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续春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更新和疾病谱的不断改变,医院感染的流行和爆发已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故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最简单、方便、经济且最重要的措施[1]。
为了加强医务人员认识和重视手卫生,促进手卫生制度的认真执行,提高手卫生的合格率,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1年11月,对100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在手卫生后对手部采样并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及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随机抽查我院医务人员100名,其中医生38名,护理人员42名,检验工人员20名。
1.2 方法 58名被抽查的人员在进行了医疗各种操作后,选用速干手消毒剂干洗手法洗手,42名医务人员用传统的流动水六步洗手法洗手。
1.速干手消毒剂干洗手方法: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手掌心,按流动水六步洗手方法的步骤进行揉搓,注意保证手消毒剂完全淋抹到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2.流动水六步方法:①先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②在手掌上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搓出泡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肥皂泡沫,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③两手心互相摩、擦;④手心、手背相互搓、揉;⑤两手交叉着洗,清洗手指间隙;⑥在水龙头下,将手冲洗干净。
此外,洗手前最好脱下手表或戒指,洗手时要注意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因为这些部分最容易藏污纳垢。
1.3 检测方法 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要求方法进行手部采样,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计数菌落数。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菌落数标准Ⅰ、Ⅱ类区域≤5 cfu/cm2,Ⅲ类区域≤10 cfu/cm2,同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埃希菌。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医务人员进行手卫后手部采样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87.0%,采用手卫生的方法与从事职业对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表1 两种手卫生方法的手卫生合格率比例(例,%)
表2 职业因素与手卫生合格率的比较(例,%)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洗手和无菌技术是阻断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它也是最基本的、最廉价的、最简便易行的手段[3]。然而,医务人员能做到自觉规范的按“六步”洗手的比例甚少,另外洗手的时间和合理设施是做好卫生洗手的基础,在监测中,部分医护人员认为他们已认真洗了手,为何手的监测仍不合格?分析其原因为:其一洗手者动作过快,揉搓时间太少;其二为肥皂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细菌的生长繁殖,如用潮湿的肥皂洗手,不仅达不到初步消毒的目的,反而会污染双手。因而影响了洗手的合格率。
速干手消毒剂能杀灭多种致病菌,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皮肤消毒剂,而且采用密闭、独立包装,容器具有独特的单向出流装置,减少了擦手这一环节,避免了二次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手卫生方法与职业类型对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手卫生执行率及执行合格率,除强化手卫生相关知识教育外,还应高度关注由知到行的转变过程,加强监督监测管理力度,切实落实手卫生制度,提高手卫生的执行力,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王文革,许岩,华楠,手卫生在控制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8,22(3):8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行业标准(WS/T313-2009),2009:77.
[3]刘灿兰,刘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