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凸显探究 课堂体验乐趣

2012-11-21 08:55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干电池电流表导线

蒋 瑛

(绍兴市齐贤镇中学,浙江 绍兴 31206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某一科学知识学习前,学生已通过各种途径,在头脑中形成了不少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可以通过自己的猜测本节所要学习科学理论,有些甚至在学习前已了解了科学知识的结论。如果在课堂中只是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就会减少科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这种科学理论或知识学习时,尽可能创设条件,化验证为探究,增添学生课堂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内驱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例证这些课堂中化验证为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与兴奋。

一、在探究设计和实验中体验成功与激情

【案例1】磁生电(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磁场来获得电流吗?

生:可以!(其实学生在电视、科技书籍中已经了解发电机)

师:对!自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后,许多物理学家便试图寻找它的逆效应,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并且早在1831年8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用导线和磁体这些物品在磁场中获得了电流,你能否想像法拉弟一样,用这些物品在磁场中获得电流?

生:想!(已激起了探究欲望!)

师:老师已经给你们这些器材,你们也来尝试下!

还没有等老师说完,许多学生已经动手了,但不一会,就有学生嚷道:“老师,给我只电流表!”

师:为什么?

生:没有电流表,我怎会知道有没有电流!

师:很好!我给每组再发一只电流表。

但过了不一会,又有学生嚷道:“不可能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根本不动!”“肯定有电流,但电流太小了!”……,教室内嚷成一片,炸开锅了。

师:你们支持哪种猜想啊?为什么?

A生:肯定有电流产生,因为法拉弟已经证实了这点,而且现在发电机都是这样发电的!肯定是电流太小了!

师:是的,你认为如何才能观察到电流的产生?请你们分小组讨论,看哪组设计的方案更接近法拉弟?

……

由于已经知道通过磁场能获得电流,因此,学生探究热情高涨,有些认为可以增加导线的根数,有些认为导线换粗些,再有些认为电流表换成灵敏度高些,也有些认为磁性增强些等等,当有小组通过自己的努力,电流表指针偏转时,兴奋、快乐、激动将弥漫整个班级,通过这样的验证其乐趣和收获将使他终身受益。

二、在讨论和收集证据中分享合作与快乐

【案例2】我们居住的地球(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居住的地球”,你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生A:知道!圆的!

生B:不是,是球形的!(都显得胸有成竹)

师:很好!你们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其实,学生已通过各种途径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师:现在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球形,古时候没有这些发达的科技,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积累,也早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知道他们是如何知晓的?如果你也生活在古代,你通过收集哪些事实证据,向人们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请分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证据更多,理由更充分。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确实是个球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显得“底气十足”,各小组成员所出示的收集到的证据和理由更富有创造性,从而也给课堂增添了生气与活力。

三、在猜想和师生交流中发展创新与幸福

【案例3】显微镜下的生物(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常见的植物与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只有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微小植物——衣藻,衣藻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植物体。根据老师介绍的这些信息,你认为衣藻有哪些结构?

生: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

其他学生补充:还有叶绿体、液泡!

师:为什么衣藻有这些结构?

生:因为它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

师:不错!衣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时而有阳光,时而连续几天没有光照,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你认为它还应用哪些结构?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猜想的结构更接近衣藻的实际结构?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师:根据小组讨论与交流,你们小组有哪些猜想?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生A:衣藻应该有眼睛,因为它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要感知到光。

师:嗯,很好!想法很有创意,但眼睛结构很复杂,还是叫“眼点”吧,好不好?

生(齐声):好!

生B:衣藻还应该有移动的结构,如鱼一样会游动,因为它在感知到光后,还要游到有光照的区域去进行光合作用。

师:对!真聪明,衣藻有促使游动的鞭毛。还有呢?

生:……

师:根据我们的猜想与交流,你能画出头脑中想象的衣藻吗?

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交流,纷纷拿起画笔“创造”他们心中的“美丽”的衣藻。当老师分别展示他们“创造的作品”和衣藻模型时,成就感与幸福感在他们心中蔓延。衣藻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老师在新课引入时就告知学生,它是单细胞植物,让学生在这一信息引导下去进行猜想与交流,这种游戏式的创造活动带给他们不仅是乐趣,更多的是思维的激活,对他们的后续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珍惜实验“失误与意外”感受曲折与乐趣

【案例4】电路复习(片段):

教师用一节干电池和一阻值为5欧电阻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简单电路。并问:“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多少伏?”

生:1.5伏。(让一位同学上台观察、验证)

师:嗯,不错,如果开关闭合呢?

生(齐声):1.5伏!

师:真的吗?并闭合开关,再让这位同学观察示数,这位同学“啊,1.4伏!”全班愕然!

师:为什么只有1.4伏呢?

生A(犹豫):可能是导线电阻较大?

师:不错,导线电阻如果较大,相当于R与导线电阻串联,由于导线电阻的分压,致使R两端电压没有达到1.5伏。为了验证你的猜想,我把干电池换成稳压电源,再重复前面的操作,你们再观察一下,是否也是这样?全班再次愕然:“为什么开关闭合和断开电压表示数都是1.5伏?”

师:从稳压电源的实验现象说明,不是导线电阻过大而分压造成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用干电池实验时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示数不同?

全班学生议论纷纷,讨论开了……,通过分析、交流最后一致认为:可能是干电池内部有电阻(如图所示),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加以验证。

电路复习时,学生已知干电池的电源电压和电压表的作用,但通过实验演示却“大出意外”,这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怀疑”精神,通过一次次“意外”与“曲折”,既能避免复习的低效与枯燥,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发展探究能力,同时又能在探究中享受无穷的乐趣,势必激发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科学的新课和复习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开展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与乐趣,使他们在科学课堂中既能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又能不断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学工作者不断追求的快乐。

猜你喜欢
干电池电流表导线
干电池编号的秘密
铝棒导线在汽车线束领域的应用
测电阻试触法的一个疑难解释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分裂导线覆冰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口香糖纸和干电池的妙用
基于高压架空线路激光测距的无人机锁定导线巡航研究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能显示电量的干电池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