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除了要求术者不仅要消除当前疾病,还要求减少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及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此我们选择经腹改良脱袖式子宫切除术作为治疗组,传统术式子宫全切术为对照组。对两者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证实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性生活影响小等优势,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子宫小于孕4月的需切除子宫的良性病变患者60例,包括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等,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行经腹改良脱袖式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一组行传统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最小38岁,最大55岁,平均46岁,对照组年龄最小37岁,最大57岁,平均48岁。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5,两组患者年龄、肥胖程度、手术适应证、病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
1.3 方法
1.3.1 改良脱袖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操作要点 患者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对照组患者,皮肤切口沿Pfannenstiel皱纹以腹中线为中心横切皮肤长约8 cm左右,并按传统步骤切断结扎圆韧带、剪开阔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与输卵管,分离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断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向上牵拉子宫,形成张力,在子宫动脉上行支稍高处电刀环形脱袖样电切宫颈旁骶韧带、主韧带,宫旁组织及宫颈筋膜至暴露宫颈,紧贴宫颈外缘电切下子宫,宫颈完整切除,宫颈阴道部黏膜完整。消毒阴道残端,0号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及宫颈筋膜,腹壁腹膜不缝合,逐层关腹。
1.3.2 传统手术方法 处理子宫血管前步骤同观察组,钳夹切断缝扎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在宫颈下1 cm阴道处切一小口,看到蓝染阴道黏膜时确定切至阴道,遂自阴道切开处环绕宫颈外缘切除子宫,消毒阴道残端后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残端,余步骤同对照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者采用秩和检验。
2.1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2.2 观察组术中,不需排垫肠管,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术后排气时间比较
2.3 查观察组宫颈光滑完整,宫颈外缘未见阴道组织;对照组宫颈光滑完整,宫颈外缘见0.5~1 cm阴道组织。
3.1 优点 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行子宫全切术时多主张切除宫颈,但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手术范围较大,宫颈旁的组织分离易损伤宫颈旁和膀胱区神经和组织影响膀胱收缩排尿,造成出血增多和膀胱输尿管的损伤。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创面小副作用小,但保留了部分宫颈,留下隐患。我院近年实行改良的脱袖式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近似于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吸收了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优点,又能完整切除宫颈,并保留完整阴道。经腹改良脱袖式子宫切除术优点:①简化了手术步骤,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减少了出血量。②主韧带外方即输尿管走形区,简化切除主骶韧带步骤,损伤主韧带前膀胱区和旁输尿管的几率明显降低,减少了输尿管膀胱瘘和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尤其在盆腔粘连明显,输卵管走形异常时手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并有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③降低阴道的损伤,保持阴道穹窿的完整性,不影响阴道长度,减少对性生活的影响,提高了性生活质量[1]。④保留了主骶韧带及其神经,保持了盆底的支撑力,防止盆腔脏器脱垂病,保持了直肠,膀胱的正常功能。⑤由于切口小,术中很少或不暴露肠管,有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2]。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3.2 缺点 横切口在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中有其局限性,需扩大手术范围时,切口不能更大限度的延长,手术术野暴露困难,加大手术难度,因此,术前应做好全面的检查,例如妇科检查,宫颈排癌检查,分段诊刮术等排除恶性病变。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恰当的切口和术式。
3.3 总结 改良脱袖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便于术者操作,对于膀胱或盆底粘连明显的患者操作较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对患者的近期的手术和术后恢复及远期的手术影响都明显优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在做好充分术前评估的前提下,值得提倡。为妇科良性病变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子宫切除术式,尤其适合宫旁粘连明显,分离困难者。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大大减少对性功能的影响,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3],是真正的最大保护器官功能,最少损伤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1]杨桂玲,陶华.两种子宫切除术式手术效果及对性功能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31-632.
[2]唐建华.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2):117.
[3]周虹,刘建,常淑芳.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重庆医学,2006,35(1):25-36.