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鼻祖《定军山》于1905年在北京拍摄完成。而新疆最早开始拍片的时间并不晚,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从此电影艺术事业在新疆开始了一个较长的萌动和准备阶段,长达二三十年,现在对这一时期新疆电影的拍摄情况进行介绍:
新疆的电影摄制是由拍摄记录片开始的,最初都是外国人和内地有关人员摄制的,新疆本地人员并未参与其事,所以,解放前没有新疆人自己拍摄的新疆电影。
民 国17年5月(1928年)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摄制了一部纪录片。具体负责摄制工作的是考察团的德籍电影员勒迪尔(Legder)。他随考察团于1928年初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3月4日上午杨增新督办宴请考察团并送行时,勒迪尔在雪花纷飞时开机。此片前后共摄制胶片7000多公尺,主要内容除考察团的重要活动外,还拍摄了新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情风俗。这部片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约2000多公尺,可供公开放映。“西北科学考察团”瑞方团长斯文•赫定说:“将来拿到世界上玩。”另一部分约5000多公尺,不宜公开放映,只宜给“特种社会参考”。这部片子的第一部分,斯文•赫定赠送给中国三份;第二部分送“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一份,这是由外国人摄制的反映新疆的第一部纪录片。
在新疆摄制的第二部影片,是英国驻喀什噶尔的副领事、后为代总领事的乔治•舍里夫摄制的,也是在1928年完成的。其中有时任喀什噶尔提督马福兴日常生活的一些镜头,还有时任喀什噶尔行政长马绍武和自己豢养的老虎玩耍的镜头。此片现存伦敦国家电影档案馆。
在新疆摄制的第三部影片,也是由乔治•舍里夫于1928年至1931年间在喀什噶尔摄制的,是一部彩色纪录片。内容不详。此片日后归乔治•舍里夫家庭保存。
在新疆摄制的第五部影片,是法国1930年由雪铁龙汽车工业公司为雪铁龙汽车作宣传广告而出资组织的“黄人巡察团”(后改名为“中法学术考察团”)拍摄的。这个学术团体是民国19年(1930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代表诸民谊与法国学术界代表卜安组成,经国民党南京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考察了5个月。这个团拥有法国摄制师施卓赫托和英利瑞、中国摄制师诸民谊、郝景盛,他们的设备完善,配套齐全,电影摄制机、放映机、发电机、录音机、交通工具以及技术人员应有尽有。这个团分两组活动,一组由北京出发,经内蒙古、甘肃进入新疆直达帕米尔高原;另一组从贝鲁慈出发,最后的目的地也是帕米尔高原。他们在喀什、阿克苏、库车、迪化、哈密等地拍摄了大量资料,编成了反映新疆生活的第二部纪录片,片名《黄人巡察记》,其时拍摄了大量反映新疆和蒙古落后的民风民俗以及中国官员残暴、丑恶行径的镜头。解说词中说:“野蛮的中国人,以砍杀人头为乐,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被砍下来的人头”(记金树仁在哈密镇压人民的事)。还说:“中国现在的官员,都是过去的土匪头子”(指新疆金树仁政府的官员)。此片于1932年在法国放映后,引起在法华侨、我驻法使领馆以及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抗议。最后迫使法国有关部门将影片中一些侮辱中国的内容和解说词删除。
1933年4月12日,迪化(乌鲁木齐)发生了推翻金树仁统治的政变,盛世才掌握了新疆政权,盛世才是一个野心家,又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制造阴谋的军阀。为巩固政权,曾一度伪装进步,制定“反帝、和平、建设、亲苏、清廉、民平”在内的六大政策,对外与苏联友好,对内排斥国民党,貌似进步。1934年8月1日,盛世才正式批准成立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当时盛世才投靠苏联,盛世才的妹妹盛世国(后改名为安志洁)和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俞秀成(本名王寿成,原为中共发起组人员之一,联共党员),经盛世才的父母、盛世才以及斯大林的亲自撮合结婚。结婚时,斯大林派时任苏联驻迪化领事阿毕列索夫和秘书长铁列夫送来一箱衣物和化妆品,并由苏驻迪化领事馆派人摄制电影。盛世国和俞秀成的结婚仪式选择的地点,是秀丽如画的西公园(今人民公园)。这部片子的内容除盛世国和俞秀成结婚典礼的盛大场面和西公园的秀丽景色外,还辑录了有关新疆建设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内容。时隔不久,盛世才的五弟盛世骥与当时新疆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黄北健的婚礼,也被摄制入这部纪录片。影片制成以后,曾在迪化和莫斯科多次公开放映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5部影片。这部影片曾由盛世国保存一部拷贝,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定居在上海的盛世国(已改名为安志洁)怕惹祸而将其销毁了。
在新疆摄制的第6部影片,是民国27年(1938年)9月召开全疆第三次代表大会时(即所谓三全大会)摄制的。这次大会的秘书长是中共党员林基路,他请苏联驻迪化领事馆的电影摄影师拍摄了会议的实况。次年,他们又拍摄了各省驻迪化会馆联合举办“社火”的盛况,尤以陕西会馆的“高抬”最为突出。这部纪录片政治内容丰富,介绍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编辑和解说词的作者可能都是林基路,但无确切的资料文献可证。这部电影纪录片制成后,曾于1939年在新疆各地和苏联一些地方放映。
民国31年(1941年)4月时值盛世才举办庆祝“四•一二”的活动,同时新疆财政厅发行400万元建设公债,迪化街头热闹异常,集会、演讲、文艺演出,处处充满了欢乐,一个苏联电影拍摄组来新疆“采风”时抢拍了这些活动的实况,该片纪录了盛世才在庆祝大会上和毛泽民在发行建设公债群众大会上讲话的镜头,还有各族群众踊跃认购建设公债和庆祝游行以及文艺活动的镜头,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7部影片,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在迪化公映,人们称它为“杂誌”。因为新闻记录片在俄语中称为“杂誌”。
在新疆摄制的第8部影片,是民国32年(1943年)夏,蒋介石及其国民党高级官员为了解新疆情况,由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厂专门派了编导徐灵苏,摄影师汪洋来新疆伊犁和迪化摄制的,片名叫《新疆风光》,又名《新疆风物志》,这部纪录片主要介绍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新疆的建设情况等。
1944年9月,盛世才调离新疆,结束了盛世才对新疆10多年的专制统治,新疆统治舞台上的主人换成了国民党。
民国35年(1946年)1月,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与三区革命代表经过谈判达成协议,组成双方参加的新疆省联合政府。新疆省成立联合政府时,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来新疆参加联合政府成立大会,随身带来的电影摄影师许琦拍摄编辑了一部纪录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9部影片。这部片子的内容除反映了联合政府成立的有关情况外,还有在当时中央训练团的花园内(今乌鲁木齐八户梁地区的野营地)拍摄的民族歌舞节目。次年,法国法新社记者沙瓦莱力在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的陪同下,来新疆采访“北塔山事件”,摄制了以此事件为内容的纪录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10部影片。
民国36年(1947年)12月至次年5月,到宁、沪、杭、台湾等地访问演出的新疆天山歌舞团的全部节目,由国民党政府所辖的中央电影制片厂摄制成一部歌舞舞台艺术片《天山之歌》,由何非光导演,康巴尔汗领衔主演。这是在新疆拍摄的第11部影片,内容以表现康巴尔汗等维吾尔族舞蹈家的精彩歌舞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经删剪编为歌舞片,以原名《天山之歌》在全国放映。
1947年,在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先生倡导下,成立了以摄影师朱树洪为队长的摄影队,编制4人。他们先后拍摄了《新疆新闻》、《天山南北》、《新疆风光》等短片。这是有史以来新疆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拍摄影片,因无设备,后期配音仍需送南京,其时正值解放战争,大部分胶片在运送途中丢失。
解放前新疆拍摄的13部影片,除《天山之歌》在内地拍摄外,余皆为外国人或内地有关部门在新疆拍摄的纪录片。所以在解放前可以说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疆人自己拍摄的新疆电影,更别说拍摄技术、艺术要求更高的故事片了。
新疆电影的发展是在解放后。
探究解放前新疆电影拍摄难有建树的原因,解放前的历任新疆统治者所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疆电影的发展,这是阻碍新疆电影拍摄的主要原因。
如在盛世才专制暴虐的统治时期,当电影艺术家赵丹等来到新疆时,一开始就对其表示不信任和不欢迎,继则百般刁难,赵丹等所进行的戏剧活动也难以开展,最后还将其投入监狱,赵丹等在监狱里受尽了百般磨难,赵丹等入狱不久,陈潭秋及时向中共汇报,后在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要求盛世才释放赵丹等人,文艺界知名人士也联名写信抗议,在这些有力的支援活动下,盛世才对赵丹等人不敢贸然下手加以杀害,但也没有释放,赵丹被关押在狱中一直到盛世才调离新疆五个月后,即1945年2月才走出监牢。盛世才统治时期,在新疆境内只准放映苏制电影,只准读俄译书籍。1937年他对教育厅藏的万有文库和百科全书一类的文献都予以查封;1940年,对《新疆图志》、《资治通鉴》、《太平御鉴》等书籍都不准阅读,要当废纸销毁。在投靠国民党后,又禁映苏联的所有影片。在这种专制、横暴的环境下,电影事业当然得不到发展。
盛世才离开新疆以后,国民党新疆省党部也对发展文化横加干涉。在1944年的文化审查中,曾下令71种图书禁售,12部戏剧禁演,22部电影停映。1946年3月23日,在新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筹备下,中华影剧协会新疆分会成立。其章程第六项第一款中提出:“本会于必要时(应该说“条件具备时”)得筹设实验性的电影摄制场。”1947年7月27日,《新疆日报》在《建设新疆文化几个具体意见》一文中,又建议在新疆兴建电影制片厂,以“摄制维文(语)影片,或设西北制片厂”。但是,中华影剧协会新疆分会成立时,正逢“三区革命”和平谈判成立联合政府又起分裂的时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新疆电影艺术创作,都只能处在萌动和准备阶段。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新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拍摄“新疆电影”才开始逐渐兴盛,诞生了一批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解放前20多年在新疆拍摄电影的全部记载。所拍摄的胶片总长度约有3万米。经过编剪后的完成片,其长度约有7000米,20年拍摄的影片,等于今天天山电影制片厂三个月的生产量。”[1]但是早期新疆电影的拍摄毕竟为新疆电影后来的拍摄做了前期的准备,所以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
注释
[1]《电影艺术传入新疆始末》景梦陵著 《新疆艺术》1995年第5期第49页
[1]《电影记忆新疆》.[C].新疆电影家协会编著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新疆通志•文化事业志》.[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电影艺术传入新疆始末》.[J].景梦陵著《新疆艺术》1995年第5期
[4]《光影百年——20世纪新疆电影艺术发展史略》.[J].罗绍文著《新疆艺术》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