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曲牌[梳妆台]浅析

2012-11-22 01:53侯建国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梳妆台扬剧曲牌

侯建国

作为江苏主要地方剧中之一的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南京及上海、安徽一带。现代扬剧表演上继承了本地乱弹和扬州民间的花鼓、香火、秧歌、杂耍、龙灯、麒麟唱、荡湖船等歌舞艺术传统;音乐属于曲牌体,以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又从流行于扬州的弋阳腔、昆曲、徽调等戏曲声腔吸取养料,而最终成型。研究者普遍认为,扬剧唱腔刚柔并济的风韵,主要是蕴涵了花鼓戏曲调的轻柔细腻,香火戏曲调的阳刚粗犷,民歌的隽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变。

扬剧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有来自扬州清曲、扬州花鼓、扬州香火等三个方面的一百多种曲牌,扬州清曲占主导位置,其中如[满江红]、[梳妆台]、[剪靛花]、[银钮丝]等,均为扬剧的主要曲牌。扬剧中运用最广泛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曲牌,当属[梳妆台]了,扬剧艺人称它为扬剧中的大锅菜。

与扬剧沿用的诸多曲牌一样,[梳妆台]来源于扬州清曲,也是由明清小曲中演变而来。在扬剧形成时期,艺人们把清曲曲牌[梳妆台]加工改编、溶化进扬剧并成为常用曲调,经数代扬剧艺人的演唱,根据剧情的变化、剧中人物性格的需要,特别是根据演员自身的嗓音条件和特点,给以恰当的调整和运用,形成了不同风格流派,呈现出各具个性的风采。其中,得到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要数金派、高派和华派。

就[梳妆台]腔调而言,本人最推崇的便是金派[梳妆台]。金派[梳妆台]是扬剧表演艺术家金运贵所创。金运贵是湖北人,她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舞台实践,从扬剧常用曲牌[梳妆台]入手,进行大胆的革新,首创了[堆字梳妆台]。她唱的[梳妆台],腔中有字,字中有腔,融二者为一体,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寓抒情于叙事之中。这种新腔前所未有,被扬剧的观众和行家普遍接受,被称为“自由调”。

众所周知,扬剧的唱腔高亢激昂,而金运贵唱腔音域仅为8至9度,她的嗓音难以适应。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对扬剧曲调中的 [梳妆台]、[数板]、[补缸]等几十种曲调进行改革。比如[梳妆台],原传统曲调音域是十三度,而金派[梳妆台]仅为八度。它以其似吟似诉、似说似唱的简单质朴的旋律,得到扬剧观众的酷爱。她的表演朴实大方,以吐字清晰、唱功扎实见长,尤擅于运用“堆字”技巧,数十句唱词,字字人扣、层层相叠,快而不乱、多而不糊,成为“金派”艺术特色之一。至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到高峰的[金派梳妆台]可一句唱出30多字,且咬字喷口好、力度强,字字清楚,有一泻千里的磅礴之势,听来酣畅淋漓十分过瘾。比如《二度梅·只见他全家人》,也是金运贵的经典唱腔之一,在第二句和第八句中均堆唱了32字,四句头竞堆唱了近90个字,既多且巧,松紧得当,听起来没有一点多余累赘感觉。金派唱腔具有强烈个性色彩,以[梳妆台]最有代表性,被誉为了扬剧“金调”。“金调”的创立对扬剧唱腔的发展影响久远,而金运贵对扬剧所做出的艺术贡献更是无可估量。其弟子筱荣贵后又创造出女腔[金调梳妆台],使“金调”唱腔更深入到扬剧各行当之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唱腔。其他流派的[梳妆台]虽各有特点,但从腔调来看与传统[梳妆台]并无本质的变化。

高派[梳妆台]为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所创。高派是扬剧旦角的最大流派,因此,扬剧界几乎是十“旦”九“高”,唱腔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乐队在伴奏高派[梳妆台]的时候,一定会在全曲中表现出舒展流畅,衬腔高扬俊朗,特别是主胡在运弓中饱满并富有弹性,整个乐队伴奏庄重朴实。高派[梳妆台]中最为典型的,也是观众最爱欣赏的就是[西皮堆字梳妆台],它可以将近30个字的唱词堆砌在一个乐句中,一气呵成,很见功力。因此,为高派[梳妆台]伴奏,主胡用小高胡,其他乐器都可将自己的音量放大,尽显特色。

华派[梳妆台]为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华素琴所创。其特点是委婉柔和、徐缓抒情、旋律优美流畅。华派[梳妆台]的乐队伴奏,要求主胡运弓平稳、轻重适度、按弦轻柔,其他乐器的发音一定要甜美,听来如诉衷肠。伴奏的旋律与节奏和唱腔大体相同,二者之间要非常协调,伴奏时一定要裹住唱腔,只是在唱腔的拖音时,伴奏才加以变化,成为“过门”。而[梳妆台]过门的特点在于它起始于拖腔音,却结束在下一乐句开始的音阶上、下三度或二度上,使过渡自然而平稳。

[梳妆台]是扬剧里最基本及常用的曲牌,一出戏里如果少了几段朗朗上口的[梳妆台],就会觉得似乎少了一个主心骨,少了几分的扬剧味。梳妆,亦悲亦喜、亦缓亦急、亦抒情亦叙事;而从曲牌上来分,又有[梳妆]、[金梳妆]、[西皮梳妆](堆字梳妆)、[慢梳妆]、[老梳妆]、[清曲梳妆]、[江南梳妆]、[半梳妆](雪拥兰关)和[新梳妆]等;而从唱腔上来看,其共有四句组成,而截选前二句就组成了半梳妆。

普通梳妆多以叙事为主,基调较平,有时会加人大堆的字,没有较多的声腔起伏,而“字裹腔”应该是唱[堆字梳妆]的较高境界。《三年前》、《恨刘妃》、《书房门前一棵槐》应该都算这类的唱法。

抒情梳妆多以缓慢或激昂为主。华派中的《看断桥》,短短四句,却是饱含辛酸,催人泪下。当开腔“看断桥,桥未断,我的柔肠已断”,顿时将观众的气氛拉得低沉下来,而这一句里更是一声三折,真让人叹为观止。因此这一段自然是华派的经典。金运贵先生的一段《山伯临终》更是唱得人断肠泪洒,里面大量的气口喷字,而在尾音处理上绝不拖泥带水,恰似将死之人发出临终之言,难怪周小培也不得不将这一段奉为“扬剧经典梳妆台”。[西皮梳妆]的代表作有《血冤》中的《见包袱》、《罗帕记》中的《客店相遇》。这两段风格不同,一个是唱做并重,一个是声情并茂。高秀英在《断太后》中成功地扮演李后,对于李后的塑造,高秀英认为“不但在唱法上要注意下功夫,而且要设计适当的唱腔。我在这出戏里,重用[西皮穿字梳妆台],就是想区别其他角色的唱腔。借以加强气氛,表现她那深如海洋的冤仇和对奸贼的切齿痛恨。”

[老梳妆]大都在演唱时以抒情为主,耳熟能详的有《老爹爹染重病》、《画楼乡阁多寂静》,声调以平缓为主,只是唱中带悲。后来《野猪林》中林大娘子《芙蓉屏》里有一段“一轮明月照东庭”,都是同样的情感表达。

[梳妆台]的这些用法可谓是扬剧中典型的 “一曲多唱”,即通过节奏强弱、速度快慢、音调高低、力度轻重、用音繁简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不同的人物情感。

猜你喜欢
梳妆台扬剧曲牌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露天梳妆台(大家拍世界)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底妆”梳妆台
个人财产离婚时可以以共同财产抵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