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历来对意境的含义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包括两个方面:“情”和“景”。情是主观性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感悟、审美理想、艺术经验等;景是客观的,是客观现实中被拍摄景物的形象。情与景在作品中相互融合,就产生了一定的意境。
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是指摄影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现实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通过构图、用光、影调等融合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并在画面内容中寄托摄影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营造出情景交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神境界。
摄影艺术审美意境中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摄影作品的“景”是画面的空间形式,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应和认识,摄影师则把自己的“情”的寄托在画面内容上。景是基础,有情无景,则作者的情感理想无所依托;情是灵魂,有景无情,则摄影作品成了简单的记录,必然味同嚼蜡,淡而无味。只有主观感情的情和客观反应世界的景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摄影史上著名的摄影大师布列松有过类似的论述:照片的线条、影调和画面的结构应该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技术很好,但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就像是一盘没有肉的鱼骨头,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东西。情景交融才是意境的核心。
我国著名的摄影家陈复礼老先生把自己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和情思融入到客观的现实景象中,所拍摄的花卉、山川等都充满着独特的气韵与律动。其作品或幽静淡雅,或雄浑壮观,无不灌注着恢宏、瑰丽的意境美。正是陈复礼抓住了自然界富有诗意的美感,融情入景,以景传情,使这些自然形象更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摄影作品用画面形式和画面内容共同创造了极有艺术感染力的意景,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产生出余意不尽的韵味,使欣赏者能够从有限的艺术形象中领悟到无限的艺术意蕴。
我国摄影理论基础的奠定者刘半农在《半农谈影》曾这样论述:“意境是人人不同的,而且是随时随地不同的。但要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藉。被寄藉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藉上去之后,就变成了活的。”
意境中的“情”有两层含义:一是摄影者自我的审美情趣、内在修养,进行摄影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二是摄影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这两种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摄影师把自己无限的情思融入到有限的摄影画面中,做到情景交融,才会给摄影作品注入灵魂,才会使摄影作品超越有限的方寸具有更深邃的内涵。欣赏者首先被画面中被摄对象所感染,接着通过自身的情感经验,最终体会到摄影师的画面意境中的“情”。
如著名的战地摄影师麦凯瑞在阿富汗战争时所拍摄的照片《阿富汗少女》,这就是一幅最简单的人物肖像:一位年轻的阿富汗少女,但是这位少女流露出来的却是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深沉而又惶恐的眼神。了解了照片的拍摄背景,通过这双眼睛我们就能感受到战争所带给人类的最直接最惨痛的伤害,使这位还处在花儿一般年纪的少女生活颠沛流离,忍受丧失亲人的痛苦,心里茫然又疲惫。摄影师的拍摄意图呼之欲出:反对战争,呼吁和平。这样照片情与景之间相互交融,其所营造的意境给作品注入了灵魂的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意境的渊源颇深。唐代画家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最早提出“以形写神”,宋人范烯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等。意境讲究天人合一、神形兼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静动统一。可见我国绘画理论很早就提出了“形神兼备”的精辟理论。“形和神”相对应与“情和景”,讲究形神兼备,以神为主。
摄影艺术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早期的摄影艺术沿袭了早期的绘画理论,摄影要形似,还要神似,要将摄影师本人的想象与灵感通过画面内容表现出来,将“意境”表现出来。在摄影艺术方面,能把我国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早期的摄影前辈——郎静山。郎老先生深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画法的影响,他的摄影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中国风”。 如他的代表作《晓汲清江》,照片上远山若隐若现,江面清波漾漾,轻盈的农家女挑着刚刚打满水的木桶回家,近处几枝树干树叶稀疏,整幅画面犹如仙境。远山、清江、树枝、挑水女构成了一幅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与此同时,作者对生活、对劳动、对祖国山水以及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深深地渗透在了照片中,达到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摄影者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意境,不仅表现了摄影者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态度,而且表现对时代、对民族情感的思考,甚至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深度理解。欣赏者在鉴赏摄影作品时,会发挥自己的想象与灵感,结合着自身审美情趣、修养,在与作品之间进行交流时产生心灵共鸣,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最终产生美的感受。优秀的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会滋养着鉴赏者的心田,令鉴赏者产生心灵感动。感动包括多种的心理感受:高兴、欣喜、悲伤、奋进……最终,鉴赏者在鉴赏的过程中体验多种思想感情,完成精神上的升华。
如获得第5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单幅一等奖的《正在练习拉大提琴妇女》。画面中是一条破旧的集市的街道,来往的人们穿着普通的衣服行色匆匆,街道上废纸屑、烂菜叶遍地都是,远处小贩的货摊上生意红火。在画面的左侧是一个用蓝色塑料板围出的区域,上侧是一个垃圾桶,地上还有些未倒进去的垃圾。但是在下方则是一位座在廉价塑料椅子上的妇女看着琴谱拉着大提琴,神情十分陶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仿佛面对的不是脏乱不堪的集市和世俗的人群,而是在维也纳的音乐殿堂中为热爱音乐的人演奏名曲。尽管物质条件不甚丰厚,但这并不能阻止妇女对音乐的追求。而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这种在闹市区能独浸在音乐中的“物我两忘”境界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摄影虽然以画面的形象再现内容,但摄影活动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复制,而是揉合了摄影者的主观意趣、审美价值,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了画面的多维空间。多维空间不仅包括了摄影画面的二维平面、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更是融入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思考等等。这样,多方面的因素建造了摄影作品的多维空间。
如尤斯福的《海明威》,海明威的文学作品常常以“硬汉子”作为主角,自己也深受“打不败”的精神鼓舞,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拍摄海明威的时候,卡什阅读大量有关海明威的资料,比较细致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卡什想方设法去捕捉“使他成为伟人的最基本要素”。卡什选择海明威的正面照,额头深深的皱纹、发白的胡须、紧闭的嘴唇都能透漏出“硬汉”的形象,但坚定有力的眼睛中却暗含着一点柔情。正是卡什挖掘出的这一点柔情使得海明威“成为伟大的人”。海明威自身的成就、生活经历、尤斯福对海明威自身的挖掘共同建造出了摄影作品的多维空间。
《摄影美学》 李文方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
《摄影美学原理》 康大荃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