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蓉 吴志兰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49.9%。长期以来,产后出血的定义紊乱,标准不一,1990出版的高等医学教材《妇产科学》(第三版)将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从而统一了国内外标准[1]。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宫缩乏力引起的,防治子宫收缩乏力的常用药物有催产素、麦角新碱、前列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等)。我院采用肛塞米索前列醇0.4 mg配伍催产素10U宫壁注射及催产素10U静脉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产科住院剖宫产产妇1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所有产妇均为单胎,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2岁,孕次1~6次,产次0~1次,孕周36~41周。将选中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资料在产妇年龄、孕次、产次及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孕妇麻醉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常规方法行剖宫产术。给药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催产素10U、静脉滴注催产素10U,术毕观察组在清理阴道积血后肛塞米索前列醇0.4 mg。密切监测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1.3 出血量计算方法 术毕在产妇臀下更换纸垫,采用纸垫称重法分别计算2 h及产后24 h的阴道出血量。
2.1 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量(2 h及产后24 h)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阴道出血量(2 h及产后24 h)的比较(x ± s,ml)
2.2 不良反应 用药前后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有1例在用药后出现恶心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不适;对照组无明显不适。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病症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由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达70%~80%。防治子宫收缩乏力的常用药物有催产素、麦角新碱、前列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等)。临床上传统预防子宫收缩乏力的方法是子宫肌壁注射催产素及静脉滴注催产素,它价格低廉、起效快、副反应少,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胞浆的缩宫素受体,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缩宫素受体量决定了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程度,故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大,且催产素半衰期短,导致部分产妇对催产素不敏感从而不能达到满意效果。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类似物,具有PGE型的药理活性。它通过使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增加,逐渐增加了宫内压力,从而引起了子宫收缩。研究表明米索前列醇不仅可以强烈收缩子宫平滑肌,并且还能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管,促进剖宫产后宫腔积血的排出[2]。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治疗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欣母沛亦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基层医院难于推广。
米索前列醇通过黏膜吸收,其优点是给药方便,给药途径包括舌下含服、口服、阴道给药、宫腔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用药[3],含服作用快、作用时间长,但含服收缩子宫平滑肌的同时可使胃肠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方法简便,易于吸收,且效果持久,避免了口服时的首过消除效应,且不良反应少。阴道给药易导致上行感染,故很少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肛塞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苏应宽,徐增祥,江森.实用产科学.第2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86.
[2]王惠,杨树钢,李春红,等.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7.
[3]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治疗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