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融合音乐元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尝试

2012-11-21 08:55陈少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加数儿歌乘法

陈少萍

(如皋市安定小学,江苏 如皋 226500)

“课程综合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新一轮课改着眼于人的全面的、生动的、健康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我们必须突破学科中心主义,树立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数学这门学科,总体上来说以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但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学习数学仍以形象思维、直观思维见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课堂学习中以无意注意的时间较长。传统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沉闷有余,灵性不足。怎样才能返璞归真,顺应儿童“天性”,让学生快乐学习呢?笔者尝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入音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借用“音乐”,创设情境

笔者曾就“你最喜欢什么课”对一年级几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中,音乐课排在了数学课前,可见数字“1、2、3”对小孩子的吸引力还不如音乐中的“哆、来、咪”。实践中,笔者借助音乐,创设优美的情境,“哆、来、咪”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动机,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认识乘法”时,我边出示画面边讲述“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做游戏……”讲时配上悦耳的笛声,听后还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学“认数”时,我制作了“孙悟空从天而降”的课件,在“猴哥,猴哥……”的歌声中,孙悟空下凡来我班“取经”。这些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的心情愉快,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配乐”,激发探索

小组合作学数学时,巧妙地配上轻轻的音乐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音乐声中我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列出算式:2+2+2,3+3+3+3,4+4+4+4后,提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争相回答:都是加法算式,每个加数都相同。师又提问:不看图,谁能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孩子们跃跃欲试。在轻音乐声中,学生专注地写着。有的写5+5+5+5+5+5+5,还有的写得更长。老师故作愚笨地说:刚才这位同学写的式子太长了,我只记得每个加数都是5,却忘了是几个5相加,该怎么办?有孩子站起来说:“只要直接说出几个5相加就行了。”老师让学生把刚才写的连加式子写成“几个几相加”如“7个5相加”。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发现写这样的算式还是嫌烦,老师又问:如果要写得简单需写出哪些数?学生发现:写出相同加数5,个数7,写成“5 7”。老师故意问:这是57吗?学生发现:5与7之间要加一个表示连加的符号,用什么符号呢?在孩子们疑惑不解时,优美的音乐响起,一学生戴着“乘号”头饰,自我介绍:“我叫‘乘号’,我和‘加号’是一对好兄弟,我们俩长得很相像,有一天,我正在睡觉,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推开门一看,嗬!外面排着好长的队伍:8+8+8+8……。我的‘加号’兄弟在中间忙得满头大汗,我应该帮助他!我让所有的加数报数:‘1、2、3……30’。好!只要留一个‘8’做代表其余回家休息。‘8’和‘30’分别站在我两边,很快就能知道答案了。”配乐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从中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深刻。

三、活用“儿歌”,享受学习

脑专家认为在学习数学抽象知识的同时,如果听听音乐,激活脑的另一半球,将更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事实证明,中国学生计算能力强,与从小诵读“九九乘法口诀歌”有密切的关系。编制琅琅上口的儿歌并配上音乐,学生学习会更轻松愉快。

学习“认位置”这一内容时,我把“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编成了一首“乒乓球比赛”的儿歌。学生两两相对坐着,边念儿歌边表演:乒乓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边念边两两相对拍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分别在身体的不同方位拍手),大胖子(伸大拇指),小瘦子(伸小指)咕噜咕噜(做绕线动作),猜——(做石头、剪刀、布)。学习“10以内的加减”时,我们诵起了“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认识“>”和“<”时,我们唱起来了:

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掉。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一直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学习乘法后,我教唱了歌曲《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边唱边在黑板上板书,后提问:“这么好听的歌曲可惜只有一段歌词,你能运用乘法知识创编出第二、三、四、五、六段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列式计算后编歌词。

编一段唱一段,在唱唱编编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并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妙用“琴声”,调控节奏

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跨进小学,大脑容易疲劳,课上我们常用歌声来调节大脑神经。小组探究时,孩子们离开座位,无拘无束,情绪高昂,真够“放得开”,可如何“收拢”呢?此时,我弹起了“律动”,孩子们听到琴声,会快速回位坐下,拍起了小手,集中了注意。当然,律动也是根据数学内容而创编的。

提醒学生抓紧时间时,琴声节奏稍快;要求学生细心探究时,音乐舒缓;课中放松时,旋律一周一个样……笔者的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恶作剧,没有教师的声嘶力竭,多了一份雅致,多了一份从容,张驰有序,文质彬彬,有效地调控了课堂教学的节奏。

五、运用“歌声”积极评价

积极情感除了内需,还需外界施加积极的影响。而评价,正是促进和持续积极情感的有效手段。实践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表扬的话编成儿歌或歌曲送给孩子们。如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别的小朋友边拍手边唱:hai!hai!hai!你真棒!(翘起大拇指)。被表扬的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辛的任务要使他们负担。”音乐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并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数学。让我们把音乐融进数学课堂,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吧!

猜你喜欢
加数儿歌乘法
分解加数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睡觉儿歌
喜羊羊的比较方法
儿歌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