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2012-11-21 10:38:18编辑
中国三峡 2012年12期
关键词:措的玛吉仓央嘉

文/张 涛 编辑/任 红

大昭寺的风铃上刻满了经文。摄影/郑红光/CFP

布达拉宫

“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漫步于布达拉宫,总会想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动人诗句。

到拉萨的人,布达拉宫是必去之地。这里,不仅有巍峨的宫殿,更有让我们为之神往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将我们诱惑,使我们沉浸其中,回味良久。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奴隶制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2005年9月25日:大昭寺门前磕等身长头的朝拜者。摄影/黑子/CFP

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布达拉宫中游走,高原反应是依然强烈的。我们在眩目的阳光下拖着沉重的步履,一步步向前挪动。布达拉宫的建筑是依山向上依次修建的,我们只能喘着气沿着台阶向上走,不过,随着布达拉宫向我们展开她那充满魅力的面纱,我们开始忘却身体的疲劳,而将思绪完全融入了眼前这些具有巨大召唤力的人文历史与宗教所交织而成的未知与神秘的空间。

藏族古建筑是迷人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在阳光下,给人以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在碧蓝的天空下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让我们顿生敬畏。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宫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部分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主楼高115.703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等文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当我们进入红宫,却不见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殿和佛殿。据史料记载,一世至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分别安放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拉萨的哲蚌寺,除六世达赖喇嘛外,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八位的灵塔则全部安放在布达拉宫的红宫里。布达拉宫里唯一保留有六世达赖喇嘛遗迹的地方,只有仓央嘉措曾经的寝宫——德丹吉殿。缘何如此,据说是这位被誉为“情歌圣手”的活佛在当时争议颇多。

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

“喇嘛仓央嘉措/别怪他风流浪荡/他所追寻的/和我们没有两样。”仓央嘉措,原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原籍西藏南部门隅地区,父名扎西丹增,出身于宁玛派咒师世家。

仓央嘉措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被第巴·桑结嘉措选为五世达赖灵童后,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藏历九月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受戒,同年十月于布达拉宫行坐床礼。拉藏汗灭桑结嘉措后,仓央嘉措被康熙帝以“耽于酒色,不守清规”为由废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在西藏历代达赖喇嘛中,仓央嘉措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由于他成长的时代,恰值西藏政治动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所以仓央嘉措感到“失望,学习也无益处”,遂变得懒散起来,且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经常悄悄离开布达拉宫,穿起俗人衣服,不守戒律,饮酒、唱歌,恣意嬉戏、游玩,与年轻女子寻欢作乐,但同时,年轻的仓央嘉措却又极具才华,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至今仍在流传,并成为不朽的文学经典。仓央嘉措创作的诗歌约66首,其中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在拉萨,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仓央嘉措的浪漫故事。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座土黄色小楼,有一座酒吧玛吉阿米,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写下情丝萦绕的留言,2004年,这家酒吧把这些留言整理后出版了,名为《玛吉阿米的留言薄》,在国内曾经风靡一时。但谁又会想到,“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这座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夹嘉措与情人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

上:玛吉阿米餐厅的酸奶、青稞酒和留言簿。摄影/吴婷/CFP

下:2011年07月15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玛吉阿米餐厅。摄影/张恺欣/CFP

“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相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廓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仓央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动人诗篇至今还在拉萨流传。而在拉萨,在酒吧,在烛光摇曳的青春面容里,一些朋友为我们吟诵着仓央嘉措的诗歌,端起堆满泡沫的拉萨啤酒,在这座高原之城,为我们送上悠长悠长的祝福。

G318国道拉萨到林芝段,朝拜者在生火做早餐。摄影/滨海之光/CFP

阿拉善南寺的仓央嘉措之谜

传说是美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时,蒙古拉藏汗为了取得对西藏的统治地位,从政治、宗教、经济上联合起西藏的主要僧侣和贵族,与西藏执政第巴·桑结嘉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

公元1706年,西藏执政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派人毒死,失去保护的仓央嘉措也随之被黜,拉藏汗借口仓央嘉措“行为不检,触犯清规”,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上,诏送京师。其后,仓央嘉措的下落成了历史之谜。

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拉藏汗曾三次谋害其于途中,均被当地僧众所救,行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4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仓央嘉措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宏扬佛法。而按官方资料记载,仓央嘉措于1706年11月北上途中殁于青海湖附近公噶瑙尔。

但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仓央嘉措在内蒙阿拉善地区弘法利生,最后圆寂于此。承庆寺(六世达赖的圆寂地)、昭化寺(法体停放地)和贺兰山广宗寺(真身舍利存入处)都留下了六世达赖最后的生命历程。

据记载,六世达赖于乾隆十一年(1746)5月8日坐化,年6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六世达赖弟子阿旺多尔济依照师父生前的意旨在贺兰山中修造广宗寺,即现在的南寺,寺内供奉着六世达赖灵塔(六世达赖肉身)。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

但在文革期间,“广宗寺”遭受严重破坏,六世达赖灵塔被捣毁,六世达赖肉身也被破坏,“广宗寺”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位老喇嘛桑吉拉布坦将仓央嘉措遗骨偷偷火化,将舍利存于寺内。1981年,“广宗寺”部分僧人在原寺址重修寺庙,把精心捡起收藏的六世达赖骨灰重新造塔供奉。至此,仓央嘉措之谜被揭开。

可是有关仓央嘉措的身世之谜的传说并没有尘埃落定。在藏区,至今还流传着不少仓央嘉措的传说,但不管怎样,仓央嘉措的身世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在拉萨,仓央嘉措的情歌深深诱惑着我们,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猜你喜欢
措的玛吉仓央嘉
我和驴子玛吉
润·文摘(2020年12期)2020-12-23 04:52:57
Sing Softer, Maggie 轻点唱,玛吉
仓央嘉措
北方音乐(2019年9期)2019-06-20 09:41:09
冰川
冰川
如果拥抱只有一次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仓央嘉措,就在那里
浅析仓央嘉措的诗歌
城市地理(2015年2期)2015-03-16 07:07:00
见与不见
文苑·感悟(2009年8期)2009-02-11 11:07:44
见与不见
意林(2008年15期)2008-05-14 0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