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并存: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社会文化变迁的现象

2012-11-22 03:25何颖
电影评介 2012年14期
关键词:黑衣西南民族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解决西部发展问题,包括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互动,产生了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社会文化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产生了深刻的、潜在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生活着壮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佤族、独龙族、羌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水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多数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与文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形态,显示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的情态,社会文化观念更加开放,传统价值理念明显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各自特色又不断变迁发展

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鲜明,文化个性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持续延伸,以自身的特色不断发展,转向更加开放的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沿着其自身的文化轨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发生演变的。

(一)众多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生态。

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如语言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能力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处区域广阔,又往往住在环境较为险要、偏远的地方,各民族来往不方便,因而各个民族或者各个地区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显示出相对的封闭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或独特性的特点,代代相传,孕育了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并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相对完整性。

黑衣壮广西那坡县壮族中民族文化独特的一支,至今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黑衣壮自称布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1]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勤劳、节俭、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安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为神,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古朴的族群个性至今仍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服饰,住着古老的干栏式房屋,仍吃着腊肉、五色糯米饭等传统食品,仍过着二月初二、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仍保留着古老的族内婚制。黑衣壮生性浪漫,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山歌成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

民族文化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随着这些要素的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民族文化心理也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文化经济的市场运作被逐渐认同,广西黑衣壮聚集的那坡县领导提出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以黑衣壮为品牌,依托周边大新、靖西旅游大县,着力构建沿边特色经济旅游带。2000年开始,那坡县采取措施把黑衣壮介绍给外面的世界,以文化推动那坡的经济发展。2001年通过广西民俗摄影协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0多位摄影家到黑衣壮居住的村落采风,并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神秘的那坡”的民俗风情摄影展,同年黑衣壮合唱团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使原生态的黑衣壮文化成为一种旅游、演艺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形态。又据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西藏51岁藏族农民旺扎一家2000年前住在土坯房里。因为修建青藏铁路要拆他们的房子,还要让土地,他们开始想不通。后来政府帮着盖起藏式别墅,住在拉萨火车站周边,铁路建设还给他们带来了致富机会。他家里用上了彩电、电饭锅,还花9万元买了辆“东风”翻斗车,大儿子跑运输,一天纯收入400多元,他们还想在车站旁开个招待所和餐厅。商品观念的形成,经济利益的驱动,跑运输、开招待所和餐厅成为现在藏民的自觉选择。[2]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经济变迁是明显的,民族文化形态的变迁有先后继承的脉络,变迁的因素和过程是可以考察的。

二、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发展的状态

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文化无不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的方式和表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包含着各自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因素,正是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的具体反映,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的特点。因此,不同的民族文化是共存的,彼此之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民族文化才能发展。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西南民族地区众多民族不同的生存状态,呈现出社会文化多元并存状态,并向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协调共存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建设文化的和谐社会。

(一)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共存的特点。

西南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吸收异质文化而出现多元化情形。民族杂居状况决定了难以按民族严格区分其经济文化特征,一些文化现象为多个民族所共同接受,这是各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间不断交流的结果。而一些不同的文化形式也被宽容并存,如西南民族地区不少地方共同存在着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以及图腾崇拜等原始崇拜等宗教形态。

作为一个局部区域,广西是古代的骆越之地,生活于广西的“南蛮”先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广西少数民族多讲壮语,不同民族又有自己的语言,地方曲艺主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邕剧、广西鱼鼓、铜鼓音乐等,显出了丰富多样、和谐共存的特点。民族自身文化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同个性的共存,使整个区域文化呈现文化的丰富性。文化多样化,为文化交流增添了彼此间的吸引力,也扩大了自主更新的推动力。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共存。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南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缓慢发展状态。建国后,各民族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快速的经济建设。然而,当时所采取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国家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发展战略,也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满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要在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下支撑起众多人口过上富裕生活的要求,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云南周城村是云南最大的白族自然聚居村落,1999年总人口约1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161人,耕地面积3040亩,人均只有0.33亩。人多地少的现状,单纯传统农业是很难发展的。周城村人认识到,如果引进有污染的工业,必定造成环境破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城村以发展具有民族地方文化特色、无污染的白族传统的扎染工艺生产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1999年该村的总收入就达到16228万元,农业收入657万元,工副业收入15451万元,扎染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也由10%增长96%。传统扎染工艺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样式和图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出现了针对国外市场的图案。[3]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发展方向,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具体行动。

三、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注重现代发展与传统传承的良性互动

随着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现代性层积重叠,构成文化化石的年轮发展形态,在传承中更替发展。文化的本质表现于其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内容是变动的,在同一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时段;文化的民族性内容,则相对稳定。变化的时代性内容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转化为稳定的民族性内容,使文化得以长期存在;而民族性内容则以其稳定,为时代性内容的变化提供发展基础,使在文化不断发展变革中形成新旧并存或交替的局面。

(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生产形态发生现代变迁。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商品意识显著增强、传统乡土观念得到突破、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出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共存,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通特质的情况。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接受外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对市场的依存更高,发展更快。

绣球是壮族传统民族工艺品。广西靖西县旧州村是绣球专业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绣球。传统的独家独户生产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公司+协会+农户”生产经营新模式便应运而生。公司负责与国内外客商建立销售网络,并及时将客户意见反馈到农户;协会则协调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农户按照公司、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据统计,2005年旧州年产绣球16万个,产值达到170万元,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老百姓也得到经济实惠。[4]云南纳西古乐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曾面临着失传的险境,但是丽江人对它进行抢救性开发,以古香古色的民族音乐满足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并依托它发展了丽江的旅游,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传承与商品经济得到协调的结合。云南宁蒗跑马坪乡沙力坪村的彝族家支家族,利用“虎日”古老的习惯法及信仰仪式的力量,配合科学技术去戒毒,取得明显效果,成为“虎日”模式,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携手合作,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例子。

(二)文化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习俗、消费形式更加丰富。

民族文化新旧的变异和更迭,贯穿于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有源有流,不断更新、变异,现代与传统并存,并有逐步替代传统的趋势。

据考察,现在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喜欢饮酒的习俗还保留着,但饮酒的礼仪却少有传承。茶仍然是普遍的日常饮品,但如下沐邑村的白族,等嘎山的景颇族过去的烤茶习惯,如今变为喝泡茶,烤茶工具已多年闲置不用。随着现代饮料的传入,健力宝、雪碧、可口可乐随处可见,各个民族都已经用饮料招待客人或自饮。[5]相反,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接受了不少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但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民俗习俗,如农历三月三(三月第一个蛇日)“祭龙日”、六月六“祭土地节”等。每年六月二十六日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牛山,祈求五谷丰登,连续四天;十月初一的“舂牛粑节”,用新米粑粑供祭牛王。[6]他们既要借助现代生产方式发展自己的经济,又要借助传统文化来保存自己的民族特性,产生了水族现实生活的多层次重叠的形态。

民歌是少数民族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节庆是众多少数民族常见的文化形式。“歌海”是广西的美誉。近年来,广西以民歌为载体,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越办越“火”,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被誉为中国三大国际性音乐节之一,南宁也被称为“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是“民歌之都”,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南宁乃至广西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新“名片”,传统民族文化成为现代的文化载体,成为城市形象、城市经济发展的运营工具,民族节庆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三)民族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日益现代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引入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实施现代管理方式,也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产的发展态势。

《印象•刘三姐》是中国大型山水全景常年演出的首创之作,根据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和现代技术水平,创造性采用了“全景式、大舞台、总调度”的构思,将刘三姐民歌、世界名胜桂林漓江山水景观、著名艺术家张艺谋的创意结合起来,艺术性、民族性融为一体,并把政府先导性投资与企业投入、现代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拉动了地方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2005年,门票收入达到4000多万,阳朔县旅游收入2004年为4.06亿元,2005年为5.51亿元,2006年估计将突破6亿元。云南大理剑川县白族“剑川木雕”始于公元十世纪,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品牌。狮河木雕村是文化旅游木雕专业村,他们引入先进加工机械,建立营销专业公司,促进了产品销售。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将以往的二层雕花发展为四层雕花,把以往的浅雕改为深雕,生产的嵌石木雕家具、现代家具、木雕寿合、旅游工艺品、室内装饰品、格子门窗、园林古建装饰、佛像等八大类木雕产品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珍品,2005年,狮河完成木雕产业总产值1500多万元,实现利税468万元,木雕产业蓬勃发展[6]。

传统文化生产借助现代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实行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四、社会文化相互交流渗透,与外来文化发生了融合与冲突的关系

随着经济、交通等条件的发展,不可抗拒地会出现相邻诸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碰撞和交融的状况。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使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使各民族文化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文化与先进经济方式的依存更为密切,使民族文化逐渐相互融合,文化观念更加开放,宽容度扩大,多元文化并存。

(一)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是相互交流,互相渗透的。

西南民族地区是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长期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地域。历史上因为地域的界限往往限制了民族的深层次交往,难以达到真正的文化沟通。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是文化互渗、消除隔膜的必要环境。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相互间的交往的频繁,不同民族的个性也在不停地改变。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民族的流动加快,加速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整合和融合,形成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及融会能力。

广西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滋生了许多色彩斑斓的节日,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苗年,侗族冬节,仫佬族走坡节,毛南族分龙节,京族哈节,水族端午节,彝族火把节、跳弓节,仡佬族拜树节等等,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节庆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互相依托,被加以产业化开发,构成了广西节日文化的产业集群。黑衣壮也自觉地与其它民族文化进行交流,手镯、耳环、耳坠、项链、戒指等首饰,与汉族和其它壮族支系都有相同之处,然而,黑衣壮的首饰在花纹、打造和用法上,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对他族文化的认同和借鉴,不仅没有削弱其民族的个性特征,反而丰富了其内涵。[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族人民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跨过民族、语言、地域、习俗、宗教、信仰的屏障,走向交流与合作,使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才能确认自己,才能确认哪一些是自己要保留的,哪些是要吸收的,从而不断壮大自己。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从各个民族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中,折射出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外来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二)西南民族地区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和调适。

除了地区内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西南民族地区也与外来文化有所交流,在发生接触、碰撞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接受和调适。对外来的不同形态、不同方式的文化能宽容看待,不少地方共同存在着民族原始图腾崇拜、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形态的多种共存现象,出现信仰文化的多元化并存情形。如傣族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佛教就开始传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傣族大都接受和信仰上座部佛教。佛教从其节日祭祀、食物、建筑、雕塑等实物以及言谈举止中全方位地影响着傣族社会,状如孔明帽子的傣族民居和金碧辉煌的缅寺、佛塔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男孩须入缅寺3—5年的习俗,形成与学校教育并行的缅寺教育体制,这些都构成傣族村寨独有的人文景观,印证了佛教文化在傣族地区的深远历史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待外来文化的宽容,是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适应和调适的表现。外来文化利用民族文化特点实现融入并发挥一定导向作用,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说明了西南民族地区一些民族文化一定程度的开放心态。

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推动了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进程的加快,使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文化认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迁,出现了民族性、区域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区域,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不平衡性,历史发展形态各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态。社会文化的变迁的多元化,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多元化的影响。研究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变迁多元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针对性地提出多样化的发展对策,因地制宜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引导人们适应现在和未来变化的发展趋势。这是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

[1]那坡旅游网,神秘的黑衣壮[N ],http://www.okgx.com/napo/heiyizhuang/heiyi.asp

[2]孙承斌,“我的十五,我的变化”10位普通人眼中的历史变迁[N ],新华社2006年02月23日,中国中央政府 网http://202.123.110.3/zwhd/2006-02/23/content_208550.htm

[3]马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6页

[4]邓亚平 胡星,《印象•刘三姐》的启示[N ],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09-13

[5]施惟达,饮食中的传统与现代——变迁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N ],云南日报,http://travel.yninfo.com/mzfq/wh/2002/2002-08/2002-08-02/1028268462_2/;

[6]张海翔,新型工业化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调查[J],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7]李雯 张莹 段培灿,剑川木雕 艰难突围路——透视剑川木雕产业生存状态[N ],2006年01月28日,云南日报

[8]何毛堂,黑衣壮文化如何物化为现实生产力[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P1-3

猜你喜欢
黑衣西南民族
我们的民族
“潮”就这么说
Country Driving
巨人今晚就要来
多元民族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黑衣“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