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衔接理论应用研究——基于对《新视野大学英语》文本的分析

2012-11-21 06:09欧艳宇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新视野议论文手段

欧艳宇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

一、引言

语篇不是互相毫不相关的句子的简单堆砌。语篇之所以为语篇,是因为其具有篇章性,是因为语篇中的各个句子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而这就是语篇的衔接。近年来语篇的衔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基于对《新视野大学英语》文本的分析,对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衔接理论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问题

在《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书中,Halliday&Hasan系统、全面地描述了英语中的衔接手段,他们把这些手段分为两大类,即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成分;后者包括重复和搭配。

本文以Halliday&Hasan对衔接理论的解析和分类方法为基础,主要研究如下两个问题:第一,《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议论文的衔接理论的应用如何;第二,这一应用体现在大学英语的议论文写作中有何作用并期待通过讲解和灌输这一理论在课本中的应用来指导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三、研究与分析

(一)数据采集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材料来自于北华大学本科生大一到大二所学的四本教材,笔者从中选取议论文数篇,其中1、2册共八篇,3、4册共八篇。数量虽不大,但因该文章是学生日常学习的必备教材,属于精读资料,故仍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第二部分材料选自笔者近几年所教学生的作文。作文分别来自于07级某A班学生大二时的三个题目的议论文习作45篇,另外有11级某A班学生的三个题目的议论文45篇,分别用以和3、4册和1、2册教材中的八篇议论文的各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二)数据分析方法

笔者对所选文章和学生作文做了如下标注和数据统计:

In other words,face reality and be mature in your responses to life’s challenges.

CR Cadd PR LR

用上述方法,笔者对所有已选课文与学生的作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标注,然后统计课文的总字数和每项衔接手段的出现次数,通过A:B=100:X这一方程计算出X的数值,其中A为文章的总字数,B为每一单项衔接手段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由此得出的X值为每百词某项衔接手段在课文或者学生作文中的使用频率。

另外有一项错误率的统计算式为:R=E:N,其中N为每百词某项衔接手段在学生作文中的使用频率,E为每百词其错误数,最后得到的R为该项每百词的错误率。

(三)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的标注和分析方法,得出以下语法层面的表格:

表1 语法层衔接理论在课本和学生议论文中的每百词使用频率(T=Text)

由以上表格可见,课本中使用最多的衔接手段是词汇衔接,而学生议论文当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照应,而且在笔者日常教学和此文具体分析中发现:1)学生们过多的使用了照应,特别是人称照应;2)随着学生们年级增长和英语知识的积累,二年级的学生议论文中的人称照应的使用数量要明显少于一年级学生;在时间连接这一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二年级的同学多于一年级同学;在没必要的简单重复上,二年级同学较一年级同学的使用数量呈下降趋势。

然而,仅用衔接手段每百词在学生议论文和课本中的使用频率并不足以说明各衔接手段的使用和掌握情况,故笔者通过下表(表3),统计出学生每百词中对于各衔接手段的不当使用的数量。

表3 各衔接理论在学生议论文每百词中出现的错误数

除以上数据,如下一些学生议论文中出现的典型的衔接手段的错误使用也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1.照应。e.g.We can also get any information we want through it.We can….We can….These are good for you.

在上面的例句中,学生在人称的使用上错误的转换了“we”和“you”,造成此类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写作时的粗心或者受母语的影响(简庆闽,陆建平,潘殉伟,2003)。在汉语中“你”常可以用来指任何人。在提及某物的时候,汉语中常会用到“我们”(郑立信,2004)。

2.替代。e.g.People can look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by surfing the internet.It can help people to learn knowledge and this will be an important one that we need to improve ourselves.

在上面的例句中学生本意是想用“one”来替代“knowledge”,然而此词多为不可数名词,用在此处明显有误。这一原因多是由汉语中没有如英语中这般替代的词,所以学生多会根据英语的规则来“汉译”,这便出现了此类错误(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

3.省略。e.g.Online shopping becomes a fashion.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buying things on the internet.On the one hand,people think it is very convenient.They needn’t to go shopping(+in real shops).

在上面的例句中,虽然读者大致体会到作者的意图,但后面的in real shops仍然不可省略。

4.连接。e.g.In 2016,there will be a lot of people go to Brazil,go to Rio de Janeiro.

此句子的汉语译为“2016年,会有很多人去到巴西,去里约热内卢”。基于汉语的语言习惯写出了这样的英文句子是主要原因,但英语句子中的两个带谓语动词的小句不可以没有任何连接词就出现在一个简单句中,故此类错误应在日后重点加强纠正。

5词汇衔接。e.g.Online shopping makes people’s daily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For example,online shopping can save our time on the way between home and store,so we can spend more time on studying.

此例中“shopping online”在两个简单句中的简单重复给人以累赘繁琐的感觉,而且人称也没有统一,故应将people’s改成our,第二个online shopping改成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根据各错误实例及表5中的数据分析来看,大一、大二学生错误率最高出现在小句省略和动词替代,而两个年级学生的最低错误率均出现在增补这一衔接手段上,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以上方面要多加注意。

三、结语

衔接是语篇现象,连贯是心理现象,他们紧密联系。虽然连贯的实现可以不通过衔接手段来达到,但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书面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运用促成了语篇的连贯。因此针对各种衔接手段的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提高学生作文的连贯性有重大意义。本文把衔接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本中的应用分析结果,与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应用的衔接手段的情况作以系统分析,并结合大一、大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不同衔接手段的错误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和结论,以期对将来高校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1]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1985.

[2]简庆闽,陆建平,潘殉伟.“大学英语书面表达的连贯性分析和缺陷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1):359-363.

[3]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新视野议论文手段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简谈“议论文”写作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