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涛 编辑/任 红
在拉萨,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就是八廓街了。八廓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角街”。
当太阳在雪域高原冉冉升起,拉萨从沉睡中苏醒,八廓街,又开始了它新的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拥挤着,和商贩们比划各种手势,讨价还价,汉语和英语是这里的流行语,同时夹杂着藏语。物质和欲望的力量,使这座高原之城悄然从宗教的意味里隐匿起来,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漫步于八廓街,在人流中穿梭,目光总是会流连于那些精美异常的藏式首饰,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唐卡,以及各式各样的说不清年代的藏式工艺品,同来的朋友已经从头到脚把自己收拾的焕然一新:藏族皮帽、服装、靴子,还有脖子上挂着的天珠,虽然很藏族化,却让人一眼看出来就是外地来的游客。拉萨的哥们说,除了节日,现在拉萨的藏族朋友很少这样打扮了。
八廓街是拉萨最古老的一条街道,过去只是单一地围绕着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把它称作“圣路”,即为上天之路。藏民族对“八廓”赋予的含义是“转中经”和“主街”。八廓街中间是转经道,从早到晚总有数不清的朝圣者匆匆走在这条路上,有不少人虔诚地绕着八廓街、绕着大昭寺、绕着布达拉宫,磕着等身的长头。
2006年6月19日,西藏,大昭寺。摄影/好玩/CFP
八廓街最初只是围绕大昭寺的一条转经道,也就是“八廓”。西藏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被视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是拉萨著名的三条转经道线路之一。八廓街上那每日围绕着大昭寺转经的人流,证实它是拉萨最为著名的“转经道”。除此之外,还有两条与八廓街呼应的转经道,那就是围绕整个拉萨老城区连同布达拉宫在内的“林廓”即外转经道,另一条则是充满着神秘的“囊廓”,就是大昭寺内的转经回廊道。
这三条转经道证实并维护着大昭寺的中心地位,寺内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佛像及圣物的殿堂,更是佛教经典中关于宇宙理想模式的现实再现,即指“曼陀罗”(坛城)这一密宗义理。
不过,如今“八廓街”的地理概念宽泛了许多,围绕着大昭寺的周围一片街区都称为“八廓街”,是拉萨保存完好的旧城区,也是拉萨最繁荣的商业区,到拉萨的游客,没有不去八廓街的。
八廓街的出入口是大昭寺的广场,环形街道两旁高高的白墙下,八廓街长三里,宽三丈,呈圆形,两旁是老式藏房,街心的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
走在八廓街铺就着手工打制的石板上,在一栋栋石砌的藏式楼房组成的街道里缓缓穿行,沐浴着正午的阳光,所有的触觉仿佛开启了,感知着拉萨的美丽,八廓街的魅力,内心此时也柔软起来,在时光里,在沿街商铺琳琅满目、稀奇古怪的商品中,恍然独享这悠悠的时光。
八廓街的周长也就1000多米,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着带有浓郁藏域特色的各种各样的宗教和生活用品,唐卡、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在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转经道,还能遇见那些沿公路磕等身长头来的朝圣者,修行的僧侣,做生意的康巴,再加上四面八方的游客。
不同的服饰、各异的语言,在八廓街的街道和小巷里碰撞着,有多少美丽浪漫的故事会发生在八廓街呢,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是在浓缩着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八廓街默默地行走着,仿佛等待着一次次的召唤。
2006年7月8日,拉萨八角街上,两位老人坐在首届超女冠军李宇春的海报前。摄影/郭亮/CFP
上:橱窗中的藏式佛像。摄影/李风
下:大昭寺的长明灯,跳动的火焰代表着信徒的无数希望。摄影/郑红光/CFP
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廓街内有120多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家摊点。在这里,西藏民族手工艺品的历史和现状清晰地向我们徐徐展开缤纷而多彩的画卷。
躲开拥挤的人流,我们在八廓街的巷道里穿行,当喧嚷的声音在背后隐没,连阳光也仿佛暗淡下来,现在,我们从一幢幢古老的藏式楼房前穿过,好似在历史的夹缝里潜行,或明或暗,隐隐约约。是的,当一切在沸腾中归于寂寞,心情多少会有些许寂寥和无助,就如同面前的这些高不过三层的藏式楼房,灰暗着,在时间的堆积里,静静等待人们用内心去触摸和凝视,而不是简单的用手,或是眼睛。
我们就是这样孤独地在八廓街行走,于是就看见了吉祥斗。红色的,像船,在我们的眼睛里燃烧起来。关于吉祥斗,我们知道的不多。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是藏民族过年的必备用品。新年前夕,藏区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叫做“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还要准备花样众多、金黄香酥的卡赛(油炸馃子)、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
在不远处,一家面具店又出现了。它就在那里,没有行人向它靠近。走进店里,只有一个瘦瘦的小伙子坐在地上,也不看我们,只是用心地制作一座佛像。佛像还是泥胎,没有头。店里没有辉煌的灯光,只靠外面的光线来照明,店内的墙上,挂着几个狰狞的面具,披头散发的。
这是一家面具店,主要以制作藏戏面具为主。朋友告诉我:藏戏,“藏”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等藏族地区的人民都喜欢看藏戏。这让我想起那部电影《静静的玛尼石》,里面就有藏戏的镜头,说的是“智美更登”的藏戏故事。
终于,忙完的小伙子停下手中的活儿和我们交谈起来。他指着墙上挂着的各种颜色的面具告诉我们,藏戏在西藏流行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14世纪初,后藏僧人唐东杰布为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募捐集资而创。起初,他为筹措造桥经费,四处奔波,历时三年,未能成功。后来,他在山南地区穷结县境内,发现虔诚的信徒中有生得聪明美丽、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把她们组织起来,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募捐集资。这就是藏戏的雏形。早期的藏戏,是用舞蹈哑剧表演简单的故事。民间舞蹈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为一套综合艺术。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的不同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等多种艺术。
藏戏的演出一般采取广场演出的形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并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在舞台一旁有专人用快板将剧情发展向观众交待。演员上场时,有打击乐器伴奏,演员随节奏起舞。演唱时,后台演员帮腔。演员的嗓音高昂响亮,使唱腔带有粗犷的风格。藏戏的唱腔,至少有20种,男女老幼,哀乐悲欢都不相同。戏中的舞蹈动作,跟唱词、唱腔相配合,跟剧情发展相联系,给人以和谐、雄壮的美感。藏戏演出的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个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要演长,则细唱细作;要演短,则用快扳道白,叙述剧情,要省略的一跳而过。
拉萨最繁华的老商业街八角街上出售的各种面具。摄影/俄国庆/FOTOE
藏戏的传统剧目有12个,最著名的是“八大藏戏”:《文成公主》、《诺桑王传》、《朗萨姑娘》、《苏吉尼玛》、《单互桑姆》、《白玛文巴》、《顿月顿珠》、《云乘王子》。这些戏目,多数是佛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人情世态。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土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到了公元14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为筑桥修路筹集资金,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并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
小伙子说,藏戏主要以艺术夸张的色彩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如剧中的蓝温巴面具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国王戴的红面具则是权力的象征;忠臣戴的黄色面具象征忠良;王妃、牧女戴绿面具象征女性;良家老人戴的白面具象征善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角色戴的是半白半黑的面具;黑色面具则表现凶恶与残暴。
在这家面具店的墙上,我们还看见了很夸张的羊头、牛头,一问,才知道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如西藏原始苯教所崇拜的神袛是羊头、牛头、马头和虎头,这些动物代表着各种有生命的神灵。
和中国的很多剧种一样,藏戏还有很多流派。有的就是从藏戏面具上来区分的。但与内地的剧种不同,我们感觉藏戏充满了神秘的意味,虽然历经沧桑,却仍然保持着生命的原色。
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观看过藏戏,可是眼前这些造型夸张的藏戏面具,却好似蕴藏着那来自于土地和天空的不知疲倦的激情,这激情,古老,新鲜,夺目,持久,在八廓街窄小的巷子里,在僧侣们飘然而过的红色背影里,缓慢地燃烧和迸射着不为人知的光芒。
或许此刻,藏北或藏南的草原和田野里,锣鼓已经敲响,神灵和国王们开始登场,白云在蓝天里流淌,一幕悲壮或婉约的历史大戏就要开演,而在八廓街的一隅,我们用心来谛听这一切,同时洞然开启感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