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2012-11-21 02:48林新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林新山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手术原则是高位结扎疝囊,修补局部缺损。手术方法有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三类。传统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复发率高等缺点[1]。现代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即以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目前,常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有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两者近期均有良好的效果[2]。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对67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与46例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均为我科共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其中46例接受传统疝修补术(传统组),67例接受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组)。在传统组中,男43例,女3例,年龄23~75岁,平均(47.2±7.9)岁,斜疝35例,直疝8例;无张力组中,男60例,女7例,年龄22~73岁,平均(46.9±8.2)岁,斜疝57例,直疝1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疝的部位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①传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和提睾肌,显露疝囊,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然后切去疝囊。采用Bassini、Halsted或McVay法修补或加强腹股沟管后壁。②无张力组:采用Lichtenstein手术[1],硬膜外麻醉。先行疝囊高位结扎,自腹横肌腱膜弓(或腹股沟镰)和腹横筋膜间适度向上游离。网片在内环处纵行剪开2.0~3.0 cm,然后剪一匙孔以容精索通过。将补片平铺于腹股沟管后壁,内侧与耻骨结节及腹直肌鞘外缘各缝合一针固定,缝合要牢靠以免补片移位;上缘与腹横腱膜弓(或腹股沟镰)深面缝合两针固定;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缝合两针固定;外侧需将精索套入所剪开的匙孔,然后缝合一针关闭补片的纵行裂隙,并在补片周围缝合2~3针。逐层关闭切口,术后砂袋压迫切口6 h,应用抗生素3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后每3月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了解术后恢复及复发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张力组优于传统组,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传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4.2%(25/46),与无张力组的22.3%(1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1)。传统组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无张力组(χ2=7.02,P <0.01),见表2。

表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传统组比较:*P<0.01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缺陷使其强度弱于腹壁其他部分,成为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原因,腹股沟区解剖也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传统疝修补术属张力性修补,术式不符合解剖生理原则且存在致命缺陷,即用邻近的已有缺陷的组织进行修复,将既非同一组织,又不在同一解剖位置上的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强行拉拢缝合,导致张力过大,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难以达到真正愈合。但传统的疝修补术作为一种体表手术,在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可实施手术。因此,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不少患者接受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

近年来,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进行缝合修补。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片,其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应用方便,不需要在患者身上另做减张切口,节约了手术时间,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张力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这与刘卫东等[3,4]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有疝环填充式(Mesh-Plug)和平片式(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其共同特点有[2,5]:①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②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③采用平片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④术后恢复迅速,早期便可下床活动。⑤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以上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疗效均较好,但也要注意网塞的大小和高度,以及平片的放置和固定,植入物的增多可增加疼痛和不适感。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组织的游离减少,使局部组织张力降低,不会引起缺血,无需在深部缝合,减少了误伤神经、大血管和内脏的风险,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传统疝修补术由于张力过大,除引起局部不适外,还由于组织的退变,局部纤维组织的的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抗张力减弱,容易导致腱膜韧带撕裂,造成新的缺损,为疝复发创造了条件。本组结果也显示,传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高于无张力组,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3,4,6]。本研究无张力组的复发率为 2.9%,也与国外文献[7]报道的复发率(2% ~5%)相似。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相比,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不破坏正常的解剖结构、局部无张力、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较易为患者所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王宇,姜洪池.外科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08-219.

[2]沈洪辉,陈丙叶,杨辉.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腹部外科,2011,24(1):22-24.

[3]刘卫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研究.中国临床研究,2011,24(8):691-692.

[4]周伟力.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吉林医学,2011,32(33):6995.

[5]后强,崔杰,刘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体会.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189-1190.

[6]王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90-91.

[7]Mc Cormack K,Scott NW,Go PM,et al.The EU Hernia Trialists Collaboration.Laparoscopic techniques versus open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785.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