,所以对这些圣甲虫的意义有很多推测:有的说是为了显示他的伟大国土,有的说是为他的登基而做,也有说是纪念国王与平民王后蒂伊(Tiyi)的婚姻。
图9 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第二坐在战车上,脚下踩着敌人。②图片来源:Daphna Ber-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48。
图10 记录阿蒙霍特普第三事迹的圣甲虫(椭圆形框为阿蒙霍特普第三的名字)②图片来源:Daphna Ben-Tor,The Scarab: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pp.56—57。
古埃及人的世界和其他古老民族的一样,充满了巫术和神话。人们认为,动物、植物、白天和黑夜、太阳和月亮、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之物③[德]Julius E·Lips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354—355页。,并且在人们所设想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因此,所见之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神话故事。为了控制各种自然物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对它们的崇拜就成为古埃及人世界观和全部生活的中心。无论从象形文字字母的构成、各种半人半兽或鸟头人身的神的造型,还是从眼镜蛇王冠、甲壳虫护身符等等,都能看到古埃及人的动物崇拜及日月神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形式。甲壳虫在粪便或死物中孕育新生命的特性,使它自古王国时期开始就被视为圣物,这是古代埃及盛行动物崇拜的又一写照。
另外,甲壳虫雕饰之所以被当作神圣的随葬品安放在死者胸部,缘于古埃及人对甲壳虫习性的了解和对死亡的理解。古埃及人不将死亡视为结束,而是灵魂永远离开了肉体而去到一个明确规定的属于它的地方(比如我们常说的“天堂”、“地狱”、“极乐世界”、“阴曹地府”等等)。新生的幼甲虫总是出现在腐尸或动物粪便中,被古埃及人看成是与灵魂和另一肉体新的结合物,就像坟墓上长出的一棵植物,或者是坟头上出现的蝴蝶、蜻蜓、鸟等动物一样,均可看成是灵魂新的结合物。因此,甲壳虫就象征着重生。
相比死亡而言,古埃及人更看重能否永恒和重生。无论是法老王衔中带有的甲壳虫符号,还是圣甲虫护身符或印章,都是期许王权的永恒和死后灵魂能够转世。第三中间期以后,埃及不断被外族统治,圣甲虫雕饰因其神圣的意义且便于携带,从而成为盗墓贼和劫掠者最抢手的物件。很快圣甲虫雕饰就在地中海周边地区散布开来,甚至被带到克里特岛和撒丁岛;19—20世纪,欧洲各国的博物馆、文物市场上圣甲虫雕饰的收藏和交易异常火爆,各种材质仿制的圣甲虫充斥民间,真赝杂陈,在维多利亚时代圣甲虫护身符依然风靡。本文以圣甲虫的分类研究为主线,以探索圣甲虫的象征意义为主题,抛砖引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古埃及灿烂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