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阅读课设计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2012-11-21 08:54王晓琴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石墨创造性课文

王晓琴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 杭州 310023)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遵循一定的编排特点和设计理念,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教材是可以不经过改编、调整就完全适合不同的学生或教学需求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著名英语教学专家Harmer也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教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

Neville Grant在著作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中提出了四种当教师认为教材内容不合适时的处理办法,即增补(add)、删减(omit)、替换(replace)和改编(adapt)。Brian Tomlinson&Hitomi Masuhara从量的变化角度将教材的改编分为三种类型:一为Plus(+),包括增加(addition)和扩展(expansion);二是 Minus(-),包括删除(deletion)和减少(reduction)等;第三种是 Zero(0),其中包括修改(modification)、替换(replacement)、重组(reorganisation)、调序(resequencing)等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下面笔者以一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全国外语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奖的教学设计为案例,来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二、体现教材创造性使用的阅读课设计

(一)教学材料简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英语(新目标)》(以下简称“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4的阅读“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以下简称“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贫苦山区支教的感人事迹。

教材从八年级下册开始每个单元后设置一个篇幅较长的阅读,分为读前活动(Section 1 Before you read)、读中文本(Section 2 While you read)、读后活动(Section 3 After you read)以及延伸讨论(Section 4 Go for it)4部分。每篇阅读都教授一项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y),本课文的阅读策略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Using context)”。

同时在语言上,每篇阅读都是其所在单元语法现象的一个再复习。Unit 4的语法重点是间接引语,此阅读文章中通过呈现若干个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过程与教材使用的描述

1.替换:替换导入方式,让课文主题更突显

教材Section 1读前活动的设计是让学生讨论并写出他们觉得需要帮助的人以及能为其做的事情。由于此话题不算新颖,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所讨论的内容与文章的直接关联度较低,笔者便将读前引入改为讨论“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女孩”,问学生能从照片中看出什么。学生们能答出她的教室环境很差、她很渴望学习等,于是教师讲述了照片发表后国人被她渴求知识的眼神触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感人故事。这样便由一个典型的“希望工程”的事例引入主题:From her story we can see others’help changed her life.Then do you think helping others can also change one’s life? 由此过渡到本节课的课文标题“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2.增加:增加策略训练,让阅读策略培养更扎实

本节课的阅读策略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可是教材仅给出了阅读策略建议,却没有提供相关的练习来训练学生,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设计。

笔者从课文中“挖”出了6组带有典型上下文的新词汇,并编制了选择题让学生选出正确词意。该练习能训练学生们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上下文的帮助来理解阅读中碰到的生词。练习设计如下。

(C)(1)graduate

A.someone who is going to college

B.someone who is studying in college

C.someone who has finished college

(A)(2)rural area

A.the countryside B.the city

(B)(3)thin air

A.air with less fat B.air with less O2

C.air that is not clean

(B)(4)fortunately

A.however B.luckily C.probably

(A)(5)domitories

A.rooms to sleep in B.rooms to study in

C.rooms to play in

(B)6.influence

A.发展 B.影响 C.回忆

3.保留:保留合宜练习,渗透情感教育

将D10 mm×10 mm石墨片用400号砂纸打磨,然后用酒精清洗,150 ℃下烘干6 h待用.将石墨片分别置于6个不同组成成分的包埋粉中,每种包埋粉置于一个单独的D70 mm×120 mm石墨坩锅中.将6个同样大小的石墨坩埚放置于ZG-0.01型中频真空电磁感应炉内,炉内有一个通电的感应线圈,线圈内有一层耐火材料布做的内套,内套底部铺有镁砂粉层,6个石墨坩埚放置于镁砂粉层上面(图1),并且6个石墨坩埚外壁与线圈内套之间充填镁砂粉.每个石墨坩锅中包埋粉料分别由MoSi2粉、SiC粉、C粉、Si粉和Al2O3粉中的几种混匀组成,不同坩埚中粉料组成不同,具体粉料的化学组成列于表1.

优化教材的使用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去改教材,教材上合理的内容应当尽量保留,才称得上教材的合理利用。课文Section 3读后部分的3a是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来将自己的生活和山区孩子的做对比,包括以下几方面:

Y a n g L e i’s s t u d e n t s h o m e t o w n m o u n t a i n v i l l a g e i n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e f o o d t e a c h e r s t i m e t o g e t u p t i m e t o f i n i s h s t u d y i n g

完成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So teaching and living there for one year does not sound like fun to you,does it?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贫困学生生活的艰苦,也意识和体会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伟大,在教学中有效渗透了情感态度教育,并为接下来探讨文章主题作准备。

4.改编:改编机械操练,将文本解读揉入语言练习

阅读教学至此只进行了文章信息层面,教师接下去带领学生深层解读文本。此篇文章的解读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Yang Lei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HOW DID IT CHANGE HER LIFE?而此时教材中设计的练习只是3b的回答问题:

(1)What did Yang Lei’s mother say about her daughter’s decision?

(2)What did the children say about their volunteer teacher?

(3)How did Yang Lei say she could help?

这4个问题难度不大,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然而只是单纯地操练了间接引语,在这个环节上可否考虑将文本解读结合进来呢?于是笔者将这4个问题进行了改编和升华:3b中的问题仅是复习间接引语,而笔者改编后的问题不仅需要用到间接引语回答,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回答中归纳出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巧妙地将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一起实现,一箭双雕。具体如下:

Q1:Life in the poor village doesn’t sound like fun,why did she decide to go?Answer:She said young people today needed to experience difficult things.→导出:She gained new experience and felt needed Q2:How does she get on with the students there?Answer:The students say the voluteer teachers are like big brothers or sisters to them.→导出:She made new friends and had fun.Q3:What could Yang Lei do to help the students there?Answer:She said she could open up her students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give them a good start in life.→导出:She made others’lives better.Q4:How did Yang Lei like her teaching experience?Answer:She said she enjoyed her time very much.When her year was over,She said she would return to the area.→导出:She wanted to spend time doing what she really liked.The meaning of doing volunteer work/How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从每个问题推导出的结论可以发现,在成为志愿者帮助山区的孩子后,Yang Lei有了一个 richer and happier life,这也就回答了“How did helping others change her life”?——文章标题被清晰解读,同时对学生们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产生了良性、正面的影响。由此可见,教材经过创造性的改编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满、深刻了。

5.删减:删减无关活动,使课堂时间利用更有效

教材在读后活动的3c部分提供的练习是写一篇100词以内的文章内容摘要(write a summary)。考虑到摘要写作是之前的教学中从未学习和涉及过的,如果在一节阅读课的读后环节尝试新的写作形式,学生不一定能有好的成果产出,而且摘要写作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关联,于是笔者便删除了3c这一练习,将时间留给后面的语言输出活动,使课堂的利用更加有效。

6.调整:调整延伸讨论,使讨论“知”“情”合一

在Section 4“Go for it“延伸讨论环节,教材介绍了4个知名的国际慈善组织,让学生讨论自己愿意加入的组织并陈述理由。这项活动虽然能加强学生在之前的阅读中达成的情感态度,可是却只有“情”,而忽略了“知”。为了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也融入读后的语言输出活动中,以检测阅读阶段的学习效果,笔者将练习要求做了两方面的调整。

其一,陈述原因时必须用到若干本课中学到的新词汇和句式,如:

其二,将个人陈述改为同伴间讨论,即学生选出愿意参与的组织后陈述原因给同伴听,然后将同伴和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全班,汇报的模式为:

***said she would like to work for…,because she thought…

As for me,I would like to…,because I…

调整后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巩固词汇,加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再一次复习间接引语,同时内化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态度,充分实现了“知”“情”合一。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三要素

(一)钻研的精神

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是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并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教师只有在对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自信并自如地对教材进行有效取舍和调整,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辩证的态度

教材里并非一切都是完美的(Harmer,2000),有时教师不赞同教材的某些设计也很正常。但是教材毕竟是经过专家们反复推敲、精心编写、具有完整体系和一定知识目标的,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不等于教师就要全盘否定或是摒弃教材,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辩证评价和合理开发。

(三)科学的方法

正如前文所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有多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对如何使用教材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因此,教师要在课标引领下,充分考虑英语教学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采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材这份优良资源。

四、结语

根据当代课程发展理念,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user),也是教材的开发者(developer)和评价者(accessor)。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从而超越教材,使教材的普适性转变为符合教学实际的特殊性,才能让教学真正体现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本,并且发挥最大效益!

[1]Jeremy Harmer.2000.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Brian Tomlinson&Hitomi Masuhara.2007.Developing Language Course Material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楼立青.创造性使用高中英语教材资源的建议[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5).

[4]吴丽珍.立足教材 超越教材——谈《英语》新标准教材的有效利用[J].英语教师,20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石墨创造性课文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石墨烯桑蚕丝变身传感器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背课文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